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不可恢复蠕变柔量评价沥青自愈合性能 被引量:3
1
作者 黄立葵 闫朝亮 宋伟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2-66,共5页
为找到能简便、准确评价沥青结合料自愈合能力的指标,采用特制试验环将70^#基质沥青制作出具有内部缺陷的双片组(3 mm+3 mm)和一次性制作的单片组(6 mm)试样,分别进行了不同试验温度、平行板间距、愈合时间和愈合温度条件下沥青样品的M... 为找到能简便、准确评价沥青结合料自愈合能力的指标,采用特制试验环将70^#基质沥青制作出具有内部缺陷的双片组(3 mm+3 mm)和一次性制作的单片组(6 mm)试样,分别进行了不同试验温度、平行板间距、愈合时间和愈合温度条件下沥青样品的MSCR试验,并对比DSR温度扫描试验结果。研究发现,对于40℃保温2 min愈合的试样,在试验温度25℃、平行板间距5 mm时进行MSCR试验得到的不可恢复蠕变柔量之比(SJnr)可作为沥青结合料自愈合性能的评价指标,为表征沥青结合料的自愈合性能,提供了一种新的试验方法和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CR试验 沥青结合料 自愈合 不可恢复蠕变柔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水路面高黏沥青的制备及高温流变性能研究
2
作者 王靖 曾庆华 +1 位作者 归楷昌 杜川 《山西建筑》 2024年第11期116-119,共4页
以SBS,SBR,C 9石油树脂、橡胶粉、橡胶油、硫磺粉为原料,通过挤出机生产高黏改性剂颗粒加入沥青中,并详细叙述了高黏沥青的制备方案。同时,采用DSR流变仪对高黏沥青的高温流变特性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扫描模式下,随着温度的升高... 以SBS,SBR,C 9石油树脂、橡胶粉、橡胶油、硫磺粉为原料,通过挤出机生产高黏改性剂颗粒加入沥青中,并详细叙述了高黏沥青的制备方案。同时,采用DSR流变仪对高黏沥青的高温流变特性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扫描模式下,随着温度的升高,不同掺量的高黏改性沥青车辙因子逐渐降低,在同一温度下,高黏剂掺量越大,车辙因子越大,在6%~8%之间提升程度最大。同时,高黏沥青的相位角正切值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大,弹性部分逐渐向黏性部分转化,失去可恢复变形的能力。在频率扫描模式下,低频阶段的车辙因子低于高频阶段,而相位角正切值在低频阶段大于高频阶段,表明低频率下沥青胶结料的抗变形能力较差。在MSCR试验中,随着掺量的增加,高黏沥青的不可恢复蠕变柔量在不同应力下均升高,而回复率在6%掺量时达到峰值,主要原因在于高黏剂与沥青的交联作用达到一定的饱和,使得多余部分失去弹性继而失去了恢复变形的能力。最后,对比分析高黏改性沥青高温性能指标的相关性可知,软化点与车辙因子、不可恢复蠕变柔量以及回复率等高温流变性能指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高黏沥青 车辙因子 相位角正切值 不可恢复蠕变柔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结合料高温性能评价指标研究综述
3
作者 侯立成 马士宾 +2 位作者 张宇 袁琪杰 邹宝刚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15,共7页
选用不同的指标来评价同一沥青结合料的高温性能可能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果,为快速准确地分析沥青结合料的高温性能,选取合适的评价指标则尤为重要。文中总结了针入度、软化点、60℃动力粘度等常规指标和车辙因子在评价沥青结合料高温性... 选用不同的指标来评价同一沥青结合料的高温性能可能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果,为快速准确地分析沥青结合料的高温性能,选取合适的评价指标则尤为重要。文中总结了针入度、软化点、60℃动力粘度等常规指标和车辙因子在评价沥青结合料高温性能时的局限性;介绍了新指标改进型车辙因子G^(*)/(sinδ)^(9)、粘性蠕变劲度Gv和不可恢复蠕变柔量Jnr,分析了新指标的特点,综述了采用各指标取得的研究成果;最后,为我国相关规范的修订提出建议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结合料 高温性能 常规指标 车辙因子 不可恢复蠕变柔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模量沥青及其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琨 郝培文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8,共4页
