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
- 1
-
-
-
出处
《种业导刊》
2017年第11期31-31,共1页
-
文摘
从前,有一位爱民如子的国王,在他的英明领导下,人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
关键词
《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
中国
当代文学
杂文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电影票的“翻跟斗”
- 2
-
-
作者
纪锋
-
出处
《社会》
1982年第3期83-83,共1页
-
文摘
每当夕阳西下,华灯初上之际,在一些闹市地区,游人熙熙攘攘,聚集了一些唯利是图的不法分子。特别是在电影院门口前,有些人三人一伙,五人一群,手持电影票四处游荡,招徕行人,以高出原价好几倍的价格向你兜售,以此赚取不义之财。如果你想要一张退票,这些人就会朝你把手正反翻两下,这就意味着一张0.25元的电影票要卖0.75元。——“翻两只跟斗”,这是他们的行话。
-
关键词
电影票
电影院
跟斗
行话
不义之财
英国电影
国产片
高价出售
不劳而获
黑市价格
-
分类号
C0
[社会学]
-
-
题名卖淫妇女突破的五大关
- 3
-
-
作者
张蜀
-
出处
《社会》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0期34-34,共1页
-
文摘
当前,有许多文章剖析了卖淫妇女的心理形成,如贪图享受却又想不劳而获,认为“身体是我的,爱给谁就给谁”等等,但是,社会生活中还有许多阻止她们进行非法活动的因素,她们要突破这些因素,才能使畸形心理变为卖淫的实际行动。促使这种心理结构定型化的另一方面就是要突破贞操关、家庭关、羞耻关、舆论关和法纪关这五大关。1.突破贞操关。这是五大关最重要的一关,对于一个少女,贞操的突破,将意味着得到一切或失去一切。卖淫妇女(除去已婚者)
-
关键词
心理结构
心理形成
社会生活
家庭
卖淫妇女
突破
贞操
畸形心理
不劳而获
非法活动
-
分类号
C0
[社会学]
-
-
题名大家都在一个锅里
- 4
-
-
作者
鲁闯
-
出处
《社会》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35-36,共2页
-
文摘
《魔衣》似乎是一篇荒诞小说,可是在荒诞之中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意义小说的主人公得了一件魔衣,衣服口袋里自己会冒出钱来,他一下子不费吹灰之力地成了巨富可是不久以后就发现,他所得到的正是别人所失去的,他每发一次财,这世界上总要有人遭一次殃,这使他十分紧张、十分内疚这种状况说明了什幺呢?它说明了,我们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正象一锅汤,就这么多,如果你舀多了。
-
关键词
社会意义
社会现象
荒诞小说
不劳而获
特权
内疚
人生哲学
现实生活
蕴含
说明
-
分类号
C0
[社会学]
-
-
题名赌博活动为何屡禁而不能止
- 5
-
-
作者
阿勇
-
出处
《社会》
1984年第3期38-39,共2页
-
文摘
近几年来,一些城乡的赌博活动相当猖獗,屡禁不止。据不完全统计,1930年上海共查获赌博案件一万零二百多起;1981年增加到一万五千二百多起,上升48%;1982年又增加到二万一千七百多起,比1981年上升43%;1983年虽经大张旗鼓地集中取缔赌博活动和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但1月至10月仍发生赌博案件一万二千八百多起,比1980年同期还上升了57%。据调查,上海全市经常参与赌博活动的有近四万人。赌博是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一种恶习,它既是剥削阶级不劳而获思想的反映,又是反动统治阶级毒害人民群众的麻醉剂。解放后,经过历次社会改造运动,赌博活动逐年减少,至1965年几乎已经绝迹。十年内乱期间,沉渣泛起,治安混乱,赌博活动又逐步蔓延开来。时至今日,它已经成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个“毒瘤”,害己、害人。
-
关键词
赌博案件
打击刑事犯罪
公安部门
毒瘤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刑法
社会改造
麻醉剂
人民群众
不劳而获
-
分类号
C0
[社会学]
-
-
题名从“守株待兔”谈起
- 6
-
-
作者
龚绍林
-
出处
《企业经济》
1983年第2期25-25,共1页
-
文摘
韩非子在《五蠹》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宗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免。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这则故事笑则可笑,但也很发人深思,如果放弃主观努力,把希望寄托在偶然碰巧的机遇上面,等待生活中出现奇迹,企求不劳而获,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一无所获。我想;在我们经济工作中,不同样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服“守株待兔”的思想吗?
-
关键词
主观努力
主观能动性
韩非子
经济工作
不劳而获
故事
生活中
放弃
消费者
机遇
-
分类号
F2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我看到暴富的泡沫溢满神州大地
- 7
-
-
-
出处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4-9,共6页
-
-
关键词
彩票发行
泡沫
福利彩票
体育彩票
中国股市
百万富翁
股票市场
不劳而获
经济学家
彩民
-
分类号
C913.3
[经济管理]
-
-
题名甘地的告诫
- 8
-
-
-
出处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02年第7期43-43,共1页
-
文摘
有七样东西可以毁灭我们:没有道德观念的政治,没有责任感的享乐,不劳而获的财富,没有是非观念的知识,不道德的生意,没有人性的科学,没有牺性的崇拜。
-
关键词
是非观
政治
人性
道德观念
不劳而获
责任感
不道德
毁灭
财富
知识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关于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问题的一些看法
- 9
-
-
作者
余璜
-
机构
广州回龙路小学
-
出处
《学术研究》
1959年第2期53-54,共2页
-
文摘
一、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对立是历史的产物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对立是历史的产物,并不是象某些入所说的那样是社会分工的结果。在原始社会里是没有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的,大家一同打猎采野果,都参加生产劳动。当时的生产力很低,人们的劳动的产品除了勉强维持最迫切的需要以外,不能创造任何剩余产品,因而不可能有人不劳而获;那时工具的改良和发日月,也是在生产劳动中进行的,没有单纯的脑力劳动者。
-
关键词
脑力劳动者
体力劳动
生产劳动
劳动人民
社会分工
不劳而获
剩余产品
生产力
按劳取酬
劳动问题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