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短期训练对矫正儿童不公正行为的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 1
-
-
作者
陈会昌
-
机构
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1986年第1期33-38,共6页
-
文摘
一、问题的提出对儿童道德行为的心理机制及影响道德行为的各种因素的研究,是迄今为止教育心理学中获得资料最少的领域之一。较早对儿童道德行为进行研究的是哈桑(H·Hartshorne)和梅伊(M·A·May)(1930)。他们在一项规模宏大的调查中,发现了儿童道德行为的许多特征,以及对儿童进行道德行为训练的一些方法。另一位研究者琼斯(V·Jones)(1936)指出,对儿童道德行为的指导不应该采取简单的直来直去的方法,最好的方法是直接体会加讨论。用现在的标准来看,他们的研究方法显然是简单、粗糙的。麦克佛森(D·Mcpheson)(1950)的一项研究在方法上有了进展。他发现,每天对儿童进行15分钟的道德指导。
-
关键词
儿童道德判断
儿童道德行为
不公正行为
短期训练
实验研究
心理机制
玩具
行为训练
故事
理论与实践
-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社会公正与制度现代化
- 2
-
-
-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89年第8期19-19,共1页
-
文摘
在利益分配问题上,社会的目标是公正。如何实现社会公正,中国传统社会的答案是“依靠道德”。历史告诉我们:依靠道德维持公正是失败的。为了追求公正,我们必须抛弃对道德奇迹的寄托,必须走向制度现代化。现代制度并不摒弃道德,它追求道德目标,但不依赖道德手段。现代制度的特点之一是将道德写进制度,用制度去保证道德。
-
关键词
制度现代化
社会公正
中国传统社会
道德手段
现代制度
不公正行为
分配问题
道德目标
失败
利益
-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