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究左西孟旦联合地高辛对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患者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1月至2023年10月行OPCABG的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患者396例,男233例,女163例,年龄18~80岁,BMI 18.5~...目的探究左西孟旦联合地高辛对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患者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1月至2023年10月行OPCABG的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患者396例,男233例,女163例,年龄18~80岁,BMI 18.5~30.0 kg/m^(2),ASAⅢ或Ⅳ级。根据围术期是否使用左西孟旦联合地高辛将患者分为两组:联合组(U组,n=68)和对照组(C组,n=328)。两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共有65对患者匹配成功,比较术前、给药后30 min、钝缘支或右冠血运重建时、术后6、12、24 h心脏指数(CI)、HR、MA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和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以及术中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使用情况、转心肺转流(CPB)率及钝缘支或右冠血运重建时血管活性药评分(VIS)、术后24 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肌钙蛋白T(cTnT)浓度、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7 d低心排综合征(LCOS)发生情况和术后7 d IABP使用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U组给药后30 min、钝缘支或右冠血运重建时、术后6、12、24 h CI明显升高(P<0.05),钝缘支或右冠血运重建时、术后6、12、24 h PCWP明显降低(P<0.05),给药后30 min、钝缘支或右冠血运重建时、术后6、12、24 h SVRI明显降低(P<0.05)。钝缘支或右冠血运重建时两组HR和MAP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C组比较,U组术中IABP使用率、转CPB率及钝缘支或右冠血运重建时VIS明显降低(P<0.05),术后24 h CK-MB和cTnT浓度明显降低(P<0.05),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7 d低心排综合征(LCOS)发生率和术后7 d IABP使用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围术期应用左西孟旦联合地高辛可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患者OPCABG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状态,并降低术后心肌损伤和LCOS的发生率。展开更多
目的·应用电阻抗成像技术(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确定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 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surgery,OPCAB)术后最合适的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PEEP),以达...目的·应用电阻抗成像技术(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确定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 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surgery,OPCAB)术后最合适的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PEEP),以达到改善肺通气分布情况、优化肺复张的效果。方法·入选2017年1—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行OPCAB的105例患者。采用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54例,对照组51例。EIT观察术后肺通气的4个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对照组应用3 cm H2O PEEP;实验组调整PEEP值由0 cm H2O逐步升高至14 cm H2O,每次增加2 cm H2O,并应用最适PEEP。比较2组术后氧合指数(PaO_2/FiO_2)和肺部并发症的差异。结果·105例患者中死亡2例(1.90%),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19例(18.10%)、肺部感染3例(2.86%)、肺不张19例(18.10%)、胸腔积液19例(18.10%)。OPCAB术后最适PEEP区间为6~9 cm H2O。实验组应用最适PEEP后,PaO_2/FiO_2显著升高(P=0.00)。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2)。结论·应用EIT可实时直观监测OPCAB术后肺通气分布情况,滴定适合肺复张的PEEP;能够显著减少OPCAB术后肺部并发症,改善PaO_2/FiO_2,减少ICU停留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究左西孟旦联合地高辛对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患者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1月至2023年10月行OPCABG的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患者396例,男233例,女163例,年龄18~80岁,BMI 18.5~30.0 kg/m^(2),ASAⅢ或Ⅳ级。根据围术期是否使用左西孟旦联合地高辛将患者分为两组:联合组(U组,n=68)和对照组(C组,n=328)。两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共有65对患者匹配成功,比较术前、给药后30 min、钝缘支或右冠血运重建时、术后6、12、24 h心脏指数(CI)、HR、MA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和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以及术中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使用情况、转心肺转流(CPB)率及钝缘支或右冠血运重建时血管活性药评分(VIS)、术后24 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肌钙蛋白T(cTnT)浓度、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7 d低心排综合征(LCOS)发生情况和术后7 d IABP使用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U组给药后30 min、钝缘支或右冠血运重建时、术后6、12、24 h CI明显升高(P<0.05),钝缘支或右冠血运重建时、术后6、12、24 h PCWP明显降低(P<0.05),给药后30 min、钝缘支或右冠血运重建时、术后6、12、24 h SVRI明显降低(P<0.05)。钝缘支或右冠血运重建时两组HR和MAP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C组比较,U组术中IABP使用率、转CPB率及钝缘支或右冠血运重建时VIS明显降低(P<0.05),术后24 h CK-MB和cTnT浓度明显降低(P<0.05),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7 d低心排综合征(LCOS)发生率和术后7 d IABP使用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围术期应用左西孟旦联合地高辛可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患者OPCABG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状态,并降低术后心肌损伤和LCOS的发生率。
文摘目的·应用电阻抗成像技术(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确定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 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surgery,OPCAB)术后最合适的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PEEP),以达到改善肺通气分布情况、优化肺复张的效果。方法·入选2017年1—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行OPCAB的105例患者。采用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54例,对照组51例。EIT观察术后肺通气的4个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对照组应用3 cm H2O PEEP;实验组调整PEEP值由0 cm H2O逐步升高至14 cm H2O,每次增加2 cm H2O,并应用最适PEEP。比较2组术后氧合指数(PaO_2/FiO_2)和肺部并发症的差异。结果·105例患者中死亡2例(1.90%),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19例(18.10%)、肺部感染3例(2.86%)、肺不张19例(18.10%)、胸腔积液19例(18.10%)。OPCAB术后最适PEEP区间为6~9 cm H2O。实验组应用最适PEEP后,PaO_2/FiO_2显著升高(P=0.00)。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2)。结论·应用EIT可实时直观监测OPCAB术后肺通气分布情况,滴定适合肺复张的PEEP;能够显著减少OPCAB术后肺部并发症,改善PaO_2/FiO_2,减少ICU停留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