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放牧制度下呼伦湖流域草原植被冠层截留 被引量:20
1
作者 樊才睿 李畅游 +3 位作者 贾克力 孙标 史小红 高宏斌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4716-4724,共9页
冠层截留是降雨过程中的水量分配和流域水平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浸泡法和降雨模拟实验研究呼伦湖流域草原3种放牧制度下(休牧、轮牧、自由放牧(超载放牧))植被冠层截留量的变化规律,并利用遥感解译植被归一化指数(NDVI),确定3... 冠层截留是降雨过程中的水量分配和流域水平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浸泡法和降雨模拟实验研究呼伦湖流域草原3种放牧制度下(休牧、轮牧、自由放牧(超载放牧))植被冠层截留量的变化规律,并利用遥感解译植被归一化指数(NDVI),确定3种放牧制度下草原面积,估算呼伦湖流域草原降雨截留量。研究表明:在休牧、轮牧、自由放牧3种制度下,水浸泡法测定的截留量分别是0.468、0.320、0.271 mm。降雨模拟实验法测得的结果分别是0.957、0.613、0.431 mm。休牧、轮牧、自由放牧草场叶面积指数、盖度、容重、生物量等指标差异显著(P<0.05),且单株植被高度、鲜重对截留量影响显著呈线性正相关关系。呼伦湖流域草原一次降雨量为大于等于30 mm全流域降雨,其植被截留量为6.462×106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湖流域 不同放牧制度 冠层截留 降雨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放牧制度对呼伦贝尔草原径流中磷流失模拟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樊才睿 李畅游 +4 位作者 孙标 史小红 杨芳 王静洁 韩知明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23,29,共8页
为了探究不同放牧制度对干旱半干旱地区草原土壤磷元素流失的影响,以呼伦贝尔砂质草原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不同降雨强度,选择自由放牧、轮牧、休牧草场进行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利用混合深度模型模拟磷流失过程。结果表明:在4种雨强下,自... 为了探究不同放牧制度对干旱半干旱地区草原土壤磷元素流失的影响,以呼伦贝尔砂质草原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不同降雨强度,选择自由放牧、轮牧、休牧草场进行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利用混合深度模型模拟磷流失过程。结果表明:在4种雨强下,自由放牧草场总磷流失量最大,是休牧草场的1.31~1.50倍,是轮牧草场的1.59~1.74倍。颗粒态磷为草场土壤磷素的主要流失形式,其含量为溶解态磷的2.2~3.7倍。混合深度模型模拟结果显示,不完全混合模型的优于完全混合模型,并且在雨强较高情况下的模拟效果较好。在雨强小于1.5mm/min降雨事件中,放牧制度对磷元素流失影响显著(p<0.05),轮牧草场磷流失最少。因此,适当的将呼伦贝尔草原自由放牧草场向休牧和轮牧草场转变,将有利于减少草场磷元素流失及草原生态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放牧制度 总磷 溶解态磷 颗粒态磷 有效混合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牧民参与式管理的不同放牧制度对典型山地草原畜牧业特征影响的研究初报 被引量:1
3
作者 赵国华 《新疆畜牧业》 2010年第3期34-36,共3页
本试验结合新疆全球环境基金(GEF)赠款项目以天山山脉伊犁河谷特克斯县山草甸草原类典型草原地区家庭牧场的尺度上,针对草原植物群落及主要种群对实施牧民参与式管理的不同2种放牧制度的响应做了比较研究,通过对比研究自由放牧与划区轮... 本试验结合新疆全球环境基金(GEF)赠款项目以天山山脉伊犁河谷特克斯县山草甸草原类典型草原地区家庭牧场的尺度上,针对草原植物群落及主要种群对实施牧民参与式管理的不同2种放牧制度的响应做了比较研究,通过对比研究自由放牧与划区轮牧制度对草地资源的利用情况、群落数量结构和畜牧业生产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变化,旨在于了解和分析两种放牧制度对草原畜牧业的作用和影响。并提出了家庭牧场可持续经营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民参与式管理 不同放牧制度 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牧制度对草地产流产沙及氮磷流失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樊才睿 李畅游 +3 位作者 孙标 史小红 杨芳 高宏斌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46-1457,共12页
研究不同放牧制度草场水土流失过程,对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以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不同放牧草场为研究对象,设置选取三种放牧制度草场(自由放牧、轮牧、休牧),采用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进行0.74mm/min和1.5mm/min雨... 研究不同放牧制度草场水土流失过程,对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以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不同放牧草场为研究对象,设置选取三种放牧制度草场(自由放牧、轮牧、休牧),采用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进行0.74mm/min和1.5mm/min雨强的降雨模拟试验,测定径流量,含沙量,径流和泥沙中总氮,总磷浓度,并探讨植被截留对径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植被截留对减少降雨径流具有明显的作用,休牧草场径流系数减小最多,自由放牧草场减小最少,产沙量显示为自由放牧草场>轮牧草场>休牧草场。降雨强度对径流中的氮磷浓度影响显著,自由放牧草场总氮浓度和休牧草场总磷浓度受雨强影响最大,氮磷流失过程浓度变化曲线更符合幂函数分布。休牧草场泥沙氮含量和泥沙磷含量均为最高,自由放牧草场与休牧草场的总氮富集率基本相等且均大于轮牧草场,总磷富集率为自由放牧>休牧>轮牧,三种放牧草场氮磷和泥沙流失主要影响因素为径流量和含沙量。因此,适当的将呼伦贝尔草原自由放牧草场向休牧和轮牧草场转变,将有利于减少草场水土营养元素流失及草原生态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放牧制度 人工模拟降雨 总氮 总磷 泥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草原不同放牧草场土壤水文特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史小红 樊才睿 +3 位作者 李畅游 赵胜男 孙标 桂满全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5-149,214,共6页
为探究草原不同放牧制度对土壤水文特性的影响,通过野外试验,分层测定0-80cm土层不同放牧草场的土壤水分特性参数。结果表明,呼伦贝尔草原休牧、轮牧及自由放牧草场植被各项生态指标差异显著,土壤质地主要为砂土和砂壤土;3种放牧草场土... 为探究草原不同放牧制度对土壤水文特性的影响,通过野外试验,分层测定0-80cm土层不同放牧草场的土壤水分特性参数。结果表明,呼伦贝尔草原休牧、轮牧及自由放牧草场植被各项生态指标差异显著,土壤质地主要为砂土和砂壤土;3种放牧草场土壤容重、有机质、孔隙度、持水量等指标随深度变化规律不明显,土壤有机质含量大小为休牧草场>轮牧草场>自由放牧草场,土壤总孔隙度顺序为休牧草场>自由放牧草场>轮牧草场。根据土壤持水性能分析,休牧草场供水性能较好,对植被生长最为有利,轮牧次之,自由放牧草场最差,同时休牧草场及轮牧草场对水分涵养、保持水土等方面的能力高于自由放牧,建议将部分自由放牧草原转变为休牧草场及轮牧草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放牧制度 土壤水文特性 土壤贮水量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