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雪茄茄芯和茄衣烟叶不同区段化学成分和品质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晶晶 荣仕宾 +7 位作者 秦艳青 周骏 曾代龙 钟秋 赵园园 刘德水 张瑞娜 史宏志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69,共8页
为明确雪茄烟叶不同区段的品质差异,以雪茄品种德雪1号发酵后分拣出的一等茄衣和茄芯烟叶为材料,对叶基至叶尖5个不同区段的常规化学成分、中性香气成分、烟草特有亚硝胺(TSNAs)及前体物含量进行测定,并进行感官评吸鉴定。结果表明,雪... 为明确雪茄烟叶不同区段的品质差异,以雪茄品种德雪1号发酵后分拣出的一等茄衣和茄芯烟叶为材料,对叶基至叶尖5个不同区段的常规化学成分、中性香气成分、烟草特有亚硝胺(TSNAs)及前体物含量进行测定,并进行感官评吸鉴定。结果表明,雪茄烟叶不同区段化学成分差异显著,还原糖、总糖含量在叶尖和近叶尖区段相对较高,总氮和蛋白质含量在近叶基区段较高,烟碱含量自叶基到叶尖先升高后降低。茄芯、茄衣烟叶的中性香气成分含量从叶基至叶尖均先增加后减少,其中茄芯烟叶在叶中区段最高,茄衣在近叶基区段最高。2种类型雪茄烟叶的TSNAs含量从叶基至叶尖均持续下降,但降幅不同,茄芯、茄衣烟叶叶尖较叶基分别下降68.25%、30.19%。除刺激性外,2种烟叶的6项感官质量指标得分及总分从叶基至叶尖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以叶中和近叶尖区段较优。综上,雪茄烟叶以叶中和近叶尖区段香气浓郁,有害成分低,评吸质量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茄 茄芯 茄衣 烟叶 不同区段 化学成分 中性致香成分 烟草特有亚硝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烤烟叶主脉不同区段色度及Fisher最优分割法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高占勇 王慧 +6 位作者 杨晶津 卢洪林 王玉真 华一崑 李思源 杨佳东 高辉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5-51,共7页
【目的】分析初烤烟叶主脉不同区段色度值的变化,为烟梗的差异化加工和分类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云烟87 B3F、C3F初烤烟叶为试验对象,将每片烟叶中的主脉平均分成6段,采用色差计测定每个区段烟梗粉末的色度值L^*(明度值)、a^*(... 【目的】分析初烤烟叶主脉不同区段色度值的变化,为烟梗的差异化加工和分类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云烟87 B3F、C3F初烤烟叶为试验对象,将每片烟叶中的主脉平均分成6段,采用色差计测定每个区段烟梗粉末的色度值L^*(明度值)、a^*(红度值)、b^*(黄度值)和E(总色差值),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分别研究不同区段烟梗色度值的差异性及变化趋势,并通过Fisher最优分割法分析2种烟叶主脉最佳的分段比例。【结果】①同一烟叶主脉不同区段烟梗的色度值L^*、a^*、b^*、E总体均存在显著差异;B3F和C3F烟叶主脉相同区段的色度值对比,L^*值为C3F>B3F,a^*、b^*、E值为B3F>C3F。②从主脉基部到尖部,L^*值呈先降低后升高的抛物线形变化趋势,a^*、E值呈先升高后降低的抛物线形变化趋势,b^*值呈逐渐升高的线性变化趋势。③从梗基到梗尖,B3F烟叶主脉最佳分段比例可分为1/6、3/6、1/6、1/6,C3F烟叶主脉最佳分段比例可分为4/6、1/6、1/6。【结论】烟叶主脉不同区段的色度存在较大差异和规律性变化趋势,叶基和叶中部分的烟梗更适宜作为制梗丝的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烤烟叶 主脉不同区段 色度值 Fisher最优分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叶烘烤中不同区段叶片含水量、色素和酶活性变化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烨 王松峰 +5 位作者 许锡祥 高峻 张建强 刘辉 高宪辉 孙福山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6-72,共7页
为探索不同分割区段烟叶烘烤中主要生理变化趋势和差异,将烟叶去除主脉等分为叶基(T1)、叶中(T2)、叶尖(T3)3个区段,与整叶(CK)装在同一温湿度自控电热烤箱进行烘烤,测定不同处理叶片含水量、色素和主要酶活性变化差异。结果表明,不同... 为探索不同分割区段烟叶烘烤中主要生理变化趋势和差异,将烟叶去除主脉等分为叶基(T1)、叶中(T2)、叶尖(T3)3个区段,与整叶(CK)装在同一温湿度自控电热烤箱进行烘烤,测定不同处理叶片含水量、色素和主要酶活性变化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区段处理含水量主要在42~47℃差异较大,42℃末为CK>T1>T2>T3,47℃末为CK>T2>T3>T1;叶绿素含量在开烤至47℃末T1较高;类胡萝卜素含量在开烤至42℃末T1较高;类叶比在47℃末差异最大,且T3>T2>CK>T1;淀粉酶活性均在38℃末达到第1个峰值,且T3>T2>T1>CK;在38~54℃末CK的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最大,T1、T2、T3间无明显差异;各处理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在38℃末达到最高峰,CK、T2、T3较接近,T1最低。在烘烤过程中烟叶不同区段叶内含水量、色素、酶活性变化趋势大体相似,但在不同烘烤关键阶段存在一定差异,这为优化片烟烘烤工艺和提高烤后烟叶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烘烤 不同区段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送电区段内典型敷设方式下海缆载流量模型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吴倩 张涛 +2 位作者 冉华军 江世杰 时光蕤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1-121,共11页
