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氮源添加对糖渣堆肥处理牡蛎壳的影响
1
作者
王德瑞
吴佳俐
+3 位作者
张洪霞
宋宛霖
汪辉
冯大伟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71-78,共8页
为研究堆肥处理牡蛎壳的效果,探究不同氮源对糖渣堆肥处理牡蛎壳过程和堆肥产品腐熟度的影响,本研究以牡蛎壳粉和糖渣为原料,豆粕和尿素为不同氮源,设置CK(糖渣+豆粕)、DP(糖渣+豆粕+牡蛎壳)和NS(糖渣+尿素+牡蛎壳)3个处理组,开展了为期...
为研究堆肥处理牡蛎壳的效果,探究不同氮源对糖渣堆肥处理牡蛎壳过程和堆肥产品腐熟度的影响,本研究以牡蛎壳粉和糖渣为原料,豆粕和尿素为不同氮源,设置CK(糖渣+豆粕)、DP(糖渣+豆粕+牡蛎壳)和NS(糖渣+尿素+牡蛎壳)3个处理组,开展了为期35 d的发酵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牡蛎壳的处理在堆肥过程中,温度略低于CK组,但两处理的最高温度均高于60℃,pH在6.79~7.94之间,EC值<4 mS·cm^(-1),说明添加牡蛎壳不会对堆肥的理化性质产生负面影响。堆肥结束时,DP处理组的GI最高为104%;且与CK组相比,总腐殖酸含量增加了17.64%,氨气累计排放量降低了34.55%,有效态钙含量增加了37.39%,说明以豆粕为氮源进行堆肥处理牡蛎壳,有利于堆肥的腐熟,促进氮保留并增加有效态钙含量,提高堆肥产品的质量。本研究结果可为堆肥处理牡蛎壳工艺参数提供有利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壳
糖渣
堆肥
不同氮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氮源处理对高羊茅耐热性的调控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李良霞
李建龙
+2 位作者
王艳
潘永年
王加真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7期99-103,共5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氮源[硝态氮(NO3--N)、铵态氮(NH4+-N)、硝酸铵态氮(NH4NO3-N)]对高羊茅品种凌志Festuca arundineceacv.Barlexas在高温(38/30℃)胁迫下的生态、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温胁迫下:1)铵态氮和硝态氮处理株...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氮源[硝态氮(NO3--N)、铵态氮(NH4+-N)、硝酸铵态氮(NH4NO3-N)]对高羊茅品种凌志Festuca arundineceacv.Barlexas在高温(38/30℃)胁迫下的生态、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温胁迫下:1)铵态氮和硝态氮处理株的叶绿素含量、根冠比、叶片相对含水量都持续下降;硝酸铵态氮处理株先升后降;在同等胁迫水平下,硝酸铵态氮处理株的这些指标含量最高,铵态氮处理株最低;2)铵态氮和硝态氮处理株的叶片过氧化氢、超氧阴离子及丙二醛含量都持续上升;硝酸铵态氮处理株的在胁迫初期降低,随后上升;在同等胁迫水平下,硝酸铵态氮处理株的最低,铵态氮处理株最高;3)整个胁迫过程中,硝酸铵态氮处理株的叶片平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最高,铵态氮处理株的最低。说明在夏季给高羊茅施入硝酸铵态氮效果最佳,有利于提高其耐热性,使其安全越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氮源
高羊茅
抗性生理生态指标
耐热性调控
抗热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氮源对高温胁迫下高羊茅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
2
3
作者
李良霞
李建龙
+3 位作者
王艳
潘永年
李高扬
图雅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7年第6期11-14,共4页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不同氮源(NO3--N、NH4+-N、NH4NO3-N)处理对凌志高羊茅品种(Festuca arundineceaschrebcv.Barlexas)在高温[38℃/30℃(昼/夜)]胁迫下保护酶活性和膜脂过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指标在不同氮源处理间存在较大差异,...