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施肥条件下旱地红壤磷素固定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38
1
作者 杨芳 何园球 +2 位作者 李成亮 王艳玲 林天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67-272,共6页
以Langmuir曲线测出的Xm值(最大吸磷量)为指标,对不同施肥条件下红壤旱地土壤的吸磷能力变化特征及影响磷素吸附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磷肥能显著降低土壤的最大吸磷量,其中,施用厩肥的土壤Xm值最小。有机质是影响土壤吸... 以Langmuir曲线测出的Xm值(最大吸磷量)为指标,对不同施肥条件下红壤旱地土壤的吸磷能力变化特征及影响磷素吸附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磷肥能显著降低土壤的最大吸磷量,其中,施用厩肥的土壤Xm值最小。有机质是影响土壤吸磷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有机质含量的升高,土壤吸磷能力减小;活性铝也是影响磷素吸附的重要因素,随活性铝含量增加,磷素吸附能力增加;活性铁的影响不显著;pH对红壤旱地吸磷能力影响也不显著。通过因子分析得到,有机质含量对土壤吸附磷素的能力影响最大。在生产上,磷素最大吸附量Xm值可以作为初步判断土壤需施磷肥量大小的依据。这些可为红壤地区的磷素施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旱地 不同施肥条件 磷素吸附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条件下甘蔗对钾的吸收利用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谭宏伟 周柳强 +1 位作者 谢如林 黄美福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3期295-298,共4页
【目的】明确不同施肥条件下甘蔗对钾的吸收利用规律。【方法】以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为试材,进行第1年新植蔗、第2年宿根蔗不同施肥处理田间试验,各生育阶段分别测定各处理甘蔗对钾的吸收强度、对钾肥的利用率以及土壤中钾养分的盈余量... 【目的】明确不同施肥条件下甘蔗对钾的吸收利用规律。【方法】以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为试材,进行第1年新植蔗、第2年宿根蔗不同施肥处理田间试验,各生育阶段分别测定各处理甘蔗对钾的吸收强度、对钾肥的利用率以及土壤中钾养分的盈余量,并用阴阳离子交换树脂监测施钾和不施钾处理耕作层土壤钾离子淋溶量。【结果】不同施肥条件下,甘蔗各生育阶段对钾的吸收强度存在较大差异;随着生长量的增加,钾养分在甘蔗植株体内的稀释效应明显,植株含钾量以苗期较高,成熟期较低;增施钾肥后甘蔗吸钾量明显增加,新植蔗、宿根蔗对钾肥的利用率分别为34.3%~40.6%、29.4%~31.7%;不同施肥条件下,新植蔗的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均有所降低,而宿根蔗中施钾处理的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则有所增加;施钾处理较不施钾处理耕作层土壤钾离子淋溶量明显增加;不同施肥条件下,新植蔗和宿根蔗土壤中钾养分平衡均表现为P2K2、N2P2K3处理有所盈余,N2P2K2、N2P2K1、N2P2处理有所亏损,但以N2P2处理亏损最大。【结论】不同施肥条件对甘蔗吸收利用钾素以及土壤中钾素的移动和平衡均有影响,实际生产中应注重氮、磷、钾合理配施,提高肥料利用率,为甘蔗高产优质栽培提供施肥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施肥条件 甘蔗 钾利用率 钾淋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沟壑区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速效钾含量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从怀军 张展 徐斌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9-133,共5页
在可利用耕地资源很少的黄土高原地区,查清耕地土壤肥力,指定适合的肥料,增加土地的活力和动力,显得尤为重要。速效钾是植物需要的重要元素,更是一个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试验在黄土高原陕西省长武农业生态试验站模拟弃土场,设3种... 在可利用耕地资源很少的黄土高原地区,查清耕地土壤肥力,指定适合的肥料,增加土地的活力和动力,显得尤为重要。速效钾是植物需要的重要元素,更是一个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试验在黄土高原陕西省长武农业生态试验站模拟弃土场,设3种施肥处理:A施有机肥(羊粪),施肥量为30 000kg/hm^2;B施秸秆,施肥量为9 000kg/hm^2;C不施肥,AO(施有机肥,不种植物)、BO(施秸秆、不种植物)、CK(不施肥、不种植物)作为对照,选取了白三叶、草木樨、紫穗槐、柠条、黑麦草5种植物为试材,探究了在不同土壤速效钾处理下各植物小区0—10,10—20cm土层的养分含量。结果表明:0—10cm,在施肥条件下,(有机肥、秸秆)土壤速效钾含量要高于不施肥土壤含量。在不施肥条件下,所有小区土壤速效钾含量均低于空地(CK)。10—20cm层内,在3种不同施肥条件下,各小区土壤速效钾含量基本持平,变化不大,只有在黑麦草+白三叶小区内施有机肥条件下,土壤有效钾含量较高。在不同施肥条件下,草木樨小区土壤速效钾含量比空地(CK)提高了5.14mg/kg,增幅为3.46%。土壤速效钾含量均表现为:有机肥>秸秆>不施肥。在不施肥条件下,同样出现了平均含量低于空地的情况,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初期土壤培肥时需要补充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在长武长期连续定位试验数据基础上,采用实地种植和长期观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定量模拟研究了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速效钾含量,为该地区合理利用土壤速效钾,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土壤资源的持续高效利用和农业生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不同施肥条件 土壤速效钾 黄土高原沟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沟壑区种植植物和施肥对土壤矿质氮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范磊 李永红 徐斌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5-121,共7页
[目的]筛选能快速提升黄土高原沟壑区矿山废弃地土壤肥力的适宜恢复植物种类和种植模式,为该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白三叶、草木樨、紫穗槐、柠条、黑麦草5种植物试材,在中国科学院长武... [目的]筛选能快速提升黄土高原沟壑区矿山废弃地土壤肥力的适宜恢复植物种类和种植模式,为该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白三叶、草木樨、紫穗槐、柠条、黑麦草5种植物试材,在中国科学院长武农业生态试验站的模拟弃土场上做长期连续定位监测试验,监测不同速效氮处理下各植物小区0—10cm,10—20cm土层的养分含量变化。设3种施肥处理:A:设施有机肥(羊粪),施肥量为30 000kg/hm^2;B:施秸秆,施肥量为9 000kg/hm^2;C:不施肥,作为对照。[结果]与对照相比,单播模式土壤平均硝态氮含量为9.05mg/kg,比对照提高0.44mg/kg;混播模式土壤平均硝态氮含量为9.02mg/kg,比对照提高0.41mg/kg。单播模式土壤铵态氮平均含量为4.49mg/kg,比对照减少了2.06mg/kg;混播模式土壤铵态氮平均含量为7.06 mg/kg,比对照增加了0.51 mg/kg。[结论]不施肥和施秸秆条件下,单播模式对土壤改良效果优于混播模式;而在施有机肥条件下,混播模式对土壤改良效果优于单播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不同施肥条件 土壤速效氮 黄土高原沟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测土配方施肥的效果 被引量:2
5
作者 严秀文 李瑞民 邓跃进 《农技服务》 2010年第12期1616-,1619,共2页
通过"3414"田间肥效试验,探索了甘蔗在不同施肥条件下的产量效应。结果表明:氮、磷、钾最佳施肥量为:N 478.5kg/hm2、P2O5317.7kg/hm2、K2O294.75kg/hm2,最佳施肥配比为1∶0.66∶0.62。
关键词 甘蔗 不同施肥条件 最佳施肥 施肥配比 肥效试验 产量效应 田间 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