海上送电线路中不同段敷设方式的差异性会对海缆载流量造成较大影响,因此从送电区段角度出发研究段内典型敷设方式下的载流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建立了±160 kV直流输电工程送出海缆线路中登陆段、海底段的海缆电-热-流耦合模型,基... 海上送电线路中不同段敷设方式的差异性会对海缆载流量造成较大影响,因此从送电区段角度出发研究段内典型敷设方式下的载流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建立了±160 kV直流输电工程送出海缆线路中登陆段、海底段的海缆电-热-流耦合模型,基于有限元用控制变量法研究了登陆段中海缆敷设于电缆沟底部和角钢支架、海底段中铺设和直埋4种典型敷设方式下的空气域尺寸、角钢支架放置位置、海水温度和流速及土壤温度对海缆稳态载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海缆敷设于电缆沟底部时受空气域尺寸的影响较大,增大对流散热面积可有效提高海缆稳态载流量;计算敷设于角钢支架上的海缆载流量要考虑到支架与沟内壁形成的半封闭区域,埋设于深度浅的支架时海缆的温度更低,载流量更大;在海底段,铺设时海缆温度跟随海水温度的升降发生同向变化,与海水流速增减趋势相反;土壤温度的升高造成埋设海缆载流量降低;登陆段为载流量计算的瓶颈段,电缆沟底部敷设可采用充水电缆沟有效提升载流量;敷设在支架上时加装冷却水管可使其载流量达到工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送电区段 海缆 稳态载流量 有限元法 瓶颈载流量提升 充水电缆沟 冷却水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锥型光纤布喇格光栅光谱特性
5
作者 赵洪霞 程培红 +3 位作者 丁志群 鲍吉龙 蒋鹏 李银杰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7-42,共6页
利用传输矩阵法和有限元法分析了光栅周期、调制深度、锥腰直径和不同设计区段长度比等光栅制作参量和结构设计参量对双锥型光纤布喇格光栅光谱特性的影响.软件仿真结果表明:限定相关参量后,光栅周期增大,双锥型光纤布喇格光栅整体反射... 利用传输矩阵法和有限元法分析了光栅周期、调制深度、锥腰直径和不同设计区段长度比等光栅制作参量和结构设计参量对双锥型光纤布喇格光栅光谱特性的影响.软件仿真结果表明:限定相关参量后,光栅周期增大,双锥型光纤布喇格光栅整体反射谱右移,与均匀分布光纤布喇格光栅光谱变化规律一致;调制深度增强,两主反射峰基本不变,而两主反射峰中间的次级峰个数增多,光强增大;锥腰直径减小,激发更多包层模,干涉峰个数增多,强度提升;整根光栅长度保持1cm不变,锥腰区,标准光栅区和渐变光栅区长度比直接影响次级峰的数量和幅值,随着渐变光栅区长度占比的增大,次级峰的幅值增大,同时个数减少.双锥型光纤布喇格光栅可在多参量传感器、多通道滤波器、多通道半导体激光器、色散补偿和光上下载分插复用等方面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双锥型FBG 光栅周期 调制深度 锥腰直径 不同区段长度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排露沟流域青海云杉种群结构与空间分布格局 被引量:19
6
作者 赵维俊 王顺利 +2 位作者 孟好军 马剑 牛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75-80,共6页
森林种群结构与空间分布格局研究是生态恢复和生态水文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空间代替时间将祁连山排露沟流域青海云杉林分布区划分为4个海拔区段,并在不同区段内设置样地进行调查,分析青海云杉种群结构与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青... 森林种群结构与空间分布格局研究是生态恢复和生态水文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空间代替时间将祁连山排露沟流域青海云杉林分布区划分为4个海拔区段,并在不同区段内设置样地进行调查,分析青海云杉种群结构与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青海云杉种群垂直结构表明,不同海拔区段乔木层中层木均最多,海拔2 900~3 100 m和3 100~3 300 m上层木居中,海拔2 700~2 800 m下层木居中。种群径级结构表明,小树和中树所占总体比例均达到76.3%以上,大树个体较少,青海云杉种群更新较好,处于恢复阶段。种群空间分布格局表明,海拔2 700~2 800 m、2 900~3 100 m和3 100~3 300 m的青海云杉种群呈聚集分布格局,海拔2 800~2 900 m的青海云杉种群呈泊松分布格局,2种分布格局可能分别受制于气候因子和自身的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海拔区段 青海云杉种群 空间分布格局 祁连山排露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