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典型性缩窄性心包炎1例报告
1
作者 彭建辉 张冠鑫 徐志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57-958,共2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67岁,因“心脏术后半年,腹胀伴双下肢间断水肿2个月”于2019年5月27日入院。2018年11月6日患者曾因胸部隐痛2个月来我院就诊,诊断为主动脉瓣二叶畸形、主动脉瓣狭窄、升主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NYHA心... 1病例资料患者男,67岁,因“心脏术后半年,腹胀伴双下肢间断水肿2个月”于2019年5月27日入院。2018年11月6日患者曾因胸部隐痛2个月来我院就诊,诊断为主动脉瓣二叶畸形、主动脉瓣狭窄、升主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2型糖尿病、陈旧性结核性胸膜炎,完善检查及术前准备后于2018年11月13日行主动脉瓣置换(23 mm生物瓣)+升主动脉成形术,术后恢复良好并于2018年11月20日顺利出院。2019年3月9日因心房扑动入院行床旁电复律,恢复窦性心律后于2019年3月15日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手术 不典型性缩窄性心包炎 胸腔积液 腹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缩窄性心包炎手术治疗7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廖克龙 杨康 +2 位作者 王明荣 曾会昌 张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2433-2434,共2页
目的探讨提高缩窄性心包炎的手术疗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年来79例缩窄性心包炎患者的治疗。男性51例,女性28例。年龄7~71(29.21±12.98)岁。术前心功能Ⅱ级6例,Ⅲ级51例,Ⅳ级22例。前胸正中切口64例,左前外侧切口15例。均在... 目的探讨提高缩窄性心包炎的手术疗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年来79例缩窄性心包炎患者的治疗。男性51例,女性28例。年龄7~71(29.21±12.98)岁。术前心功能Ⅱ级6例,Ⅲ级51例,Ⅳ级22例。前胸正中切口64例,左前外侧切口15例。均在全麻下行部分心包剥脱术。结果围术期死亡4例,其中术后低心输排量综合征2例,术中右室流出道破裂出血修补失败1例,术后全身衰竭1例。3例术后症状改善不明显。结论手术治疗缩窄性心包炎是最有效的方法,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包炎 缩窄性 心脏外科 手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2例缩窄性心包炎误诊分析 被引量:20
3
作者 张丽华 林沁 +1 位作者 郭立琳 严晓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1-134,共4页
目的:探讨缩窄性心包炎的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00-01至2008-01年连续诊断的150例缩窄性心包炎患者的门诊与住院资料。结果:在150例患者中,92例在病程中曾发生误诊,误诊率61.3%。92例心包缩窄的病因分别为:结核81.5%(75/92),... 目的:探讨缩窄性心包炎的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00-01至2008-01年连续诊断的150例缩窄性心包炎患者的门诊与住院资料。结果:在150例患者中,92例在病程中曾发生误诊,误诊率61.3%。92例心包缩窄的病因分别为:结核81.5%(75/92),其他疾病15.2%(14/92),不明原因3.3%(3/92)。误诊为其他心血管疾病及其他各种疾病51例,诊断为结核性心包炎、胸膜炎等进行抗结核治疗但未识别出心包缩窄的22例,长期诊断不明17例,2例非结核误诊为结核。隐匿起病者误诊率高,无心包积液病史的患者误诊率高,不典型结核误诊率高,合并全身多处结核的易漏诊心包缩窄。结论:缩窄性心包炎误诊率仍较高,临床医生提高对缩窄性心包炎的警惕以及心脏超声医生提高对缩窄性心包炎的认识可减少误诊,上腔系统静脉压升高的表现是缩窄性心包炎的重要体征,临床医生应充分重视体格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窄性心包炎 误诊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缩窄性心包炎的临床及超声心动图特征——附36例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7
4
作者 冯新恒 李昭屏 +2 位作者 李卫虹 陈宝霞 高炜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42-644,共3页
目的:分析缩窄性心包炎的临床及超声心动图特征。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1989年10月至2007年6月临床确诊的缩窄性心包炎36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和超声心动图特点。结果:缩窄性心包炎主要临床表现为乏力(100%)、劳力性呼吸困难(100%)、颈静脉充... 目的:分析缩窄性心包炎的临床及超声心动图特征。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1989年10月至2007年6月临床确诊的缩窄性心包炎36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和超声心动图特点。结果:缩窄性心包炎主要临床表现为乏力(100%)、劳力性呼吸困难(100%)、颈静脉充盈(97%)、肝大(64%)和下肢浮肿(97%)。超声心动图表现为心包增厚(67%),左、右心房增大(分别为92%,39%),室间隔及左心室后壁舒张期异常运动(分别为83%,75%),二尖瓣早期充盈异常(93%),下腔静脉增宽且不随呼吸变化(100%),组织多普勒显示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反常运动增强。结论:腔静脉系统压力增高有助于缩窄性心包炎的诊断,超声心动图的各项特征性表现对确立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包炎 缩窄性 超声心动描记术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治疗缩窄性心包炎128例 被引量:6
