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牡丹籽壳提取物及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红玉 王成章 +2 位作者 原姣姣 张昌伟 方传杰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4-67,共4页
采用不同极性溶剂(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以及水)将牡丹籽壳提取物(70%乙醇溶液提取物)逐级系统分离,获得不同极性部位的提取物。研究牡丹籽壳提取物和各极性部位提取物的总多酚含量;采用DPPH及FRAP法,以L-抗坏血酸(VC)和2,6-... 采用不同极性溶剂(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以及水)将牡丹籽壳提取物(70%乙醇溶液提取物)逐级系统分离,获得不同极性部位的提取物。研究牡丹籽壳提取物和各极性部位提取物的总多酚含量;采用DPPH及FRAP法,以L-抗坏血酸(VC)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为参照抗氧化剂考察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总多酚含量有较大差异,从小到大依次为水部位〈正丁醇部位〈乙酸乙酯部位〈牡丹籽壳提取物,变化范围为1.30~57.50 mg/g;牡丹籽壳提取物与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总抗氧化活性从小到大依次为正丁醇部位〈水部位〈牡丹籽壳提取物〈乙酸乙酯部位,FRAP值范围为27.28~1 250.08 mmol/L,其中VC和BHT的FRAP值分别为1 814.88 mmol/L和226.00 mmol/L;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从弱到强依次为牡丹籽壳提取物〈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水部位,半数抑制浓度(IC50)范围为22.47~71.00μg/m L,其中BHT的IC50为34.30μg/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籽壳 提取物 不同极性部位 总多酚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砖茶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对三种细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杨清华 杨新河 +3 位作者 傅本重 覃彩芹 黄明军 吕帮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3-126,195,共5页
采用滤纸片法测定青砖茶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氯仿层、乙酸乙酯层、正丁醇层及水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性能,并测定它们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总酚含量。结果表明:乙酸乙酯层对三种菌的抑制效果最优,当其浓度为100 ... 采用滤纸片法测定青砖茶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氯仿层、乙酸乙酯层、正丁醇层及水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性能,并测定它们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总酚含量。结果表明:乙酸乙酯层对三种菌的抑制效果最优,当其浓度为100 mg/m L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圈直径依次为29.19、27.97、27.35 mm;最小抑菌浓度依次为1.56、3.12、6.25 mg/m L;总酚含量高达81.62%,提示总酚为其抑菌的主要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砖茶 提取物 不同极性部位 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缘栝楼多糖及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抗氧化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潘乔丹 唐海燕 +3 位作者 黄元河 韦贤 李巨宝 李雄富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共4页
研究全缘栝楼多糖和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清除羟自由基(OH·)、[2,2'-连氨-(3-乙基苯并噻唑林-6-磺酸)二氨盐]自由基(ABTS+·)、DPPH测定法以及Fe3+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法,评价全缘栝楼多糖和提取物不... 研究全缘栝楼多糖和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清除羟自由基(OH·)、[2,2'-连氨-(3-乙基苯并噻唑林-6-磺酸)二氨盐]自由基(ABTS+·)、DPPH测定法以及Fe3+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法,评价全缘栝楼多糖和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能力。全缘栝楼多糖和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清除DPPH·能力均强于抗坏血酸(IC50=1.22 mg/m L),且多糖(IC50=0.030 mg/m L)和乙酸乙酯层(IC50=0.082 mg/m L)比茶多酚强(IC50=0.118 mg/m L);多糖(IC50=0.031 mg/m L)清除OH·能力比茶多酚(IC50=0.032 mg/m L)和抗坏血酸(IC50=0.044 mg/m L)强,而石油醚层(IC50=0.033 mg/m L)和乙酸乙酯层(IC50=0.038 mg/m L)强于抗坏血酸;清除ABTS+·能力均强于茶多酚(IC50=0.416 mg/m L),且多糖(IC50=0.008 mg/m L)强于抗坏血酸(IC50=0.011 mg/m L);Fe3+还原/抗氧化能力均强于茶多酚(FRA P=1 310.8μmol/g),但比抗坏血酸弱(FRAP=31 469μmol/g)。全缘栝楼多糖和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为其生物活性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缘栝楼 多糖 不同极性部位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瓜叶不同极性部位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孙崇鲁 吴浩 +1 位作者 汤小蕾 俞松林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34期21-24,共4页