以成品SBS改性沥青与阿尔巴尼亚岩沥青进行高模量沥青的制备,通过复合改性工艺以期达到均衡高模量沥青高低温使用性能的目的。对制备完成的高模量沥青进行一系列的试验,对其高温、低温等性能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以复合改性工艺制备的高... 以成品SBS改性沥青与阿尔巴尼亚岩沥青进行高模量沥青的制备,通过复合改性工艺以期达到均衡高模量沥青高低温使用性能的目的。对制备完成的高模量沥青进行一系列的试验,对其高温、低温等性能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以复合改性工艺制备的高模量沥青具有优良的高温性能与低温使用性能;为研究高模量沥青应用于中面层时的路用使用性能,进行了AC-20型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设计及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说明复合改性高模量沥青与其他沥青相比具有优异的综合路用性能;另一方面,由于高模量沥青的运动粘度较高在实际使用时要注意压实工艺及施工温度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模量沥青 多级应力重复蠕变试验 不可恢复蠕变柔量 零剪切粘度 中面层 混合料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SCR试验的石墨烯复合橡胶改性沥青抗老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付海红 曹青霞 +3 位作者 康建光 李彦广 张平朝 万应科 《中国建材科技》 CAS 2022年第1期76-78,共3页
为了评价石墨烯复合橡胶改性沥青(GRS)的高温抗变形能力随老化时间的变化规律,分别选取SBS改性沥青、橡胶复合改性沥青及石墨烯复合橡胶改性沥青,进行原样及热氧老化20h(TFOT5h+PAV20h)、40h(TFOT5h+PAV40h)和60h(TFOT5h+PAV60h)的多应... 为了评价石墨烯复合橡胶改性沥青(GRS)的高温抗变形能力随老化时间的变化规律,分别选取SBS改性沥青、橡胶复合改性沥青及石墨烯复合橡胶改性沥青,进行原样及热氧老化20h(TFOT5h+PAV20h)、40h(TFOT5h+PAV40h)和60h(TFOT5h+PAV60h)的多应力重复蠕变试验(MSCR)。结果表明,在同一温度对应相同蠕变加载应力状态下,GRS改性沥青的Jnr最小,SBS改性沥青的Jnr最大。GRS改性沥青有更好的高温抗变形能力,PAV老化60h后,GRS改性沥青的R3.2kPa最大,Jnr-3.2kPa最小,对热氧老化作用敏感度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复合橡胶改性沥青 热氧老化 MSCR 不可恢复蠕变柔量 蠕变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相容剂掺量下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评价 被引量:4
6
作者 肖凤 邓星鹤 《湖南交通科技》 2022年第3期12-16,22,共6页
对相容剂掺入量(占基质沥青质量百分比)为0、1%、2%、3%和5%的SBS改性沥青进行高温分级试验和多应力蠕变恢复(MSCR)试验,研究了不同相容剂掺量下改性沥青的不可恢复蠕变柔量J_(nr)、蠕变恢复率R以及对应的应力敏感性J_(nr-diff)和R_(dif... 对相容剂掺入量(占基质沥青质量百分比)为0、1%、2%、3%和5%的SBS改性沥青进行高温分级试验和多应力蠕变恢复(MSCR)试验,研究了不同相容剂掺量下改性沥青的不可恢复蠕变柔量J_(nr)、蠕变恢复率R以及对应的应力敏感性J_(nr-diff)和R_(diff),并对比分析了其基于MSCR试验的高温性能分级与PG高温分级。结果表明:随着相容剂掺量增加,改性沥青的J_(nr)、J_(nr-diff)和R_(diff)呈现先慢后快的增大趋势,R呈现先慢后快的减小趋势。当相容剂掺量>2%时,J_(nr)、J_(nr-diff)和R_(diff)出现明显增长,R出现明显减小趋势,即相容剂掺量>2%时,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会大幅度降低。对不同相容剂制备的改性沥青进行PG高温分级试验和基于MSCR试验的高温性能分级还需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性能 多应力蠕变恢复(MSCR)试验 不可恢复蠕变柔量 改性沥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