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不同氮源(NO3--N、NH4+-N、NH4NO3-N)处理对凌志高羊茅品种(Festuca arundineceaschrebcv.Barlexas)在高温[38℃/30℃(昼/夜)]胁迫下保护酶活性和膜脂过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指标在不同氮源处理间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表现在高温胁迫下:(1)NH4+-N和NO3--N处理株叶片MDA含量均持续增加,在相同胁迫程度下,NO3--N处理株的增幅小于NH4+-N处理株;NH4NO3-N处理株的叶片MDA含量先降后升,但变化幅度较小且保持在较低水平;(2)NH4+-N、NO3--N和NH4NO3-N处理株的叶片SOD、POD、APX活性均先升后降,CAT活性均不同程度的持续下降;(3)在相同胁迫水平下,NH4NO3-N处理株的叶片SOD、POD、CAT、APX活性均最高,NO3--N处理株其次,NH4+-N处理株最低。在本试验条件下,NH4NO3-N处理的高羊茅受氧化胁迫程度最小,耐热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氮源
凌志高羊茅
抗氧化酶活性
膜脂过氧化
耐热性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粒用高粱不同氮源和施用方法的15N示踪研究
4
作者
R.J.K.Myers
付景昌
《园艺与种苗》
CAS
1981年第4期11-14,共4页
澳大利亚北部的旱地粒用高粱是种在缺氮土壤上的。各年份之间氮的最适用量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气候和土地的历史情况。同样,不同氮源和施用方法在各年份与各地块间,其相对有效性也有所不同,由于不同氮源之间以及施用方法之间的差异相对较小...
澳大利亚北部的旱地粒用高粱是种在缺氮土壤上的。各年份之间氮的最适用量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气候和土地的历史情况。同样,不同氮源和施用方法在各年份与各地块间,其相对有效性也有所不同,由于不同氮源之间以及施用方法之间的差异相对较小,而一般试验田之间的差异又往往很大,所以要检测前者差异常常是困难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用方法
混施
粒用高粱
条施
分次施肥
不同氮源
籽粒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土壤肥力和施氮方式对冬小麦不同生育期两类氮源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
16
5
作者
徐凤娇
田奇卓
+4 位作者
裴艳婷
李慧
刘鑫
李娜娜
石玉华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7-264,共8页
为明确土壤肥力和施氮方式与冬小麦对两种氮源吸收利用的关系,采用15 N示踪技术研究了高、中两种土壤肥力和不同施氮方式下小麦植株对两种氮源的吸收利用特点。结果表明,在八个试验处理中,以高肥土壤、氮肥基施深度20cm、底追各50%处理...
为明确土壤肥力和施氮方式与冬小麦对两种氮源吸收利用的关系,采用15 N示踪技术研究了高、中两种土壤肥力和不同施氮方式下小麦植株对两种氮源的吸收利用特点。结果表明,在八个试验处理中,以高肥土壤、氮肥基施深度20cm、底追各50%处理的籽粒产量及构成三因素最高,是提高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最佳处理组合。越冬、拔节、开花、花后20d和成熟期小麦吸收肥料氮的平均比例随生育进程逐步递减,吸收土壤氮的比例则随生育进程逐步递增。提高土壤肥力可增加各生育阶段氮素吸收总量,使成熟期肥料氮当季利用率提高10.51个百分点,肥料氮损失率降低4.6个百分点,但同时也降低了生育中后期对肥料氮的吸收及向籽粒的分配比例。施肥深度仅对拔节前氮素吸收积累和不同氮源比例影响显著,但深施可显著提高成熟期肥料氮的利用率并降低损失率。氮肥全部底施可提高越冬和拔节期的总吸氮量,并降低土壤氮的吸收比例;底追各50%施氮方式有利于生育后期氮素吸收积累,使成熟期肥料氮的当季利用率和损失率分别提高和降低2.72和13.5个百分点,但来自肥料氮和分配到籽粒中的比例却显著低于全部底施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土壤肥力
施氮方式
不同氮源
吸收积累
分配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种类氮源与覆土对草菇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1
6
作者
周祖法
袁卫东
王伟科
《中国食用菌》
2005年第2期20-21,共2页
通过在培养料中添加不同种类的氮源进行草菇栽培试验 ,结果表明 :加入适量氮源后 ,草菇的生物学效率比对照提高了 1 0 6 %~ 1 8 7%,出菇高峰期也提前了 2d ;试验还表明 :与不覆土相比 。
关键词
不同氮源
覆土
生物学效率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碳氮源对牛樟芝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28
7
作者
赵能
原晓龙
+3 位作者
陈剑
杨宇明
王娟
王毅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6年第4期7-12,共6页
为研究不同碳氮源对牛樟芝菌丝体生长的影响,采用不同碳源(甘露醇、麦芽糖、山梨醇、蔗糖、乳糖、葡萄糖、肌醇、果糖、可溶性淀粉)、不同氮源(麦芽浸粉、酵母提取物、番茄浸粉、马铃薯浸粉、大豆蛋白胨、胰蛋白胨、牛肉浸粉、酪蛋...
