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取食不同受害程度的马尾松对马尾松毛虫种群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李海林 李镇宇 张丽丽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5,共5页
利用不同受害程度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针叶饲养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研究其对马尾松毛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马尾松毛虫取食不同受害程度松针后,幼虫的取食量、排粪量、蛹重、对食物的消耗和利用指数、化蛹率、... 利用不同受害程度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针叶饲养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研究其对马尾松毛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马尾松毛虫取食不同受害程度松针后,幼虫的取食量、排粪量、蛹重、对食物的消耗和利用指数、化蛹率、生殖力、发育历期和死亡率均有所不同,其中幼虫的取食量、排粪量、蛹重、对食物的消耗和利用指数、化蛹率和生殖力以取食未受害松树(针叶损失0)的最高,重度受害(针叶损失75%)次之,轻度受害(针叶损失25%)再次,中度危害(针叶损失50%)最低,而发育历期和死亡率则相反,由此可见马尾松毛虫取食不同受害程度的松针对其种群数量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马尾松毛虫 不同程度受害 种群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化螟越冬幼虫在稻株内的分布及其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黄水金 刘剑青 +2 位作者 秦文婧 张华满 陈琼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11期91-93,96,共4页
研究了二化螟越冬代幼虫在不同虫口密度田块和不同受害程度稻株内的分布情况以及农事操作技术措施对越冬二化螟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二化螟幼虫在水稻植株上的分布数量表现为随着稻株离地面高度的升高而减少,且这种分布趋势与田间的二... 研究了二化螟越冬代幼虫在不同虫口密度田块和不同受害程度稻株内的分布情况以及农事操作技术措施对越冬二化螟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二化螟幼虫在水稻植株上的分布数量表现为随着稻株离地面高度的升高而减少,且这种分布趋势与田间的二化螟幼虫密度无关;二化螟幼虫在不同受害程度的稻株上的分布均以5~10 cm的稻株部位最多.在翌年春季,在稻草上越冬的二化螟出蛾率(36.44%)高于在稻桩上越冬的二化螟出蛾率(27.11%),但是在稻桩上越冬二化螟的出蛾数量(138.25)极显著高于在稻草上越冬二化螟的出蛾数量(34.25).'火烧+堆沤'(冬前在田间对稻草进行焚烧,翌年早春再进行堆沤00)处理和旋耕处理对越冬二化螟的防治效果均较好,防效分别为71.17%和66.25%,显著高于单独焚烧稻草或单独堆沤处理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化螟 越冬幼虫 稻株 分布趋势 控制技术 CHILO SUPPRESSALIS Studies Control Technique Stem 防治效果 不同受害程度 稻草 堆沤处理 越冬代幼虫 幼虫密度 田间 水稻植株 技术措施 焚烧 分布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