目的研究南瓜叶不同极性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系统溶剂法将南瓜叶的乙醇提取物分别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水等5种不同极性溶剂萃取得到5种萃取物,以抗坏血酸为阳性对照,测定各萃取物的总还原能力、二苯代苦味酰... 目的研究南瓜叶不同极性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系统溶剂法将南瓜叶的乙醇提取物分别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水等5种不同极性溶剂萃取得到5种萃取物,以抗坏血酸为阳性对照,测定各萃取物的总还原能力、二苯代苦味酰基(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和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通过比较半清除率浓度(IC_(50))的大小判断各萃取物的抗氧化能力强弱。结果南瓜叶不同极性部位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其中乙酸乙酯极性部位和水提部位的抗氧化能力最强,清除ABTS自由基的IC_(50)分别为0.0389 mg/mL和0.0272 mg/mL,清除羟基自由基的IC_(50)分别为0.2731 mg/mL和0.3474 mg/mL,清除DPPH自由基的IC_(50)分别为0.1847 mg/mL和0.1876 mg/mL,在总还原能力上,乙酸乙酯极性部位和水提部位明显强于其他三个极性部位。同一提取物在不同的评价体系中表现出不同的抗氧化能力,可能与其所含成分及活性氧的性质有关。结论南瓜叶提取物的乙酸乙酯相和水相的抗氧化作用强,是天然抗氧化剂的良好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叶 不同极性部位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蔷薇红景天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梁淑珍 孟玉彩 +2 位作者 安锡忠 赵文 王蓓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10682-10683,10689,共3页
[目的]通过体外试验初步研究蔷薇红景天(RhodiolaroseaL.)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将蔷薇红景天提取物分为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3个不同极性部位,以还原能力及清除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 [目的]通过体外试验初步研究蔷薇红景天(RhodiolaroseaL.)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将蔷薇红景天提取物分为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3个不同极性部位,以还原能力及清除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亚硝酸根离子(NO2-)为评价指标初步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蔷薇红景天提取物的不同极性部位均有抗氧化活性,其抗氧化效果因反应体系不同而不同,且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活性有差异。乙酸乙酯相和正丁醇相的还原能力及清除O2-.和.OH的能力均强于水相,而水相对NO2-的清除效果好于乙酸乙酯相和正丁醇相。[结论]蔷薇红景天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的良好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蔷薇红景天 乙醇提取物 不同极性部位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肝散不同极性部位抗抑郁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英霞 鞠传霞 +7 位作者 彭晓娉 朱丹丹 丁慧婷 杨九勇 杭玉竹 褚昭君 王广宝 房景望 《食品与药品》 CAS 2016年第6期381-385,共5页
目的考察补肝散醇提物不同极性提取部位的抗抑郁活性及初步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急性应激抑郁模型,小鼠分别灌胃补肝散醇提物(1.92 g/kg)、石油醚提取物A(0.244,0.122 g/kg)、二氯甲烷提取物B(0.160,0.077 g/kg)、乙酸乙酯提取物C(0.232,0... 目的考察补肝散醇提物不同极性提取部位的抗抑郁活性及初步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急性应激抑郁模型,小鼠分别灌胃补肝散醇提物(1.92 g/kg)、石油醚提取物A(0.244,0.122 g/kg)、二氯甲烷提取物B(0.160,0.077 g/kg)、乙酸乙酯提取物C(0.232,0.116 g/kg)、正丁醇提取物D(1.04,0.518 g/kg)及阳性对照药盐酸帕罗西汀(PX,26 mg/kg),连续给药14 d,测定各组小鼠在悬尾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中的不动时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考察活性提取部位B、C、D对小鼠大脑额叶皮质中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和多巴胺(DA)含量的影响。结果 PX、醇提物、提取物C、D及B高剂量均能显著缩短小鼠悬尾和游泳不动时间,提取物A及B的低剂量有缩短小鼠悬尾和强迫游泳不动时间的趋势,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别。提取物C、D及B的高剂量均能明显增加实验小鼠额叶皮质中单胺类神经递质5-HT含量,对DA含量有增加趋势。结论补肝散醇提物的抗抑郁活性部位主要集中于乙酸乙酯、正丁醇提取部位,其次为二氯甲烷提取部位;其抗抑郁的作用可能与增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5-HT、DA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肝散 不同极性部位 香附 夏枯草 抗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萝卜叶乙醇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对果蝇寿命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罗孝平 张海晖 +2 位作者 段玉清 黄婷 陈光英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66-71,共6页