5
作者 郑少忆 朱平 +7 位作者 庄建 吴若彬 陈寄梅 肖学钧 卢聪 范瑞新 黄劲松 麦明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35-537,共3页
目的总结分析128例缩窄性心包炎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28例经外科手术治疗的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术后早期死亡2例,死亡率1.57%,死亡原因:均为严重低心排综合征。其它并发症有:低心排综合征17例(13.2%),心... 目的总结分析128例缩窄性心包炎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28例经外科手术治疗的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术后早期死亡2例,死亡率1.57%,死亡原因:均为严重低心排综合征。其它并发症有:低心排综合征17例(13.2%),心律失常9例(7.02%),急性肾功能不全5例(3.9%),呼吸功能不全4例(3.1%),伤口感染3例(2.3%),术后胸内出血2例(1.6%),脑梗塞1例(0.78%)。早期1例因心包切除不彻底而复发。结论缩窄性心包炎应尽早确诊,积极手术,术中心包切除范围因病情而定,力求彻底松解病变心包,术后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 外科手术 心包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3例缩窄性心包炎临床诊疗分析 被引量:18
6
作者 刘永太 严晓伟 朱文玲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45-447,共3页
目的:分析缩窄性心包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0年1月~2004年2月经手术确诊的缩窄性心包炎住院患者,对其临床表现、诊断、病因、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①缩窄性心包炎患者83例。平均年龄35.5岁。②所有患者均存在上腔静... 目的:分析缩窄性心包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0年1月~2004年2月经手术确诊的缩窄性心包炎住院患者,对其临床表现、诊断、病因、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①缩窄性心包炎患者83例。平均年龄35.5岁。②所有患者均存在上腔静脉系统压力升高的表现。③48.2%和9.6%的患者在住院前和入院时曾被误诊。④超声心动图诊断缩窄性心包炎者占96.4%。⑤病因:结核占79.5%,2000年以后非结核性病因有显著增加。⑥治疗:术后死亡率7.2%;出现术后并发症者占36.1%。接受手术治疗者65.1%出院时心功能有改善。⑦术后死亡的独立相关因素为:术后心功能,术后并发症;术后出现并发症的独立相关因素为:手术方法,术后心功能,术前存在心房扑动、心房颤动。结论:注意上腔静脉系统压力的升高有助于缩窄性心包炎的诊断。超声心动图是诊断缩窄性心包炎的最有效的方法。结核仍然是缩窄性心包炎的首要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窄性心包炎 临床诊疗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缩窄性心包炎临床诊疗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儒正 吴朝光 +2 位作者 朱艺 张红 洪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24期2231-2232,共2页
目的总结缩窄性心包炎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2008年3月我院52例接受心包剥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缩窄性心包炎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心包慢性炎症改变34例,结核增殖性肉芽组织形成或干酪样变1... 目的总结缩窄性心包炎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2008年3月我院52例接受心包剥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缩窄性心包炎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心包慢性炎症改变34例,结核增殖性肉芽组织形成或干酪样变18例。胸部X线诊断为肺结核15例;23例行胸部CT检查,其中诊断为肺内结核8例,双侧胸腔积液15例,心包积液3例,心包膜弥漫或局限性增厚23例(其中心包钙化4例),纵隔淋巴结肿大6例;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42例可见不同程度的心包增厚、粘连、心搏减弱,6例有心包积液;心电图提示房颤11例,T波或ST段改变22例,窦性心动过速37例,QRS波低电压42例。常规颈内静脉置管测中心静脉压,全部患者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胸部正中切口行心包剥离术。1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病死率为1.9%。术后并发低心排血量综合征5例,心律失常4例及肺部感染3例。出院时心功能Ⅰ~Ⅱ级45例,Ⅲ级6例。结论早期正确诊断,及时手术治疗和正确的围术期处理是缩窄性心包炎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包炎 缩窄性 心包剥离术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多普勒速度成像定量测量瓣环运动速度评价缩窄性心包炎患者术后心功能改变 被引量:8
