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左西孟旦联合地高辛对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患者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1
作者 方印 朱云清 +4 位作者 朱诗雨 杨敏 王忠云 杨建军 周晓凯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3-239,共7页
目的探究左西孟旦联合地高辛对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患者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1月至2023年10月行OPCABG的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患者396例,男233例,女163例,年龄18~80岁,BMI 18.5~... 目的探究左西孟旦联合地高辛对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患者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1月至2023年10月行OPCABG的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患者396例,男233例,女163例,年龄18~80岁,BMI 18.5~30.0 kg/m^(2),ASAⅢ或Ⅳ级。根据围术期是否使用左西孟旦联合地高辛将患者分为两组:联合组(U组,n=68)和对照组(C组,n=328)。两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共有65对患者匹配成功,比较术前、给药后30 min、钝缘支或右冠血运重建时、术后6、12、24 h心脏指数(CI)、HR、MA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和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以及术中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使用情况、转心肺转流(CPB)率及钝缘支或右冠血运重建时血管活性药评分(VIS)、术后24 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肌钙蛋白T(cTnT)浓度、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7 d低心排综合征(LCOS)发生情况和术后7 d IABP使用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U组给药后30 min、钝缘支或右冠血运重建时、术后6、12、24 h CI明显升高(P<0.05),钝缘支或右冠血运重建时、术后6、12、24 h PCWP明显降低(P<0.05),给药后30 min、钝缘支或右冠血运重建时、术后6、12、24 h SVRI明显降低(P<0.05)。钝缘支或右冠血运重建时两组HR和MAP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C组比较,U组术中IABP使用率、转CPB率及钝缘支或右冠血运重建时VIS明显降低(P<0.05),术后24 h CK-MB和cTnT浓度明显降低(P<0.05),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7 d低心排综合征(LCOS)发生率和术后7 d IABP使用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围术期应用左西孟旦联合地高辛可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患者OPCABG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状态,并降低术后心肌损伤和LCOS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西孟旦 地高辛 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 倾向性评分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呼吸训练对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围术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赵铁夫 王盛宇 +3 位作者 马涵英 陈宏 张春晓 张维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61-1164,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呼吸训练对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患者围术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于2013年1—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外六科抽取拟行OPCAB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 目的探讨术前呼吸训练对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患者围术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于2013年1—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外六科抽取拟行OPCAB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589例,随机分为干预组301例和对照组288例。术前,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呼吸指导,干预组患者采用呼吸训练指导,时间均>5 d,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临床资料。结果 2组患者围术期脱机评分、二次插管、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时间及术前屏气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患者和不吸烟患者的首次屏气时间和术前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术前屏气时间的患者,其围术期脱机评分、二次插管、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烟可以导致患者肺功能降低,不同术前屏气时间患者的围术期呼吸系统并发症情况不同,术前呼吸训练能够有效降低行OPCAB患者围术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训练 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围手术期医护 手术中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马多在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赵红 冯艺 +3 位作者 毛银泉 姜燕 陈彧 凌云鹏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78-780,共3页
目的探讨曲马多用于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后镇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OPCABG患者64例,随机均分为两组,术中均吸入1%七氟醚和静注舒芬太尼维持麻醉,关闭胸骨前分别采用曲马多(T组)和舒芬太尼(S组)自控镇痛。记录患者疼痛... 目的探讨曲马多用于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后镇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OPCABG患者64例,随机均分为两组,术中均吸入1%七氟醚和静注舒芬太尼维持麻醉,关闭胸骨前分别采用曲马多(T组)和舒芬太尼(S组)自控镇痛。记录患者疼痛VAS评分、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T组静息VAS评分显著低于S组(P<0.05)。两组术后清醒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曲马多用于OPCABG术后镇痛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马多 舒芬太尼 术后镇痛 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eveland评分和SRI评分对于择期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急性肾功能损伤预测价值的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高卿 李辉 +4 位作者 陈生龙 凌云鹏 刘刚 鲍黎明 陈彧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79-382,共4页