为研究不同碳氮源对牛樟芝菌丝体生长的影响,采用不同碳源(甘露醇、麦芽糖、山梨醇、蔗糖、乳糖、葡萄糖、肌醇、果糖、可溶性淀粉)、不同氮源(麦芽浸粉、酵母提取物、番茄浸粉、马铃薯浸粉、大豆蛋白胨、胰蛋白胨、牛肉浸粉、酪蛋白胨、麦芽浸粉肉汤)及不同浓度果糖(0.2%~3.2%)对牛樟芝菌丝体进行培养,观测其菌落大小、菌落长势、生长速率及菌丝生长指数。结果表明,以麦芽浸粉与酵母提取物为氮源,9种糖类中果糖作为碳源时,牛樟芝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培养30d时的菌丝生长速率为1.47mm/d,且菌丝呈红色,与野生牛樟芝子实体颜色接近。以麦芽糖和果糖为碳源,9种提取物中牛肉浸粉作为氮源时,牛樟芝生长最佳,培养30d时的菌丝生长速率为1.51mm/d,但其菌丝呈黄白色。果糖浓度在4%以内,生长的各个指标均随着果糖浓度的升高而升高。本研究为今后研究牛樟芝菌种扩繁、大规模发酵及椴木接种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樟芝
不同
碳
氮源
生长速度
菌丝颜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液体培养中不同碳氮源对杨树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8
作者
朱书伟
吴祖峰
+1 位作者
王清华
王宏豪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12期9-10,共2页
通过对杨树菇液体菌种的碳氮营养需求进行研究,从而得出最佳碳氮源,以及最佳碳氮比组合,为进一步大规模开展杨树菇深层培养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杨树菇菌株能利用多种碳氮源,其中碳源以可溶性淀粉较好;有机氮源优于无机氮源,牛肉膏...
通过对杨树菇液体菌种的碳氮营养需求进行研究,从而得出最佳碳氮源,以及最佳碳氮比组合,为进一步大规模开展杨树菇深层培养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杨树菇菌株能利用多种碳氮源,其中碳源以可溶性淀粉较好;有机氮源优于无机氮源,牛肉膏为较佳氮源;较好的碳氮比组合是可溶性淀粉2%和牛肉膏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菇
液体培养基
不同
碳
氮源
菌丝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氮素形态、pH对茶树元素吸收及有机酸含量影响
被引量:
19
9
作者
汤丹丹
刘美雅
+3 位作者
张群峰
石元值
马立锋
阮建云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9-170,共12页
以茶树龙井43为材料,利用营养液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素形态、pH对茶树体内阴阳离子和有机酸的影响,初步明确茶树养分吸收与氮素形态及pH的关系。结果表明,与NO_3^--N处理相比,NH_4^+-N处理提高-的含量以及根中N、SO_4^(2-)含量,但是NH_...
