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煤工作面物的不安全状态界定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
1
作者 秦汝祥 沈涛 +2 位作者 李世辉 操俊杰 叶峰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42-2152,共11页
物的不安全状态界定和消除是落实隐患排查工作的核心环节之一。为保障生产系统中物质的安全性,从种类多样的物质中提取物质共有属性进行归类,提炼基于物质属性的物质不安全特征空间。并建立依据衡量参数和评判规则的物质模式空间,实现... 物的不安全状态界定和消除是落实隐患排查工作的核心环节之一。为保障生产系统中物质的安全性,从种类多样的物质中提取物质共有属性进行归类,提炼基于物质属性的物质不安全特征空间。并建立依据衡量参数和评判规则的物质模式空间,实现对特征空间的抽象概括和定量表达,确保物质状态识别过程的客观、科学。再根据计算结果,将模式空间的抽象数据转化为包含物质状态的类型空间,进而建立四六结构模型(46Model)实现物的不安全状态界定,在此基础上提出三位一体化手段促进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消除。某矿140个物质状态的验证结果表明:建立的物的不安全状态界定体系可实现物的不安全状态界定的定量化和精细化,可用率为86.43%,适用率为67.86%,准确率为78.51%;平均界定时长约为0.5 h。此外,还通过编码规律对界定与消除过程进行了标准化,研究结果对提升行业整体隐患排查治理水平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物的不安全状态 界定体系 46Model 防护效能 采煤工作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贝叶斯网络的噪声环境下一线矿工不安全状态识别
2
作者 田水承 李红妍 +3 位作者 张倩 石炎彬 宁世强 王雨欣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28,共8页
为了深入探讨煤矿井下噪声对一线矿工不安全状态的影响,基于多模态数据融合和模糊贝叶斯网络技术构建矿工不安全状态识别模型,通过采集矿工心率、ERP成分、反应时、正确率及主观心理问卷数据,分析噪声环境对一线矿工在生理、心理及行为... 为了深入探讨煤矿井下噪声对一线矿工不安全状态的影响,基于多模态数据融合和模糊贝叶斯网络技术构建矿工不安全状态识别模型,通过采集矿工心率、ERP成分、反应时、正确率及主观心理问卷数据,分析噪声环境对一线矿工在生理、心理及行为方面的综合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选取的心率、N2、P3、反应时、正确率及主观心理问卷可作为一线矿工不安全状态的表征指标,通过模糊贝叶斯网络推理可知,噪声组一线矿工的不安全状态异常概率54%,且一级指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生理指标>心理指标>个体能力指标,二级指标中心率和主观心理问卷的影响最为显著。研究结果可为一线矿工不安全状态的风险管理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模型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安全状态 噪声 一线矿工 模糊贝叶斯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认知视域下矿工视知觉不安全状态综合评价
3
作者 田水承 尕永泰 +2 位作者 毛俊睿 王清焱 张筱雅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8-156,共9页
为了提高矿工隐患辨识能力、降低矿工不安全行为发生概率,实现矿工视知觉不安全状态综合评价,首先,研究基于矿工视知觉不安全状态内涵及形成过程,通过扎根理论构建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运用组合赋权法... 为了提高矿工隐患辨识能力、降低矿工不安全行为发生概率,实现矿工视知觉不安全状态综合评价,首先,研究基于矿工视知觉不安全状态内涵及形成过程,通过扎根理论构建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运用组合赋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通过ABC(Activity Based Classification)分类法将指标分为三级;最后,采用云模型法实现矿工视知觉不安全状态综合评价。结果显示:(1)矿工视知觉不安全状态是一种受外部信息、环境、个体感知及认知水平影响的安全行为能力不佳状态;(2)照明条件、对比度、表现形式、微气候、经验、视野、噪声、情绪是矿工视知觉不安全状态的主要影响因素;(3)H煤矿矿工视知觉不安全状态评价结果为比较安全,符合客观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社会工程 矿工 云模型 视知觉 不安全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线矿工不安全状态的分类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田水承 王钧钰 +1 位作者 李红霞 冯帅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939-3949,共11页
为科学合理配置安全资源以及提高安全管理效率,以近3 a来的45起典型事故案例对一线矿工不安全状态进行分类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法提取了一线矿工不安全状态的5个特征;运用Hayashi数量化理论Ⅲ构建了一线矿工不安全状态判断矩阵,并采用SPS... 为科学合理配置安全资源以及提高安全管理效率,以近3 a来的45起典型事故案例对一线矿工不安全状态进行分类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法提取了一线矿工不安全状态的5个特征;运用Hayashi数量化理论Ⅲ构建了一线矿工不安全状态判断矩阵,并采用SPSS 26.0软件对5个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应用MATLAB R2018a软件制散点图,并使用SPSS 26.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将一线矿工不安全状态量化分类。结果显示:提取的5个变量相互独立;一线矿工不安全状态可分为有意内因型(第一类)、偏有意外因型(第二类)和无意外因型(第三类);三类一线矿工不安全状态的综合危险性由大到小依次为第三类、第二类、第一类。对于分类中每个事故中人的不安全状态的频率由大到小依次为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研究结果有助于推进一线矿工不安全状态的分级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社会工程 不安全状态 一线矿工 Hayashi数量化理论Ⅲ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具机械加工事故中“机”的不安全状态分析
