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健康饮食行为的干预策略:基于食物渴求的精细化侵入理论的视角
1
作者
沈悦
张赫
汪聪慧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5年第1期56-64,共9页
不健康饮食行为是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挑战之一,如何有效促进健康饮食行为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重要议题。精细化侵入理论提出食物渴求的产生包括两个阶段。首先,食物线索触发侵入性的意象;其次,个体对侵入性意象进行精细化加工。基于该...
不健康饮食行为是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挑战之一,如何有效促进健康饮食行为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重要议题。精细化侵入理论提出食物渴求的产生包括两个阶段。首先,食物线索触发侵入性的意象;其次,个体对侵入性意象进行精细化加工。基于该理论系统梳理了现有的饮食行为干预策略,探讨了这些策略的关联性以及未来研究的潜在方向,为更有效地开发和实施促进健康饮食行为策略提供了参考性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健康饮食行为
食物渴求
精细化侵入理论
干预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南方地区中学生不健康饮食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龚艳彬
柴巍中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2年第6期72-77,共6页
目的:调查南方地区中学生不健康饮食行为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中学营养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选择重庆市(西南)和福建省(东南)共计5所中学3836名中学生,开展饮食行为问卷调查。结果:中学生不吃早餐、不喝牛...
目的:调查南方地区中学生不健康饮食行为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中学营养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选择重庆市(西南)和福建省(东南)共计5所中学3836名中学生,开展饮食行为问卷调查。结果:中学生不吃早餐、不喝牛奶、经常吃零食、经常喝含糖饮料、经常吃西式快餐和剩饭的发生率分别为2.71%、15.80%、22.89%、5.19%、13.56%、15.25%,不健康饮食行为发生率为52.48%,是否独生子女、居住状况、父母教育程度是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别、住宿情况和父亲教育程度是中学生不健康饮食行为的独立影响因素,相较于女生和寄宿生,男生(OR=0.847,95%CI:0.736~0.975,P=0.021)和走读生(OR=0.716,95%CI:0.610~0.841,P<0.001)会降低中学生不健康饮食的发生风险;父亲中学/中专教育程度相较于大专/本科及以上教育程度会增加中学生不健康饮食行为的发生风险(OR=1.337,95%CI:1.072~1.667,P=0.001)。结论:我国南方地区中学生不健康饮食行为普遍发生,且与学生性别、年级、住宿和家庭状况密切相关。学校应结合家庭共同开展有针对性的学生营养教育,以便有效改善中学生不健康饮食行为状况、促进健康饮食与体质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中学生
不健康饮食行为
影响因素
营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沙市学龄前期患龋儿童不健康饮食行为的调查研究
3
作者
曹聪聪
蒋天逖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第21期109-111,共3页
目的:分析长沙市学龄前期患龋儿童的不健康饮食行为,为指导或改善该群体健康饮食提供依据。方法:对长沙市市区251例疾病组(龋齿)和251例健康组(无龋齿)学龄前期儿童进行研究,比较两组主要饮食行为(高温饮食、辛辣饮食、碳酸饮料摄入、...
目的:分析长沙市学龄前期患龋儿童的不健康饮食行为,为指导或改善该群体健康饮食提供依据。方法:对长沙市市区251例疾病组(龋齿)和251例健康组(无龋齿)学龄前期儿童进行研究,比较两组主要饮食行为(高温饮食、辛辣饮食、碳酸饮料摄入、高糖零食摄入、纤维食物摄入和脂类食物摄入)频率构成差异的统计学意义。以健康组或疾病组为因变量,以饮食行为为自变量,构建回归模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健康组和疾病组学龄前期儿童的主要饮食行为(高温饮食、辛辣饮食、碳酸饮料摄入、高糖零食摄入、纤维食物摄入和脂类食物摄入)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回归分析发现,摄入较多纤维食物(OR=6.37)和脂类食物(OR=4.66)是降低学龄前期儿童患龋的保护因素,而高糖零食摄入较多(OR=7.10)、碳酸饮料摄入较多(OR=6.15)、辛辣饮食较多(OR=5.77)、高温饮食较多(OR=4.70)是增加学龄前期儿童患龋的危险因素。结论:学龄前期患龋儿童应尽可能增加纤维食物和脂类食物摄入频率,降低高糖零食摄入、碳酸饮料摄入、辛辣饮食和高温饮食频率,以降低龋齿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期
龋齿
儿童
不健康饮食行为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健康饮食行为的干预策略:基于食物渴求的精细化侵入理论的视角
1
作者
沈悦
张赫
汪聪慧
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出处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5年第1期56-64,共9页
基金