以萝卜叶为研究对象,经乙醇提取、不同极性有机溶剂依次萃取获得石油醚部位(Petroleum ether fraction,PERs)、氯仿部位(Chloroform,CRs)、乙酸乙酯部位(Ethyl acetate fraction,EARs)、水饱和正丁醇部位(Water saturated butanol,WBRs... 以萝卜叶为研究对象,经乙醇提取、不同极性有机溶剂依次萃取获得石油醚部位(Petroleum ether fraction,PERs)、氯仿部位(Chloroform,CRs)、乙酸乙酯部位(Ethyl acetate fraction,EARs)、水饱和正丁醇部位(Water saturated butanol,WBRs)和水部位(Aqueous fraction,AQRs),并考察各部位的总酚、总黄酮含量及总抗氧化活性。以果蝇为模式生物,研究萝卜叶乙醇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对其寿命及生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EARs的总酚((78.58±0.51) mg GAE/g dw)、总黄酮((244.40±1.00) mg RE/g dw)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最高。不同极性部位均能延长果蝇的寿命,并提高其生殖活性,其中以EARs效果最佳。经饲喂高剂量(15 mg/kg) EARs后,果蝇的平均寿命延长22.98%、最高寿命延长27.27%、交配持续期延长39.75%、交配潜伏期缩短72.12%。各不同极性部位均能提高果蝇SOD活性和MDA含量,且EARs和WBRs均能提高果蝇CAT活性。以上结果表明,萝卜叶乙醇提取物的EARs和WBRs具有延长果蝇寿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叶 不同极性部位 果蝇 寿命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香不同极性部位抑制低密度脂蛋白脂质氧化修饰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刘龙秀 张小霞 +7 位作者 曲文娟 李佳臻 谢丽琴 郝澍 金洪光 沈勇根 张良慧 江慎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71-75,共5页
为研究丁香提取物对LDL中脂质氧化修饰的抑制作用,采用生物活性追踪法对该提取物抑制LDL弱氧化及完全氧化过程中共轭二烯(CD)产生、总胆固醇降解及脂褐素产生的效果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LDL弱氧化过程中,丁香不同极性部位对CD产生、... 为研究丁香提取物对LDL中脂质氧化修饰的抑制作用,采用生物活性追踪法对该提取物抑制LDL弱氧化及完全氧化过程中共轭二烯(CD)产生、总胆固醇降解及脂褐素产生的效果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LDL弱氧化过程中,丁香不同极性部位对CD产生、总胆固醇降解均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抑制作用强弱顺序为正己烷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水相。在LDL完全氧化过程中,不同极性部位对CD产生、总胆固醇降解及脂褐素产生均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抑制作用强弱顺序与上述相同。总多酚、总黄酮含量高低是各极性相对LDL脂质氧化修饰抑制效果产生差异的原因。本文为后续研发丁香抑制LDL氧化功能食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 生物活性追踪法 低密度脂蛋白 氧化修饰 不同极性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藜麦麸皮不同极性部位的抑菌及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赵雷 丁葵英 +3 位作者 郑星 徐方舟 薛鹏 张丰香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2-88,94,共8页
以抑菌圈大小及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率为指标,筛选出藜麦麸皮中具有抑菌活性以及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极性部位。采用75%的乙醇对藜麦麸皮进行超声提取,三种不同极性溶剂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获取四个极性部位。纸片法观察... 以抑菌圈大小及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率为指标,筛选出藜麦麸皮中具有抑菌活性以及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极性部位。采用75%的乙醇对藜麦麸皮进行超声提取,三种不同极性溶剂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获取四个极性部位。纸片法观察不同的极性部位对于四种致病菌的体外抑制效果,同时探究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效果,利用液质推断其有效成分并用高效液相对高活性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正丁醇萃取层的活性最高,且对革兰阳性菌较为敏感但对革兰阴性菌无明显效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分别为1.04、2.08 mg/mL,对表皮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分别为0.52、1.04 mg/mL。比较可知藜麦麸皮极性部位的抑菌效果要优于某些常见的中药;在浓度为1 mg/mL时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率为55.86%,是同浓度VC抑制效果的58.96%;液质推断出正丁醇层主要物质为藜麦皂苷,定量分析藜麦皂苷的纯度为62.6%。综上,藜麦麸皮不同极性部位中,正丁醇萃取层的抑菌活性以及对于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效果较好,且主要活性物质为藜麦皂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麸皮 不同极性部位 抑菌活性 酪氨酸酶抑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PPH法测定茄叶斑鸠菊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10
