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农地再延包三十年:政策衔接是关键
被引量:14
- 1
-
-
作者
张浩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社会学研究室
-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7-54,共8页
-
基金
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十四五’时期民生建设与构建新发展格局”(21AZD004)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农地再延包三十年政策提出了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就是先根据人地关系的变化进行土地调整,还是自动顺延承包?"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阻断了农户在承包期内调整农地的机会,同时推高了农户二轮承包到期后调整土地的愿望和预期,正如过去几年推行的农地确权因与农户的调地意愿有距离而在不少地方遭受冷遇那样。那么,这一问题如何解决?我们认为,关键在于做好政策衔接。当然在政策衔接中,我们更应尊重农民的意愿和他们的主体地位,并为地方的因地制宜和创新尝试留出空间。
-
关键词
农地再延包
政策衔接
地权稳定性
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
农地确权
-
分类号
F321.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高考试题分析及解题精选》
- 2
-
-
-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F0002-F0002,共1页
-
文摘
本丛书是一套由教育部教育考试院编写的高考试题分析,旨在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作用,加强教考衔接,服务高三学生备考。本丛书包括语文、数学、英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日语和俄语等7个分册,共11个学科,囊括了20套2022年高考全国试卷。试题以课程标准为基本遵循,引导学校依标教学,“不增不减”恪守“定法”;以深化基础性、突出思维品质为路径方法,引导作业减量提质,做好“减法”;以引导全面发展为目标方向,助力素质教育发展,用好“加法”,释放高考命题服务“双减”工作的鲜明信号。每册分“试题评析”和“解题精选”两大部分。
-
关键词
高考命题
教育考试院
素质教育
高三学生
定法
文科综合
理科综合
不增不减
-
分类号
G633.3-5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高考试题分析及解题精选》
- 3
-
-
-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F0004-F0004,共1页
-
文摘
本丛书是一套由教育部教育考试院编写的高考试题分析,旨在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作用,加强教考衔接,服务高三学生备考。本丛书包括语文、数学、英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日语和俄语等7个分册,共11个学科,囊括了20套2022年高考全国试卷。试题以课程标准为基本遵循,引导学校依标教学,“不增不减”恪守“定法”;以深化基础性、突出思维品质为路径方法,引导作业减量提质,做好“减法”;以引导全面发展为目标方向,助力素质教育发展,用好“加法”,释放高考命题服务“双减”工作的鲜明信号。
-
关键词
高考命题
教育考试院
素质教育
高三学生
定法
文科综合
理科综合
不增不减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论质变与量变的同一性
- 4
-
-
作者
段士云
-
出处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4期20-23,共4页
-
文摘
长期以来,哲学论著和教材都说: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质变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它区别了质变与量变运动的根本不同之处,界限如此明确。以致人们无不认为量变和质变是事物运动由相对静止到显著变动的两个环节,是首尾衔接、先后相承、“交错进行”、互不取代的两个阶段,并把质量互变规律表述为(定义为)“由量到质和由质到量的相互转化”规律,套用黑格尔的说法,质变就是“量的渐进过程的中断”。黑格尔《逻辑学》曾经认为;质变时,“单纯量的进展,被绝对的中断”,作为“质变对立面”的量变,“恰恰是单纯的漠不相关的改变”。
-
关键词
质量互变规律
《逻辑学》
相对静止
必要准备
《自然辩证法》
《反杜林论》
渐进过程
关节点
新质
不增不减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