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温作用下不同岩性岩石物理特性的演化规律 被引量:3
1
作者 熊健 朱梦渊 +4 位作者 李文苗 魏晋锋 刘向君 梁利喜 林思邑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24,共11页
关于高温导致岩石孔隙结构和物理参数变化的研究成果较多,但研究的岩石岩性单一,且对不同岩性岩石受热激励后物理性质变化规律、差异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还不深入。为此,以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和泥岩、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 关于高温导致岩石孔隙结构和物理参数变化的研究成果较多,但研究的岩石岩性单一,且对不同岩性岩石受热激励后物理性质变化规律、差异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还不深入。为此,以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和泥岩、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高温作用下不同岩性岩石孔隙度、渗透率和声波速度的变化规律,并讨论了不同岩性岩石动态弹性参数、裂隙密度、损伤系数随温度变化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不同岩性岩石阈值温度存在差异,其中砂岩为500℃,页岩为400℃,泥岩为300℃;②随着温度增加,不同岩性岩石表面颜色逐渐发生变化,宏观体积逐渐增大,质量和密度逐渐减小,有机碳含量是影响页岩表观颜色的主控因素;③不同岩性岩石孔隙度、渗透率、裂隙密度、损伤系数随温度增加而增大,而声波速度、弹性模量、体积模量、剪切模量等弹性参数呈减小趋势;④随着温度增加,页岩时域信号振幅下降,频域图主频逐渐向低频部分偏移,岩石孔隙结构变化程度增加;⑤不同岩性岩石受热初期质量损失受到黏土矿物影响较大,而高温时受到碳酸盐矿物含量影响较大,碳酸盐矿物含量对孔隙度增大呈积极作用,石英含量对渗透率增大起积极作用,即岩石石英、碳酸盐矿物含量越高,高温作用后岩石物性改善效果越好。结论认为,高温对岩石的物理特性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岩石自身的矿物组分,研究结果对原位加热改性技术在储层增渗可行性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不同岩性 基础物 声波特 动态弹参数 裂隙密度 损伤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中地区不同岩性土壤抗冲抗蚀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杨智 兰雪 +1 位作者 戴全厚 杨胜权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9,共4页
土壤抗冲抗蚀性是反映土壤抵抗外界应力对土壤的机械破坏能力大小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在总结土壤抗冲性抗蚀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土壤抗冲抗蚀性的影响指标、研究方法等方面介绍了土壤抗冲抗蚀性的研究状况,深入分析了当前研究中所存... 土壤抗冲抗蚀性是反映土壤抵抗外界应力对土壤的机械破坏能力大小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在总结土壤抗冲性抗蚀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土壤抗冲抗蚀性的影响指标、研究方法等方面介绍了土壤抗冲抗蚀性的研究状况,深入分析了当前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对今后土壤抗冲抗蚀性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抗蚀抗冲 不同岩性 研究进展 黔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软岩巷道不同岩性段变形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杨付领 陈昕昕 梁华杰 《煤炭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18,共4页
为了研究深部软岩巷道不同岩性段变形特征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鹤煤三矿-800 m水平南翼轨道上山为研究背景,通过布点监测,研究了深部软岩巷道不同岩性段内两帮及顶底板的最大移近量与移近速度,并对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深部软 不同岩性 移近量 移近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岩性页岩油储集空间及物性特征 被引量:4
