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里伍式富铜矿床同位素示踪及其成矿地质意义 被引量:34
1
作者 姚鹏 汪名杰 +2 位作者 李建忠 马国桃 祝向平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91-696,共6页
笔者在分析江浪变质穹隆成矿地质构造背景、含矿变质岩系以及矿床成矿特征的基础上,采用Si、Pb、S等同位素示踪和Ar-Ar同位素等定年方法,分别对不同类型的矿石进行了同位素示踪,并对改造期形成的团块状矿石进行了定年。笔者通过研究认为... 笔者在分析江浪变质穹隆成矿地质构造背景、含矿变质岩系以及矿床成矿特征的基础上,采用Si、Pb、S等同位素示踪和Ar-Ar同位素等定年方法,分别对不同类型的矿石进行了同位素示踪,并对改造期形成的团块状矿石进行了定年。笔者通过研究认为,该类型矿床的Si、Pb等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江浪变质穹隆含矿变质岩系;而矿床中的硫则主要来自于该岩性段中前变质的火山物质。同时,根据硫同位素组成在不同矿石类型的分布规律,判断含矿变质岩系曾经历过区域变质作用、成穹过程中所产生的塑性流变和流体作用等,对其进行了强烈的改造,从而形成富铜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示踪 不同矿石类型 成矿地质意义 里伍式富铜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