目的:探讨Cleveland评分和SRI评分对于择期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相关急性肾功能损伤(AKI)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09-09至2010-08在我科行择期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病例,搜集住院期间资料及探讨Cleve-land评分和SRI评分,验... 目的:探讨Cleveland评分和SRI评分对于择期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相关急性肾功能损伤(AKI)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09-09至2010-08在我科行择期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病例,搜集住院期间资料及探讨Cleve-land评分和SRI评分,验证上述评分系统对于术后相关急性肾功能损伤的预测价值。结果:共入选288例病例,术后AKI发生率19.1%(55/288),分为AKI组,另233例为非AKI组。AKI组Cleveland评分和分级均显著高于非AKI组(P=0.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亦提示Cleveland分级是术后AKI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OR)6.850,95%可信区间1.365~34.365,P=0.019]。AKI组SRI分级高于非AKI组;随着AKI分级的提高,Cleveland和SRI评分均呈现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leveland评分系统和SRI评分系统对于低风险择期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AKI无明显预测价值(Cleveland评分C值0.560,95%可信区间0.480~0.640;SRI评分C值0.564,95%可信区间0.477~0.651),但SRI评分对于术后接受肾脏替代治疗风险有很好的预测能力(C值0.831,95%可信区间0.716~0.946,P=0.023)。结论:Cleveland评分系统和SRI评分系统对于低风险择期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AKI无明显预测价值,但SRI评分对于术后接受肾脏替代治疗风险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急性肾功能损伤 风险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mmetry主动脉吻合器在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赵强 夏利民 王宜青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3年第5期384-385,共2页
目的 总结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Off-pump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ing ,OPCAB)中使用Symmetry主动脉吻合器的近期效果。 方法  2 0 0 2年 9月~ 2 0 0 3年 6月 ,2 0 4例冠心病行OPCAB ,其中 16 7例使用大隐静... 目的 总结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Off-pump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ing ,OPCAB)中使用Symmetry主动脉吻合器的近期效果。 方法  2 0 0 2年 9月~ 2 0 0 3年 6月 ,2 0 4例冠心病行OPCAB ,其中 16 7例使用大隐静脉移植物 ,应用Symmetry主动脉吻合器 10 0例。 结果 使用吻合器 14 2个 ,吻合失败弃用 2个 ,3个吻合口漏血需手工修补 ,成功率 96 5 % (137 14 2 ) ,近端吻合口 (1 4± 0 5 )个 例 ,远端吻合口 (3 5± 0 8)个 例。近端吻合口血流量 (46 5± 2 2 3)ml min。吻合器安装时间 (4 0± 1 1)min ,吻合口完成时间均在 10s以内 ,手术时间 (3 2± 0 4 )h。手术死亡率 1% (1 10 0 ) ,无围手术期心肌梗塞、脑卒中等并发症 ,出血二次开胸 1例 ,但非吻合口出血。术后引流量 (5 4 1± 2 74 )ml,输血率 36 0 % (36 10 0 )。术后住院 (7 8± 1 6 )天。 结论 Symmetry主动脉吻合器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CABG术 ,近期临床效果满意 ,可缩短吻合时间和手术时间 ,避免主动脉钳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Symmetry主动脉吻合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机器人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麻醉管理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姚优修 孟秀丽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44-748,共5页
全机器人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是未来微创冠状动脉外科的趋势,对麻醉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主要包括加压CO2气胸、单肺通气的应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的监测、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维持、体外循环及中转开胸手术的准备... 全机器人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是未来微创冠状动脉外科的趋势,对麻醉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主要包括加压CO2气胸、单肺通气的应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的监测、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维持、体外循环及中转开胸手术的准备、室颤的处理等,要求麻醉医师对患者病理生理的调控及围术期的管理达到更精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机器人 单肺通气 加压CO2气胸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骨下段小切口与全胸骨切口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三支血管病变后桥血管通畅率的对比观察
7
作者 苏丕雄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01期51-52,共2页
目的:对比研究胸骨下段小切口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DOPCABG)与常规胸骨正中切口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治疗冠状动脉三支血管病变术后桥血管通畅率。方法:对2013.8-2015.5期间在我院分组进行的经胸骨下段MIDOPCABG及... 目的:对比研究胸骨下段小切口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DOPCABG)与常规胸骨正中切口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治疗冠状动脉三支血管病变术后桥血管通畅率。方法:对2013.8-2015.5期间在我院分组进行的经胸骨下段MIDOPCABG及常规全胸骨正中切口OPCABG的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患者各25例进行术后2年双源冠状动脉CT(CTCA)检查随访,对比两组桥血管的通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血管 胸骨下段小切口 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三支血管病变 胸骨切口 对比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停跳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朱家全 梅举 +3 位作者 鲍春荣 张韫佼 谢晓 丁芳宝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8-340,共3页
