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冻融循环对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甸土孔隙结构的影响
1
作者 洪晨泽 朱海丽 +4 位作者 张海龙 吴悦辰 徐鹏凯 刘亚斌 李国荣 《水土保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5-224,共10页
[目的]冻融循环是高寒地区重要的物理过程,为明确冻融作用对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甸土体微观结构的影响。[方法]以青海门源地区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甸土为研究对象,以不同含根量表征不同退化程度,对重塑试样进行冻融循环试验和SEM电镜扫描... [目的]冻融循环是高寒地区重要的物理过程,为明确冻融作用对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甸土体微观结构的影响。[方法]以青海门源地区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甸土为研究对象,以不同含根量表征不同退化程度,对重塑试样进行冻融循环试验和SEM电镜扫描,分析不同冻融次数及冻融条件下不同质量含水率和含根量对草甸土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随冻融次数增加,高寒草甸土体孔隙分形维数持续增大,平均直径呈减少趋势,在7次冻融后趋于稳定,孔隙度增长集中于前4次冻融中。草甸土体质量含水率越高,冻融后孔隙度增长幅度越大。当质量含水率>40%时,冻融后试样孔隙分形维数大幅增加,而孔隙平均直径则明显下降。植物根系能够显著抑制冻融对草甸土孔隙的影响,随试样含根量增加,冻融后孔隙平均直径下降幅度由16.19%减小至0.16%,孔隙度增长幅度由33.22%减小至18.17%。[结论]高寒草甸退化程度越高,土体微观结构受冻融影响越强;植物根系能够显著影响土体结构的稳定性。研究结果可为高寒草甸退化防治及影响因素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循环 土体微观结构 扫描电镜 高寒草甸 不同退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退化程度下川滇高山栎群落土壤种子库特征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曾加芹 卫敏 +1 位作者 常占军 刘杨军 《安徽农学通报》 2013年第14期25-26,55,共3页
物种组成和种子密度是一个种子库的基本特征。对不同退化程度下川滇高山栎森林群落土壤种子库的物种组成、密度、多样性进行了比较及分析,并探讨了地上植被与土壤种子库间的相似性关系。结果显示:(1)轻度退化下土壤种子库储量密度为(412... 物种组成和种子密度是一个种子库的基本特征。对不同退化程度下川滇高山栎森林群落土壤种子库的物种组成、密度、多样性进行了比较及分析,并探讨了地上植被与土壤种子库间的相似性关系。结果显示:(1)轻度退化下土壤种子库储量密度为(412±64)粒/m2,显著高于中度退化、重度退化、极度退化土壤种子库储量;(2)Shan non-wiener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为: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极度退化:(3)轻度退化和中度退化下土壤种子库物种相似性较高,重度退化和极度退化下相似性较低,表现为随着生境条件的转好,其相似性指数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滇高山栎群落 不同退化程度 土壤种子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地植物群落与土壤性质变化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魏晶晶 秦瑞敏 +11 位作者 张中华 李永良 邓艳芳 马丽 苏洪烨 佘延娣 常涛 周宸宇 杨旭芹 邵新庆 孙建 周华坤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035-3045,共11页
为探究退化高寒草地植物群落组成及土壤性质的变化规律,本研究选择铁卜加、河南县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地为研究对象,对轻、中、重度退化高寒草地的植物群落结构组成和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退化程度加剧,植被群落优势... 为探究退化高寒草地植物群落组成及土壤性质的变化规律,本研究选择铁卜加、河南县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地为研究对象,对轻、中、重度退化高寒草地的植物群落结构组成和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退化程度加剧,植被群落优势种由莎草科为主逐渐转变为杂类草为主;植被高度、盖度、地上-地下生物量逐渐减小;Patrick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与Pielou指数呈先增后减趋势;土壤含水量、全碳、有机碳、硝态氮含量明显减小且土壤pH值逐渐偏弱碱性,促使土壤养分含量不断流失,贫瘠化加剧;经相关系数矩阵图分析,退化草地群落植被生物量受土壤含水率和氮含量变化影响较为严重。总之,高寒草地退化接替过程中,杂类草逐渐占植物群落组成的主导地位,土壤含水率和氮含量变化是致使这2个地方草地退化的关键性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地 不同退化程度 植物功能群 土壤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源区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甸表土层的土壤水分变化特征 被引量:5
4
作者 黄倩 丁明军 +1 位作者 陈利文 谢坤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9-195,共7页
