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中磺胺类抗生素(SAs)不可提取态残留的形成机制与稳定性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海风 杨洋 +1 位作者 李靖 梁妮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483-2495,共13页
磺胺类抗生素(SAs)是广泛检出于各地土壤的一类典型抗生素,其进入土壤后会诱导产生抗性基因,从而扰乱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为了应对其环境风险,有必要明晰SAs在土壤环境中可能的迁移转化途径.SAs在土壤中形成的不可提取态残留(NERs)是... 磺胺类抗生素(SAs)是广泛检出于各地土壤的一类典型抗生素,其进入土壤后会诱导产生抗性基因,从而扰乱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为了应对其环境风险,有必要明晰SAs在土壤环境中可能的迁移转化途径.SAs在土壤中形成的不可提取态残留(NERs)是其重要的环境归趋,该途径有利于降低SAs的环境毒性.因此,本文对SAs-NERs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重点概述了土壤中SAs的残留现状及其环境风险,阐述了各类SAs-NERs的形成机制,同时对SAs-NERs的稳定性以及影响其形成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并简要展望了SAs-NERs研究领域需要关注的问题,以期为SAs-NERs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类抗生素 不可提取态残留 吸附 共价结合 生物同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不可提取态残留的测试方法、生成特征与环境风险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丁洋 张原 +2 位作者 黄焕芳 李小水 祁士华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9-212,共14页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是一类具持久性、高生物蓄积性、高毒性且具长距离迁移性的高关注度化学物质,土壤是其主要储存库.POPs进入土壤后,与土壤结合发生老化现象,一部分生成不可提取态残留(non-extracta...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是一类具持久性、高生物蓄积性、高毒性且具长距离迁移性的高关注度化学物质,土壤是其主要储存库.POPs进入土壤后,与土壤结合发生老化现象,一部分生成不可提取态残留(non-extractable residue,NER).作为POPs环境归趋中的重要过程,NER的生成传统上被视为污染物的去毒或降解途径;但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或者受环境条件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土壤中NER可能会再次释放,造成环境风险.国内外有关土壤有机污染物NER的研究已有较多报道,但其中关于POPs-NER的报道相对欠缺.本文介绍了POPs-NER的同位素测试手段和生成机理,对特定组分NER的测试方法、POPs-NER生成的动力学模型与影响因素以及POPs-NER的释放与环境风险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简要分析了当前POPs-NER研究领域的局限和未来需要关注的问题.由于部分研究方向缺乏POPs-NER的案例,本文分析了一些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NER的相关研究,以期为今后POPs-NER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不可提取态残留 老化 锁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生素在土壤中的归趋及不可提取态残留 被引量:14
3
作者 饶怡璇 汪斌 +1 位作者 何玉洁 季荣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49-560,共12页
抗生素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种新兴环境污染物,进入环境后会被降解或残留在环境介质和环境生物体内.在土壤中形成不可提取态残留(NERs)是抗生素重要的环境归趋,然而有关土壤中抗生素NERs形成机理和环境风险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NERs的... 抗生素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种新兴环境污染物,进入环境后会被降解或残留在环境介质和环境生物体内.在土壤中形成不可提取态残留(NERs)是抗生素重要的环境归趋,然而有关土壤中抗生素NERs形成机理和环境风险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NERs的形成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抗生素的环境危害,但当土壤环境条件改变时NERs仍有重新释放的潜在风险.本文在综述环境中抗生素的污染来源、浓度和风险的基础上,总结了土壤中抗生素的归趋,讨论了NERs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稳定性和生物可利用性,并指出了环境中抗生素的归趋尤其是NERs的研究中尚存在的科学问题.未来研究中应关注土壤生物活动对抗生素NERs形成的影响,以及非靶向生物内的抗生素转化,建立标准化的NERs分析方法,为全面揭示土壤中抗生素的归趋、准确评估抗生素的环境风险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土壤 生物体 归趋 不可提取态残留 环境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溴双酚A在土壤中的降解转化及残留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蔡蕊 王文姬 +1 位作者 许航 季荣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2-110,共9页
四溴双酚A (tetrabromobisphenol A,TBBPA)是全球生产量最大的溴代阻燃剂,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和塑料等高分子材料的生产中.由于高的亲脂性及环境稳定性,TBBPA在土壤中易于累积.土壤作为污染物主要的汇之一,污染物在土壤中的环境过程和... 四溴双酚A (tetrabromobisphenol A,TBBPA)是全球生产量最大的溴代阻燃剂,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和塑料等高分子材料的生产中.由于高的亲脂性及环境稳定性,TBBPA在土壤中易于累积.土壤作为污染物主要的汇之一,污染物在土壤中的环境过程和归趋对正确评价污染物的环境风险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土壤中TBBPA在不同氧化还原条件(无氧条件,连续无氧-有氧条件和有氧条件)下、植物(芦苇和水稻)或蚯蚓(Metaphire guillelmi和Eisenia fetida)存在时的降解、矿化、代谢路径、不可提取态残留(non-extractable residues,NERs)形成和稳定性,以及相关微观机理.TBBPA在无氧条件下脱溴降解为双酚A,并稳定地存在于无氧土壤中.有氧土壤中的TBBPA经过甲基化、本位取代,以及烷基链断裂生成多种代谢产物.植物和蚯蚓会改变土壤中TBBPA的归趋,具体表现为明显降低TBBPA矿化,增加甲基化(形成更多甲基醚类代谢产物),减少NERs形成.TBBPA及其代谢产物可以和土壤中有机质以酯键和醚键的方式形成NERs.土壤氧化还原状态的改变会使NERs释放TBBPA及其代谢产物,但水稻根系分泌物添加到土壤中对NERs的释放没有显著影响.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TBBPA在土壤中转化的微生物学机制、土壤中NERs的形成机制、在生物体内的转化体制、以及土壤中不同形态NERs和生物体内NERs的稳定性和生物效应等,为全面准确评估TBBPA的环境风险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BPA 代谢 归趋 不可提取态残留 溴代阻燃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