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塬区不同地膜覆盖度下土壤水热状况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刘春芬 刘文兆 +2 位作者 林文 韩晓阳 李超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2-67,共6页
为进一步优化覆膜种植模式、了解作物增产机制,比较了黄土塬区无作物种植的旱作农田垄沟条件下土壤水热状况对不同地膜覆盖度(30%,50%,70%,85%,100%,CK即0%)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地膜覆盖保水效果(Y,4—9月土壤贮水增量)与覆盖度(X... 为进一步优化覆膜种植模式、了解作物增产机制,比较了黄土塬区无作物种植的旱作农田垄沟条件下土壤水热状况对不同地膜覆盖度(30%,50%,70%,85%,100%,CK即0%)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地膜覆盖保水效果(Y,4—9月土壤贮水增量)与覆盖度(X)呈正相关关系,拟合方程为Y=1.65 X+42.60,相关系数R=0.98;地膜覆盖度越大,5m土层内有效蓄积降水量越多;覆膜条件下降水入渗土壤的深度已到3m以下。(2)土壤表层温度随覆盖度的增大而升高,有助于低温季节作物出苗;85%膜地温与全膜基本相近。地膜覆盖度从30%增加到85%过程中,白天地温达到峰值的速度加快,峰值加大。(3)综合考虑农田覆膜栽培的土壤水热状况及经济效益,以85%地膜覆盖为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塬区 地膜 不同覆盖度 土壤水分 土壤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冠层发展阶段冠层阻力对森林蒸散发估算的影响
2
作者 周晨冉 程磊 +2 位作者 秦淑静 张橹 付琛昊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4-162,共9页
为系统评估不同冠层发展阶段下冠层阻力模型在估算森林蒸散发中的适用性,比较不同模型对冠层阻力的模拟效果,并深入分析冠层阻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对蒸散发估算结果的影响机制。该研究选取常用的9种冠层阻力模型,基于汉江流域典型森林... 为系统评估不同冠层发展阶段下冠层阻力模型在估算森林蒸散发中的适用性,比较不同模型对冠层阻力的模拟效果,并深入分析冠层阻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对蒸散发估算结果的影响机制。该研究选取常用的9种冠层阻力模型,基于汉江流域典型森林生态系统武当通量观测站(武当站)2021—2023年的涡度相关通量观测数据,计算冠层阻力并代入Penman-Monteith(P-M)模型估算蒸散发,分析在不同冠层发展阶段,不同冠层阻力模型模拟的冠层阻力及估算出的森林蒸散发,并进一步分析冠层阻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整个生长季,Stannard模型(ST)的全球性能评价指标(G_(PI))分数最高,综合表现最好。9种模型模拟效果排序为Stannard (ST)>Katerji-Perrier(KP)>Jarvis(JA)>Leuning (RL)>Massman(MA)>García-Santos(GA)>Farias(FA)>Ball-Berry-Leuning(BBL)>Todorovic(TD);2)在低覆盖度阶段,JA模型综合表现最好,其原因在于该模型考虑该阶段影响冠层阻力的最主要因素叶面积指数(LAI)和温度(T_(a))。3)高覆盖度阶段,KP模型精确地集成了该阶段冠层阻力的主导影响因素饱和水汽压差(VPD),模拟的冠层阻力与实际冠层阻力最为接近,估算的蒸散发效果最好。因此在高冠层覆盖度时推荐使用KP模型,低冠层覆盖度时优先选用JA模型估算的冠层阻力嵌入Penman-Monteith(P-M),以准确估算森林潜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层阻力 模型 蒸散发 不同覆盖度 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荒漠绿洲过渡带不同植被下土壤全氮的空间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金彦龙 《农业与技术》 2021年第18期49-51,共3页
荒漠绿洲过渡地带主要位于荒漠和绿洲之间的交错地带,其是一个具有灵活性和敏感性的退化变迁趋势的生态脆弱地区,又是严重威胁着荒漠土壤稳定性及其土壤盐渍变化、板结化、沙化最为常见的地区,此区域植被稀少且比较单一,植物生存环境恶... 荒漠绿洲过渡地带主要位于荒漠和绿洲之间的交错地带,其是一个具有灵活性和敏感性的退化变迁趋势的生态脆弱地区,又是严重威胁着荒漠土壤稳定性及其土壤盐渍变化、板结化、沙化最为常见的地区,此区域植被稀少且比较单一,植物生存环境恶劣。因此,对于荒漠-绿洲过渡带不同地点植被下土壤全氮的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可为旱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科学指导意义,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西北的中纬度地区,地形四周高,中间低,阻挡了湿热气流的进入,离海洋比较远,干旱少雨降雨较少,因此该地区的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植被分布类型主要为温带,在荒漠地带,河流主要依靠高山冰雪和融水供应为主。塔里木盆地的荒漠绿洲进行了过渡地带,属于对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敏感的地方,同时也是当前我国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对全球气候变化进行研究的2个重点区域之一,对外界干扰有强烈反应。特别是为了开发以人类活动为主的区域水和大规模资源,地基被天然绿洲改造,肥沃的土壤多年退化,该地区丧失了维持经济平衡的强大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带 不同植被覆盖 土壤全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