土壤水分是影响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过程和生态承载能力关键因素之一,掌握其变化特征对于高寒地区生态保护和修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HOBO土壤温湿度仪器监测数据,分析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三江源区不同退化程度(未退化(ND)、轻中度退化... 土壤水分是影响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过程和生态承载能力关键因素之一,掌握其变化特征对于高寒地区生态保护和修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HOBO土壤温湿度仪器监测数据,分析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三江源区不同退化程度(未退化(ND)、轻中度退化(LMD),重度退化(HD))下高寒草甸表土层土壤3个层级L1(0—5 cm)、L2(5—15 cm)、L3(15—30 cm)土壤水分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退化程度下土壤含水量季节差异明显。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夏季,低值区分布在冬春季。不同退化程度下土壤表层含水量年内均值大小依次为LMD(0.320 cm^(3)/cm^(3))、ND(0.284 cm^(3)/cm^(3))和HD(0.211 cm^(3)/cm^(3))。(2)夏季降水事件结束后,土壤含水量24 h后开始明显减小,其中,L1层变化幅度最大,L3层变化幅度最小。(3)ND和LMD高寒草甸0—5 cm土层,HD高寒草甸5—15 cm土层对应的是相对较高含水层,这是由于土壤含水量与土壤容重呈显著负相关,与C/N、有机碳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不同退化程度 高寒草甸 表土层 三江源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东段不同退化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密度研究 被引量:35
5
作者 赵锦梅 高超 张德罡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1-25,共5页
于2008年在祁连山东段天祝地区选取轻度、中度和重度3个不同退化程度的高寒草地,以土壤有机碳密度为研究对象,探讨高寒草地在不同退化程度干扰下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高寒草地退化程度的加重,土壤含水量降低,容重和p... 于2008年在祁连山东段天祝地区选取轻度、中度和重度3个不同退化程度的高寒草地,以土壤有机碳密度为研究对象,探讨高寒草地在不同退化程度干扰下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高寒草地退化程度的加重,土壤含水量降低,容重和pH值增大;土壤有机质和全氮有相似的变化趋势,中度与轻度或重度退化草地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差异显著(P<0.05);土壤有机碳密度在0-10 cm土层显著高于其他土层(P<0.05),并随着土层加深有显著的垂直变化趋势;不同退化程度草地在0-30 cm土层总土壤有机碳密度表现为中度>轻度>重度退化草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密度 高寒草地 不同退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尕海泥炭地退化过程中土壤渗透特征的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克宏 王立 +2 位作者 马维伟 王琪 石小伟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13-818,共6页
由于恶劣的气候条件和过度的放牧、修建公路等因素,尕海泥炭湿地退化严重,泥炭地质量和生态作用持续下降。本研究采用空间分布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对该区域4种不同退化程度下泥炭湿地土壤渗透性能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从而进一步评价与... 由于恶劣的气候条件和过度的放牧、修建公路等因素,尕海泥炭湿地退化严重,泥炭地质量和生态作用持续下降。本研究采用空间分布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对该区域4种不同退化程度下泥炭湿地土壤渗透性能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从而进一步评价与揭示退化过程中泥炭地的生态功能。结果表明:在前35 min,泥炭地土壤入渗速率曲线在各土壤分层中的变化情况不一;0~10 cm和20~40 cm土层土壤入渗速率曲线变化稳定且都表现为未退化的优于退化土壤;而10~20 cm土层土壤入渗速率曲线变化复杂多变,无明显规律。0~40 cm泥炭土中,植被退化对各层土壤渗透特征的影响不一,在0~10 cm土层,植被未退化土壤的初渗率、稳渗率、平均渗透速率、渗透系数和渗透总量与其他退化土壤渗透特征差异性显著;10~20 cm土层,未退化的土壤稳渗率、渗透速率、渗透系数与渗透量随着植被的退化程度呈“∽”形态波动变化;0~40 cm土层,土壤稳渗率、平均渗透速率、渗透系数和渗透总量均随着植被的退化,呈现出逐级递减的规律。土壤平均渗透速率与土壤孔隙度呈一定的正显著相关,而与土壤初始含水量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保护高寒泥炭地生态系统,对于尕海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库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尕海 不同退化程度 土壤渗透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