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林分类型凋落物和土壤水源涵养能力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4
1
作者 卢德浩 郑峰霖 +5 位作者 古佳玮 帅晓迈 杨佳曼 李程 蔡梦真 陈红跃 《生态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5,共10页
以广东省佛山市云勇林场的马尾松纯林(Pinusmassoniana)、加勒比松纯林(Pinuscaribaea)、杉木纯林(Cunninghamia lanceolata)和杉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浸泡法,探究不同林分类型凋落物和土壤的水源涵养能力。结果表明,... 以广东省佛山市云勇林场的马尾松纯林(Pinusmassoniana)、加勒比松纯林(Pinuscaribaea)、杉木纯林(Cunninghamia lanceolata)和杉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浸泡法,探究不同林分类型凋落物和土壤的水源涵养能力。结果表明,1)4种林分的凋落物总量介于4.42-6.72t∙hm^(-2)之间,其中杉阔混交林最大,马尾松林最小,且各林分半分解层的凋落物总量均大于未分解层。相比于杉木纯林,杉阔混交林凋落物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拦蓄量分别提高了4.83%和13.57%。在3种针叶林中,杉木林的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拦蓄量最大(7.12、6.00t∙hm^(-2))。凋落物最大持水量、有效拦蓄量与凋落物厚度、现存量均为显著正相关(p<0.05)。2)加勒比松林的土壤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和非毛管持水量分别是其他3种林分的1.18-1.44倍。杉阔混交林的土壤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和非毛管持水量相比于杉木林分别增加了10.79、3.94、6.84t∙hm^(-2)。土壤饱和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主要与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容重和有机碳质量分数显著相关(p<0.05),土壤非毛管持水量主要与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和容重显著相关(p<0.05)。3)冗余分析表明,土壤孔隙度和有机碳质量分数对不同林分类型土壤持水能力的变化具有重要影响,而凋落物厚度和有机碳质量分数是导致不同林分类型凋落物持水能力产生差异的关键因素。4个林分的综合水源涵养能力大小排序依次为:杉阔混交林>加勒比松林>杉木林>马尾松林。针阔混交林在水源涵养方面是研究区域的理想选择,在3种针叶纯林中,加勒比松林的水源涵养能力表现最佳。建议未来在营建水源涵养林时,可以考虑将加勒比松作为混交树种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林分类型 针叶纯林 混交林 凋落物 土壤 水源涵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林分类型对鄂尔多斯市圪秋沟流域土壤碳库及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晓民 白嘉骏 杨耀天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60-367,397,共9页
[目的]探明不同林分类型对圪秋沟流域土壤碳库与土壤碳稳定性的影响,为探讨土壤固碳机理、优化圪秋沟流域土壤管理及人工林选育措施,实现圪秋沟流域土壤固碳减排和肥力提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3-2021年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 [目的]探明不同林分类型对圪秋沟流域土壤碳库与土壤碳稳定性的影响,为探讨土壤固碳机理、优化圪秋沟流域土壤管理及人工林选育措施,实现圪秋沟流域土壤固碳减排和肥力提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3-2021年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圪秋沟流域以8 a生的樟子松林、山桃林、油松林、杨树柠条混交林、油松侧柏混交林和沙棘山杏混交林及CK处理共7个样地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林分类型在不同土层深度的土壤总有机碳(TOC)、惰性有机碳(ROC)、易氧化有机碳(EOC)和微生物量碳(MBC)含量以及土壤碳储量,研究其对土壤碳库的影响效果,探讨不同林分类型与土壤碳稳定性间的相互关系。[结果]与CK处理相比,0-20 cm和20-40 cm土层土壤总有机碳、惰性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含量以及土壤碳储量,增加了9.46%~51.24%,1.76%~44.89%,16.48%~44.26%和9.03%~64.84%以及10.61%~55.52%。[结论]不同林分类型人工林的种植均能提高0-20 cm和20-40 cm土层土壤TOC,ROC,EOC和MBC含量以及土壤碳储量;土壤TOC,EOC,MBC含量和土壤碳储量整体上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ROC含量随着土层增加而增加;0-20 cm和20-40 cm土层各林分类型土壤碳库指数与CK处理相比均增加,樟子松林、山桃林、沙棘山杏混交林更有利于圪秋沟流域土壤“碳封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圪秋沟流域 不同林分类型 土壤碳库 碳库管理指数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流失区不同林分类型水源涵养能力评价
3
作者 黄茂勋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第6期61-64,共4页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测定,分析了水土流失区木荷纯林、闽粤栲纯林和木荷×香叶树×闽粤栲混交林乔木层、凋落物层以及土壤层水源涵养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1)乔木层、林下凋落物层以及0~60cm土壤层贮水量最大持水量均表现为木荷...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测定,分析了水土流失区木荷纯林、闽粤栲纯林和木荷×香叶树×闽粤栲混交林乔木层、凋落物层以及土壤层水源涵养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1)乔木层、林下凋落物层以及0~60cm土壤层贮水量最大持水量均表现为木荷×香叶树×闽粤栲混交林>闽粤栲纯林>木荷纯林;(2)3种林分综合水源涵养能力的大小表现为木荷×香叶树×闽粤栲混交林>闽粤栲纯林>木荷纯林;(3)在水土流失区造林,建议优先营造混交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林分类型 水源涵养 水土流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峁状丘陵区不同类型林分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 被引量:20