以茶树龙井43为材料,利用营养液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素形态、pH对茶树体内阴阳离子和有机酸的影响,初步明确茶树养分吸收与氮素形态及pH的关系。结果表明,与NO_3^--N处理相比,NH_4^+-N处理提高-的含量以及根中N、SO_4^(2-)含量,但是NH_4^+-N处理降低了茶树对Ca、Mg、B、Mn、Zn的吸收,也减少了成熟叶中SO_4^(2-)、根中H_2PO_4^-的累积量。与其他处理相比,NO_3^--N处理提高了成熟叶中苹果酸、草酸、柠檬酸浓度。茶树对养分的吸收、积累也与介质pH有关,尤其是pH与氮素互作时。在NO_3^--N处理下,pH 6.0显著提高了茶树对B、Mn、Zn的吸收和根中K、Ca、Mg浓度。茶树中有机酸含量受pH影响较大,与pH 4.0和pH 5.0相比,pH 6.0提高了茶树成熟叶中苹果酸、柠檬酸、草酸浓度以及根中草酸浓度。茶树对养分的吸收、积累与自身体内有机酸浓度有较好的相关性,茶树中全氮含量与柠檬酸、草酸浓度具有显著负相关性,而阳离子Zn^(2+)、Ca^(2+)、Mg^(2+)、Mn^(2+)含量与柠檬酸、草酸浓度具有显著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不同氮源
PH
养分吸收
有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种氮素的分根处理对木薯幼苗生长发育和氮效率的影响
10
作者
戴云鹏
潘晋龙
+4 位作者
吴宇垚
韩昊祥
张怀方
陈新
曾长英
《热带生物学报》
2023年第6期614-621,共8页
为了解氮源分根处理对木薯(Manihot esculenta)氮利用的影响,通过土培盆栽试验,以单侧加氮(-N/+N)与两侧加氮(+N/+N)的方式对2个木薯品种(‘华南16号’和‘华南205号’)根系进行分根处理,1个月后,比较‘华南16号’和‘华南205号’在不...
为了解氮源分根处理对木薯(Manihot esculenta)氮利用的影响,通过土培盆栽试验,以单侧加氮(-N/+N)与两侧加氮(+N/+N)的方式对2个木薯品种(‘华南16号’和‘华南205号’)根系进行分根处理,1个月后,比较‘华南16号’和‘华南205号’在不同氮源(NO_(3)^(-)、NH_(4)^(+))下农艺性状(生物量、株高、根长等)及氮生理指标(氮含量、氮积累量、氮生理利用率)的差异。结果表明:总施氮量减少1/2(-N/+N),并不会影响冠根比及全株干物质的积累,反而会促进木薯株高的增长,同时地上部氮累积量、地下部截留氮的能力及根的氮利用效率显著增加。-N/NH_(4)^(+)处理后,有氮侧的根系发育受到抑制;与之相比,-N/NO_(3)^(-)分根处理后,有氮一侧的根形态更好,同时还提升植株地上部氮积累量、根系氮利用效率。在同氮源异质分根条件下,‘华南205号’的株高、地上和地下部生物量、氮积累量、根形态均优于‘华南16号’;-N/NO_(3)^(-)分根处理后,‘华南205号’地上部和地下部氮利用效率高于‘华南16号’,而在-N/NH_(4)^(+)分根处理后‘华南16号’的氮利用效率更高。本研究结果显示,2种氮形态的减氮分根处理均能提高2个木薯品种的氮利用效率,硝态氮异质分根处理更有利于苗期‘华南16号’、‘华南205号’的生长,后者的氮效率更高生长更旺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均质
异质
不同氮源
种质差异
氮效率
表型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栽培技术
11
《麦类文摘》
1996年第2期67-69,共3页
W961071 不同氮源对来自磷酸岩和磷酸一钙的磷酸盐有效性的影响[刊,德]/Bekele.T.…//Bo-denkultur.-1993,44(3).-211~218[WBTA,1995,12(2),1887]W961072 根际对土壤 N、P、K、zn、cu、Fe 和 Mn有效性的效应研究[刊,英]/Jahiruddin,M.…//
关键词
栽培技术
磷酸盐有效性
不同氮源
大麦根
磷酸一钙
大麦品种
磷酸岩
效应研究
土壤
养分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氮源添加对糖渣堆肥处理牡蛎壳的影响
1
作者
王德瑞
吴佳俐
张洪霞
宋宛霖
汪辉
冯大伟
机构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烟台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出处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71-78,共8页
基金
烟台市科技计划项目(2022XCZX098)
2020年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高效生态农业创新项目(TSCY20200124)
日照市重点研发计划(2021ZDYF010122)。
文摘
