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科矫正骨型下颌后缩畸形的术前术后正畸治疗 被引量:5
1
作者 陈扬熙 罗颂椒 +2 位作者 王大章 胡静 李声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1-33,共3页
以近期连续收治的 17例骨型严重下颌后缩 (已作正颌手术 )的患者为例 ,重点介绍对该类畸形患者的术前准备 ,特别是术前术后正畸治疗及导板的应用。正畸治疗内容包括 :去代偿扩大上牙弓 ,排齐牙齿 ,平整曲线 ,使上下牙弓形态协调 ,... 以近期连续收治的 17例骨型严重下颌后缩 (已作正颌手术 )的患者为例 ,重点介绍对该类畸形患者的术前准备 ,特别是术前术后正畸治疗及导板的应用。正畸治疗内容包括 :去代偿扩大上牙弓 ,排齐牙齿 ,平整曲线 ,使上下牙弓形态协调 ,恢复平衡重建良好的咬合关系。作者的经验表明 ,对严重骨型下颌后缩患者 ,要获得形态和功能完美结合的理想治疗目标 ,外科和正畸联合治疗 ,特别是术前、术后的正畸准备 ,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必须和必要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后缩畸形 正畸治疗 外科手术 正畸学 错H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口内切口假体植入矫治下颌后缩畸形的研究
2
作者 夏有辰 李健宁 +3 位作者 王侠 李比 朱力 马勇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1年第4期226-227,F003,共3页
目的 评估经口内切口假体植入骨膜下隆颏术的效果。 方法 用局部解剖方法研究尸体颏区形态结构 ,进行隆颏术 43例 结果 全部病例外形改善满意 ,无一例出现并发症。 结论 经口内切口假体植入骨膜下治疗下颌后缩畸形效果良好 ,是... 目的 评估经口内切口假体植入骨膜下隆颏术的效果。 方法 用局部解剖方法研究尸体颏区形态结构 ,进行隆颏术 43例 结果 全部病例外形改善满意 ,无一例出现并发症。 结论 经口内切口假体植入骨膜下治疗下颌后缩畸形效果良好 ,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内切口 假体植入术 下颌后缩畸形 骨膜下隆颏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式Twin-block矫治器与逐步式前移下颌的Twin-block矫治器治疗下颌后缩畸形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5
3
作者 古力巴哈.买买提力 陈冲 +1 位作者 陈文君 杨川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5-47,51,共4页
目的:比较传统的一次最大前伸法Twin-block矫治器与改良逐步式前移下颌的Twin-block矫治器治疗下颌后缩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处于替牙晚期或恒牙早期ANB角>5°,覆盖>6mm的骨性下颌后缩患者13例,接受逐步式前移下颌的TB... 目的:比较传统的一次最大前伸法Twin-block矫治器与改良逐步式前移下颌的Twin-block矫治器治疗下颌后缩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处于替牙晚期或恒牙早期ANB角>5°,覆盖>6mm的骨性下颌后缩患者13例,接受逐步式前移下颌的TB矫治器治疗,根据病例对照的原则收集使用传统一步法TB矫治器治疗的病例13例作为对照组,应用X线头影测量技术进行治疗前后的18项硬组织测量分析。结果:逐步式TB矫治器治疗后SNB角增大,Y轴角变小,下颌颏部相对颅底位置关系变化明显,MP-SN、FH-MP增大改善深覆。两组矫治后磨牙调整为中性关系或轻度近中关系,前牙覆覆盖基本正常;上下颌关系协调。结论:传统式Twin-block矫治器和逐步式Twin-block功能矫治器早期治疗安氏II类1分类下颌后缩患者,疗效基本相同,但改良式Twinblock矫治器患者戴用舒适度好,可优先考虑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逐步法前导下颌 TWIN-BLOCK矫治器 下颌后缩畸形 X 线头影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矫正器治疗安氏Ⅱ类错颌软组织侧貌变化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黄妙琼 冯航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0期2324-2325,共2页
目的:通过对下颌后缩畸形安氏Ⅱ类错颌患者进行功能治疗,测量分析治疗前后的软组织侧貌的变化,评价功能治疗对软组织侧貌的改变作用。方法:20例下颌后缩型Ⅱ类错颌病例,年龄9~14岁,男8例,女12例,全部病例在混合牙列期及恒牙早期采用Twi... 目的:通过对下颌后缩畸形安氏Ⅱ类错颌患者进行功能治疗,测量分析治疗前后的软组织侧貌的变化,评价功能治疗对软组织侧貌的改变作用。方法:20例下颌后缩型Ⅱ类错颌病例,年龄9~14岁,男8例,女12例,全部病例在混合牙列期及恒牙早期采用Twin-block功能矫正器矫正骨骼的矢状关系,时间6~9月,恒牙期采用固定矫正器进行精细调整,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头颅定位侧位片的软组织测量,比较治疗前后软组织侧貌的变化。结果:软组织侧貌的改变为:面突角治疗后比治疗前减少2.035°;颏突角增加1.99°;上唇-审美平面距减少1.223mm;下唇-审美平面距减少1.2875mm;下唇厚度减少2.8475mm;下唇凹厚度增加1.8705mm。结论:功能矫正器结合固定矫正器治疗下颌后缩畸形对患者的软组织侧貌的改善有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畸形 正畸矫正器 软组织侧貌变化 功能矫正器 功能治疗 安氏Ⅱ类 错颌 下颌后缩畸形 头颅定位侧位片 固定矫正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