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带血管蒂腓骨瓣移植重建下颌骨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健 张波 +1 位作者 杨汉林 李志强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6期531-531,共1页
关键词 带血管蒂腓骨瓣移植 下颌重建 颏部造釉细胞瘤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肋骨肋软骨移植重建颞下颌关节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恭奇 李祖兵 赵怡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98-400,共3页
目的 :探讨颞下颌关节真性强直的手术治疗和预防术后的复发。方法 :采用自体肋骨肋软骨移植对 32例颞下颌关节真性强直患者进行了关节重建术 ,术后通过测量张口度 ,计算手术前后张口度的差值、下颌前伸和侧向运动范围 ,以及颞下颌关节X... 目的 :探讨颞下颌关节真性强直的手术治疗和预防术后的复发。方法 :采用自体肋骨肋软骨移植对 32例颞下颌关节真性强直患者进行了关节重建术 ,术后通过测量张口度 ,计算手术前后张口度的差值、下颌前伸和侧向运动范围 ,以及颞下颌关节X线片检查等 ,综合评价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32例随访 1~ 12年术前后张口度的差值均在 2 .0cm以上 ,效果优良 ,重建关节无骨质吸收 ,咬合关系良好 ,下颌具有前伸和侧向运动功能 ,无复发。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骨肋软骨移植 重建下颌关节 临床研究 下颌关节真性强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强内固定技术在自体骨移植下颌骨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姚声 李祖兵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4期431-434,共4页
目的:分析坚强内固定技术在自体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中的应用,评估其效果。方法:收集1993年1月至2004年5月期间在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实施自体骨移植下頜骨重建手术中使用了坚强内固定技术并接受了随访的病人81例,观察病人术前术后的X线... 目的:分析坚强内固定技术在自体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中的应用,评估其效果。方法:收集1993年1月至2004年5月期间在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实施自体骨移植下頜骨重建手术中使用了坚强内固定技术并接受了随访的病人81例,观察病人术前术后的X线片,分析移植骨愈合情况。并对手术后病人下颌骨功能及其美观进行评估。结果:本组81例病人中共使用坚强内固定夹板367块。植骨手术成功79例(97.5%),病人下颌骨形态及其功能恢复良好。术后6个月摄片观察发现15例(18.6%)病人植骨部位存在"应力遮挡"现象,但未发现与之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坚强内固定技术在自体骨移植下颌骨重建手术中对骨愈合及其移植骨的塑形有良好的作用,存在"应力遮挡"现象,但不会造成严重并发症,可以不必在骨愈合后常规取出钛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坚强内固定 下颌重建 应力遮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肋骨胸大肌肌皮瓣重建下颌骨的临床疗效
4
作者 李雅冬 杨凯 +2 位作者 张劲松 张福军 陈睿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370-372,共3页
目的探讨带肋骨胸大肌肌皮瓣重建下颌骨形态及功能的临床疗效,为修复重建下颌骨提供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带肋骨胸大肌肌皮瓣修复重建下颌骨12例,其中创伤8例,肿瘤4例。术后6,12,24,36个月随访观察,评价下颌骨形态及术后咀嚼效率恢复情况... 目的探讨带肋骨胸大肌肌皮瓣重建下颌骨形态及功能的临床疗效,为修复重建下颌骨提供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带肋骨胸大肌肌皮瓣修复重建下颌骨12例,其中创伤8例,肿瘤4例。术后6,12,24,36个月随访观察,评价下颌骨形态及术后咀嚼效率恢复情况。结果12例带肋骨胸大肌肌皮瓣全部成活,患者下颌骨形态恢复较好,术后咀嚼效率与健侧对比为30%-75%。结论带肋骨胸大肌肌皮瓣在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的修复中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能修复口腔颌面部较大面积的缺损,且成活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损伤 下颌重建 外科皮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钛修复体重建下颌骨节段性缺损的临床研究
5
作者 米磊 刘怀勤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5期126-128,共3页