辽宁省属本科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LS2024W006)。
文摘
不健康饮食行为是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挑战之一,如何有效促进健康饮食行为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重要议题。精细化侵入理论提出食物渴求的产生包括两个阶段。首先,食物线索触发侵入性的意象;其次,个体对侵入性意象进行精细化加工。基于该理论系统梳理了现有的饮食行为干预策略,探讨了这些策略的关联性以及未来研究的潜在方向,为更有效地开发和实施促进健康饮食行为策略提供了参考性框架。
关键词
不健康饮食行为
食物渴求
精细化侵入理论
干预策略
Keywords
unhealthy eating behavior
food craving
the elaborated intrusion theory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分类号
B849 [哲学宗教—应用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南方地区中学生不健康饮食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龚艳彬
柴巍中
机构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
出处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2年第6期72-77,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BLA140068)。
文摘
目的:调查南方地区中学生不健康饮食行为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中学营养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选择重庆市(西南)和福建省(东南)共计5所中学3836名中学生,开展饮食行为问卷调查。结果:中学生不吃早餐、不喝牛奶、经常吃零食、经常喝含糖饮料、经常吃西式快餐和剩饭的发生率分别为2.71%、15.80%、22.89%、5.19%、13.56%、15.25%,不健康饮食行为发生率为52.48%,是否独生子女、居住状况、父母教育程度是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别、住宿情况和父亲教育程度是中学生不健康饮食行为的独立影响因素,相较于女生和寄宿生,男生(OR=0.847,95%CI:0.736~0.975,P=0.021)和走读生(OR=0.716,95%CI:0.610~0.841,P<0.001)会降低中学生不健康饮食的发生风险;父亲中学/中专教育程度相较于大专/本科及以上教育程度会增加中学生不健康饮食行为的发生风险(OR=1.337,95%CI:1.072~1.667,P=0.001)。结论:我国南方地区中学生不健康饮食行为普遍发生,且与学生性别、年级、住宿和家庭状况密切相关。学校应结合家庭共同开展有针对性的学生营养教育,以便有效改善中学生不健康饮食行为状况、促进健康饮食与体质健康。
关键词
青少年
中学生
不健康饮食行为
影响因素
营养教育
Keywords
adolescent
middle school student
unhealthy eating behavior
influencing factor
nutrition education
分类号
R153 [医药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沙市学龄前期患龋儿童不健康饮食行为的调查研究
3
作者
曹聪聪
蒋天逖
机构
长沙医学院
出处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第21期109-111,共3页
文摘
目的:分析长沙市学龄前期患龋儿童的不健康饮食行为,为指导或改善该群体健康饮食提供依据。方法:对长沙市市区251例疾病组(龋齿)和251例健康组(无龋齿)学龄前期儿童进行研究,比较两组主要饮食行为(高温饮食、辛辣饮食、碳酸饮料摄入、高糖零食摄入、纤维食物摄入和脂类食物摄入)频率构成差异的统计学意义。以健康组或疾病组为因变量,以饮食行为为自变量,构建回归模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健康组和疾病组学龄前期儿童的主要饮食行为(高温饮食、辛辣饮食、碳酸饮料摄入、高糖零食摄入、纤维食物摄入和脂类食物摄入)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回归分析发现,摄入较多纤维食物(OR=6.37)和脂类食物(OR=4.66)是降低学龄前期儿童患龋的保护因素,而高糖零食摄入较多(OR=7.10)、碳酸饮料摄入较多(OR=6.15)、辛辣饮食较多(OR=5.77)、高温饮食较多(OR=4.70)是增加学龄前期儿童患龋的危险因素。结论:学龄前期患龋儿童应尽可能增加纤维食物和脂类食物摄入频率,降低高糖零食摄入、碳酸饮料摄入、辛辣饮食和高温饮食频率,以降低龋齿发生风险。
关键词
学龄前期
龋齿
儿童
不健康饮食行为
调查研究
Keywords
early school age
decayed teeth
children
unhealthy eating behaviors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分类号
R788.1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R153.2 [医药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健康饮食行为的干预策略:基于食物渴求的精细化侵入理论的视角
沈悦
张赫
汪聪慧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南方地区中学生不健康饮食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龚艳彬
柴巍中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长沙市学龄前期患龋儿童不健康饮食行为的调查研究
曹聪聪
蒋天逖
《食品安全导刊》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