为研究堆肥处理牡蛎壳的效果,探究不同氮源对糖渣堆肥处理牡蛎壳过程和堆肥产品腐熟度的影响,本研究以牡蛎壳粉和糖渣为原料,豆粕和尿素为不同氮源,设置CK(糖渣+豆粕)、DP(糖渣+豆粕+牡蛎壳)和NS(糖渣+尿素+牡蛎壳)3个处理组,开展了为期35 d的发酵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牡蛎壳的处理在堆肥过程中,温度略低于CK组,但两处理的最高温度均高于60℃,pH在6.79~7.94之间,EC值<4 mS·cm^(-1),说明添加牡蛎壳不会对堆肥的理化性质产生负面影响。堆肥结束时,DP处理组的GI最高为104%;且与CK组相比,总腐殖酸含量增加了17.64%,氨气累计排放量降低了34.55%,有效态钙含量增加了37.39%,说明以豆粕为氮源进行堆肥处理牡蛎壳,有利于堆肥的腐熟,促进氮保留并增加有效态钙含量,提高堆肥产品的质量。本研究结果可为堆肥处理牡蛎壳工艺参数提供有利参考。
关键词
牡蛎壳
糖渣
堆肥
不同氮源
Keywords
oyster shell
corn starch cake
compost
different nitrogen source
分类号
X70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氮源处理对高羊茅耐热性的调控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李良霞
李建龙
王艳
潘永年
王加真
机构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
浙江省丽水市青青草业公司
出处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7期99-103,共5页
基金
浙江省重点农业科技项目(2005C22079)
江苏省农业三项工程项目[SX(2005)098]
文摘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氮源[硝态氮(NO3--N)、铵态氮(NH4+-N)、硝酸铵态氮(NH4NO3-N)]对高羊茅品种凌志Festuca arundineceacv.Barlexas在高温(38/30℃)胁迫下的生态、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温胁迫下:1)铵态氮和硝态氮处理株的叶绿素含量、根冠比、叶片相对含水量都持续下降;硝酸铵态氮处理株先升后降;在同等胁迫水平下,硝酸铵态氮处理株的这些指标含量最高,铵态氮处理株最低;2)铵态氮和硝态氮处理株的叶片过氧化氢、超氧阴离子及丙二醛含量都持续上升;硝酸铵态氮处理株的在胁迫初期降低,随后上升;在同等胁迫水平下,硝酸铵态氮处理株的最低,铵态氮处理株最高;3)整个胁迫过程中,硝酸铵态氮处理株的叶片平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最高,铵态氮处理株的最低。说明在夏季给高羊茅施入硝酸铵态氮效果最佳,有利于提高其耐热性,使其安全越夏。
关键词
不同氮源
高羊茅
抗性生理生态指标
耐热性调控
抗热调控
Keywords
different nitrogen forms
Festuca arundinecea
physiological and ecological index
regulations of heat tolerance
分类号
S688.4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氮源对高温胁迫下高羊茅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
2
3
作者
李良霞
李建龙
王艳
潘永年
李高扬
图雅
机构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
浙江省丽水市青青草业公司
出处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7年第6期11-14,共4页
基金
浙江省重点农业科技项目"优良冷地型和暖地型草坪草选育及推广利用研究"(2005C22079)
江苏省农业三项工程项目"亚热型草坪草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示范"[SX(2005)098]的资助
文摘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不同氮源(NO3--N、NH4+-N、NH4NO3-N)处理对凌志高羊茅品种(Festuca arundineceaschrebcv.Barlexas)在高温[38℃/30℃(昼/夜)]胁迫下保护酶活性和膜脂过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指标在不同氮源处理间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表现在高温胁迫下:(1)NH4+-N和NO3--N处理株叶片MDA含量均持续增加,在相同胁迫程度下,NO3--N处理株的增幅小于NH4+-N处理株;NH4NO3-N处理株的叶片MDA含量先降后升,但变化幅度较小且保持在较低水平;(2)NH4+-N、NO3--N和NH4NO3-N处理株的叶片SOD、POD、APX活性均先升后降,CAT活性均不同程度的持续下降;(3)在相同胁迫水平下,NH4NO3-N处理株的叶片SOD、POD、CAT、APX活性均最高,NO3--N处理株其次,NH4+-N处理株最低。在本试验条件下,NH4NO3-N处理的高羊茅受氧化胁迫程度最小,耐热性最好。
关键词
不同氮源
凌志高羊茅
抗氧化酶活性
膜脂过氧化
耐热性调控
Keywords
different nitrogen form
Festuca arundinacea
antioxidative enzyme activity
MDA