目的研究个体化钛修复体结合自体松质骨移植,修复人下颌骨节段性缺损的效果。方法术前在CT扫描并三维重建基础上,应用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制作个体化钛修复体,为5例下颌骨节段性缺损进行了个体化钛修复体下颌骨重建手术,观察并评价其修... 目的研究个体化钛修复体结合自体松质骨移植,修复人下颌骨节段性缺损的效果。方法术前在CT扫描并三维重建基础上,应用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制作个体化钛修复体,为5例下颌骨节段性缺损进行了个体化钛修复体下颌骨重建手术,观察并评价其修复效果。结果所有手术均按照术前设计一次成功完成个体化钛修复体植入,术创全部一期愈合,下颌骨外形恢复良好,咬合关系正常,总体效果满意。结论基于CT与计算机数字化处理辅助制作的个体化钛修复体植入术,避免了自体骨移植带来的创伤和损失,可修复下颌骨较大的骨缺损,外形恢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技术 下颌重建 个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瓣移植重建下颌骨
6
作者 张文峰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4年第3期181-183,共3页
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皮瓣用于骨及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近几年来国外有学者利用其整复下颌骨及其相应的软组织缺损,作为一种新的下颌骨缺损的的整复方法,本文参考近期文献,就其应用解剖,手术方法,临床应用及其优缺点... 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皮瓣用于骨及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近几年来国外有学者利用其整复下颌骨及其相应的软组织缺损,作为一种新的下颌骨缺损的的整复方法,本文参考近期文献,就其应用解剖,手术方法,临床应用及其优缺点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重建 骨缺损 骨瓣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快速原型技术辅助下颌骨缺损重建手术 被引量:4
7
作者 吴文征 秦兴军 +1 位作者 崔坤鹏 王宛山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628-1631,共4页
在采用自体腓骨重建下颌骨缺损的手术中,为了弥补传统手术方式和术后外形的不足,利用病人的CT数据制作出个性化定制的下颌骨快速原型模型,术前模拟重建手术后效果.手术前,按照病人下颌骨RP模型将钛板弯制成形,并作为手术中的下颌骨外形... 在采用自体腓骨重建下颌骨缺损的手术中,为了弥补传统手术方式和术后外形的不足,利用病人的CT数据制作出个性化定制的下颌骨快速原型模型,术前模拟重建手术后效果.手术前,按照病人下颌骨RP模型将钛板弯制成形,并作为手术中的下颌骨外形模板.下颌骨RP模型的使用大大提高了重建下颌骨的成型精度,同时明显减短手术时间,由原来腓骨塑形手术时间4~5h缩短到1.0~1.5h.应用RP技术辅助下颌骨缺损重建手术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原型 下颌重建 计算机辅助设计 个性化设计 重建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例下颌骨造釉细胞瘤切除并腓骨肌皮瓣游离移植下颌骨重建术的护理 被引量:2
8
作者 龙丹玲 刘东艳 +2 位作者 代云 黄志珍 杨柳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7年第5期149-151,共3页
目的总结21例下颌骨造釉细胞瘤切除并腓骨肌皮瓣游离移植下颌骨重建术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9月收治的21例下颌骨造釉细胞瘤患者,术前以心理疏导为主,完善术前各项准备;术后以伤口观察、肌皮瓣成活度及口腔护理为重点... 目的总结21例下颌骨造釉细胞瘤切除并腓骨肌皮瓣游离移植下颌骨重建术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9月收治的21例下颌骨造釉细胞瘤患者,术前以心理疏导为主,完善术前各项准备;术后以伤口观察、肌皮瓣成活度及口腔护理为重点,严密观察移植肌皮瓣温度、色泽、质地及毛细血管充盈反应,及负压引流状况,积极采取有效的口腔护理,重视患者主诉。结果 21例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精心的整体护理同时针对不同病例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对此类手术治疗效果和患者围术期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釉细胞瘤 腓骨肌皮瓣 下颌重建 口腔护理 根治性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系统在腓骨修复下颌骨重建中的动物试验研究
9
作者 王兴涛 刘才华 +2 位作者 吕玉祥 靳乐 刘筱菁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40-1044,共5页
目的:当前腓骨修复下颌骨重建手术中医生徒手操作精度差,治疗效果不理想,本文通过机器人系统辅助下颌骨重建手术动物试验,评价机器人辅助手术效果。方法:以山羊作为试验对象,分别进行机器人系统辅助手术、计算机导航辅助手术以及人工操... 目的:当前腓骨修复下颌骨重建手术中医生徒手操作精度差,治疗效果不理想,本文通过机器人系统辅助下颌骨重建手术动物试验,评价机器人辅助手术效果。方法:以山羊作为试验对象,分别进行机器人系统辅助手术、计算机导航辅助手术以及人工操作手术,计算每组试验术后和术前之间的平均差异值,对比分析3组试验结果,验证机器人辅助手术效果。结果:机器人在手术过程中运行稳定可靠,手术精度优于其他试验,能够满足下颌骨重建手术的要求。结论:该机器人系统可在下颌骨重建手术中辅助医生实现游离骨块的精确定位与稳固把持,提高操作精度和手术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重建 腓骨瓣 多臂机器人 手术导航 动物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重建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霞 孟祥凤 +1 位作者 商雪荣 魏新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14期54-55,共2页
