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正确进行归纳推理的条件及结论的性质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衍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6期15-20,共6页
归纳推理作为一种基本的推理形式,是传统形式逻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逻辑上,按思维进程的不同方向,把推理分为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两大类。归纳推理则是对人们由个别而一般的认识进程,从思维形式结构方面的概括。在人们的长期思维实...
归纳推理作为一种基本的推理形式,是传统形式逻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逻辑上,按思维进程的不同方向,把推理分为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两大类。归纳推理则是对人们由个别而一般的认识进程,从思维形式结构方面的概括。在人们的长期思维实践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完全归纳推理
谓项
主项
演绎
推理
前提真实
科学
归纳
法
分析前提
天鹅
推理
形式
新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归纳划类推理与对比鉴别推理
2
作者
张巨青
刘文君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79年第5期78-81,68,共5页
按照逻辑学的传统观点,凡是由个别知识的前提得出一般知识的结论,这样的推理称为归纳推理。在归纳推理中结论的一般知识是从前提的个别知识概括而来的。归纳推理的概括有以下两种不同的情形:一种情形是考察一类的全部个体对象,根据它们...
按照逻辑学的传统观点,凡是由个别知识的前提得出一般知识的结论,这样的推理称为归纳推理。在归纳推理中结论的一般知识是从前提的个别知识概括而来的。归纳推理的概括有以下两种不同的情形:一种情形是考察一类的全部个体对象,根据它们具有某种属性而概括出一般的结论——该类的所有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这叫做完全归纳推理;另一种情形是仅仅考察一类的部分个体对象,根据它们具有某种属性而概括出一般的结论——该类的所有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这叫做不完全归纳推理。传统逻辑讲归纳推理,主要是讲不完全归纳推理。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特点是由部分推论到整体,结论所断定的范围超出了前提所断定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星
中子星
白矮星
化学元素
不完全归纳推理
星体
属性
个体对象
传统逻辑
天体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偏概全”论
3
作者
裴仁伟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年第3期18-20,共3页
“以偏概全”是不完全归纳推理的“本性”。它既是不完全归纳推理的优势 ,也是这种推理的先天缺陷。但它本身不是什么错误 ,更不是什么“逻辑错误”。把“以偏概全”当作一种“逻辑错误” ,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 ,在实践上是行不通的。
关键词
"以偏概全"
不完全归纳推理
简单枚举
归纳推理
普通逻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变与不变”思想方法的点滴思考
被引量:
2
4
作者
张朝明
《教师》
2014年第21期46-46,共1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关于课程的总目标中指出,要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知识、方法、规律的一种本质认识;数学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和程序,是数学思想的具体反映。...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关于课程的总目标中指出,要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知识、方法、规律的一种本质认识;数学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和程序,是数学思想的具体反映。人们通常将数学思想与方法看成一个整体概念——数学思想方法。在变化中寻找不变的量是数学的一个重要思想方法 ,它广泛存在于小学数学之中。下面具体谈谈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怎样渗透"变与不变"这一思想方法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教学
点滴思考
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问题
本质认识
数学结论
不完全归纳推理
整体概念
课程标准
数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问题设计,促进学生成长
5
作者
刘宁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15年第10期6-6,共1页
精彩的课堂源于教师精心的设计,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去发现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习中获得成长.传统意义上的问题教学都是以教师提出问题为主,而忽视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主动地发现提出问题,并分析与解决问题才...
