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坝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储量对不同利用方式与程度的响应 被引量:12
1
作者 杨树晶 李涛 +4 位作者 干友民 王永 纪磊 宋中齐 刘焘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17,共6页
为探讨阿坝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储量对不同利用方式与程度的响应,选取不同利用方式(天然割草地、人工栽培、放牧草地)和生长季不同利用程度(冬春放牧草地、夏秋轻度放牧草地、夏秋中度放牧草地和夏秋重度放牧草地)等18个样地,用土钻... 为探讨阿坝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储量对不同利用方式与程度的响应,选取不同利用方式(天然割草地、人工栽培、放牧草地)和生长季不同利用程度(冬春放牧草地、夏秋轻度放牧草地、夏秋中度放牧草地和夏秋重度放牧草地)等18个样地,用土钻法分0~5、5~10、10~20、20~30、30~50、50~70、70~100cm共7个土壤层次取样分析。结果表明:(1)土壤有机碳储量表现为夏秋放牧草地(28.338kg)〉冬春放牧草地(24.477kg)〉天然割草地(20.942kg)〉人工栽培草地(17.814kg);生长季不同利用程度草地土壤有机碳储量夏秋轻度放牧草地(36.253kg)〉夏秋重度放牧草地(29.423kg)〉冬春放牧草地(24.477kg)〉夏秋中度放牧草地(18.054kg)。(2)土壤有机碳储量占草地有机碳储量的98%以上,远远大于植被有机碳储量,约为植被的58.83~258.10倍。(3)土壤表层(0~20cm)有机碳储量占土壤总有机碳储量的35%以上,表层聚集明显。利用方式与放牧程度对草地土壤有机碳储量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不同利用方式 不同利用程度 土壤有机碳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