5
作者 娄军委 申黎明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09年第10期18-20,共3页
家具制造业是事故多发行业,其事故发生率远远超过其他行业的平均水平,家具生产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机"的不安全状态。家具机械有其独特性,研究事故发生原因中"机"的不安全状态,可减少家具生产事... 家具制造业是事故多发行业,其事故发生率远远超过其他行业的平均水平,家具生产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机"的不安全状态。家具机械有其独特性,研究事故发生原因中"机"的不安全状态,可减少家具生产事故的发生,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提升企业形象,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具机械 事故 不安全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班组不安全状态影响因素及评价 被引量:6
6
作者 田水承 孙雯 +3 位作者 杨鹏飞 王启睿 赵钊颖 陈小绳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05-412,共8页
为实现煤矿班组不安全状态“早发现,早干预”,应用人因分析和分类系统模型(HFACS),从个体与群体相互作用、影响的角度界定了煤矿班组不安全状态内涵;运用扎根理论确定煤矿班组不安全状态影响因素;采用ISM法建立了层次结构模型,确定了煤... 为实现煤矿班组不安全状态“早发现,早干预”,应用人因分析和分类系统模型(HFACS),从个体与群体相互作用、影响的角度界定了煤矿班组不安全状态内涵;运用扎根理论确定煤矿班组不安全状态影响因素;采用ISM法建立了层次结构模型,确定了煤矿班组不安全状态的深层影响因素;通过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各影响因素权重,按照重要程度将影响因素分为特别重要、重要、一般三级,建立了评价体系,并运用模糊评价法对某煤矿班组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煤矿班组不安全状态影响因素包含4个层面14个因素,其中班组安全教育、班组成员性格、班组长选拔机制是深层影响因素;评价体系中,一级因素权重排序为:群体因素(0.4496)>领导层因素(0.2398)>组织管理因素(0.2054)>个体因素(0.1052),二级因素中班组安全氛围、班组长能力素质、班组内部人际关系的权重较大,是班组不安全状态的首要影响因素;对某矿综采队班组状态评价结果为较好,与实际情况相符,经理论与实际验证,该评价体系科学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班组 不安全状态 评价体系 层次分析法(AHP) 解释结构模型(ISM)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工不安全状态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分析 被引量:20
7
作者 田水承 孙璐瑶 +2 位作者 唐艺璇 胥静 陈小绳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02-409,共8页
矿工的状态影响其作业的安全性,为有效评价矿工的状态是否处于安全状态,需要建立科学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文献分析法从个体特征、生理、心理和能力水平4个维度构建了包括17项二级指标的矿工不安全状态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 矿工的状态影响其作业的安全性,为有效评价矿工的状态是否处于安全状态,需要建立科学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文献分析法从个体特征、生理、心理和能力水平4个维度构建了包括17项二级指标的矿工不安全状态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综合权重,并利用该指标体系对某矿工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一级指标权重排序为:生理因素(45.614%)>心理因素(22.768%)>能力水平(17.682%)>个体特征(13.936%),17个二级指标中,体力疲劳、风险感知能力、身体健康状况、安全认知、情绪指标的权重系数较大,对某矿工状态评价结果为中等水平,存在疲劳、负性情绪和不安全心理等状态,与实际情况相符,表明该指标体系能够科学有效地评价矿工的状态,煤矿企业应为状态处于中等水平以下的矿工提供及时的干预措施,防止其发生不安全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工 不安全状态 评价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AHP) 熵权法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岗前人员不安全状态智能检测系统研究——以红柳林煤矿为例 被引量:8
8
作者 李国为 田水承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6-113,共8页