4
作者 翟辉 张海 +1 位作者 张超 周旭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84-91,共8页
【目的】研究陕西退耕还林中不同类型林分下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多样性,从微生物的角度对当地典型植被类型做出评价,为该地区植被恢复和培育结构合理、生态功能良好的林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米脂县境内退耕坡地5种人工林(柠条林、... 【目的】研究陕西退耕还林中不同类型林分下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多样性,从微生物的角度对当地典型植被类型做出评价,为该地区植被恢复和培育结构合理、生态功能良好的林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米脂县境内退耕坡地5种人工林(柠条林、刺槐林、油松林、侧柏林和新疆杨林)为对象,撂荒坡地为对照,采用Biolog-ECO微平板法研究不同类型林分土壤微生物代谢活性(AWCD)、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多样性指数(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和Mc Intosh指数)及土壤微生物对不同碳源(糖类、氨基酸类、羧酸类、多聚物类、多酚类和胺类)的利用特征;运用主成分法(PCA)分析不同类型林分土壤微生物的碳源代谢特征。【结果】5种类型林分土壤微生物活性均显著提高,不同类型林分土壤AWCD值大小依次为:柠条林>刺槐林>油松林>侧柏林>新疆杨林>对照;5种类型林分土壤微生物群落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和Mc Intosh指数均显著提高,其中柠条林土壤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显著高于其他4种类型林分(P<0.05),而土壤Mc Intosh指数以刺槐林最大;5种类型林分土壤微生物对糖类、氨基酸类、羧酸类、多聚物类、多酚类以及胺类6类碳源的利用率均高于对照,而不同类型林分土壤微生物对不同碳源的利用率不同。糖类是5种类型林分土壤微生物利用的主要碳源,其次为氨基酸类、羧酸类和多聚物类,而多酚类和胺类利用率较低。PCA分析显示主成分1和主成分2贡献大的碳源分别为20种和17种,在主成分分离中起主要贡献作用的是糖类、氨基酸类和羧酸类。油松林、新疆杨林和对照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具有相似的碳源利用特征,而柠条林、刺槐林和侧柏林的土壤微生物群落有各自独特的碳源利用模式,且柠条林分布在PC轴的正方向,表明柠条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碳源的利用能力最强。【结论】黄土峁状丘陵区坡地人工林较撂荒坡地更有利于提高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代谢活性,而种植柠条比其他4种人工林更有利于提高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功能多样性。本研究从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代谢活性角度为黄土峁状丘陵区退耕还林工程中树种选择和林分培育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峁状丘陵区 不同类型林分 土壤微生物 BIOLOG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州区南部山区国储林不同林分土壤抗蚀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涛 高万林 +5 位作者 牟德生 何彩 吴雪茹 刘伟 张军 晋敏 《防护林科技》 2024年第5期14-18,共5页
为揭示武威市凉州区南部山区国储林不同林分土壤的抗蚀特性,以山杏、云杉、樟子松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开展土壤抗蚀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1)山杏、樟子松、云杉林地土壤容重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2)山杏、樟子松和云杉林表层土壤有... 为揭示武威市凉州区南部山区国储林不同林分土壤的抗蚀特性,以山杏、云杉、樟子松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开展土壤抗蚀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1)山杏、樟子松、云杉林地土壤容重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2)山杏、樟子松和云杉林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为0.91%、1.35%和0.68%,亚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为1.04%、1.11%和0.76%,第3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为1.11%、1.54%和0.94%,不同林分土壤有机质含量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加,樟子松林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山杏林和云杉林。(3)在土壤0~30 cm深度>0.25 mm干筛团聚体平均含量依次为樟子松林地(91.59%)>云杉林地(88.75%)>山杏林地(84.07%),>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平均含量分别为樟子松林地(21.27%)>云杉林地(9.01%)>山杏林地(2.73%)。(4)3种林分在土壤不同层次结构破坏率表现为山杏林地>云杉林地>樟子松林地,林地土壤抗蚀性表现为樟子松林>云杉林>山杏林。(5)通过相关分析,土壤结构破坏率和>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可作为评价土壤抗蚀性能的较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州区南部山区 不同类型林分 土壤 抗蚀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