4
作者 周志军 张国青 +2 位作者 崔春雪 王静怡 王娟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2-49,共8页
针对济阳坳陷沙河街组储层特征认识不深入,影响页岩油勘探与开发的问题,以济阳坳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三下亚段和沙四上亚段重点取心井为研究对象,利用X-Ray Diffraction测定页岩储层矿物组分,通过扫描电镜对不同岩性页岩的储集空间和孔... 针对济阳坳陷沙河街组储层特征认识不深入,影响页岩油勘探与开发的问题,以济阳坳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三下亚段和沙四上亚段重点取心井为研究对象,利用X-Ray Diffraction测定页岩储层矿物组分,通过扫描电镜对不同岩性页岩的储集空间和孔径进行定量刻画,分析页岩储层的优势岩性。研究结果表明:济阳坳陷页岩可划分为泥岩类、灰岩类、白云岩类,沙三下亚段泥岩类较为发育,沙四上亚段白云岩类较为发育;白云岩类发育中大孔,油迹主要赋存于白云石粒间微孔及溶蚀孔中;泥岩类发育中小孔,油迹主要充填于粒间微孔及粒间微缝中;灰岩类发育小孔,油迹主要赋存于晶间微孔中,局部赋存于溶蚀孔中;页岩储层的优势岩性依次为白云岩、泥岩、灰岩;不同岩性的含油率及试油数据表明,济阳坳陷沙河街组沙四上亚段属于高产油段,可作为济阳坳陷沙河街组“甜点”层系。研究成果对济阳坳陷页岩油勘探开发的深入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阳凹陷 不同岩性 储集空间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柳杉在不同岩性土体上的生长情况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杜文军 谢双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7410-7412,共3页
[目的]进一步研究日本柳杉的生长与土体的关系,为其合理布局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贵州黔中地区石英砂岩、煤系砂页岩、紫色砂岩、第四纪粘土、灰质白云岩及变质砂岩栽种日本柳杉,观察其在不同岩性土体上的生长情况。[结果]日本柳杉的保... [目的]进一步研究日本柳杉的生长与土体的关系,为其合理布局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贵州黔中地区石英砂岩、煤系砂页岩、紫色砂岩、第四纪粘土、灰质白云岩及变质砂岩栽种日本柳杉,观察其在不同岩性土体上的生长情况。[结果]日本柳杉的保存率在石英砂岩和煤系砂页岩上较高,在第四纪粘土上最低。不同岩性土体对日本柳杉的树高生长有一定的影响,随着年限的增加,影响越来越小。不同岩性土体对地径生长在生长早期存在显著差异(P<0.05),随着年限的增加,差异逐渐减小。不同岩性土体对日本柳杉的胸径生长没有产生显著差异。[结论]不同岩性土体上栽种的日本柳杉反映出不同的适应性和生长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柳杉 地径 胸径 不同土体 不同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穿越不同岩性接触带支护应力及变形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李雪峰 尚应超 +2 位作者 张斌 杨文波 蒋雅君 《施工技术》 CAS 2019年第S01期605-610,共6页
不同岩性接触带由于上下地层软硬不同,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易出现变形、坍塌等情况,影响隧道施工安全。银西铁路贾塬隧道三次长距离穿越不同岩性接触带,为保证施工安全,在隧道典型断面埋设应力监测元器件。分析应力监测... 不同岩性接触带由于上下地层软硬不同,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易出现变形、坍塌等情况,影响隧道施工安全。银西铁路贾塬隧道三次长距离穿越不同岩性接触带,为保证施工安全,在隧道典型断面埋设应力监测元器件。分析应力监测数据并结合数值模拟,研究隧道穿越不同岩性接触带时衬砌支护效果和受力特征。研究表明:不同岩性接触带隧道位于软弱围岩中的支护结构应力较大;贾塬隧道上台阶的支护结构应力较大,是隧道施工安全的薄弱位置,施工过程中要多加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岩性接触带 应力 变形 监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岩性土壤上马尾松优良种源育苗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婷敬 周运超 +1 位作者 杨乃坤 李华林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9-64,共6页
