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可逆电穿孔消融兔胆囊侧肝脏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19
1
作者 梁冰 牛立志 +13 位作者 曾健滢 周亮 周序珑 方刚 姚飞 邓春娟 汪媛 张波 李书英 邓春梅 杨惠霏 李家亮 刘建国 徐克成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20-324,共5页
目的研究靠近胆囊0.5 cm处不可逆电穿孔肝脏消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新西兰白兔3只作为实验动物,在靠近胆囊0.5 cm处肝脏进行不可逆电穿孔消融,并于7 d后观察消融区域的肝脏病理反应和胆囊损伤情况。结果 3只动物均成功完成消融... 目的研究靠近胆囊0.5 cm处不可逆电穿孔肝脏消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新西兰白兔3只作为实验动物,在靠近胆囊0.5 cm处肝脏进行不可逆电穿孔消融,并于7 d后观察消融区域的肝脏病理反应和胆囊损伤情况。结果 3只动物均成功完成消融。消融7 d后,肝脏面原消融区平均直径3.00 cm黄色坏死灶,肝膈面形成1个平均直径1.67 cm类圆形黄色坏死灶。2只实验兔消融部位和腹壁、1只肝叶和膈肌发生小片段浅度粘连。2只肠系膜则与胆囊消融灶区发生严重粘连。光镜下可见肝大片坏死且消失,仅有部分凝固性坏死肝组织残留,外围有少量斑点状钙化,炎性肉芽组织和小胆管显著增生。肝门静脉血管平滑肌损伤不明显,肌层小范围纤维素样变性、胆囊黏膜上皮大部分坏死,胆囊外结缔组织水肿、胆总管部分黏膜上皮坏死,部分上皮仍存在,肌层完好。结论消融部位肝脏组织完全坏死,消融灶和周围组织分界明显,胆囊出现损伤,但无胆囊漏发生。因此,对于靠近胆囊的肝脏肿瘤而言,不可逆电穿孔可能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不可逆电穿孔消融 胆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引导经皮不可逆电穿孔消融治疗肾细胞癌4例 被引量:4
2
作者 陆健 黄蔚 +3 位作者 王忠敏 陈志瑾 贡桔 夏宁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43-446,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不可逆电穿孔(IRE)消融术治疗肾细胞癌的初步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临床经穿刺病理证实的4例无手术适应证的肾细胞癌患者的5个病灶,经术前评估后,在全身麻醉下行IRE消融治疗。术后采用2000年新修订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不可逆电穿孔(IRE)消融术治疗肾细胞癌的初步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临床经穿刺病理证实的4例无手术适应证的肾细胞癌患者的5个病灶,经术前评估后,在全身麻醉下行IRE消融治疗。术后采用2000年新修订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价治疗的有效性,并观察并发症。结果 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病灶大小0.9~40.8 cm^3,平均(16.84±16.45)cm^3,消融时间42~88 min,平均(76.40±19.40)min,消融6~8次,平均(7.0±0.7)次,总脉冲数750~2 240次,平均(1 706.0±587.8)次。术中、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术后即刻及1、3个月行增强CT和/或增强MR复查,病灶消融区均呈低密度/低信号改变,增强扫描未见异常强化区,肿瘤周围组织形态、密度(信号)未见异常。术后3个月复查评价疗效,5个病灶均完全缓解。结论 CT引导下经皮IRE消融术治疗肾癌安全、有效,近期疗效显著,是临床上无手术适应证肾癌患者可选择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放射学 介入性 不可逆电穿孔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可逆电穿孔消融术联合PD-1抑制剂治疗小鼠肝癌效果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侯思楠 王卫东 +3 位作者 钟泽龙 倪嘉延 陈耀庭 许林锋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54-458,共5页
目的探讨不可逆电穿孔(IRE)消融术联合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PD)-1抑制剂治疗小鼠肝癌效果及肿瘤微环境变化。方法构建小鼠皮下肝癌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IRE组、PD-1组和IRE联合PD-1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免疫组化分... 目的探讨不可逆电穿孔(IRE)消融术联合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PD)-1抑制剂治疗小鼠肝癌效果及肿瘤微环境变化。方法构建小鼠皮下肝癌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IRE组、PD-1组和IRE联合PD-1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免疫组化分析不同组别不同时间点肿瘤组织CD8和Foxp3细胞表达,流式细胞学检测外周血T细胞分群,并描绘肿瘤生长曲线。结果 IRE消融术联合PD-1抑制剂治疗后,小鼠肿瘤体积明显缩小,外周血和肿瘤组织CD8+T细胞表达均增多,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明显下降。结论 IRE消融术联合PD-1抑制剂能有效减少肿瘤负荷,引起肿瘤微环境改变,为肝癌消融联合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可逆电穿孔消融 PD-1抑制剂 肝癌 肿瘤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可逆电穿孔消融肿瘤围手术期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秦子淋 牛立志 +9 位作者 梁冰 周亮 方刚 钱伟 朱玮冰 徐炯源 胡勇 曾健滢 陈继冰 徐克成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23-227,共5页
目的总结分析不可逆电穿孔消融多部位肿瘤在围手术期发生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对接受不可逆电穿孔术的200例肿瘤患者(胰腺肿瘤71例、肝肿瘤64例、其它肿瘤65例)在围手术期发生的并发症进行观察及统计,分析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其处理... 目的总结分析不可逆电穿孔消融多部位肿瘤在围手术期发生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对接受不可逆电穿孔术的200例肿瘤患者(胰腺肿瘤71例、肝肿瘤64例、其它肿瘤65例)在围手术期发生的并发症进行观察及统计,分析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其处理。结果术中无一例死亡。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在胰腺和肝脏肿瘤消融,包括3例胰腺肿瘤术后10、11、15 d出现十二指肠动脉出血,2例肝肿瘤术后9 d消化道出血和胆道感染性休克,经介入栓塞和/或血管结扎手术后和抗感染治疗得以控制。轻微并发症经过对症治疗均在14 d以内缓解。结论不可逆电穿孔消融术全身性炎性反应少、术中、后不良反应可控,安全性较高。该疗法虽仍可能损伤胰腺肿瘤内或周边血管,但针对其原因进行改善,我们可以有效避免出现严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可逆电穿孔消融 肿瘤 围手术期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