目的分析接受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ECABG)患者的临床特征,总结手术特点。方法以2007年1月~2008年6月接受ECABG的1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ECABG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12例,难以纠治的不稳定心绞痛4例,介入治疗失败后手术2例。回顾分析... 目的分析接受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ECABG)患者的临床特征,总结手术特点。方法以2007年1月~2008年6月接受ECABG的1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ECABG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12例,难以纠治的不稳定心绞痛4例,介入治疗失败后手术2例。回顾分析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特点。以124例同时间段的择期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术前ECABG组患者心功能(NYHA分级、心排量和中心静脉压)较差,心肌梗死患者比例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ECABG手术均在不停跳状态下完成,从发病到完成第一支血管再血管化时间为(7.5±1.7)h;两组的手术时间及吻合口数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ECABG组安置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管道、改行体外并行循环、术后机械辅助通气时间>24h和ICU留置时间>3d的患者百分率及死亡率(22.2%vs3.2%)均明显增加(P<0.05);IABP辅助时间显著延长(P<0.05)。结论ECABG可采用不停跳技术,但死亡率仍较择期手术高,可能与患者术前心功能较差及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不停急诊搭桥手术 非体外循环 体外并行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双侧颈内动脉及一侧椎动脉闭塞患者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血管移植术麻醉管理一例 被引量:1
9
作者 韩文勇 郭莹莹 +2 位作者 于丽云 李霞 孙立智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8-99,共2页
患者,男.64岁.170cm,75kg因发作性胸痛7年,加重2d入院.患者7年前劳累后胸痛,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3支病变.植入前降支支架1枚.2年前再次发作胸痛,造影示左主干50%狭窄;支架内狭窄最重90%;右冠状动脉近端闭塞。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血管移植术 动脉闭塞 麻醉管理 患者 颈内动脉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不停 双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阻抗成像技术在不停跳冠脉旁路移植术后肺复张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颍骅 潘雁 杨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53-657,共5页
目的·应用电阻抗成像技术(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确定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 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surgery,OPCAB)术后最合适的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PEEP),以达... 目的·应用电阻抗成像技术(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确定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 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surgery,OPCAB)术后最合适的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PEEP),以达到改善肺通气分布情况、优化肺复张的效果。方法·入选2017年1—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行OPCAB的105例患者。采用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54例,对照组51例。EIT观察术后肺通气的4个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对照组应用3 cm H2O PEEP;实验组调整PEEP值由0 cm H2O逐步升高至14 cm H2O,每次增加2 cm H2O,并应用最适PEEP。比较2组术后氧合指数(PaO_2/FiO_2)和肺部并发症的差异。结果·105例患者中死亡2例(1.90%),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19例(18.10%)、肺部感染3例(2.86%)、肺不张19例(18.10%)、胸腔积液19例(18.10%)。OPCAB术后最适PEEP区间为6~9 cm H2O。实验组应用最适PEEP后,PaO_2/FiO_2显著升高(P=0.00)。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2)。结论·应用EIT可实时直观监测OPCAB术后肺通气分布情况,滴定适合肺复张的PEEP;能够显著减少OPCAB术后肺部并发症,改善PaO_2/FiO_2,减少ICU停留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抗成像技术 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肺复张 呼气末正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noSCORE与EuroSCORE对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术后早期死亡预测评估比较 被引量:10
11
作者 连锋 戴晨阳 +6 位作者 张文天 路喆鑫 谢波 胡振雷 黄日太 徐根兴 薛松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5-168,共4页
目的比较中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评分系统(SinoSCORE)和欧洲心脏外科手术风险评分系统(EuroSCORE)两种模型对中国人群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PCAB)术后早期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进一步明确SinoSCORE模型是否适用于单纯OPCA... 目的比较中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评分系统(SinoSCORE)和欧洲心脏外科手术风险评分系统(EuroSCORE)两种模型对中国人群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PCAB)术后早期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进一步明确SinoSCORE模型是否适用于单纯OPCAB的风险预测。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外科2004年7月—2013年7月的1 530例OPCAB患者,分别采用SinoSCORE和EuroSCORE两种模型预计患者的病死率,并与实际病死率比较,观察终点为术后院内死亡。通过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检测校准度,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模型的区分度。结果 1 530例患者中23例发生院内死亡,实际病死率为1.50%。SinoSCORE模型和EuroSCORE模型的预计病死率分别为2.69%和4.73%。SinoSCORE模型的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P=0.612,AUC=0.796;EuroSCORE模型Hosmer-Lemeshowrny拟合优度检验P=0.013,AUC=0.782。两种模型的区分度均较好,但SinoSCORE的校准度和预测准确率明显优于EuroSCORE模型。结论 SinoSCORE模型比EuroSCORE模型更适用于中国OPCAB患者的术后早期死亡预测,是适合中国人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早期死亡评估的风险评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停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 中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评分系统 欧洲心脏外科手术风险评分系统 死亡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不停跳冠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廖明锋 杨辉 +4 位作者 陈欣 赵以林 杨柳 罗爱林 迟晓慧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20-523,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不停跳冠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探讨右美托咪定在OPCAB中的合理运用。