regulation of heat tolerance
分类号
S56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粒用高粱不同氮源和施用方法的15N示踪研究
4
作者
R.J.K.Myers
付景昌
出处
《园艺与种苗》
CAS
1981年第4期11-14,共4页
文摘
澳大利亚北部的旱地粒用高粱是种在缺氮土壤上的。各年份之间氮的最适用量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气候和土地的历史情况。同样,不同氮源和施用方法在各年份与各地块间,其相对有效性也有所不同,由于不同氮源之间以及施用方法之间的差异相对较小,而一般试验田之间的差异又往往很大,所以要检测前者差异常常是困难的。
关键词
施用方法
混施
粒用高粱
条施
分次施肥
不同氮源
籽粒产量
分类号
S5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土壤肥力和施氮方式对冬小麦不同生育期两类氮源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
16
5
作者
徐凤娇
田奇卓
裴艳婷
李慧
刘鑫
李娜娜
石玉华
机构
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7-264,共8页
基金
国家“973”项目(2009CB118602)
文摘
为明确土壤肥力和施氮方式与冬小麦对两种氮源吸收利用的关系,采用15 N示踪技术研究了高、中两种土壤肥力和不同施氮方式下小麦植株对两种氮源的吸收利用特点。结果表明,在八个试验处理中,以高肥土壤、氮肥基施深度20cm、底追各50%处理的籽粒产量及构成三因素最高,是提高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最佳处理组合。越冬、拔节、开花、花后20d和成熟期小麦吸收肥料氮的平均比例随生育进程逐步递减,吸收土壤氮的比例则随生育进程逐步递增。提高土壤肥力可增加各生育阶段氮素吸收总量,使成熟期肥料氮当季利用率提高10.51个百分点,肥料氮损失率降低4.6个百分点,但同时也降低了生育中后期对肥料氮的吸收及向籽粒的分配比例。施肥深度仅对拔节前氮素吸收积累和不同氮源比例影响显著,但深施可显著提高成熟期肥料氮的利用率并降低损失率。氮肥全部底施可提高越冬和拔节期的总吸氮量,并降低土壤氮的吸收比例;底追各50%施氮方式有利于生育后期氮素吸收积累,使成熟期肥料氮的当季利用率和损失率分别提高和降低2.72和13.5个百分点,但来自肥料氮和分配到籽粒中的比例却显著低于全部底施处理。
关键词
冬小麦
土壤肥力
施氮方式
不同氮源
吸收积累
分配利用
Keywords
Winter wheat
Soil fertility
Nitrogen application types
Different nitrogen sources
Nitrogen fertilizer
Nitrogen utilization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311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种类氮源与覆土对草菇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1
6
作者
周祖法
袁卫东
王伟科
机构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出处
《中国食用菌》
2005年第2期20-21,共2页
文摘
通过在培养料中添加不同种类的氮源进行草菇栽培试验 ,结果表明 :加入适量氮源后 ,草菇的生物学效率比对照提高了 1 0 6 %~ 1 8 7%,出菇高峰期也提前了 2d ;试验还表明 :与不覆土相比 。
关键词
不同氮源
覆土
生物学效率
产量
Keywords
Nitrogen source
Covering
Biological efficiency
Yield
分类号
S646.13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碳氮源对牛樟芝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28
7
作者
赵能
原晓龙
陈剑
杨宇明
王娟
王毅
机构
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云南省森林植物培育与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
出处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6年第4期7-12,共6页
基金
云南省对外科技合作计划(2015IA004)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1400488)
云南省面上基金项目(2016FB055)
文摘
为研究不同碳氮源对牛樟芝菌丝体生长的影响,采用不同碳源(甘露醇、麦芽糖、山梨醇、蔗糖、乳糖、葡萄糖、肌醇、果糖、可溶性淀粉)、不同氮源(麦芽浸粉、酵母提取物、番茄浸粉、马铃薯浸粉、大豆蛋白胨、胰蛋白胨、牛肉浸粉、酪蛋白胨、麦芽浸粉肉汤)及不同浓度果糖(0.2%~3.2%)对牛樟芝菌丝体进行培养,观测其菌落大小、菌落长势、生长速率及菌丝生长指数。结果表明,以麦芽浸粉与酵母提取物为氮源,9种糖类中果糖作为碳源时,牛樟芝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培养30d时的菌丝生长速率为1.47mm/d,且菌丝呈红色,与野生牛樟芝子实体颜色接近。以麦芽糖和果糖为碳源,9种提取物中牛肉浸粉作为氮源时,牛樟芝生长最佳,培养30d时的菌丝生长速率为1.51mm/d,但其菌丝呈黄白色。果糖浓度在4%以内,生长的各个指标均随着果糖浓度的升高而升高。本研究为今后研究牛樟芝菌种扩繁、大规模发酵及椴木接种提供了实验依据。
