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否定”何以成为“本体” 被引量:1
1
作者 吴炫 《河北学刊》 CSSCI 2004年第2期14-19,共6页
“本体性否定”是作为区别西方各种本体论和中国本根论提出的。其历史依据在于,人对自然性生存的“不满足于”冲动的产生;其现实依据在于,当代人既重个人利益又觉得利益无法安放心灵的综合感受;其理论依据在于,迄今为止所有的自然本体... “本体性否定”是作为区别西方各种本体论和中国本根论提出的。其历史依据在于,人对自然性生存的“不满足于”冲动的产生;其现实依据在于,当代人既重个人利益又觉得利益无法安放心灵的综合感受;其理论依据在于,迄今为止所有的自然本体论都是一种人为的本体论,但因“人为”这一概念无法区别人的模仿与创造、沉沦与澄明,因而最后也就不能区别人与动物的根本特性。所以,“本体性否定”以“批判与创造的统一”来展开自己的“什么人为”之思。通过“本体性否定“,人并不优于动物,而是不同于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什么人为 本体性否定 不满足于 不同而并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整合意识在中国高等美术教育体系自我发展中的作用
2
作者 王大春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2-173,共2页
高等美术教育的主体建设与三个层面的整合有重要关系: 1.美术教育模式与美术理论研究成果———基础层面的整合; 2.学校教育规范与自我传承教育———结构层面的整合; 3.美术教育体系与传统民族文化以及全球一体化———终究目标的整合... 高等美术教育的主体建设与三个层面的整合有重要关系: 1.美术教育模式与美术理论研究成果———基础层面的整合; 2.学校教育规范与自我传承教育———结构层面的整合; 3.美术教育体系与传统民族文化以及全球一体化———终究目标的整合。强化这三个层面的整合发展,对建设和确立美术教育体系的传统文化主体地位、顺利进行跨世纪的主体价值重建可能产生根本性的推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美术教育 整合发展 传统民族文化 不同而并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