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山东寿光不同利用方式下农田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状况及其变化 |
曾希柏
白玲玉
李莲芳
苏世鸣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45
|
|
2
|
不同利用方式下草地优势植物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
徐沙
龚吉蕊
张梓榆
刘敏
王忆慧
罗亲普
|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41
|
|
3
|
阿坝牧区草地不同利用方式与程度对植被碳含量的影响 |
杨树晶
李涛
干友民
王永
纪磊
宋中齐
刘焘
|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2
|
|
4
|
阿坝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储量对不同利用方式与程度的响应 |
杨树晶
李涛
干友民
王永
纪磊
宋中齐
刘焘
|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2
|
|
5
|
北方栽培草地土壤微生物特征对不同利用方式的响应 |
徐丽君
杨桂霞
王波
徐大伟
|
《草业与畜牧》
|
2015 |
1
|
|
6
|
不同利用方式下内蒙古典型草原群落物种相互关系的年际变化 |
高韶勃
刘磊
王宇坤
李静鹏
赵念席
高玉葆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6
|
|
7
|
不同利用方式土壤颗粒分形特征及其与土壤有机碳库稳定性的关系 |
管光玉
范燕敏
武红旗
闫德智
|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2
|
|
8
|
不同利用方式对内蒙古典型草原主要群系生态用水的影响 |
张泽
孙贺阳
郑云暖
王敏
清华
杨劼
包铁军
|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9
|
不同利用方式对荒地退化红壤肥力状况的影响 |
叶伟建
黄春应
翁俊基
林明添
|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
2004 |
6
|
|
10
|
不同利用方式河套平原盐碱土盐分特征 |
景宇鹏
李跃进
高娃
蔺亚莉
李秀萍
王文曦
张欣昕
狄彩霞
|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9
|
|
11
|
不同利用方式对天山北坡典型牧户草地植物群落的影响 |
毛新安
吾力布森.艾力巴依
荀其蕾
安沙舟
|
《新疆畜牧业》
|
2016 |
0 |
|
12
|
岩溶石漠化地区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肥力和重金属质量分数的影响 |
邵晗
王虎
王妍
徐红枫
苏倩
刘云根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8
|
|
13
|
岩溶地区不同利用方式土壤土力学特性垂直变化特征 |
孙泉忠
郭菁
王钰
彭璨
|
《中国岩溶》
CAS
CSCD
|
2013 |
4
|
|
14
|
太行山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结构、碳库组分与微生物特征的影响 |
乔文艳
王霞磊
黄绍文
栾好安
|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5
|
红壤坡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蒸发和植被蒸腾规律研究 |
王晓燕
陈洪松
王克林
|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21
|
|
16
|
不同草场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性状变化的对比研究 |
乌仁苏都
苏亚拉
包翔
|
《内蒙古林业科技》
|
2012 |
1
|
|
17
|
喀斯特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中养分和酶活性的研究——以花江为例 |
卢怡
龙健
廖洪凯
李娟
刘灵飞
郭琴
姚斌
龙治峰
|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3
|
|
18
|
丘陵平原过渡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DDTs残留及潜在风险 |
林静
杨万勤
张健
简毅
王奥
周利强
|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6
|
|
19
|
豫西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及其矿化特征 |
刘晶
田耀武
张巧明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9
|
|
20
|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宁夏盐渍化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
李明
马飞
陈晓娟
王锐
|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