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方法在玄武岩、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和变余砂岩4种不同岩性发育土体上进行都匀、桐棉、崇义、韶关、古蓬、上杭、基地6个不同地理种源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大田播种育苗试验。结果表明:马尾松不同地理... 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方法在玄武岩、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和变余砂岩4种不同岩性发育土体上进行都匀、桐棉、崇义、韶关、古蓬、上杭、基地6个不同地理种源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大田播种育苗试验。结果表明:马尾松不同地理种源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Sig.〈0.01);出苗最好的是上杭和都匀种源,幼苗生长最好的是古蓬和桐棉种源;不同岩性发育的土壤对马尾松大田育苗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出苗率以玄武岩和变余砂岩上较好,长石石英砂岩和石英砂岩上较差,幼苗苗高和地径生长状况均以长石石英砂岩最好,变余砂岩上最差,半年生幼苗平均苗高变幅为19.62~28.91 cm,平均地径变幅为3.26~4.20 mm;都匀和崇义种源用变余砂岩做育苗土壤,广西桐棉或古蓬种源用长石石英砂岩作育苗土壤是提高马尾松幼苗苗木质量的较佳大田苗培育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种源 不同岩性土壤 大田育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岩性煤岩电位信号变化规律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仲强 李忠辉 +3 位作者 张昕 臧泽升 张全聪 王学兵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1-137,共7页
煤岩变形破坏过程中产生的电位信号能够较好表征煤岩损伤演化过程,在煤岩动力灾害监测预警领域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目前大多研究主要针对同一类型煤岩失稳破坏的电位特征及规律,对不同类型煤岩失稳破坏的电位特征对比分析缺乏系统研究,... 煤岩变形破坏过程中产生的电位信号能够较好表征煤岩损伤演化过程,在煤岩动力灾害监测预警领域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目前大多研究主要针对同一类型煤岩失稳破坏的电位特征及规律,对不同类型煤岩失稳破坏的电位特征对比分析缺乏系统研究,同时在微观层次上不同岩性煤岩结构破坏过程及组分对表面电位信号的产生机制影响对比研究较少。为深入研究不同岩性煤岩电位信号响应规律及差异性,选用石墨、原煤、砂岩、花岗岩4种试样进行单轴加载并同步采集其损伤破坏过程中产生的电位信号,分析了4种试样受载破坏的电位信号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石墨试样整体电位信号值相对较低,在裂纹损伤和不稳定裂纹扩展阶段电位信号有较大波动;原煤试样电位信号波动与载荷波动一致,整体电位信号变化相对稳定;砂岩试样电位信号值在压密阶段和弹性变形阶段增大速率较快;花岗岩试样电位信号在裂纹损伤和不稳定裂纹扩展阶段波动较大,电位信号值增大速度加快。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荧光光谱仪,从微观结构及组分方面解释了不同岩性煤岩试样电位信号的产生机制。结果表明:在煤岩加载的压密阶段和弹性变形阶段阶段,石墨试样和原煤试样从微观上看有较多的糜棱状划痕,表明摩擦效应是石墨试样和原煤试样的重要带电原因,砂岩试样和花岗岩试样含有较多的O、Si元素,压电效应是砂岩试样和花岗岩试样的关键带电原因,而砂岩试样的电位信号受压电效应的影响更大;在煤岩加载的裂纹萌生和裂纹稳定增长阶段、裂纹损伤和不稳定裂纹扩展阶段、卸载阶段,各煤岩试样电位信号产生原因以试样内部的裂纹扩展和摩擦效应为主,其中裂纹扩展是煤岩电位信号产生的重要原因,裂纹尖端的电荷分离主要包括裂纹尖端应力集中引起的电子逃逸、裂纹扩展引起的裂纹面电荷分离和裂纹尖端放电3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岩性 电位信号 带电机制 加载 裂纹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岩性分界面位置对隧道初期支护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刘俊平 尚应超 +2 位作者 李雪峰 杨文波 蒋雅君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9-62,共4页
