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香菇栽培菌株不亲和性因子的分析
被引量:42
- 1
-
-
作者
林芳灿
张树庭
-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植保系
香港中文大学生物系
-
出处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459-466,共8页
-
基金
香港中文大学学术交流基金
-
文摘
以24个香菇菌株为材料,对其菌丝原生质体单核体及孢子单核体的交配型进行了分析。在菌丝原生质体单核体中,未获得原双核体预期应有的1:1的核型比例。在担孢子中,4种类型的单核体亦不呈预期的1:1:1:1之比。为确定在中国广泛栽培的香菇菌株中所存在的A、B因子的数目,进行了24个菌株单核分离物间的交配试验。鉴定表明,4个野生菌株有7个不同的A因子和8个不同的B因子,而20个栽培菌株仅有13个不同的A因子和14个不同的B因子。
-
关键词
香菇
不亲和性因子
交配型
种质
食用菌
-
Keywords
Lentinus edodes
incompaxibility factor
mating type
germplasm
-
分类号
S646.12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金针菇不亲和性因子研究
被引量:6
- 2
-
-
作者
江玉姬
王秀全
刘维侠
谢宝贵
朱坚
-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菌物研究中心
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
-
出处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6-19,共4页
-
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金针菇遗传连锁群构建的研究"(编号:2006J055)
福建省科技厅资助项目"金针菇工厂化栽培专用品种的选育与示范"(编号:2007N0003)
福州市科技局计划项目"金针菇工厂周年生产智能化控制技术的研究与示范"[编号:榕科(2007)109号]的部分研究内容
-
文摘
从29株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中经单孢分离获得的单核菌株,两两配对后,在显微镜下观察锁状联合,配对结果将金针菇的A因子确定到10个,B因子确定到8个。13个黄色菌株的不亲和性因子包含了从A1到A9,B1到B8;而16个白色菌株的不亲和性因子大多为A2A3B2B3类型。有24个金针菇菌株获得的单核菌丝有4种交配型且符合1∶1∶1∶1比例,其它菌株获得的单核菌丝交配型与理论数据有偏离。
-
关键词
金针菇
不亲和性因子
遗传关系
交配型
-
Keywords
Flammulina velutipes
incompatibility factors
genetic relationship
mating type
-
分类号
S646.15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金顶侧耳不亲和性因子多样性的研究
被引量:4
- 3
-
-
作者
彦培璐
姚方杰
孙露
孟圆圆
-
机构
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
出处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8-41,共4页
-
基金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nyhyzx07-008)
948滚动项目(2006-G11B)
-
文摘
按照传统不亲和性因子测定方法,通过真、假锁状联合的有无,鉴定6个金顶侧耳菌株的不亲和性因子,结果表明,金顶侧耳菌株具有不亲和性因子多样性的特点,6株金顶侧耳菌株除蕈谷2号榆黄蘑与张榆具有相同的A1A3B1B3不亲和性因子外,榆黄P103、RYH1、RYH2、榆黄菇分别具有A1A2B1B2、A4A5B4B5、A4A6B4B6、A7A8B7B8不亲和性因子,能形成遗传特性不同的双核体有153个,并计算出金顶侧耳A、B因子的不亲和性因子数均为55,估算金顶侧耳可能存在的不亲和性因子总数为3 025个。
-
关键词
金顶侧耳
不亲和性因子数目
真锁状联合
假锁状联合
标准菌株
-
Keywords
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
The number of incompatible factor
Clamp connections
False clamp connections
Standard strains
-
分类号
S646.14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三明野生香菇交配型因子分析
被引量:3
- 4
-
-
作者
刘新锐
袁滨
谢宝贵
邓优锦
江玉姬
-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菌物研究中心
-
出处
《食药用菌》
2014年第6期326-328,共3页
-
基金
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项目(JCJJ13008)
国家星火计划项目(2011GA720008)
+1 种基金
国家食用菌品种改良中心福建分中心
福建省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本研究提供了试验条件
-
文摘
以收集自福建三明地区的12个野生香菇菌株分离得到的46个单核体为材料,进行交配型因子分析。结果从样本中鉴定出15个A因子和15个B因子,表明该地区野生香菇有较丰富的交配型因子,为香菇杂交育种打下基础。
-
关键词
野生香菇
不亲和性因子
遗传多样性
-
Keywords
wild Lentinula edodes
incompatibility factor
genetic diversity
-
分类号
S646.12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金福菇的交配型研究
被引量:27
- 5
-
-
作者
傅俊生
蔡衍山
柯丽娜
林绍霞
邓优锦
谢宝贵
-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菌物研究中心
福建省农业区划研究所
-
出处
《食用菌学报》
2007年第3期10-12,共3页
-
基金
福建省科技平台建设项目"福建省食用菌种质资源科技共享平台建设及相关研究"(编号:2006S1001)
福建省科技厅重点项目"珍稀食用菌性模式和育种工艺研究"(编号:2005N034)的部分研究内容
-
文摘
显微观察结果表明,金福菇(Tricholoma giganteum)担子上着生4个担孢子。交配型测定结果表明,金福菇的交配属四极性异宗结合。本研究还检测到重组B因子的新等位基因(Br)。
-
关键词
金福菇
担子
不亲和性因子
交配型
-
分类号
S646.1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金针菇的原生质体单核化
被引量:15
- 6
-
-
作者
江玉姬
谢宝贵
吴文礼
-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系
福建农林大学土地与环境学系
-
出处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4-47,共4页
-
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96 0 14)
-
文摘
采用显微镜单孢分离技术从金针菇菌株 FL19(黄色品种 )和 880 1(白色品种 )分离刚萌发的原生质体再生菌株 ,分别获得 89和 83株单个原生质体再生菌株 ,并对它们的不亲和性因子基因型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 ,两个亲本的不亲和性因子 A和 B都存在 3个复等位基因 .
-
关键词
金针菇
原生质体
单核化技术
品种改良
不亲和性因子
极性测定
-
Keywords
Flammuline velutipe
protoplast
monokaryotic strain
genotype
polarity
clamp connection
-
分类号
S646.150.3
[农业科学—蔬菜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