精彩的课堂源于教师精心的设计,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去发现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习中获得成长.传统意义上的问题教学都是以教师提出问题为主,而忽视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主动地发现提出问题,并分析与解决问题才是我们教学的重点,也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只有学生会根据现实中的问题自主设计成数学的问题,并质疑、释疑,实现由"学会"到"会学",才能为终身数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过程
线段公理
思考性
生生互动
活动经验
苏教版
认知发展水平
学习活动
测量长度
不完全归纳推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有效落实“四基”,追求生本课堂——以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四边形》一课为例
被引量:
1
6
作者
黄新妹
《教师》
2017年第7期86-86,共1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面向全体学生。生本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正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课堂。“四基”即“基本...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面向全体学生。生本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正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课堂。“四基”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通过利用“四基”的有效教学,能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累活动经验,引发学生的思考,感悟数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经验
人教版
课程标准
不完全归纳推理
操作活动
平面图形
史宁
教育理念
专业化素质
邻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类比的类型和价值
7
作者
林先发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5年第6期56-61,41,共7页
【正】 在现有形式逻辑的论著中,较多的逻辑学者对类比推理作了这样的陈述: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系列属性上都相同,从而推出它们在其它属性上也相同。在他们看来,类比推理的类型是唯一的。在作者看来,以上所述只是类比推理的类型之一...
【正】 在现有形式逻辑的论著中,较多的逻辑学者对类比推理作了这样的陈述: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系列属性上都相同,从而推出它们在其它属性上也相同。在他们看来,类比推理的类型是唯一的。在作者看来,以上所述只是类比推理的类型之一,而不是类比推理的一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比
推理
演绎
推理
不完全归纳推理
形式逻辑
逻辑学
思维进程
对称类
对称关系
类比研究
或然性
推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先学后教课堂中“教”的最佳介入点微探
8
作者
芮金芳
《教育视界》
2015年第20期15-17,共3页
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导学单先学,他们看似对所学内容已有所知,甚至会简单应用结论解决简单问题。而事实上,限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他们预习先学后未必就已经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先学的过程或许是"囫囵吞枣"式的不细致,或许是"...
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导学单先学,他们看似对所学内容已有所知,甚至会简单应用结论解决简单问题。而事实上,限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他们预习先学后未必就已经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先学的过程或许是"囫囵吞枣"式的不细致,或许是"走马观花"式的不全面、或许是"蜻蜓点水"式的不深入。那么,在学生先学的课堂中,教师的教该放在哪里,教师的教该在哪里介入才能使学生的学更富有生长力呢?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单应用
生长力
导学
数形结合思想
思维过程
数学抽象
竖式
迁移作用
认知经验
不完全归纳推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正确进行归纳推理的条件及结论的性质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衍华
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6期15-20,共6页
文摘
归纳推理作为一种基本的推理形式,是传统形式逻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逻辑上,按思维进程的不同方向,把推理分为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两大类。归纳推理则是对人们由个别而一般的认识进程,从思维形式结构方面的概括。在人们的长期思维实践中。
关键词
不完全归纳推理
谓项
主项
演绎
推理
前提真实
科学
归纳
法
分析前提
天鹅
推理
形式
新知识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归纳划类推理与对比鉴别推理
2
作者
张巨青
刘文君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79年第5期78-81,68,共5页
文摘
按照逻辑学的传统观点,凡是由个别知识的前提得出一般知识的结论,这样的推理称为归纳推理。在归纳推理中结论的一般知识是从前提的个别知识概括而来的。归纳推理的概括有以下两种不同的情形:一种情形是考察一类的全部个体对象,根据它们具有某种属性而概括出一般的结论——该类的所有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这叫做完全归纳推理;另一种情形是仅仅考察一类的部分个体对象,根据它们具有某种属性而概括出一般的结论——该类的所有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这叫做不完全归纳推理。传统逻辑讲归纳推理,主要是讲不完全归纳推理。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特点是由部分推论到整体,结论所断定的范围超出了前提所断定的范围。
关键词
脉冲星
中子星
白矮星
化学元素
不完全归纳推理
星体
属性
个体对象
传统逻辑
天体演化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偏概全”论
3
作者
裴仁伟