银(川)西(安)高速铁路贾塬隧道三次长距离穿越不同岩性接触带,严重影响施工进度。本文建立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并结合现场监测数据,分析红黏土与砂岩夹泥岩分界面位于隧道不同位置时支护结构的位移及应力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分界... 银(川)西(安)高速铁路贾塬隧道三次长距离穿越不同岩性接触带,严重影响施工进度。本文建立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并结合现场监测数据,分析红黏土与砂岩夹泥岩分界面位于隧道不同位置时支护结构的位移及应力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分界面从隧道顶部下移至隧道底部,拱顶沉降和拱腰水平收敛均逐渐增加,仰拱处初期支护应力逐渐增大;初期支护薄弱点在中上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初期支护 数值计算 不同岩性接触带 变形 应力 红黏土 夹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岩性区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
10
作者 赵庆民 张翌娜 赵瑜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12-14,共3页
根据平顶山市不同区域地形地貌、岩土特性和气候特征,按照持续利用和高效开发的原则,通过运用"蓄、引、截、提"等多种技术手段,解决人畜饮水、灌溉用水、工副业用水、生态用水等用水问题,提出了山丘区不同岩性区域水土资源可... 根据平顶山市不同区域地形地貌、岩土特性和气候特征,按照持续利用和高效开发的原则,通过运用"蓄、引、截、提"等多种技术手段,解决人畜饮水、灌溉用水、工副业用水、生态用水等用水问题,提出了山丘区不同岩性区域水土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途径、适宜的工程技术和开发利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岩性 适宜工程技术 水土资源 开发利用 平顶山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岩性细集料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任岐岗 《路基工程》 2020年第5期65-68,78,共5页
分别采用玄武岩细集料及石灰岩细集料和玄武岩粗集料制备两种不同的AC-13C改性沥青混合料,以及分别采用花岗岩细集料及石灰岩细集料和花岗岩粗集料制备两种不同的AC-25C普通沥青混合料,对两组不同岩性的沥青混合料进行室内路用性能试验... 分别采用玄武岩细集料及石灰岩细集料和玄武岩粗集料制备两种不同的AC-13C改性沥青混合料,以及分别采用花岗岩细集料及石灰岩细集料和花岗岩粗集料制备两种不同的AC-25C普通沥青混合料,对两组不同岩性的沥青混合料进行室内路用性能试验,分析两种不同岩性细集料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粗集料为玄武岩时,用石灰岩细集料代替玄武岩细集料,能够提高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和高温稳定性;粗集料为花岗岩时,用石灰岩细集料代替花岗岩细集料不利于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和高温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不同岩性细集料 路用 油石比 水稳定 高温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地区不同岩性SMA-13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宁 樊旺生 郭亚 《上海公路》 2017年第1期59-62,共4页
依托广西在建的高速项目,分别采用辉绿岩、玄武岩两种不同岩性的碎石进行SMA沥青混合料的设计,通过对比分析两种不同岩性集料的指标以及两种岩性的SMA沥青混合料的油石比、高温稳定性能、抗水损害性能、低温稳定性能、现场路用性能等指... 依托广西在建的高速项目,分别采用辉绿岩、玄武岩两种不同岩性的碎石进行SMA沥青混合料的设计,通过对比分析两种不同岩性集料的指标以及两种岩性的SMA沥青混合料的油石比、高温稳定性能、抗水损害性能、低温稳定性能、现场路用性能等指标,为广西地区因地制宜的选择SMA路面的碎石材料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地区 不同岩性 SMA 沥青路面 能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岩性土壤的日本柳杉幼树生长情况初报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祥秀 李昕 梁勇 《农技服务》 2014年第6期165-165,共1页