目的总结采用下颌升支后份倒置关节重建术治疗真性颞下颌关节强直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6例采用下颌升支后份倒置关节重建术治疗的真性颞下颌关节强直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系统的术后护理和循序渐进的开口训练。结果26例均获得满意的... 目的总结采用下颌升支后份倒置关节重建术治疗真性颞下颌关节强直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6例采用下颌升支后份倒置关节重建术治疗的真性颞下颌关节强直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系统的术后护理和循序渐进的开口训练。结果26例均获得满意的效果,未发生感染等并发症。结论系统而周密的围术期护理及开口训练是成功治疗真性颞下颌关节强直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关节强直 下颌关节重建 围手术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角倒置重建颞下颌关节在髁状突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
11
作者 李正全 黄弼 余丽芳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9期87-88,共2页
目的观察下颌角倒置重建颞下颌关节在髁状突粉碎性骨折中应用的优、缺点,并评价其效果。方法对27例髁状突粉碎性骨折应用此方法进行关节重建修复并随访分析。结果对27例患者经过1-3年的随访,效果满意,均恢复了一定的关节功能,未发现关... 目的观察下颌角倒置重建颞下颌关节在髁状突粉碎性骨折中应用的优、缺点,并评价其效果。方法对27例髁状突粉碎性骨折应用此方法进行关节重建修复并随访分析。结果对27例患者经过1-3年的随访,效果满意,均恢复了一定的关节功能,未发现关节强直。结论下颌角倒置重建颞下颌关节是治疗髁状突粉碎性骨折及预防关节强直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状突粉碎性骨折 下颌角倒置 下颌关节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口内扫描配准的下颌运动模拟的精确性检验与初步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俊鹏 王晶 +9 位作者 吕列夫 王洋 毛驰 陈克难 袁若水 许向亮 王佃灿 郭玉兴 苏家增 郭传瑸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23-1028,共6页
目的:验证基于口内扫描配准的下颌运动模拟方法的精确性,并在颌骨重建术后患者中进行初步应用。方法:使用电子面弓记录受试的下颌运动,拍摄CT,并通过口内扫描将运动轨迹和CT配准,进行下颌运动模拟。选用2个不同尺寸的头颅模型,在上下颌... 目的:验证基于口内扫描配准的下颌运动模拟方法的精确性,并在颌骨重建术后患者中进行初步应用。方法:使用电子面弓记录受试的下颌运动,拍摄CT,并通过口内扫描将运动轨迹和CT配准,进行下颌运动模拟。选用2个不同尺寸的头颅模型,在上下颌分别旋入标记钛钉,模拟大张口、前伸、侧方,记录运动并固定运动末位置,测量上下颌钛钉间的实际距离、CT影像距离、模拟运动后的距离,比较3个距离的差值。纳入12例下颌重建术后患者和5例正常志愿者,应用上述方法模拟下颌边缘运动,并分析比较髁突运动特点。结果:使用基于口内扫描配准的方法模拟运动后的上下颌钛钉间距离与实测距离的差值为(0.61±0.05)mm,95%置信区间为(0.51,0.71)mm。患者患侧髁突向外侧方动度[(2.70±0.62)mm]大于正常志愿者[(1.23±0.26)mm,P<0.05],健侧髁突向内侧方动度[(2.91±0.63)mm]也大于正常志愿者[(1.59±0.28)mm,P<0.05]。结论:模型试验证实了基于口内扫描配准的下颌运动模拟的误差较小,该方法可以用于测量和评价下颌骨重建术后髁突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下颌重建 下颌髁突 关节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下颌钛支架植入体的设计与生物力学评价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秀娟 王冬梅 +2 位作者 孙健 王成焘 张富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167-1171,共5页
基于CT断层扫描图像数据,利用CAD、有限元分析技术重建正常下颌骨的三维几何、有限元模型.对模型进行分割,模拟下颌骨右侧体部缺损,参照天然下颌骨几何形态设计下颌钛支架植入体,并对其重建下颌骨的生物力学效果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结... 基于CT断层扫描图像数据,利用CAD、有限元分析技术重建正常下颌骨的三维几何、有限元模型.对模型进行分割,模拟下颌骨右侧体部缺损,参照天然下颌骨几何形态设计下颌钛支架植入体,并对其重建下颌骨的生物力学效果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钛支架植入体在咀嚼力作用下,义齿基桩颈部及预留种植孔周围应力较大,其他部位应力值较低且分布均匀;颈部的应力值随孔道直径的增加而明显降低,基桩高度与预留孔道深度的比例变化对应力大小及分布特性基本没有影响;钛支架植入体重建下颌骨在咀嚼力作用下,支架的应力比自然骨应力大1个数量级,呈现明显的应力遮挡效应;根据钛支架植入体上的应力分布状态对其进行镂孔设计,应力分析结果显示其强度依然满足功能要求.由以上分析结果可知,义齿预留孔道的深度在保证螺纹强度的前提下,可尽量减小,以减小钛支架的体积;钛支架植入体的镂孔设计在满足功能强度前提下,可以降低其整体尺寸,同时提高其结构生物相容性和临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重建 钛植入支架 生物力学 三维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煮沸骨再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程玉峰 魏奉才 +2 位作者 张子桂 王克涛 程爱红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6期16-17,共2页