为从根本上降低煤矿从业人员实施不安全行为的概率,在充分考虑煤矿从业人员不安全个体状态是诱发其不安全行为的主要原因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一套矿工不安全状态智能检测系统。首先,对2007—2022年期间各高危行业安全事故调查报告和专家... 为从根本上降低煤矿从业人员实施不安全行为的概率,在充分考虑煤矿从业人员不安全个体状态是诱发其不安全行为的主要原因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一套矿工不安全状态智能检测系统。首先,对2007—2022年期间各高危行业安全事故调查报告和专家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煤矿从业人员不安全状态的影响因素,构建包括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以及个体能力状态在内的3个一级指标和15个二级指标体系;其次,通过相应的表征模型对不安全状态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剖析;最后,基于构建的从业人员不安全状态倾向数据库,建立煤矿岗前不安全状态智能检测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在下井工作前对从业人员个体状态进行智能检测,能够实现矿工不安全状态“早发现、早干预”,能够有效地降低人因事故发生率,研究结果对煤炭行业安全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安全状态 智能检测 安全管理 预防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线矿工不安全状态的熵权TOPSIS法评价 被引量:9
9
作者 田水承 冯帅 +2 位作者 高晓颖 匡秘姈 毛俊睿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049-4056,共8页
为科学有效地评价一线矿工不安全状态,进一步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水平,以一线矿工作为研究对象,借助文献分析法获取不安全状态影响因素,编制问卷进行调查;运用SPSS 26.0软件对有效问卷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构建一线矿工不安全状态评价... 为科学有效地评价一线矿工不安全状态,进一步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水平,以一线矿工作为研究对象,借助文献分析法获取不安全状态影响因素,编制问卷进行调查;运用SPSS 26.0软件对有效问卷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构建一线矿工不安全状态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应用MATLAB R2018a软件计算,使用熵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对10名一线矿工不安全状态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一线矿工不安全状态的12个评价指标中,家庭支持重要度最大,自我效能重要度最小;采用熵权TOPSIS法对一线矿工不安全状态进行综合评价是客观合理可行的;3号、8号和9号一线矿工不安全状态等级高于Ⅲ级,其工作安全性低,应引起煤矿重视。研究结果对煤矿井下人因事故的防控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社会工程 一线矿工 不安全状态 影响因素 评价指标体系 熵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政治安全的新维度:不安全状态及其原因探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丹彤 何增科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4-43,共10页
若想提高国家安全治理能力以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则需要政治安全理论作支撑。国家政治安全包括主权、制度、政权三个维度。现有研究为主权安全议题构建了完善的分析体系,但对制度和政权安全问题的解释力较弱。同时,现有研究尚未... 若想提高国家安全治理能力以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则需要政治安全理论作支撑。国家政治安全包括主权、制度、政权三个维度。现有研究为主权安全议题构建了完善的分析体系,但对制度和政权安全问题的解释力较弱。同时,现有研究尚未将不安全状态纳入分析范畴。鉴于此,本文通过构建政治安全三维分析框架,探讨不安全状态及其成因,找寻威胁政治安全的诸多因素,并为国家政治安全理论的构建提供新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政治安全 主权安全 制度安全 政权安全 不安全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人员疲劳状态与不安全行为识别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华 吴立舟 +2 位作者 钟兴润 郭粮玮 崔煜馨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35,共8页
以提高塔吊操作的安全性和效率为案例,提出一种综合识别疲劳状态和不安全行为的方法,以实时发现驾驶员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通过摄像头捕获实时视频流,并对视频进行分析和预处理,提取关键信息,用于识别后续的疲劳和不安全行为;在疲劳状... 以提高塔吊操作的安全性和效率为案例,提出一种综合识别疲劳状态和不安全行为的方法,以实时发现驾驶员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通过摄像头捕获实时视频流,并对视频进行分析和预处理,提取关键信息,用于识别后续的疲劳和不安全行为;在疲劳状态识别方面,采用基于眼睛和嘴部状态的分析方法,重点监测眼睛开闭状态、眨眼频率及哈欠次数等生理指标;在不安全行为识别方面,结合计算机视觉与深度学习技术,实时检测驾驶员的潜在危险操作,从而确保及时发现安全风险。结果表明:经过优化后的YOLOv5-高效通道关注(ECA)模型在疲劳状态和不安全行为识别中性能得到显著提升;模型在测试集上的精确率和召回率均超过90%,展现出良好的识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疲劳状态 不安全行为状态 塔吊驾驶员 YOLOv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工不安全情绪状态管理演化博弈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田水承 蔡欣甫 +3 位作者 赵钊颖 孙雯 范彬彬 高玲 《矿业安全与环保》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5-150,共6页