关键词
牛樟芝
不同
碳
氮源
生长速度
菌丝颜色
Keywords
Antrodia cinnamomea
different carbon and nitrogen sources
growth rate
color of mycelium
分类号
S646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液体培养中不同碳氮源对杨树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8
作者
朱书伟
吴祖峰
王清华
王宏豪
机构
河南省南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河南科技大学林学院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12期9-10,共2页
文摘
通过对杨树菇液体菌种的碳氮营养需求进行研究,从而得出最佳碳氮源,以及最佳碳氮比组合,为进一步大规模开展杨树菇深层培养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杨树菇菌株能利用多种碳氮源,其中碳源以可溶性淀粉较好;有机氮源优于无机氮源,牛肉膏为较佳氮源;较好的碳氮比组合是可溶性淀粉2%和牛肉膏0.5%。
关键词
杨树菇
液体培养基
不同
碳
氮源
菌丝生物量
分类号
Q949.32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氮素形态、pH对茶树元素吸收及有机酸含量影响
被引量:
19
9
作者
汤丹丹
刘美雅
张群峰
石元值
马立锋
阮建云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农业部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出处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9-170,共12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16YFD02009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1251)
+1 种基金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工程(CAAS-ASTIP-2017-TRICAAS)
国家茶叶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资金(CARS-19)
文摘
以茶树龙井43为材料,利用营养液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素形态、pH对茶树体内阴阳离子和有机酸的影响,初步明确茶树养分吸收与氮素形态及pH的关系。结果表明,与NO_3^--N处理相比,NH_4^+-N处理提高-的含量以及根中N、SO_4^(2-)含量,但是NH_4^+-N处理降低了茶树对Ca、Mg、B、Mn、Zn的吸收,也减少了成熟叶中SO_4^(2-)、根中H_2PO_4^-的累积量。与其他处理相比,NO_3^--N处理提高了成熟叶中苹果酸、草酸、柠檬酸浓度。茶树对养分的吸收、积累也与介质pH有关,尤其是pH与氮素互作时。在NO_3^--N处理下,pH 6.0显著提高了茶树对B、Mn、Zn的吸收和根中K、Ca、Mg浓度。茶树中有机酸含量受pH影响较大,与pH 4.0和pH 5.0相比,pH 6.0提高了茶树成熟叶中苹果酸、柠檬酸、草酸浓度以及根中草酸浓度。茶树对养分的吸收、积累与自身体内有机酸浓度有较好的相关性,茶树中全氮含量与柠檬酸、草酸浓度具有显著负相关性,而阳离子Zn^(2+)、Ca^(2+)、Mg^(2+)、Mn^(2+)含量与柠檬酸、草酸浓度具有显著正相关性。
关键词
茶树
不同氮源
PH
养分吸收
有机酸
Keywords
Camellia sinensis
nitrogen forms
pH
nutrient uptake
organic anion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S154.1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种氮素的分根处理对木薯幼苗生长发育和氮效率的影响
10
作者
戴云鹏
潘晋龙
吴宇垚
韩昊祥
张怀方
陈新
曾长英
机构
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出处
《热带生物学报》
2023年第6期614-621,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地区基金项目(32060714,32260509)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018YFD1000500)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高层次人才项目(2019RC042)。
