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淡水生物和海水生物从基因到种群水平指标对毒性物质的敏感性差异研究——以铜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冯永亮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68-279,共12页
物种敏感度分布(SSD)是一种广泛用于生态风险评价和水质基准建立的统计分布模型,目前用于SSD分析的主要是生物个体水平的毒性数据。随着基因、生化、细胞、器官以及种群水平毒性数据的日渐丰富,这些不同层次毒理指标数据能否应用于水质... 物种敏感度分布(SSD)是一种广泛用于生态风险评价和水质基准建立的统计分布模型,目前用于SSD分析的主要是生物个体水平的毒性数据。随着基因、生化、细胞、器官以及种群水平毒性数据的日渐丰富,这些不同层次毒理指标数据能否应用于水质基准制定和生态风险评价值得研究。本研究搜集了铜对淡水和海水生物基因、生化、细胞、器官、个体和种群水平的毒性数据,构建了相应的SSD曲线,采用双样本K-S检验和5%物种受影响的浓度(HC5)差异法比较了不同指标间的差异,采用拐点分析法确定了构建稳定SSD所需的最小样本量。K-S检验结果表明,水生生物个体急性指标对铜的敏感性要显著低于其他指标,淡水生物的个体慢性指标的敏感性显著高于生化和种群指标。HC5差异法结果显示,海水生物不同指标对铜的敏感性顺序为:基因≥器官≥种群>个体慢性≥生化≥细胞>个体急性,淡水生物为:个体慢性>种群≥器官>生化≥基因≥细胞>个体急性。淡水和海水生物不同指标毒性数据构建稳定SSD所需最小样本量范围分别为5~22和5~17。由于毒性数据的质量和数量问题,水生生物不同层次指标对铜的敏感性并没有呈现出逐级响应的关系,基于现有数据尚难以大范围地支持其在水质基准制定和风险评价中的应用。本研究结果可为我国水质基准的后期修订和风险评价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生物 海水生物 物种敏感度分布 不同生物层次水平指标 最小样本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生物教学中努力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2
作者 张静清 《教育学报》 1989年第1期53-54,52,共3页
学生的认知水平也就是学生掌握知识在头脑中形成的经验系统的水平,也可以说是智力活动的水平。包括有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等不同层次。我在生物教学中,注意了根据不同的知识内容,对学生各层次的认知水平进行培养,以达到... 学生的认知水平也就是学生掌握知识在头脑中形成的经验系统的水平,也可以说是智力活动的水平。包括有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等不同层次。我在生物教学中,注意了根据不同的知识内容,对学生各层次的认知水平进行培养,以达到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现以《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一章为例加以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水平 生物教学 识记 培养学生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学生能力 生命起源 智力活动 掌握知识 不同层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