针对矿工不安全情绪状态对安全生产的影响问题,采用演化博弈论和数值仿真方法,引入成本、奖励、潜在风险感知、从业人员对安检员声誉评价及安全监管价值等影响因子,构建了“从业人员—安检员—煤矿企业”的演化博弈模型。通过分析各影... 针对矿工不安全情绪状态对安全生产的影响问题,采用演化博弈论和数值仿真方法,引入成本、奖励、潜在风险感知、从业人员对安检员声誉评价及安全监管价值等影响因子,构建了“从业人员—安检员—煤矿企业”的演化博弈模型。通过分析各影响因子对三方策略选择可能性的影响,探讨了企业横向之间进行协作的策略选择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矿工策略选择与个人风险感知能力呈正相关关系,与投诉成本呈负相关关系;安检员策略选择受到从业人员评价约束影响较大,安检员策略选择概率与从业人员负面评价损失的利益呈负相关关系,与正向评价带来的个人价值和安全监管价值呈正相关关系;企业安全投入成本与其策略演化稳定性呈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工 情绪 不安全状态 安全管理 演化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安全的法律秩序建设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莉霞 王建龙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3-15,共3页
法律秩序是社会安全的保障基石。在一个法治国家,法律秩序的建立隐含着从法律规则到主体行为的“合法律性”问题。作为新时期人民美好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内容,旅游安全是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体现,其法律秩序的建设为提... 法律秩序是社会安全的保障基石。在一个法治国家,法律秩序的建立隐含着从法律规则到主体行为的“合法律性”问题。作为新时期人民美好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内容,旅游安全是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体现,其法律秩序的建设为提升文化和旅游领域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提供了根本遵循。一、旅游安全法律秩序的识别旅游安全法律秩序是由一系列具有旅游安全权利与义务内容构成的规则体系建立起来的。规范性是旅游安全法律秩序的本质属性,在一般意义上,旅游安全法律秩序规则作用的对象及影响范围首先是针对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的规制,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的失误皆因人因风险而产生,因而才有了集政府、旅游经营者、旅游者权责统一的安全治理模式及义务性规则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国家 权责统一 合法律性 根本遵循 旅游经营者 治理能力 物的不安全状态 精神文化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林市耕地变化与粮食安全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曹小星 延军平 闫军辉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9期175-178,共4页
针对榆林市近年来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从而出现的耕地资源利用问题以及粮食安全问题,本文选取被誉为中国的'科威特'--榆林市为研究区域,运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对榆林市1990~2007年耕地与粮... 针对榆林市近年来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从而出现的耕地资源利用问题以及粮食安全问题,本文选取被誉为中国的'科威特'--榆林市为研究区域,运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对榆林市1990~2007年耕地与粮食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榆林市耕地面积变化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1990~1998年,处于稳定状态,平均在64万 hm2左右;1999~2002年,耕地面积持续下降,下降幅度较大;2003~2007年,耕地面积处于新一轮的稳定期,平均稳定在51.5万 hm2.由于化肥的大量使用使得人均粮食占有量在波动中上升;榆林市耕地压力指数处于波动中变化,但总体趋势一直大于临界值1,耕地压力很大,粮食问题处于不安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林市 耕地变化 人均粮食占有量 最小人均耕地面积 耕地压力指数 产业比重 粮食问题 稳定状态 耕地面积变化 不安全状态 总体趋势 资源利用 指数模型 下降幅度 动态变化 第一产业 波动 比重下降 安全问题 稳定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道骑行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研究:以深圳市梧桐绿道为例 被引量:5
15
作者 傅哲泓 张子璇 +3 位作者 刘懿 庄江铨 彭石威 辜智慧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69-175,共7页
为保障绿道骑行者的人身安全,增强监管部门对绿道骑行安全风险的隐患排查和治理能力,提升绿道管理水平,基于交通安全风险评估理论,构建绿道骑行安全风险评估概念模型,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提出相应的人、物和环境的不安全状态评估指标... 为保障绿道骑行者的人身安全,增强监管部门对绿道骑行安全风险的隐患排查和治理能力,提升绿道管理水平,基于交通安全风险评估理论,构建绿道骑行安全风险评估概念模型,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提出相应的人、物和环境的不安全状态评估指标及得分体系,运用问卷调查、定点观测及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方法评估深圳市梧桐绿道骑行群体及其骑行环境的安全风险。结果表明:评估模型及方法对骑行安全风险的识别结果与实际绿道状况相符,其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道骑行 安全风险评估 层次分析法(AHP) 不安全状态 梧桐绿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员工安全思想意识是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的保障 被引量:2
