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煤种升温氧化过程中气体产物特征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董宪伟 王福生 孟亚宁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2014年第3期48-53,共6页
以不同煤种的煤样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程序升温氧化实验,采集不同温度时煤样所产生的气体,进行气相色谱分析,研究不同煤样升温氧化过程中产生的气体种类以及气体浓度的变化特征。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煤样升温氧化过程中产生的气体种类不同... 以不同煤种的煤样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程序升温氧化实验,采集不同温度时煤样所产生的气体,进行气相色谱分析,研究不同煤样升温氧化过程中产生的气体种类以及气体浓度的变化特征。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煤样升温氧化过程中产生的气体种类不同,气体产生先后顺序依次是CO、C2H6、C2H4、C3H8,气体产生量与温度都近似呈指数变化关系;随煤变质程度的增高,煤样气体产生率急剧上升的拐点温度也变高,煤样氧化能力降低,相同时间段内煤样产生气体量却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煤种 升温氧化 变质程度 氧化能力 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煤种低温氧化过程指标气体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王彩萍 王伟峰 邓军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9-111,114,共4页
以不同煤种为研究对象,按不同的粒度进行程序升温实验,采集不同温度时产生的气体进行气相色谱分析,以期分析煤氧化过程中产生指标CO,C2H4和C2H6气体量以及气体浓度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煤种低温氧化产生指标气体的温度不同,煤... 以不同煤种为研究对象,按不同的粒度进行程序升温实验,采集不同温度时产生的气体进行气相色谱分析,以期分析煤氧化过程中产生指标CO,C2H4和C2H6气体量以及气体浓度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煤种低温氧化产生指标气体的温度不同,煤变质程度越高,氧化能力越低,特征温度越高;CO和C2H4产生量与温度呈指数关系;并确定了在相同温度段不同煤种CO和C2H4产生量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煤种 低温氧化 指标气体 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显微CT的不同煤种微观孔隙结构综合表征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文政 王经玺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85-92,共8页
为能够真实的了解煤的微观孔隙结构,利用高分辨率三维显微镜对煤体进行扫描重构,得到长焰煤、气肥煤、焦煤的三维数据体。通过Avizo软件截取数据体并构建孔隙网络模型,定量统计分析煤体孔隙数目、孔隙半径、配位数等参数,对煤体微观孔... 为能够真实的了解煤的微观孔隙结构,利用高分辨率三维显微镜对煤体进行扫描重构,得到长焰煤、气肥煤、焦煤的三维数据体。通过Avizo软件截取数据体并构建孔隙网络模型,定量统计分析煤体孔隙数目、孔隙半径、配位数等参数,对煤体微观孔隙空间拓扑结构、发育程度等特征作了深入的研究分析。通过分析表明:3个煤样的孔隙半径大多都集中在1.5~3.5μm,其中长焰煤的平均孔隙半径最大,为2.17μm;焦煤的孔隙总体积、平均配位数最大,且孔喉比在1~2集中分布,表明焦煤孔隙空间发育更具有均质性。同时,对特征参数的概率分布曲线进行拟合,可知孔隙半径、喉道半径拟合曲线类型为多项式,孔喉比拟合曲线类型为幂函数,配位数拟合曲线类型为指数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CT 不同煤种 微观孔隙 网络模型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封闭管道内瓦斯煤尘爆炸火焰传播特性试验 被引量:15
4
作者 景国勋 邵泓源 +3 位作者 吴昱楼 郭绍帅 刘闯 张胜旗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21-1326,共6页
为了进一步探究瓦斯煤尘爆炸火焰的传播规律,在自行设计搭建的半封闭竖直管道内,选用褐煤、烟煤和无烟煤3种煤样分别进行爆炸试验,并通过改变煤尘质量浓度来观察不同煤种条件下瓦斯煤尘爆炸反应强度,研究不同煤种条件下煤尘质量浓度对... 为了进一步探究瓦斯煤尘爆炸火焰的传播规律,在自行设计搭建的半封闭竖直管道内,选用褐煤、烟煤和无烟煤3种煤样分别进行爆炸试验,并通过改变煤尘质量浓度来观察不同煤种条件下瓦斯煤尘爆炸反应强度,研究不同煤种条件下煤尘质量浓度对瓦斯煤尘耦合爆炸火焰传播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瓦斯体积分数和煤尘质量浓度相同的条件下,褐煤爆炸产生的火焰传播速度最大,无烟煤最小。这是因为褐煤的挥发分含量较高,而影响爆炸火焰传播速度的主要原因是煤尘在加热情况下释放出的可燃气量,即煤种的挥发分含量,挥发分含量越大,瓦斯煤尘爆炸火焰传播速度也就越大。褐煤和烟煤的火焰传播速度随火焰传播距离增加而增加,直至传播至管道外部;无烟煤的火焰传播速度随火焰传播距离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状态。在试验中,3种煤种和瓦斯爆炸时产生火焰最大传播速度的位置距离爆炸源较远。瓦斯煤尘爆炸产生的火焰稳定性较差,在传播过程中速度变化不稳定,存在较大的波动。火焰传播速度与煤尘质量浓度不成正比,在一定范围内,适当增加煤尘质量浓度可以大大提高瓦斯煤尘爆炸的反应强度,且存在一个最佳的煤尘质量浓度50 g/m^3,使火焰传播速度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瓦斯尘爆炸 半封闭管道 火焰传播速度 不同煤种 尘质量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