文摘
为了解氮源分根处理对木薯(Manihot esculenta)氮利用的影响,通过土培盆栽试验,以单侧加氮(-N/+N)与两侧加氮(+N/+N)的方式对2个木薯品种(‘华南16号’和‘华南205号’)根系进行分根处理,1个月后,比较‘华南16号’和‘华南205号’在不同氮源(NO_(3)^(-)、NH_(4)^(+))下农艺性状(生物量、株高、根长等)及氮生理指标(氮含量、氮积累量、氮生理利用率)的差异。结果表明:总施氮量减少1/2(-N/+N),并不会影响冠根比及全株干物质的积累,反而会促进木薯株高的增长,同时地上部氮累积量、地下部截留氮的能力及根的氮利用效率显著增加。-N/NH_(4)^(+)处理后,有氮侧的根系发育受到抑制;与之相比,-N/NO_(3)^(-)分根处理后,有氮一侧的根形态更好,同时还提升植株地上部氮积累量、根系氮利用效率。在同氮源异质分根条件下,‘华南205号’的株高、地上和地下部生物量、氮积累量、根形态均优于‘华南16号’;-N/NO_(3)^(-)分根处理后,‘华南205号’地上部和地下部氮利用效率高于‘华南16号’,而在-N/NH_(4)^(+)分根处理后‘华南16号’的氮利用效率更高。本研究结果显示,2种氮形态的减氮分根处理均能提高2个木薯品种的氮利用效率,硝态氮异质分根处理更有利于苗期‘华南16号’、‘华南205号’的生长,后者的氮效率更高生长更旺盛。
关键词
木薯
均质
异质
不同氮源
种质差异
氮效率
表型性状
Keywords
cassava
bilateral
unilateral
split root
germplasm difference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phenotypic traits
分类号
S533 [农业科学—作物学]
Q945.3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栽培技术
11
出处
《麦类文摘》
1996年第2期67-69,共3页
文摘
W961071 不同氮源对来自磷酸岩和磷酸一钙的磷酸盐有效性的影响[刊,德]/Bekele.T.…//Bo-denkultur.-1993,44(3).-211~218[WBTA,1995,12(2),1887]W961072 根际对土壤 N、P、K、zn、cu、Fe 和 Mn有效性的效应研究[刊,英]/Jahiruddin,M.…//
关键词
栽培技术
磷酸盐有效性
不同氮源
大麦根
磷酸一钙
大麦品种
磷酸岩
效应研究
土壤
养分吸收
分类号
S512.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氮源添加对糖渣堆肥处理牡蛎壳的影响
王德瑞
吴佳俐
张洪霞
宋宛霖
汪辉
冯大伟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氮源处理对高羊茅耐热性的调控研究
李良霞
李建龙
王艳
潘永年
王加真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同氮源对高温胁迫下高羊茅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李良霞
李建龙
王艳
潘永年
李高扬
图雅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粒用高粱不同氮源和施用方法的15N示踪研究
R.J.K.Myers
付景昌
《园艺与种苗》
CAS
198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土壤肥力和施氮方式对冬小麦不同生育期两类氮源吸收利用的影响
徐凤娇
田奇卓
裴艳婷
李慧
刘鑫
李娜娜
石玉华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不同种类氮源与覆土对草菇产量的影响
周祖法
袁卫东
王伟科
《中国食用菌》
200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不同碳氮源对牛樟芝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赵能
原晓龙
陈剑
杨宇明
王娟
王毅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6
2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液体培养中不同碳氮源对杨树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朱书伟
吴祖峰
王清华
王宏豪
《现代农业科技》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不同氮素形态、pH对茶树元素吸收及有机酸含量影响
汤丹丹
刘美雅
张群峰
石元值
马立锋
阮建云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2种氮素的分根处理对木薯幼苗生长发育和氮效率的影响
戴云鹏
潘晋龙
吴宇垚
韩昊祥
张怀方
陈新
曾长英
《热带生物学报》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栽培技术
《麦类文摘》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