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康德的完全义务与不完全义务概念的当代思考 被引量:1
1
作者 郭立东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8-55,共8页
关于康德道德哲学中的完全义务和不完全义务概念,有两个问题值得讨论:第一,康德如何区分完全义务和不完全义务这两个概念;第二,完全义务和不完全义务的判别标准是什么。对康德观点应当做严格主义的解读,即选择不做某一义务性行为的理由... 关于康德道德哲学中的完全义务和不完全义务概念,有两个问题值得讨论:第一,康德如何区分完全义务和不完全义务这两个概念;第二,完全义务和不完全义务的判别标准是什么。对康德观点应当做严格主义的解读,即选择不做某一义务性行为的理由只能是为了其他义务,而这种解读不会导致取消完全义务和不完全义务之间的区别。其次,完全义务和不完全义务的判别标准不是违反义务的准则普遍化会导致的矛盾类型,而是可以用普遍化检验程序来论证的义务准则本身的性质;某些类型的行为属于不完全义务,是因为普遍化检验程序不能给出它们的精确准则,从而为自由选择留下余地;但这种选择是严格主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完全义务 不完全义务 严格主义 普遍法则 概念矛盾 意志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被引量:20
2
作者 王海明 《伦理学研究》 2005年第6期5-11,共7页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可以归结为两种相关性。一种是一个人的权利与他人的义务的关系:一个人的权利,必然是他人的义务;反之亦然。这是一个人的权利与他人的义务的必然的、客观的、事实如何的关系,亦即所谓“权利与义务的逻辑相关性”。另一...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可以归结为两种相关性。一种是一个人的权利与他人的义务的关系:一个人的权利,必然是他人的义务;反之亦然。这是一个人的权利与他人的义务的必然的、客观的、事实如何的关系,亦即所谓“权利与义务的逻辑相关性”。另一种则是基于这种逻辑相关性的“权利义务道德相关性”,亦即一个人的权利应该是对他自己的义务的交换:一个人所享有的权利应该等于他所负有的义务;而他所行使的权利则应该至多等于他所履行的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利 义务 完全义务 不完全义务 非人类存在物的权利义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康德对义务体系的划分 被引量:3
3
作者 刘作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9-96,共8页
学界对康德哲学对自我的完全义务的归属问题存在争议。有的学者认为,康德最终放弃对自我的法权义务,德性论中对自我的完全义务也不是严格的德性义务。这种争议涉及对康德义务体系划分的理解。康德之前的义务学说对自我义务的强调、对完... 学界对康德哲学对自我的完全义务的归属问题存在争议。有的学者认为,康德最终放弃对自我的法权义务,德性论中对自我的完全义务也不是严格的德性义务。这种争议涉及对康德义务体系划分的理解。康德之前的义务学说对自我义务的强调、对完全义务和不完全义务的划分,构成理解康德义务学说的语境。在1793年的《伦理学讲义——维格兰提伍斯》中,康德提出一些在《道德形而上学》中没有详述、但有助于理解他对义务体系划分的说法:理性的立法的关键是普遍法则,法权学说和德性学说分别是理性对外在行动和内在准则的规范性要求;对自我的完全义务如果涉及人性中人格的法权,就是对自我的法权义务,如果涉及人格中的人性的目的,就是对自我的德性义务;二者可能有相同的义务,但是承担责任的方式不同,因而它们各自存在,这也是维护义务学说完整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义务 不完全义务 对自我的法权义务 《伦理学讲义--维格兰提伍斯》 《道德形而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果主义的严苛性异议 被引量:1
4
作者 解本远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8-61,共4页
"严苛性异议"是后果主义理论所面临的一个重要批评,这一批评认为后果主义理论向行为者施加了过于严苛的道德要求。严苛性异议实质上是在反对后果主义关于行为正确性的标准:一个行为正确与否在于这个行为是否产生了最好的后果... "严苛性异议"是后果主义理论所面临的一个重要批评,这一批评认为后果主义理论向行为者施加了过于严苛的道德要求。严苛性异议实质上是在反对后果主义关于行为正确性的标准:一个行为正确与否在于这个行为是否产生了最好的后果,这个标准主要包含两个要素:一是行为的正确性取决于其后果,二是这一后果是基于不偏不倚的立场得出的。但是后果主义的批评者针对这两个要素而提出的义务论证明和个人观点独立性证明都不足以为"严苛性"异议提供充分依据,因而也就不足以有效地反驳后果主义的道德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果主义 严苛性异议 不完全义务 个人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