机构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出处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年第3期18-20,共3页
文摘
“以偏概全”是不完全归纳推理的“本性”。它既是不完全归纳推理的优势 ,也是这种推理的先天缺陷。但它本身不是什么错误 ,更不是什么“逻辑错误”。把“以偏概全”当作一种“逻辑错误” ,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 ,在实践上是行不通的。
关键词
"以偏概全"
不完全归纳推理
简单枚举
归纳推理
普通逻辑学
分类号
B812.3 [哲学宗教—逻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变与不变”思想方法的点滴思考
被引量:
2
4
作者
张朝明
机构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枫树山鸿铭小学
出处
《教师》
2014年第21期46-46,共1页
文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关于课程的总目标中指出,要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知识、方法、规律的一种本质认识;数学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和程序,是数学思想的具体反映。人们通常将数学思想与方法看成一个整体概念——数学思想方法。在变化中寻找不变的量是数学的一个重要思想方法 ,它广泛存在于小学数学之中。下面具体谈谈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怎样渗透"变与不变"这一思想方法的。
关键词
数学教学
点滴思考
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问题
本质认识
数学结论
不完全归纳推理
整体概念
课程标准
数学研究
分类号
G63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问题设计,促进学生成长
5
作者
刘宁
机构
江苏省徐州高级中学
出处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15年第10期6-6,共1页
文摘
精彩的课堂源于教师精心的设计,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去发现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习中获得成长.传统意义上的问题教学都是以教师提出问题为主,而忽视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主动地发现提出问题,并分析与解决问题才是我们教学的重点,也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只有学生会根据现实中的问题自主设计成数学的问题,并质疑、释疑,实现由"学会"到"会学",才能为终身数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学习过程
线段公理
思考性
生生互动
活动经验
苏教版
认知发展水平
学习活动
测量长度
不完全归纳推理
分类号
G622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有效落实“四基”,追求生本课堂——以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四边形》一课为例
被引量:
1
6
作者
黄新妹
机构
福建省漳平市实验小学
出处
《教师》
2017年第7期86-86,共1页
文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面向全体学生。生本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正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课堂。“四基”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通过利用“四基”的有效教学,能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累活动经验,引发学生的思考,感悟数学思想。
关键词
活动经验
人教版
课程标准
不完全归纳推理
操作活动
平面图形
史宁
教育理念
专业化素质
邻边
分类号
G63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类比的类型和价值
7
作者
林先发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5年第6期56-61,41,共7页
文摘
【正】 在现有形式逻辑的论著中,较多的逻辑学者对类比推理作了这样的陈述: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系列属性上都相同,从而推出它们在其它属性上也相同。在他们看来,类比推理的类型是唯一的。在作者看来,以上所述只是类比推理的类型之一,而不是类比推理的一切。
关键词
类比
推理
演绎
推理
不完全归纳推理
形式逻辑
逻辑学
思维进程
对称类
对称关系
类比研究
或然性
推理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先学后教课堂中“教”的最佳介入点微探
8
作者
芮金芳
机构
江苏省溧阳市外国语学校
出处
《教育视界》
2015年第20期15-17,共3页
文摘
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导学单先学,他们看似对所学内容已有所知,甚至会简单应用结论解决简单问题。而事实上,限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他们预习先学后未必就已经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先学的过程或许是"囫囵吞枣"式的不细致,或许是"走马观花"式的不全面、或许是"蜻蜓点水"式的不深入。那么,在学生先学的课堂中,教师的教该放在哪里,教师的教该在哪里介入才能使学生的学更富有生长力呢?一。
关键词
简单应用
生长力
导学
数形结合思想
思维过程
数学抽象
竖式
迁移作用
认知经验
不完全归纳推理
分类号
G623.5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正确进行归纳推理的条件及结论的性质
李衍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归纳划类推理与对比鉴别推理
张巨青
刘文君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7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以偏概全”论
裴仁伟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变与不变”思想方法的点滴思考
张朝明
《教师》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问题设计,促进学生成长
刘宁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有效落实“四基”,追求生本课堂——以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四边形》一课为例
黄新妹
《教师》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类比的类型和价值
林先发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先学后教课堂中“教”的最佳介入点微探
芮金芳
《教育视界》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