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护理模式对于泌尿结石患者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预后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曹芳敏 赵红萍 何跃华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S2期66-67,共2页
目的研究不同护理模式对于泌尿结石患者行体外冲击波碎石预后影响。方法将我院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的泌尿结石患者62例分为两组,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开展舒适护理,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等优于常规组。结论在行... 目的研究不同护理模式对于泌尿结石患者行体外冲击波碎石预后影响。方法将我院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的泌尿结石患者62例分为两组,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开展舒适护理,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等优于常规组。结论在行体外冲击波碎石的泌尿结石患者中开展舒适护理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护理模式 泌尿结石患者 体外冲击波碎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护理模式对顺产产程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9
2
作者 娄丽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10期175-175,178,共2页
目的:探讨顺产产程中运用不同护理模式对产程的影响及效果,为顺产的护理方式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8年1~12月于我院顺产的产妇101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导乐陪伴分娩护理组(观察组)60例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41例,分别对两组... 目的:探讨顺产产程中运用不同护理模式对产程的影响及效果,为顺产的护理方式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8年1~12月于我院顺产的产妇101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导乐陪伴分娩护理组(观察组)60例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41例,分别对两组采用导乐陪伴分娩的方式和常规护理的方式,后将两组的出血量、各产程的时间等进行比较评价。结果:经比较研究发现,观察组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各个产程时间也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顺产产程中运用导乐陪伴分娩的护理模式,对于减少产后出血量及缩短产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提高护理质量有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护理模式 顺产 产程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护理模式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置管导管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3
3
作者 庄丽媚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5期133-135,138,共4页
目的 探讨研究和比较不同护理模式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2月由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胃肠肿瘤外科收治的符合标准的52例患有PICC导管感染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成观察组(2... 目的 探讨研究和比较不同护理模式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2月由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胃肠肿瘤外科收治的符合标准的52例患有PICC导管感染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成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采用患者及家属参与导管维护全程教育及护理的护理模式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所有患者PICC导管感染的发生率以及发生部位;比较两组患者PICC导管感染的类别;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PICC导管感染的治愈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的护理模式下发生的并发症情况.采用SPSS 13.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资料分析,组间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观察组的4d内治愈率和总治愈率分别为63.0%和92.6%,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的36.0%和72.0%(P<0.05).观察组的导管堵塞、导管漏液的发生率分别为7.4%与3.7%,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的28.0%与24.0%(P<0.05).结论 采用患者及家属参与导管维护全程教育及护理的护理模式进行PICC导管感染的护理效果更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护理模式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置管 导管感染 应用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护理模式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7
4
作者 韩小娟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17期154-154,156,共2页
目的:探究应用不同护理模式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中的效果。方法:收治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83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应用综合性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及格率9... 目的:探究应用不同护理模式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中的效果。方法:收治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83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应用综合性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及格率90.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0%;观察组并发关节僵硬、缺血坏死、深静脉血栓及骨折不愈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可简单活动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措施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常规护理效果,并有效降低了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护理模式 老年骨质疏松性 股骨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护理模式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杜兰民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12期149-150,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模式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8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62例,使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以及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之上...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模式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8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62例,使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以及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之上给予系统化失眠护理干预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一夜入睡总时间多于对照组(t=7.183,P<0.01),夜醒次数少于对照组(t=23.209,P<0.01),睡眠深度及醒后感觉得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系统化护理模式能有效改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护理模式 冠心病 高血压 睡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护理模式在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围术期中应用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李茹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7期175-177,共3页
目的探究不同护理模式在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78例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性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性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干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究不同护理模式在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78例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性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性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干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优22例,良17例,差0例,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患者治疗优13例,良19例,差7例,总有效率为82.05%。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690, P<0.05)。实验组患者中对护理方式非常满意20例,基本满意16例,不满意3例,护理满意度为92.31%;对照组患者中对护理方式非常满意14例,基本满意15例,不满意10例,护理满意度为74.36%。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23, P<0.05)。结论针对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在常规性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干预护理可以有效的提升围术期治疗的总有效率、并且患者对护理方式的满意度极高,值得在临床护理上推广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护理模式 口腔颌面部骨折 围术期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不同护理模式对腹部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苏凌飞 李翠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期244-245,共2页
目的对比不同护理模式对患者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80例行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针对胃肠功能开展专项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 目的对比不同护理模式对患者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80例行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针对胃肠功能开展专项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腹胀缓解时间、进食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压痛减轻时间以及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手术后针对胃肠功能开展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胃肠功能恢复,有助于术后康复,值得临床积极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手术 不同护理模式 胃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护理模式在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围术期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罗晓玲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22期164-165,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不同护理模式在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围术期中的疗效。方法:2017年3月15日-2019年3月15日口腔颌面外科共收治88例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采取随机法将88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两组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在口腔颌面部骨... 目的:探讨分析不同护理模式在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围术期中的疗效。方法:2017年3月15日-2019年3月15日口腔颌面外科共收治88例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采取随机法将88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两组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在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围术期,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取干预护理模式,评价对于患者的影响。结果:研究组围术期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围术期实施干预护理模式,可提升患者围术期治疗效率,缓解疼痛,具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护理模式 口腔颌面部骨折 围术期 应用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两种护理模式及护理技能对剖宫产产妇泌乳量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唐奕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0年第1期90-93,105,共5页
目的:观察比较不同护理模式及护理技能对剖宫产产妇泌乳量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产科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20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前100例分娩产妇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后100例分娩产妇为实验组,采取改良... 目的:观察比较不同护理模式及护理技能对剖宫产产妇泌乳量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产科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20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前100例分娩产妇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后100例分娩产妇为实验组,采取改良哺乳工具、低频电疗法、膳食指导等不同护理模式及护理技能进行干预。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的方法调查两组患者产后干预后泌乳量、产后乳头皲裂、疼痛发生率,以及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产后不同时间段泌乳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01);实验组产妇乳头疼痛及乳头皲裂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剖宫产产妇产后采取分阶段护理模式及护理技能进行干预,可有效增加产妇产后泌乳量,减少产后乳头皲裂、疼痛发生率,提升产妇对新生儿技能的掌握率,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护理模式 护理技能 剖宫产 产妇 泌乳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行手术治疗的阑尾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凤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17期4-4,共1页
目的分析对行手术治疗的阑尾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对2012~2013年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28例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 目的分析对行手术治疗的阑尾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对2012~2013年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28例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明显较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术后首次排气的时间、住院时间、术毕至首次下床活动的时间较短,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行手术治疗的阑尾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可取得显著的效果,促使其病情更快地康复,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手术 不同护理模式 护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