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地区部分人群下颌正中舌侧管解剖特点
1
作者 于鸿滨 王晶莹 +3 位作者 钱石兵 娄慧全 李昌全 欧阳骞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01-1005,共5页
目的观察云南地区部分人群下颌正中舌侧管解剖特点及其性别、年龄和民族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1103例患者下颌锥形束CT(CBCT)资料,其中男466例、女637例,0~18岁123例、19~40岁603例、41~60岁264例、>60岁113例,汉族900例,纳西族57例,... 目的观察云南地区部分人群下颌正中舌侧管解剖特点及其性别、年龄和民族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1103例患者下颌锥形束CT(CBCT)资料,其中男466例、女637例,0~18岁123例、19~40岁603例、41~60岁264例、>60岁113例,汉族900例,纳西族57例,其他民族146例;对比观察下颌正中舌侧管数量、形态及走行方向及其在不同性别、年龄及民族间的差异。结果CBCT于624例显示单支、318例显示双支、161例显示≥3支下颌正中舌侧管;72例呈直型、1031例呈非直型;418例自上向下、277例自下向上、12例近似平行走行,396例无明确方向。下颌正中舌侧管数量及走行方向在性别及不同年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不同民族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下颌正中舌侧管形态在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不同年龄及民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下颌正中舌侧管数量、形态及走行方向三者相互影响(P均<0.001)。结论云南地区部分人群下颌正中舌侧管多呈单支、非直型,自上向下走行或无明确方向,且在不同年龄及民族之间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 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下颌正中舌侧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