方法选择96例择期行OPCAB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低剂量...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不停跳冠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探讨右美托咪定在OPCAB中的合理运用。方法选择96例择期行OPCAB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低剂量右美托咪定组(L组)和高剂量右美托咪定组(H组),术中分别接受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持续输注。于术前1d和术后7d对患者进行简易智力量表(MMSE)评分,术前、术后24h和48h测定血浆S100β和Aβ1-42水平。结果与术前相比,3组患者术后MMSE评分明显下降,但3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H组患者术后48h时S100β和Aβ1-42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术中持续输注高剂量右美托咪定会增加OPCAB患者术后血浆S100β和Aβ1-42水平,在OPCAB术中使用右美托咪定的剂量需要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不停冠脉旁路移植术 S100Β AΒ1-4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麻醉胸骨下段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七例
13
作者 何学志 刘继红 +3 位作者 庄熙晶 张庆华 王多友 段文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6-116,共1页
2005-05至2006-08,我们在连续硬膜外麻醉,胸骨下段小切口,行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状动脉前降支病变患者7例。现总结治疗经验报道如下。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胸骨下段小切口 连续硬膜外麻醉 冠状动脉前降支 治疗经验 心脏不停 非体外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l Nido停搏液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廉海星 王巍 +3 位作者 林柏松 陈晨 孙雪峰 李哲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45-1050,共6页
目的:分析在单纯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应用Del Nido停搏液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对比Del Nido停搏液与4∶1含血停搏液应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心肌保护效果,为心脏停搏液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在本院行体外循环下冠状动... 目的:分析在单纯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应用Del Nido停搏液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对比Del Nido停搏液与4∶1含血停搏液应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心肌保护效果,为心脏停搏液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在本院行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患者51例,其中应用Del Nido停搏液30例(DN组),应用含血停搏液21例(血灌组)。收集2组患者术中主动脉阻断(ACC)时间、体外循环(CPB)时间、停搏液灌注次数及总量、自动复跳情况、术中输血量、血液生化指标、手术时间和术后机械通气时间等指标,观察2组患者术后出现房颤、心肌梗死和胸骨后感染等并发症的情况。结果:DN组和血灌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血灌组比较,DN组患者术中停搏液灌注次数、灌注量和术中输血量均明显减少(P<0.01),自动复跳率明显升高(P<0.01)。转机前后2组患者钾离子、血糖、血红蛋白、乳酸水平和红细胞压积,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术后肌酐水平和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el Nido停搏液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应用安全有效,心肌保护效果明确,与常规含血停搏液比较可减少停搏液灌注总量及灌注次数,复跳率更高,并且能够降低围术期输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l Nido停搏液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停跳前降支冠脉旁路移植术同期行肺癌切除术1例
15
作者 陈健 徐刚 +4 位作者 张建 周浩 冯天钹 汤阳 刘达兴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7-168,共2页
患者男,67岁,因"活动后胸闷、胸痛2个月"入院。2个月前患者出现活动后胸闷、胸痛,以胸骨中下段后面为主,为压榨样疼痛,无左肩背部及下颌放射痛,持续约1-2 min,休息后可自行缓解,发作时心悸、大汗淋漓。
关键词 冠脉旁路移植术 肺癌切除术 前降支 不停 骨中下段 自行缓解 大汗淋漓 胸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收式自体输血在老年患者不停跳冠脉搭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郑伟健 方卫平 +1 位作者 汪欢 孟改革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602-1605,共4页
目的分析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IBS)用于老年患者不停跳冠脉搭桥术(OPCABG)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择期全麻下行OPCABG手术的老年患者167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其中男84例,女83例,年龄65~82岁(69.51±3.75岁),体质量46~94 kg,ASAⅢ~... 目的分析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IBS)用于老年患者不停跳冠脉搭桥术(OPCABG)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择期全麻下行OPCABG手术的老年患者167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其中男84例,女83例,年龄65~82岁(69.51±3.75岁),体质量46~94 kg,ASAⅢ~Ⅳ级。根据术中是否应用IBS技术分为自体血组(IBS组,n=76)和异体血组(AB组,n=91)。观察并记录术前及术后1、2、7 d的血红蛋白(HGB)、白细胞(WBC)、血小板(PLT)、红细胞(RBC)的数值,以及术前和术后1、7 d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数值,异体红细胞及血浆量,术后24 h引流量及围术期相关并发症等。结果与AB组比较,IBS组的异体红细胞、血浆的总输注量及术后24 h引流量显著降低(P<0.05),同时并未增加患者的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但IBS组术后2 d的白细胞数量高于AB组(P<0.05)。与AB组比较,IBS组患者围术期输血相关不良反应明显降低(P<0.05)。结论回收式自体输血可显著减少老年患者行OPCABG手术的异体红细胞及血浆的输入量,降低输血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同时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老年心脏手术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停冠脉旁路移植术 老年 输血 自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技术在心血管外科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敏烈 孙寒松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5期468-470,共3页
关键词 微创技术 心脏外科手术 心脏手术 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OPCABG 体外循环技术 动脉瓣置换术 胸骨切口 心脏不停 心血管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