10
作者 史资 陈新 刘梁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共3页
通过萃取手段将植物分为不同极性部位,并利用DPPH法研究茄叶斑鸠菊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活性。通过试验研究表明,不同极性部位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且在相同浓度的条件下,氯仿层浸膏、乙酸乙酯层浸膏、正丁醇层浸膏、总提物、石油醚... 通过萃取手段将植物分为不同极性部位,并利用DPPH法研究茄叶斑鸠菊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活性。通过试验研究表明,不同极性部位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且在相同浓度的条件下,氯仿层浸膏、乙酸乙酯层浸膏、正丁醇层浸膏、总提物、石油醚层浸膏所表现出的抗氧化能力依次减弱,且氯仿层和乙酸乙酯层浸膏抗氧化能力突出,具有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叶斑鸠菊 不同极性部位 DPPH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木叶不同极性部位对细胞的抗氧化及抗增殖活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丽虹 刘阳 +3 位作者 许悦 熊凡 潘敏怡 王语嫣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13,共6页
探讨辣木叶不同极性部位对H2O2诱导HepG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和对HepG2细胞抗增殖作用,筛选活性较强的极性部位。选用400μmol/L的H2O2氧化损伤HepG2细胞进行造模,噻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生物化... 探讨辣木叶不同极性部位对H2O2诱导HepG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和对HepG2细胞抗增殖作用,筛选活性较强的极性部位。选用400μmol/L的H2O2氧化损伤HepG2细胞进行造模,噻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生物化学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及细胞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辣木叶不同极性部位在浓度低于1.0 mg/mL时对细胞存活率几乎没有影响,其通过降低细胞内MDA含量和增强SOD、GSH-Px、CAT活力,使氧化损伤细胞各项指标均趋于正常组细胞的水平,显示了较强的抗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具有浓度依赖性,各部位防护作用强弱顺序为:乙酸乙酯部位(M2)>正丁醇部位(M3)>乙醇提取物(M)>水溶性部位(M4)。MTT结果显示,浓度大于1.0 mg/mL时,各部位对HepG2细胞增殖均有抑制作用,且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其抑制作用顺序为:M2>M3>M>M4,其中作用72 h时,M2的IC50值为1.83 mg/mL。辣木叶不同极性部位在浓度低于1.0 mg/mL时均可有效防护H2O2对HepG2细胞的氧化损伤,但随着浓度升高和作用时间延长,均显示了HepG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其中,辣木叶乙酸乙酯部位(M2)的抗氧化和抗增殖活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叶 不同极性部位 HEPG2细胞 抗氧化活性 抗增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鹿角菜醇提物不同极性部位活性成分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12
作者 金苏宇 李乐瑶 +2 位作者 宋晓凡 陈富章 院珍珍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8-84,共7页
研究鹿角菜醇提物不同极性部位总黄酮、总多酚和总三萜质量浓度及其抗氧化活性关系。以鹿角菜为主要原料,采用标准曲线法计算鹿角菜醇提物各不同萃取相中总黄酮、总多酚和总三萜的含量,同时通过ABTS^(+)·法、DPPH·法、O_(2)^(... 研究鹿角菜醇提物不同极性部位总黄酮、总多酚和总三萜质量浓度及其抗氧化活性关系。以鹿角菜为主要原料,采用标准曲线法计算鹿角菜醇提物各不同萃取相中总黄酮、总多酚和总三萜的含量,同时通过ABTS^(+)·法、DPPH·法、O_(2)^(-)·法和·OH法以及Fe^(3+)还原法,计算不同萃取相下的鹿角菜醇提物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鹿角菜醇提物中黄酮类物质含量最高,三萜类物质含量最低。通过不同极性部位比较发现,鹿角菜醇提物乙酸乙酯相中抗氧化活性物质总含量最高,抗氧化能力最强,其对ABTS^(+)·、DPPH·、O_(2)^(-)·及·OH的清除率及Fe^(3+)的还原性分别为98.17%、96.89%、31.99%、100%和1.1297。由此可见,鹿角菜醇提物的乙酸乙酯相可作为鹿角菜后期研究的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角菜 不同极性部位 总黄酮 总三萜 总多酚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法和灰色关联度结合成分分析优选人参提取物抗氧化活性最佳极性部位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志佳 李胜楠 +5 位作者 周文文 肖凤琴 刘晖 杨亦柳 李光哲 严铭铭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1-220,共10页