选用 30只健康成年家兔 ,应用 99m Tc- MDP扫描、X线照像和组织学检查 ,对自体煮沸骨再植后的愈合过程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显示 :自体煮沸骨再植后经历了植骨块吸收、血管及其周围组织长入、植骨块逐渐被新生骨替代的过程 ,从而表现为... 选用 30只健康成年家兔 ,应用 99m Tc- MDP扫描、X线照像和组织学检查 ,对自体煮沸骨再植后的愈合过程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显示 :自体煮沸骨再植后经历了植骨块吸收、血管及其周围组织长入、植骨块逐渐被新生骨替代的过程 ,从而表现为典型的“爬行替代”;此过程的发生机理是骨传导 ,发生基础是血管长入。研究表明 :自体煮沸骨再植后组织相容性好 ,未发生排异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煮沸骨再植 下颌重建 放射性同位素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素骨显像诊断颞下颌关节病变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2
15
作者 胡敏 姚军 +2 位作者 田嘉禾 尹大一 许亦权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3期192-195,共4页
目的:探讨利用放射性核素骨三相显像和SPECT检查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的价值。材料和方法:6 6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接受X线片、放射性核素骨三相显像和SPECT检查。通过骨扫描结果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选择2 3例患者接受外科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利用放射性核素骨三相显像和SPECT检查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的价值。材料和方法:6 6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接受X线片、放射性核素骨三相显像和SPECT检查。通过骨扫描结果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选择2 3例患者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结果:选择保守治疗者4 3例,血池相和延迟相影像及SPECT两侧关节区影像对称。接受颞下颌关节重建术者2 3例,血池相和延迟相影像及SPECT影像两侧关节区影像不对称,患侧关节区放射性强度和髁状突放射性计数比值稍高于对侧;术中发现,髁状突表面软骨有破坏,术后患者症状缓解。结论:骨扫描可以作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早期器质性病变的检测手段,选择为治疗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关节病变 临床价值 显像诊断 下颌关节紊乱病 SPECT检查 下颌关节重建 放射性计数比值 放射性核素 外科手术治疗 半定量分析 器质性病变 CT影像 术中发现 症状缓解 术后患者 检测手段 治疗方法 骨扫描 延迟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BAQUS的下颌骨生物力学分析
16
作者 陈亚东 马国强 +1 位作者 尚德浩 王宛山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23-428,共6页
为解决游离腓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手术存在个体匹配差的问题,采用定制化修复钛板设计和制造方法.通过采集分析病人CT数据,利用可视化和CAD技术设计出符合病人生理结构的修复体模型.建立下颌骨的有限元模型,对比了修复前后的下颌骨的应力... 为解决游离腓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手术存在个体匹配差的问题,采用定制化修复钛板设计和制造方法.通过采集分析病人CT数据,利用可视化和CAD技术设计出符合病人生理结构的修复体模型.建立下颌骨的有限元模型,对比了修复前后的下颌骨的应力情况.利用快速原型技术制造出树脂模型用于手术指导,通过临床研究,该方法节省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下颌骨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下颌骨应力集中区域主要分布于踝突区、下颌角、下颌骨修复处.随着加载力的增大,应力增加明显,特别是下颌骨修复处与踝突区应力分布增长明显.最大应力出现在下颌骨与腓骨的结合处,修复后的下颌骨高应力区泛化的现象得到明显的遏制,应力集中区域明显地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原型 计算机辅助设计 下颌重建 个性化设计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原位塑形导板在血管化髂骨肌瓣修复下颌骨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鲁婷玮 刘朝明 +4 位作者 吴添福 邵喆 孙艳芳 孙志军 刘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66-771,共6页