8
作者 刘琨 邓又斌 +4 位作者 孙杰 杨好意 毕小军 刘红云 郭灵丹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05-1308,共4页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技术定量评价缩窄性心包炎(CP)患者手术治疗后心脏收缩、舒张功能改变。方法选取已确诊为CP且择期接受CP心包剥脱术的患者22例,于手术前及术后1个月分别行超声检查,存储心尖四腔心、心尖两腔心及心尖部左心室长轴切...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技术定量评价缩窄性心包炎(CP)患者手术治疗后心脏收缩、舒张功能改变。方法选取已确诊为CP且择期接受CP心包剥脱术的患者22例,于手术前及术后1个月分别行超声检查,存储心尖四腔心、心尖两腔心及心尖部左心室长轴切面组织多普勒二维图像,以定量组织多普勒技术分析并记录二尖瓣环各部位及三尖瓣环侧壁收缩期及舒张期峰值运动速度(S'、E'),分别计算各个节段S'、E'及三尖瓣环的平均速度作为二尖瓣环的总体运动速度。结果 CP患者术后1个月左心室变大(P<0.001),左心房(P=0.011)及右心房(P=0.004)呈不同程度缩小,左心室射血分数增高(P=0.021);三尖瓣环、二尖瓣环左心室侧壁及室间隔S'、E'均有不同程度减低(P均<0.05),三尖瓣环、二尖瓣环S'、E'峰亦有不同程度减低(P均<0.01)。结论 CP患者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增加,心脏各腔室发生趋于正常的重构;术后短期内切除心包瓣环部位S'及E'较术前减低,表明左心室壁纵向运动速度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包炎 缩窄性 心包切除术 心脏功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心脏功能的改变 被引量:5
9
作者 刘琨 邓又斌 +5 位作者 孙杰 王玉波 毕小军 杨好意 王俊力 汤乔颖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0-93,共4页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定量评价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左心室功能的改变情况。方法选取正常对照组41例及已确诊为缩窄性心包炎的患者40例,行超声常规检查并存储患者足够帧频二维图像,其中左室长轴图像包括心尖位左室长轴观,二腔心观、四...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定量评价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左心室功能的改变情况。方法选取正常对照组41例及已确诊为缩窄性心包炎的患者40例,行超声常规检查并存储患者足够帧频二维图像,其中左室长轴图像包括心尖位左室长轴观,二腔心观、四腔心观,短轴图像包括二尖瓣环水平、乳头肌水平及心尖水平左室短轴观,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定量分析并记录各个切面观总体纵向峰值应变、径向峰值应变、圆周峰值应变;其中总体纵向峰值应变为软件自动测量得出,二尖瓣环水平、乳头肌水平及心尖水平左室短轴观的总体圆周应变及径向应变为每个切面6个节段的峰值应变的平均值。结果①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左房、右房较正常对照组扩大,左室缩小,EF值减低,舒张早期二尖瓣口血流速度E峰减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②二维斑点追踪成像: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心尖二腔心观、心尖四腔心观及心尖左心室长轴观总体纵向应变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左心室二尖瓣环水平、乳头肌水平及心尖水平短轴切面平均圆周应变和径向应变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左心室长轴方向各切面总体纵向应变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低,左心室短轴各水平平均圆周应变及平均径向应变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表明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左心室壁运动功能减低,心肌存在一定的损伤;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可以较射血分数更早地检测出心肌损伤,为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心功能的评估提供了一种更精确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 缩窄性心包炎 心脏功能 左心室 纵向应变 圆周应变 径向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缩窄性心包炎近期手术疗效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于在诚 周久华 +1 位作者 颜林洲 周汝元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5期564-566,共3页
