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稻田保护性耕作研究——Ⅱ.不同耕作方式对水稻产量及生理生态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姚珍 黄国勤 +4 位作者 张兆飞 彭剑锋 吴孙娟 章秀福 高旺盛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2-186,共5页
不同耕作方式的田间小区试验和大田示范结果表明,早免晚耕和双季免耕的耕作方式能有效提高水稻群体质量和叶面积指数,同时能提高水稻产量,一般免耕可以增加有效穗数,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免耕抛秧保护性耕作措施能有效... 不同耕作方式的田间小区试验和大田示范结果表明,早免晚耕和双季免耕的耕作方式能有效提高水稻群体质量和叶面积指数,同时能提高水稻产量,一般免耕可以增加有效穗数,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免耕抛秧保护性耕作措施能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增加水稻千粒重,促进水稻增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保护性耕作方式 水稻产量 生理生态 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