16
作者 舒征 严昭 《农电管理》 2009年第11期36-37,共2页
安全生产管理归根结底是要加强对人的管理,只有人的安全思想意识得到了加强,安全生产才是顺理成章之事在企业安全生产的诸多环节中,人是决定性因素,人的意识、行为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随时会导致安全事... 安全生产管理归根结底是要加强对人的管理,只有人的安全思想意识得到了加强,安全生产才是顺理成章之事在企业安全生产的诸多环节中,人是决定性因素,人的意识、行为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随时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如果人有了强烈的安全意识,就可以主动避险和自防,主动排除物的不安全状态,以此避免事故的发生。纵观安全事故的发生,绝大部分都是人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安全生产 思想意识 员工安全 安全生产管理 不安全行为 不安全状态 保障 安全事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攻击与网络安全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黄俊夫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网络安全分析 网络攻击 计算机网络安全 环境原因 网络体系结构 不安全行为 不安全状态 正常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轨迹交叉理论的矿井提升运输安全管理系统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赵强 王涛 李明峰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0-112,共3页
针对煤矿斜巷提升运输特点,运用系统安全工程轨迹交叉理论,分析了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从物的不安全状态方面研究了斜巷提升运输避免跑车、跑车后有效进行防护、断绳防护及提升运输运行状态警示等技术措施;从人的不安全状... 针对煤矿斜巷提升运输特点,运用系统安全工程轨迹交叉理论,分析了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从物的不安全状态方面研究了斜巷提升运输避免跑车、跑车后有效进行防护、断绳防护及提升运输运行状态警示等技术措施;从人的不安全状态方面研究了加强安全意识教育、规范流程操作及安全监控等管理措施,总结了基于轨迹交叉理论的提升运输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巷 提升运输 物的不安全状态 人的不安全行为 轨迹交叉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安全生产大检查
19
作者 刘海峡 刘海鸥 刘明仁 《农电管理》 2013年第S1期92-93,共2页
在生产建设中,虽然发生事故的直接原因千差万别,各不相同,但透过纷杂的事故现象,我们就会发现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三类,即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安全管理方面的缺陷。毫无疑问,以消灭事故为根本目的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就应... 在生产建设中,虽然发生事故的直接原因千差万别,各不相同,但透过纷杂的事故现象,我们就会发现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三类,即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安全管理方面的缺陷。毫无疑问,以消灭事故为根本目的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就应当围绕着解决这三类问题而进行。但是,从历年对安全生产大检查的抽查情况看,目前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的实际并不容乐观:有些单位把安全生产大检查变成了单纯的设备大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故现象 自我保护 不安全状态 低压验电器 安监人员 不安全行为 接地电阻 工器具 安全用电 触电身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伤亡事故发生 保护劳动者安全与健康——谈新形势下工厂的安全工作
20
作者 叶春生 《兵工安全技术》 CAS CSCD 1995年第1期19-20,共2页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高速发展,政府转变职能,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人的思想意识,工厂的生产都已有了一个新的变化,原本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一部分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生产活动。我们在探求新的管理方法,建立新的体制以适应形势的发...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高速发展,政府转变职能,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人的思想意识,工厂的生产都已有了一个新的变化,原本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一部分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生产活动。我们在探求新的管理方法,建立新的体制以适应形势的发展,在这个艰难的适应期内,全国以第四次事故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作 劳动者 重伤事故 管理方法 不安全状态 不安全行为 经济的 工厂 适应新形势 适应形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