目的:考察人参不同极性部位抗氧化活性差异,筛选最佳活性部位。方法:本研究以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依次萃取人参水提物。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人参不同极性部... 目的:考察人参不同极性部位抗氧化活性差异,筛选最佳活性部位。方法:本研究以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依次萃取人参水提物。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人参不同极性部位总酚酸、总皂苷、总多糖、总黄酮、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含量;以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及细胞氧化损伤模型测定不同极性部位间体外抗氧化活性;结合熵权法与灰色关联度分析,建立人参不同极性部位的质量评价模型。对人参不同极性部位的12个质量特性指标赋权,最终优选出人参抗氧化最佳极性部位。结果:人参不同极性部位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差异明显。其中,正丁醇部位的总酚酸、总黄酮、人参皂苷Rb1含量高于其他部位。正丁醇部位抗氧化活性最强,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相应的IC50值分别为0.14、0.57、0.92、0.75 mg/mL。另外,结合质量评价模型得到人参不同极性部位的相对关联度值的范围为0.352~0.618,正丁醇部位测得相对关联度最高(0.618),进一步表明正丁醇部位抗氧化活性最强。结论:综合熵权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的评价结果,初步优选出正丁醇部位为人参抗氧化最理想部位,为人参作为天然抗氧化剂的研究及人参抗氧化食品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不同极性部位 化学成分 抗氧化活性 熵权法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心藤醇提物不同极性部分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维峰 王娅玲 +1 位作者 郭芬 高云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07-110,114,共5页
研究定心藤75%乙醇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5种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水)得到5种萃取物,分别测定黄酮含量,并通过还原能力测定、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研究定心藤75%乙醇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5种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水)得到5种萃取物,分别测定黄酮含量,并通过还原能力测定、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4种测定方法,对各萃取物抗氧化能力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各提取物对Fe3+均有一定的还原能力,乙酸乙酯萃取物还原效果最为明显;定心藤不同极性部位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乙酸乙酯萃取物抗氧化能力最强,DPPH·的半数清除浓度IC50为0.28mg/m L,羟自由基半数清除浓度IC50为0.41mg/m L,在0.2mg/m L浓度下,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42.88%,而其黄酮含量最高,达到609.96mg/g,这也许与它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有关。说明乙酸乙酯萃取物具有较好的开发天然抗氧化剂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心藤 不同极性部位 抗氧化活性 总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扁桃药材抗大鼠肾纤维化有效提取物部位的筛选 被引量:7
15
作者 贾小叶 高晨 +5 位作者 刘庆 石松利 周红兵 白迎春 白万富 常虹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97-302,308,共7页
目的:筛选蒙古扁桃药材抗大鼠肾纤维化的有效提取物部位;方法:采用萃取法制备蒙古扁桃药材石油醚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及水部位提取物。70只大鼠随机分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组(盐酸贝那普利)、石油醚提取... 目的:筛选蒙古扁桃药材抗大鼠肾纤维化的有效提取物部位;方法:采用萃取法制备蒙古扁桃药材石油醚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及水部位提取物。70只大鼠随机分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组(盐酸贝那普利)、石油醚提取物组、乙酸乙酯提取物组、正丁醇提取物组和水部位提取物组,模型制备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术,除了假手术组大鼠只游离单侧输尿管不结扎,其他组别大鼠进行单侧输尿管结扎术。蒙古扁桃药材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组均按生药量1.5 g/kg大鼠体重给药。给药21 d后处死大鼠,测定肾纤维化相关指标。结果:石油醚提取物和正丁醇提取物可以增强肾组织及血清中SOD活力,降低组织及血清中MDA水平,降低组织中HYP水平,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石油醚提取物和正丁醇提取物能够降低血清中肌酐、尿素氮、白蛋白水平。结论:筛选出蒙古扁桃药材石油醚部位和正丁醇部位是抗肾纤维化作用的有效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扁桃 不同极性部位 肾纤维化 有效部位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枸杞提取液对肠道致病菌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倩 廖嘉宁 +2 位作者 魏媛 王贞香 安琼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20,共9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分析方法研究枸杞的抑菌作用机制,并进行体外抑菌实验验证。方法: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在线分析数据库TCMSP筛选出枸杞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以“抑菌”为关键词在GeneCards、DisGeNET数据库检索相关靶点。通过Venny平...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分析方法研究枸杞的抑菌作用机制,并进行体外抑菌实验验证。方法: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在线分析数据库TCMSP筛选出枸杞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以“抑菌”为关键词在GeneCards、DisGeNET数据库检索相关靶点。通过Venny平台获取枸杞和抑菌的交集靶点。使用STRING数据库结合Cytoscape软件构建PPI网络并筛选关键靶点。