通过对缩窄性心包炎病人的回顾性研究,分析影响其近期手术疗效的主要因素。影响近期手术疗效的主要因素与年龄、病程、早期心包手术、手术时机、手术技能及术后处理均有密切关系。作者总结认为:(1)17岁以下青少年患者近期手术疗... 通过对缩窄性心包炎病人的回顾性研究,分析影响其近期手术疗效的主要因素。影响近期手术疗效的主要因素与年龄、病程、早期心包手术、手术时机、手术技能及术后处理均有密切关系。作者总结认为:(1)17岁以下青少年患者近期手术疗效明显优于成人(P<0.05)。(2)病程愈长手术疗效愈差,病程超过2年者为高危患者(P<0.05)。(3)早期曾行心包手术者手术难度加大,并发症增多。(4)经强心利尿支持治疗,心功能改善一个级别以上,胸腹水减少或消失,低蛋白血症及电解质紊乱得到纠正,体温和血沉正常为最佳手术时机。(5)术中应根据中心静脉压、脉压差情况决定切除范围。(6)术后处理强调限制液体入量,纠正低蛋白血症和防治低心排等严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包炎 缩窄性心包炎 外科手术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缩窄性心包炎手术治疗6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厚强 吴若彬 +2 位作者 庄建 谢斌 郭惠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268-269,共2页
目的 :了解影响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外科治疗疗效的因素。方法 :对广东省人民医院心研所 1990~2 0 0 2年 66例采用心包剥离术治疗的缩窄性心包炎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术前中心静脉压从 (2 3 8±6 2 )cmH2 O下降致术后的 ... 目的 :了解影响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外科治疗疗效的因素。方法 :对广东省人民医院心研所 1990~2 0 0 2年 66例采用心包剥离术治疗的缩窄性心包炎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术前中心静脉压从 (2 3 8±6 2 )cmH2 O下降致术后的 (14 4± 3 2 )cmH2 O ,术后低心排 16例 (2 4% ) ,死亡 1例 (1 5 2 % ) ;明确结核性心包炎 3 6例 (5 5 % ) ,慢性化脓性心包炎 14例 (2 1% ) ,不明病因的 16例 (2 4% ) ;治愈 5 2例 (79% ) ,进步 12例 (3 6% ) ,无效 2例 (3 % )。结论 :作者主张根据病情需要选择手术切口 ,心包切除范围应适可而止 ,可借助中心静脉压监测指导心包切除范围 ,并对术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窄性心包炎 心包切除术 治疗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缩窄性心包炎诊断指标及诊断流程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辉 郑荣琴 郝宝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6期3031-3033,共3页
目的通过对各种与缩窄性心包炎有关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进行多因素分析,设置合理的诊断流程,最大限度地减少缩窄性心包炎的漏诊。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11年10月我科临床疑似缩窄性心包炎的患者及漏诊的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共128例,对其... 目的通过对各种与缩窄性心包炎有关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进行多因素分析,设置合理的诊断流程,最大限度地减少缩窄性心包炎的漏诊。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11年10月我科临床疑似缩窄性心包炎的患者及漏诊的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共128例,对其症状、体征、生化检查、胸片、心电图、超声检查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胸闷、胸痛、发热、腹胀、下肢水肿、肝脾肿大、转氨酶升高、胸腔积液、室间隔抖动、左房室瓣E峰吸气相较呼气相>25%、下腔静脉增宽且随呼吸变化率<50%、心包积液、腹腔积液对于缩窄性心包炎的诊断有统计学意义(OR>1)。根据多因素分析设计了合理的诊断流程,上腹部超声的检查有助于了解是否存在肝淤血的声像,选择较为廉价的心脏超声或者进一步实施心脏CT检查,通过心脏超声或者CT的间接表现或直接表现可做出诊断。结论医生应当熟悉缩窄性心包炎相关的各种特征的诊断价值,正确选择检查项目和合理设置流程,有助于减少缩窄性心包炎的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包炎 缩窄性 超声检查 诊断 鉴别 体征和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缩窄性心包炎外科治疗7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向毅 杜成华 +3 位作者 江国清 何明学 郑军 陈钢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79-280,共2页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缩窄性心包炎的经验。方法对72例缩窄性心包炎病人的外科治疗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72例术后1个月心功能Ⅰ级(59例)、Ⅱ级(11例)。1例术中死于急性心肌膨胀,1例术后死于低心排综合征。结论心包切除程度、手术时机...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缩窄性心包炎的经验。方法对72例缩窄性心包炎病人的外科治疗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72例术后1个月心功能Ⅰ级(59例)、Ⅱ级(11例)。1例术中死于急性心肌膨胀,1例术后死于低心排综合征。结论心包切除程度、手术时机、手术方法是此类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窄性心包炎 外科手术 心血管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缩窄性心包炎心脏几何形态的二维超声心动图特征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连仲 赵冰 张慧君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0年第2期99-100,共2页
