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本地差分隐私的医疗数据收集方法
- 1
-
-
作者
王金鹏
李晓会
贾旭
-
机构
辽宁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
出处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929-2935,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61802161)
辽宁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基金项目(2022JH2/101300278、2022JH2/101300279)
辽宁工业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基金项目(YJG2023013)。
-
文摘
针对现有医疗数据收集算法无法有效抵抗背景知识攻击和不可信第三方的隐私泄露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本地差分隐私的医疗数据收集方法。设计基于Count-Min Sketch和GRR算法的两阶段数据收集框架,利用随机采样技术避免隐私预算分割,降低数据收集的通信代价和噪声误差,通过对高低频症状分别抽样扰动收集统计,降低数据哈希冲突导致的误差问题。理论分析算法满足本地差分隐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频率估计的精确度、运行时间和通信开销优于对比方法。
-
关键词
医疗数据收集
本地差分隐私
草图结构
分层收集
不可信第三方
隐私保护
数据可用性
-
Keywords
medical data collection
local differential privacy
count-min sketch
hierarchical data collection
untrusted third party
privacy protection
data utility
-
分类号
TP309.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
-
-
题名集合成员判定问题的安全多方计算解决方案
被引量:3
- 2
-
-
作者
豆永丽
王海春
康剑
-
机构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网络工程学院
-
出处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527-3530,共4页
-
基金
四川省科技基金资助项目(2011ZO0012)
-
文摘
对可交换密钥解决方案与同态加密解决方案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二者在计算复杂度上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另外两种解决方案,一种是基于混沌加密解决方案,另一种是引入不可信第三方参与的非对称加密解决方案,并分析证明了这两种方案的正确性、安全性和复杂性。将提出的新方案与现有的方案进行实验对比,结果证实了新方案能降低算法的复杂度,极大地提高了算法的执行效率。
-
关键词
安全多方计算
集合成员判定
混沌加密
可交换加密
不可信第三方
-
Keywords
secure multiparty computation
collection member decision
chaotic encrytion
exchangeable encryption
incredible third party
-
分类号
TP30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
-
-
题名可穿戴设备数值型敏感数据本地差分隐私保护
被引量:13
- 3
-
-
作者
马方方
刘树波
熊星星
牛晓光
-
机构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
-
出处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985-1990,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872431)
湖北省技术创新重大专项(2018AAA046)
武汉市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7060201010162)~~
-
文摘
针对数据服务器不可信时,直接收集可穿戴设备多维数值型敏感数据有可能存在泄露用户隐私信息的问题,通过引入本地差分隐私模型,提出了一种可穿戴设备数值型敏感数据的个性化隐私保护方案。首先,通过设置隐私预算的阈值区间,用户在区间内设置满足个人隐私需求的隐私预算,同时也满足了个性化本地差分隐私;其次,利用属性安全域将敏感数据进行归一化;最后,利用伯努利分布分组扰动多维数值型敏感数据,并利用属性安全域对扰动结果进行归一化还原。理论分析证明了该算法满足个性化本地差分隐私。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最大相对误差(MRE)明显低于Harmony算法,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基础上有效地提高了不可信数据服务器从可穿戴设备收集数据的可用性。
-
关键词
可穿戴设备
不可信第三方
本地差分隐私
个性化
归一化
-
Keywords
wearable device
untrusted third-party
local differential privacy
personalization
normalization
-
分类号
TP309.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
-
-
题名基于Bell态的量子隐私比较协议
- 4
-
-
作者
郑涛
张仕斌
李雪杨
邵婷婷
-
机构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
出处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28-631,共4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金项目(2017YFB08023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572086、61402058)
四川省应用基础基金项目(2017JY0168)。
-
文摘
针对通信双方在量子通信网络中进行隐私比较的不平等与低效率问题,基于稠密编码理论,提出一种基于Bell态的量子隐私比较协议。量子态的制备分发以及Bell基测量交由不可信第三方完成,用户只需对自己的粒子进行泡利操作并发回给第三方,根据第三方公布的测量结果就可以得出对方想要比较的隐私信息。通过效率分析可得,一比特粒子可以完成两比特的信息比较;安全分析表明了提出的隐私比较协议在假信号攻击、截获重发攻击、附加粒子纠缠攻击等不同的攻击策略下都是安全可靠的。
-
关键词
隐私比较
稠密编码
泡利操作
贝尔态
不可信第三方
-
Keywords
privacy comparison
dense coding
Pauli operation
Bell state
untrusted third parties
-
分类号
TN911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