目的:分析使用虚拟手术设计的个性化原位塑形导板行血管化髂骨断蒂前原位塑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例收治的行下颌骨肿瘤切除术并用自体髂骨肌瓣重建下颌骨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原位塑形导板为按设计截骨后将两侧下颌骨断端用桥杆连接... 目的:分析使用虚拟手术设计的个性化原位塑形导板行血管化髂骨断蒂前原位塑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例收治的行下颌骨肿瘤切除术并用自体髂骨肌瓣重建下颌骨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原位塑形导板为按设计截骨后将两侧下颌骨断端用桥杆连接的导板模型。截取髂骨后,按原位塑形导板调磨好骨块,再离断血管蒂。使用和未使用原位塑形导板的患者各10例,分别归为A组和B组,比较术前术后两侧髁突间、下颌角点间距离及下颌骨颏前点至髁突连线中点距离的偏差。结果:20例手术均成功。A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小于B组(5.24hVS7.09h,P=0.01);A、B两组术后平均住院天数(9.6dVS11.2d,P=0.02)。A组与B组相比:术后髁突间距离的平均偏移为:(1.44±0.99)mmVS(1.92±0.81)mm,(P=0.44);术后下颌角间距离的平均偏移为:(1.83±0.80)mmVS(2.50±1.50)mm,(P=0.36);下颌骨中点至髁突连线中点的平均偏差为:(0.97±0.40)mmVS(2.67±3.31)mm,(P=0.29)。结论:在髂骨肌瓣血管蒂离断前应用个性化原位塑形导板,可以提高手术效率和精度,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手术 原位塑形 髂骨移植 下颌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血管化游离骨肌瓣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林文清 胡砚平 张文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1-84,共4页
目的:评价血管化游离髂骨肌瓣和腓骨肌瓣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比较两种修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对44例血管化髂骨肌瓣和腓骨肌瓣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两种骨肌瓣修复后对患者面部外形与口腔功能的影响... 目的:评价血管化游离髂骨肌瓣和腓骨肌瓣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比较两种修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对44例血管化髂骨肌瓣和腓骨肌瓣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两种骨肌瓣修复后对患者面部外形与口腔功能的影响,对比供受区并发症的差异。结果:20例髂骨肌瓣,24例腓骨肌瓣均成活;二者在恢复面部外形与口腔功能上无明显差异,在移植骨长度上,两者有明显不同。结论:血管化游离髂骨肌瓣与腓骨肌瓣作为下颌骨缺损修复的常用方法,可以满足不同类型下颌骨缺损修复的需要,但根据两种骨肌瓣的特点,对于缺损长度低于8cm,可优先考虑髂骨瓣,而缺损范围大于8cm的可选腓骨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缺损修复与重建 血管化游离髂骨肌瓣 血管化游离腓骨肌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骨节段性缺损移植术后快速过渡修复1例
19
作者 杨骏 石连水 张林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5期483-483,共1页
下颌骨节段性缺损,不仅造成面部外形凹陷,而且导致咀嚼、发音、吞咽等一系列功能障碍。下颌骨重建修复的方法比较复杂,耗时长,咀嚼、发音、吞咽等功能常难以即时修复。患者常常表现出不愿与人交流,情绪低落,焦虑、失眠,带口罩出门等。... 下颌骨节段性缺损,不仅造成面部外形凹陷,而且导致咀嚼、发音、吞咽等一系列功能障碍。下颌骨重建修复的方法比较复杂,耗时长,咀嚼、发音、吞咽等功能常难以即时修复。患者常常表现出不愿与人交流,情绪低落,焦虑、失眠,带口罩出门等。如何术后即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节段性缺损 即时修复 移植术后 下颌重建 功能障碍 情绪低落 咀嚼 发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关节头应用于颞下颌关节骨性强直治疗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1
20
作者 许志亮 罗艳荣 林晨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1期1065-1067,共3页
目的:回顾性研究分析人工关节头在颞下颌关节骨性强直治疗中进行关节重建的方法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07年8月~2012年3月间收治的6例(10侧)颞下颌关节骨性强直患者进行人工关节头关节重建。对治疗方法和效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目的:回顾性研究分析人工关节头在颞下颌关节骨性强直治疗中进行关节重建的方法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07年8月~2012年3月间收治的6例(10侧)颞下颌关节骨性强直患者进行人工关节头关节重建。对治疗方法和效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6例均采用人工关节头置换恢复颞下颌关节,术后患者张口度恢复理想。结论:人工关节头置换用于治疗颞下颌关节骨性强直具有可行性,并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关节头 下颌关节骨性强直 下颌关节重建 手术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