目的 :探讨缩窄性心包炎心脏形态学变化。材料与方法 :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观察20例缩窄性心包炎心脏形态学特征 ,并与15例正常人对比分析。结果 :缩窄性心包炎心脏几何形态具有特征性变化 ,并可分为右室凹陷型、左室凹陷型和不规则型。... 目的 :探讨缩窄性心包炎心脏形态学变化。材料与方法 :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观察20例缩窄性心包炎心脏形态学特征 ,并与15例正常人对比分析。结果 :缩窄性心包炎心脏几何形态具有特征性变化 ,并可分为右室凹陷型、左室凹陷型和不规则型。若以此为标准判断是否存在缩窄性心包炎 ,其敏感性达90 % ,特异性为100 %。结论 :心脏几何形态改变可作为评价缩窄性心包炎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包炎 缩窄性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多普勒评价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左心房功能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爽 马春燕 +5 位作者 任卫东 李秀云 唐力 陈昕 李楠 张立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93-795,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组织多普勒(TDI)评价缩窄性心包炎(CP)患者左心房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1例CP患者(患者组)与34例正常受试者(对照组)进入研究。应用Simpson法计算左心房被动射血分数和主动射血分数,应用TDI测量左心房前壁、下壁、侧壁... 目的探讨应用组织多普勒(TDI)评价缩窄性心包炎(CP)患者左心房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1例CP患者(患者组)与34例正常受试者(对照组)进入研究。应用Simpson法计算左心房被动射血分数和主动射血分数,应用TDI测量左心房前壁、下壁、侧壁及房间隔收缩期、舒张早期、舒张晚期组织运动速度。结果患者组左心房最小容积、左心房被动射血分数、左心房主动射血分数较对照组显著减低(P<0.05);患者组左心房各壁心肌收缩期、舒张早期、舒张晚期组织运动速度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结论TDI可准确评价CP患者左心房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缩窄性心包炎 组织多普勒成像 心房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6例缩窄性心包炎围术期处理体会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文瑞 高长青 +2 位作者 李伯君 肖苍松 盛炜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96-498,共3页
目的探讨缩窄性心包炎的围术期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2011年4月解放军总医院心外科收治的46例缩窄性心包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7例,女9例。年龄11~71岁,平均45岁,术前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11例,Ⅲ级30例,Ⅳ级5例。所... 目的探讨缩窄性心包炎的围术期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2011年4月解放军总医院心外科收治的46例缩窄性心包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7例,女9例。年龄11~71岁,平均45岁,术前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11例,Ⅲ级30例,Ⅳ级5例。所有患者术前行超声心动图及纵隔CT以确诊。46例患者均于全麻下经胸部正中切口行心包剥脱术,同期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2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例。手术前后行心脏超声测量各心房、心室腔大小。手术前经股静脉测量中心静脉压(CVP),术中及术后经颈静脉动态监测CVP。结果本组患者无围术期死亡。术后二次开胸止血1例,出现低心排综合征6例,Ⅱ型呼吸衰竭1例,消化道出血1例,均治愈后出院。心脏超声示术后左房内径(LA)较术前明显减小(P=0.001),左室内径(LV)、右室内径(RV)较术前增加(P=0.002,P=0.030),CVP较术前下降(P=0.000)。术后随访4个月~6年,所有患者腹胀、胸闷症状消失,心功能I级40例,Ⅱ级6例。结论正确的围术期处理及充分合理的心包剥脱,可使缩窄性心包炎患者术后心功能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包炎 缩窄性 心脏外科手术 手术期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缩窄性心包炎41例临床病例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斌 孟祥山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2期150-151,共2页