通过对黔中地区六种不同岩性(石英砂岩、含煤系砂页岩、紫色砂岩、第四纪红色粘土、灰质白云岩及变余砂岩)土壤上的5年生日本柳杉生长情况调查研究,所得结果表明,岩性不同,所发育形成的土壤理化性质和营养不同,因此在其上生长的日本柳... 通过对黔中地区六种不同岩性(石英砂岩、含煤系砂页岩、紫色砂岩、第四纪红色粘土、灰质白云岩及变余砂岩)土壤上的5年生日本柳杉生长情况调查研究,所得结果表明,岩性不同,所发育形成的土壤理化性质和营养不同,因此在其上生长的日本柳杉生长情况也各不相同,各土壤对日本柳杉生物量的影响存在极显著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柳杉 不同岩性土壤 生长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层岩性不同油藏孔隙度下限确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赵晓明 罗明高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0-92,96,共4页
对于储集层岩石类型不同的油藏,由于其孔隙类型不同,孔隙结构存在较大差异,造成各储集岩具有不同的孔隙度下限。研究发现,利用"J"函数法和分岩性算术平均法计算该类油藏孔隙度下限,均不能准确的反映地下实际情况。而分岩性权... 对于储集层岩石类型不同的油藏,由于其孔隙类型不同,孔隙结构存在较大差异,造成各储集岩具有不同的孔隙度下限。研究发现,利用"J"函数法和分岩性算术平均法计算该类油藏孔隙度下限,均不能准确的反映地下实际情况。而分岩性权重系数法作为一种新方法,它首先针对油藏具有不同储集岩的特点,从孔隙结构研究出发,利用最小流动孔喉半径法,分别求取各储集岩的孔隙度下限;其次充分考虑了各储集岩在实际地层中所占的比例,依据试油结果和岩心描述资料,求取各储集岩的权重系数;最终结合相应各储集岩孔隙度下限值,综合确定油藏孔隙度下限,能较好的反映实际。在准格尔盆地腹部某油藏的实际应用中,效果较好,与采用含油产状法相比较,得到的结果一致,表明这一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层 不同岩性 孔隙度下限 权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洞穴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其地球化学敏感性比较——以贵州双河洞和织金洞为例 被引量:16
15
作者 周忠发 张结 +3 位作者 殷超 潘艳喜 田衷珲 汪炎林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8-105,共8页
不同岩性发育下的洞穴,其洞穴地下水的地球化学敏感性具有明显的差异。对织金洞、双河洞系统的大风洞和皮硝洞等不同岩性的洞穴地下水进行地球化学敏感性研究,对比不同岩性的洞穴水化学特征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3个洞穴地下水... 不同岩性发育下的洞穴,其洞穴地下水的地球化学敏感性具有明显的差异。对织金洞、双河洞系统的大风洞和皮硝洞等不同岩性的洞穴地下水进行地球化学敏感性研究,对比不同岩性的洞穴水化学特征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3个洞穴地下水水化学阳离子以Ca^(2+)、Mg^(2+)为主,阴离子以HCO_3^-和SO_4^(2-)为主;织金洞水化学类型为Ca-HCO_3型,皮硝洞为Ca·Mg-SO_4·HCO_3型,大风洞为Ca·Mg-HCO_3型。(2)白云岩洞穴(双河洞)地下水Mg^(2+)/Ca^(2+)明显高于灰岩洞穴(织金洞),但在含膏白云岩洞穴(皮硝洞)中,地下水Mg^(2+)/Ca^(2+)比值由于受白云岩和石膏的风化溶解的影响,Mg^(2+)/Ca^(2+)变化幅度较大。(3)3个岩溶洞穴地下水地球化学敏感性中,阳离子以Ca^(2+)最强;阴离子在织金洞和大风洞地下水中以HCO_3^-较强,而在皮硝洞地下水中SO_4^(2-)则表现出较强的敏感性,各主量离子的地球化学敏感性总体上表现为皮硝洞>织金洞>大风洞。因此通过对不同岩性的洞穴地下水进行地球化学敏感性研究,以期为岩溶区地下水环境和保护岩溶水文生态提供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地下水 敏感 地球化学 不同岩性 织金洞 双河洞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制砂岩性对胶砂及水工混凝土的和易性与强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宪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3年第7期29-32,共4页
