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不典型增生组织中Hras基因突变的检测 被引量:2
1
作者 杨举伦 普苹 +4 位作者 蔡学敏 王力 赵川 蔡琳 邹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 :探讨H ras基因在乳腺癌发生早期的作用。方法 :用PCR RFLP和PCR SSCP方法检测 30例乳腺癌、36例单纯性增生、31例不典型增生组织中H ras基因第 12密码子的突变 ,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乳腺癌和乳腺增生病组织中H ras蛋白的表达。结果... 目的 :探讨H ras基因在乳腺癌发生早期的作用。方法 :用PCR RFLP和PCR SSCP方法检测 30例乳腺癌、36例单纯性增生、31例不典型增生组织中H ras基因第 12密码子的突变 ,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乳腺癌和乳腺增生病组织中H ras蛋白的表达。结果 :73 3%的乳腺癌和 48 4%的乳腺导管不典型增生组织有H ras蛋白表达 ,单纯性增生上皮中无表达 ,所检测的增生病和乳腺癌组织中均未见到H ras基因第 12密码子突变。结论 :H ras蛋白过表达出现于乳腺癌发生的早期阶段 ,但这种过表达与H ras基因第 12密码子突变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腺增生 H-RAS基因 基因突变 乳腺不典型增生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及不典型增生组织中转铁蛋白受体表达的意义
2
作者 廖克龙 郭中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检测正常乳腺组织、乳腺囊性病不典型增生组织和乳腺癌组织中转铁蛋白受体(TrfR)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研究方法。结果:正常乳腺组织无TrfR表达,乳腺囊性病不典型增生Ⅰ、Ⅱ、Ⅲ级,乳腺癌组织分化Ⅰ、Ⅱ、... 目的:检测正常乳腺组织、乳腺囊性病不典型增生组织和乳腺癌组织中转铁蛋白受体(TrfR)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研究方法。结果:正常乳腺组织无TrfR表达,乳腺囊性病不典型增生Ⅰ、Ⅱ、Ⅲ级,乳腺癌组织分化Ⅰ、Ⅱ、Ⅲ级TrfR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3%、23.1%、30.0%、35.7%、66.7%和78.6%。乳腺癌不同组织学类型中TrfR表达无显著差异,但分化程度Ⅰ级与Ⅲ级相差显著。随着乳腺囊性病不典型增生程度加重TrfR阳性率增加,提示随着乳腺囊性病不典型增生程度的加重其细胞代谢增强、细胞增殖加剧。结论:通过对TrfR的检测可望为临床监测乳腺癌前病变提供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转铁蛋白受体 不典型增生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良恶性病变食管组织及其邻近组织中HOXA5蛋白和mRNA的表达 被引量:1
3
作者 赵秋民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07-511,共5页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同源异型盒基因(HOX)HOXA5蛋白和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HOXA5表达与食管癌患者年龄、性别及其他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31例择期手术的食管癌患者,手术切除的标本均在离体30min内分别于癌灶、癌旁...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同源异型盒基因(HOX)HOXA5蛋白和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HOXA5表达与食管癌患者年龄、性别及其他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31例择期手术的食管癌患者,手术切除的标本均在离体30min内分别于癌灶、癌旁3cm以内及手术残端食管黏膜组织3处取材;对各部分标本作HE染色进行病理学诊断及分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HOXA5蛋白的表达,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OXA5 mRNA的表达。【结果】①HE病理组织学检测证实31例癌组织标本均为鳞癌,癌旁3cm以内的标本呈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手术残端食管黏膜组织均为正常鳞状上皮。②在正常食管黏膜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食管鳞癌组织中HOXA5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2.3%、58.1%和64.5%(P<0.05);HOXA5 mRNA的含量分别为0.97±0.46、1.76±1.03和2.37±2.11(P<0.05);HOXA5蛋白和mRNA均表现为癌组织及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的表达率/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③HOXA5蛋白阳性表达率(P<0.05)、HOXA5 mRNA的含量(P<0.05)均与食管鳞癌组织的病理学分级有关,其在病理学Ⅲ级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病理学Ⅰ+Ⅱ级的;不支持HOXA5蛋白和mRNA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05)。④HOXA5蛋白表达与其mRNA的表达一致性程度良好(Kappa=0.718,P<0.05)。【结论】HOXA5蛋白和mRNA的表达在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食管鳞癌组织中明显升高,它可能是食管鳞癌发生过程中的早期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 HOXA5 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移抑制基因KAI1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进展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武孟香 高英敏 +2 位作者 王秀华 刘玉琴 陈高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8-311,共4页
目的探讨KAI1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进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17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48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KAI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子宫内膜腺癌中KAI1蛋白的阳性率明显低于正常内膜组织(P<... 目的探讨KAI1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进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17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48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KAI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子宫内膜腺癌中KAI1蛋白的阳性率明显低于正常内膜组织(P<0.01)和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P<0.01)。KAI1蛋白的表达随子宫内膜腺癌恶性程度(P<0.01),肌层浸润深度(P<0.01)及手术-病理分期(P<0.05)的增高而降低,并与子宫内膜腺癌组织学类型有关(P<0.01),有淋巴结转移的组织中KAI1蛋白阳性率明显低于无转移组织(P<0.01)。KAI1阴性的患者总的生存率低于阳性者(P<0.01,<0.01)。结论KAI1蛋白在子宫内膜腺癌的恶性进展中表达下调,有望成为内膜癌恶性程度评估,转移预测和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腺癌 基因KAI1 转移抑制 KAI1蛋白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 免疫组化S-P法 不典型增生组织 子宫内膜组织 肌层浸润深度 恶性程度 组织学类型 淋巴结转移 蛋白表达 方法应用 表达情况 腺癌组织 病理分期 表达下调 恶性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