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期、不可置信的承诺与政策失效——来自房地产行业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20
1
作者 王来福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6-62,共7页
本文结合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典型事实,通过建立一个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与实证研究,分析了公众预期对经济政策效果的影响。文章的结论表明,由于政策效果的事前不可观测与事后执行当中的逆转,房地产调控政策成为不可置信的承诺;在社会公... 本文结合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典型事实,通过建立一个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与实证研究,分析了公众预期对经济政策效果的影响。文章的结论表明,由于政策效果的事前不可观测与事后执行当中的逆转,房地产调控政策成为不可置信的承诺;在社会公众理性预期的基础上,政策承诺的不可信导致调控政策失效;预期与政策承诺的不可信是房价的G ranger因,且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预期与政策承诺的不可置信性对房地产价格有着长期的正向动态影响,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影响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期 不可置信的承诺 房地产业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可置信和动态不一致——农村税费政策博弈角度的解释
2
作者 梁红梅 柳建平 杜延军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24-127,共4页
通过建立欠发达地区乡级政府与其上级政府在农村税费政策方面的动态博弈模型及其对模型的分析 ,得出当前我国农村税费政策存在的“不可置信”和“动态不一致性”问题。
关键词 农村税费 政策博弈 不可置信 动态不一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法判决一定不利于弱者吗?
3
作者 戴治勇 《南方经济》 CSSCI 2012年第8期115-122,共8页
当多目标的政府由于某种条件约束,既没有做出有效承诺,也难以建立一以贯之的声誉的时候,将难以取得民众的信任,官员或法官的渎职、腐败将加强这种不信任。在这种背景下,当政府(官员)真的按照法律执行,民众也可能心生疑窦。机会主义弱者... 当多目标的政府由于某种条件约束,既没有做出有效承诺,也难以建立一以贯之的声誉的时候,将难以取得民众的信任,官员或法官的渎职、腐败将加强这种不信任。在这种背景下,当政府(官员)真的按照法律执行,民众也可能心生疑窦。机会主义弱者采取策略性行为于是有机可乘,通过理论上看起来不可置信的威胁获得于己有利的判决往往能够成功。它的成功又会引发执行官员或法官、普通民众的一系列策略性反应,甚至造成整个社会机会主义盛行,无视规则的不利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誉 不可置信威胁 信任 机会主义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国有商业银行债权保护不足的信贷博弈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彭辉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6-49,共4页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初始禀赋决定了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出于国家控制金融收益目的,国有银行在经历不同于国有企业产权结构的调整过程中,积累了巨额金融风险。本文比较了贷款人和借款人在不同法律及法律执行力约束下截然不同的博弈结果;...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初始禀赋决定了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出于国家控制金融收益目的,国有银行在经历不同于国有企业产权结构的调整过程中,积累了巨额金融风险。本文比较了贷款人和借款人在不同法律及法律执行力约束下截然不同的博弈结果;分析在法律不完备环境下国有企业向国有银行借贷过程中存在故意逃债的道德风险激励行为;并认为新《破产法》中也存在一些模糊权利界定,对债权人权益保护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置信博弈 不可置信博弈 道德风险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