为明确水工混凝土及胶砂和易性与强度受机制砂岩性的影响,更好地适应机制砂加工的岩种矿石,试验研究粒形、级配相同而岩性不同的6种机制砂对胶砂及水工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岩性机制砂化学组成、石粉吸附性、颗粒表面组构对... 为明确水工混凝土及胶砂和易性与强度受机制砂岩性的影响,更好地适应机制砂加工的岩种矿石,试验研究粒形、级配相同而岩性不同的6种机制砂对胶砂及水工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岩性机制砂化学组成、石粉吸附性、颗粒表面组构对和易性影响较为显著,对强度影响较低,钙质总体优于硅质机制砂;石粉吸附性大、颗粒表面组构不平整的片麻岩与花岗岩机制砂对和易性影响相对较大,外加剂适应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混凝土 胶砂 机制砂 不同岩性 和易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巷锚网喷支护参数的合理选择及应用
17
作者 李德杰 张乾 《煤炭科技》 2008年第3期55-56,59,共3页
在中泰公司三水平轨道暗斜井施工过程中,当围岩条件为中粒砂岩及石灰岩时,将锚喷支护的锚杆间排距由原来的0.7 m调整为0.9 m及0.8 m,在砂质泥岩条件下锚杆的间排距为0.6 m。通过工业性试验和现场观测,充分表明在技术上可行,安全可靠,经... 在中泰公司三水平轨道暗斜井施工过程中,当围岩条件为中粒砂岩及石灰岩时,将锚喷支护的锚杆间排距由原来的0.7 m调整为0.9 m及0.8 m,在砂质泥岩条件下锚杆的间排距为0.6 m。通过工业性试验和现场观测,充分表明在技术上可行,安全可靠,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岩性 支护参数 合理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巷锚网喷支护参数合理选择及应用
18
作者 张乾 《煤矿现代化》 2008年第3期65-66,共2页
在中泰公司三水平轨道暗斜井施工过程中,将围岩条件为中粒砂岩、石灰岩时锚喷支护的锚杆间排距由原来的600m×600mm、700m×700mm调整为800m×800mm,在砂质泥岩条件下锚杆的间排距600m×600mm,通过工业性试验,现场观测... 在中泰公司三水平轨道暗斜井施工过程中,将围岩条件为中粒砂岩、石灰岩时锚喷支护的锚杆间排距由原来的600m×600mm、700m×700mm调整为800m×800mm,在砂质泥岩条件下锚杆的间排距600m×600mm,通过工业性试验,现场观测充分表明,在技术上可行,安全上可靠,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岩性 支护参数 合理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征火山岩储层需要进行综合核磁共振试验
19
作者 刘婕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9年第4期108-108,共1页
为更好地了解不同岩性火山岩储层的核磁共振(NMR)特征,开展了一项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综合的室内核磁共振技术准确识别火山岩储层-层段岩性,是正确进行火山岩核磁共振测井解释的首要前提。研究成果对深入了解火山岩储层核磁共振特征,开... 为更好地了解不同岩性火山岩储层的核磁共振(NMR)特征,开展了一项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综合的室内核磁共振技术准确识别火山岩储层-层段岩性,是正确进行火山岩核磁共振测井解释的首要前提。研究成果对深入了解火山岩储层核磁共振特征,开展相应区域的核磁共振储层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储层 核磁共振测井 核磁共振技术 储层评价 核磁共振试验 不同岩性 研究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穿越红黏土接触带初期支护优化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李雪峰 尚应超 +3 位作者 谷笑旭 于介 杨文波 蒋雅君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9-53,共5页
研究目的:不同岩性接触带地质条件复杂,围岩软硬不均,隧道变形与常规地层隧道有所不同。本文以贾塬隧道穿越红黏土与砂岩夹泥岩接触带地段为依托,建立相应数值模拟分析模型,对初支厚度、拱架间距、锚杆长度和间距在控制围岩变形和初支... 研究目的:不同岩性接触带地质条件复杂,围岩软硬不均,隧道变形与常规地层隧道有所不同。本文以贾塬隧道穿越红黏土与砂岩夹泥岩接触带地段为依托,建立相应数值模拟分析模型,对初支厚度、拱架间距、锚杆长度和间距在控制围岩变形和初支应力方面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论:(1)隧道穿越红黏土与砂岩夹泥岩接触带时,开挖扰动引起的洞周变形占总变形量较大;(2)初期支护厚度和钢拱架间距两个参数对隧道变形和初支应力控制效果明显;(3)边墙锚杆的长度和间距对隧道变形影响不明显;(4)该成果可为隧道穿越不同岩性接触带时的支护参数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岩性接触带 应力 变形 数值模拟 初期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