目的提高缩窄性心包炎临床诊断率。方法从病程和起病方式、症状与体征、心电图、X线、超声心动图、CT及MRI、误诊情况、手术与病理结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病理结果显示:28例(68.3%)病因未明,在已知病因的病例中,结核... 目的提高缩窄性心包炎临床诊断率。方法从病程和起病方式、症状与体征、心电图、X线、超声心动图、CT及MRI、误诊情况、手术与病理结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病理结果显示:28例(68.3%)病因未明,在已知病因的病例中,结核性10例(24.4%)、化脓性3例(7.3%),说明结核是最主要原因。结论缩窄性心包炎多数病例的病因不明,只能结合病史来考虑。在已知的病因中,结核仍是最主要的原因。心脏CT或MRI均可显著提高其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包炎 缩窄性心包炎 病因学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胀12年的缩窄性心包炎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玉佩 刘贤贤 +1 位作者 张立国 丁国锋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6期3234-3237,共4页
缩窄性心包炎(CP)是指各种原因引起心包脏层和壁层粘连、增厚或钙化,致使心脏收缩和/或舒张受限,从而引起血液回流受阻,心排血量减少等一系列循环功能障碍的病征。典型CP表现为心悸、气促、乏力等,但以多年腹胀为主要表现的病例较为罕... 缩窄性心包炎(CP)是指各种原因引起心包脏层和壁层粘连、增厚或钙化,致使心脏收缩和/或舒张受限,从而引起血液回流受阻,心排血量减少等一系列循环功能障碍的病征。典型CP表现为心悸、气促、乏力等,但以多年腹胀为主要表现的病例较为罕见。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例以腹胀12年为唯一表现的CP患者的诊疗过程,并复习文献,阐述CP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并分析本病例特点,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CP的认识,避免误诊误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包炎 缩窄性 肠胃胀气 文献复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电图在结核性缩窄性心包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9
作者 任燕红 潘大明 李成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2期174-176,共3页
目的初歩研究结核性缩窄性心包炎心电图特点并分析心电图在结核性缩窄性心包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2012年1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结核性缩窄性心包炎住院患者103例,采用纳龙(Nalong电脑)心电采集系统在安静... 目的初歩研究结核性缩窄性心包炎心电图特点并分析心电图在结核性缩窄性心包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2012年1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结核性缩窄性心包炎住院患者103例,采用纳龙(Nalong电脑)心电采集系统在安静下行12导联(常规)心电图检查,总结12导联(常规)心电图特点。结果103例结核性缩窄性心包炎患者的心电图中,窦性心动过速69例,Ptfv1负值增大68例,肢体导联低电压63例,胸导联低电压35例,心房颤动21例,房性期前收缩17例,右束支传导阻滞17例,室性期前收缩11例,检出正常心电图3例。结论 12导联(常规)心电图可根据心率、Ptfvl负值增大、低电压、ST-T改变及有无心律失常,尤其是Ptfvl负值增大为临床诊断结核性缩窄性心包炎提供有力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包炎 结核性 心包炎 缩窄性 心电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定量评价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左心室纵向运动功能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琨 张玉红 +6 位作者 邓又斌 崔琳 喻林 胡卯秀 刘宇 陈功泉 黄玲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定量评价缩窄性心包炎(CP)患者左心室纵向应变能力。方法对CP患者40例(CP组)及41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行超声检查,并存储心尖两腔心、心尖四腔心及心尖左心室长轴切面二维图像;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定量评价缩窄性心包炎(CP)患者左心室纵向应变能力。方法对CP患者40例(CP组)及41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行超声检查,并存储心尖两腔心、心尖四腔心及心尖左心室长轴切面二维图像;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定量分析并记录各个节段纵向峰值应变及各个切面的总体纵向峰值应变,计算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及心尖水平室间隔应变与侧壁应变的比值。结果 CP组心尖两腔心、心尖四腔心及心尖左心室长轴总体纵向峰值应变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左心室有心包覆盖的室壁纵向峰值应变峰值低于正常对照组,且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及心尖水平室间隔应变与侧壁应变的比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CP患者心脏纵向运动功能减低,心肌存在损伤。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可较射血分数更早检出心肌损伤,为评估CP患者心功能提供了更为精确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 缩窄性心包炎 心室 纵向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