运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枸杞经过80%乙醇提取,浓缩至浸膏,分别用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得到枸杞的不同极性部位,用滤纸片法测定枸杞不同极性部位的抑菌作用。结果:共筛选到活性成分26个,药物潜在靶点368个,抑菌靶点2212个,药物与抑菌作用交集靶点73个。蛋白互作网络分析显示TNF、AKT1、EGFR、HSP90AA1、PTGS2、PPARG等69个蛋白可能是枸杞抑菌作用的关键靶点。GO富集分析显示枸杞抑菌主要通过对外源性刺激的反应、基因表达正调控、一氧化氮生物合成过程的正向调控等。KEGG分析表明枸杞的抑菌可能与癌症信号通路、C型凝集素受体信号通路、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等信号通路有关。体外抑菌实验结果显示,枸杞提取物的不同极性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乙酸乙酯部位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正丁醇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强。乙酸乙酯部位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125 mg/mL,正丁醇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25 mg/mL。结论:枸杞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枸杞可以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机制发挥抑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网络药理学 不同极性部位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萝卜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段艳波 蒋福宇 +1 位作者 高品一 刘学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9期6155-6156,6180,共3页
[目的]研究萝卜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方法]通过对萝卜叶水提物、水提物不同极性部位萃取物、萝卜中脂肪油类有效成分β-谷甾醇进行清除DPP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活性测试,对萝卜的抗氧化能力进行评价。[结果]以柠檬酸为... [目的]研究萝卜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方法]通过对萝卜叶水提物、水提物不同极性部位萃取物、萝卜中脂肪油类有效成分β-谷甾醇进行清除DPP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活性测试,对萝卜的抗氧化能力进行评价。[结果]以柠檬酸为对照其清除能力大小顺序为:乙酸乙酯层>二氯甲烷层>萝卜叶水提物>β-谷甾醇>石油醚层>柠檬酸。[结论]萝卜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叶水提取物 不同极性部位萃取物 Β-谷甾醇 DPPH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忍冬果实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和焕香 郭庆梅 路欣荣 《山东农业科学》 2019年第4期61-64,共4页
为研究忍冬果实的抗氧化活性,本试验对其乙醇冷浸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并通过DPPH法、铁氰化钾法和FRAP法评价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抗坏血酸及忍冬果实各极性部位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为:乙... 为研究忍冬果实的抗氧化活性,本试验对其乙醇冷浸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并通过DPPH法、铁氰化钾法和FRAP法评价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抗坏血酸及忍冬果实各极性部位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为:乙酸乙酯部位>VC>正丁醇部位>石油醚部位;其还原能力为:VC>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石油醚部位;总抗氧化能力为:VC>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石油醚部位。综合分析得出忍冬果实提取物的不同极性部位均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中乙酸乙酯部位的抗氧化活性最显著,石油醚部位的抗氧化活性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忍冬果实 不同极性部位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毡毛忍冬对LPS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炎症因子的影响
19
作者 白仲杰 任群利 +3 位作者 俸婷婷 赵致 周英 林冰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5年第2期52-56,共5页
采用LPS刺激巨噬细胞RAW264.7建立体外的炎症模型,探讨灰毡毛忍冬不同极性萃取部位抗炎活性和作用机制。用MTT法检测灰毡毛忍冬不同极性萃取部位对RAW264.7细胞的毒性作用;ELISA法检测灰毡毛忍冬不同极性萃取部位对IL-6和TNF-α表达情... 采用LPS刺激巨噬细胞RAW264.7建立体外的炎症模型,探讨灰毡毛忍冬不同极性萃取部位抗炎活性和作用机制。用MTT法检测灰毡毛忍冬不同极性萃取部位对RAW264.7细胞的毒性作用;ELISA法检测灰毡毛忍冬不同极性萃取部位对IL-6和TNF-α表达情况的影响;结果显示:灰毡毛忍冬不同极性萃取部位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均能抑制炎症因子IL-6和TNF-α表达,其中石油醚部位(100μg/m L)对IL-6表达量以及水部位(100μg/m L)对TNF-α表达量没有显著性的抑制作用,而乙酸乙酯部位对IL-6表达量和TNF-α表达量的抑制作用都最为明显。灰毡毛忍冬不同极性萃取部位都有抗炎活性,并且各个部位均有浓度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毡毛忍冬 不同极性部位 抗炎活性 炎症细胞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