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意外骨折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被引量:1
1
作者 周会喜 艾伟健 +1 位作者 刘曙光 刘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72-974,共3页
目的:通过对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意外骨折的原因分析,寻找预防策略,并力求确立此类手术的适应证。方法:回顾性研究1999年7月至2010年9月在广东省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接受治疗的颌骨畸形患者402例,其中发育畸形368例,外伤所致的颌骨畸形34... 目的:通过对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意外骨折的原因分析,寻找预防策略,并力求确立此类手术的适应证。方法:回顾性研究1999年7月至2010年9月在广东省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接受治疗的颌骨畸形患者402例,其中发育畸形368例,外伤所致的颌骨畸形34例,除其他颌骨术式外,所有患者均施行了一侧或双侧的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共施行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785侧。结果:在785侧下颌骨中发生意外骨折的为15侧,占总数的1.91%,所有患者均在意外骨折发生后进行了合理的处理,对手术效果无影响。结论:只要适应证选择得当,并注意临床操作技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是治疗颌骨畸形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 意外骨折 下颌骨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牙骨支持式截骨导板在双侧下颌矢状劈开截骨术中的应用
2
作者 王立冬 马文 +5 位作者 付帅 张长彬 崔庆赢 彭灿邦 陈雅琦 黎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8-702,共5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牙骨支持式截骨导板在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BSSO)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需行BSSO的牙颌面畸形患者24例(48侧)。行颌面部CT扫描,激光扫描石膏模型建立三维模型。数字化技术制作下颌骨升支内侧水平骨切口及前缘... 目的:探讨个性化牙骨支持式截骨导板在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BSSO)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需行BSSO的牙颌面畸形患者24例(48侧)。行颌面部CT扫描,激光扫描石膏模型建立三维模型。数字化技术制作下颌骨升支内侧水平骨切口及前缘矢状骨切口截骨导板。48侧手术由同一医师术中随机使用(27侧)或不使用导板(21侧)完成,并对完成下颌升支内侧水平骨切口及前缘矢状骨切口(向前约1 cm)的时间进行记录。术后CT复查,按照lingual split scale(LSS)分类来评估手术效果。结果:术后所有患者愈合良好,无明显并发症。导板组和非导板组完成下颌升支内侧水平骨切口及下颌升支前缘矢状骨切口(往前约1 cm)的时间分别为(125.67±2.23)s和(141.15±3.69)s(P<0.05)。使用截骨导板后下颌骨按照Hunsuck标准截骨线劈开的概率由42.86%上升至66.67%,截骨线经过下颌神经管的概率从33.33%下降到7.41%。并且使用截骨导板避免了截骨线LSS4类的发生。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截骨导板的使用影响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裂开方式(P<0.05)。结论:个性化牙骨支持式截骨导板在BSSO中能够帮助医师更好更快的完成截骨,减少手术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骨持式手导板 双侧下颌劈开截骨 计算机辅助技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下颌骨升支矢状劈开截骨后退术对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颞下颌关节症状及髁突位置影响的锥形束CT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郭美玲 黄臻 +1 位作者 王宠 王予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19-524,共6页
目的探讨双侧下颌骨升支矢状劈开截骨后退术(BSSRO)对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颞下颌关节(TMJ)症状及髁突位置的影响。方法选取24例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分别在BSSRO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12... 目的探讨双侧下颌骨升支矢状劈开截骨后退术(BSSRO)对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颞下颌关节(TMJ)症状及髁突位置的影响。方法选取24例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分别在BSSRO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12个月按Helkimo指数整理记录关节症状,并行锥形束CT(CBCT)扫描,在三维方向上测量髁突水平位及冠状截面最大径、髁突短轴径、髁突颈部宽度、髁突高度、不同角度(45°、90°、135°)下关节间隙宽度、双侧髁突间距及髁突角度(水平角、垂直角、受力角),分析不同时期TMJ症状及骨性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BSSRO术前与术后的Helkimo指数均为Ai、Di 0级或1级,二者之间无差异。与术前相比,术后1个月时髁突水平角、45°及90°下关节间隙宽度增大,135°下关节间隙宽度减小(P<0.05);术后12个月时,除髁突水平角增大(P<0.05)外,其余测量项目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中,BSSRO不会对Helkimo指数为Ai、Di 0级或1级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的TMJ症状及髁突位置产生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下颌劈开截骨后退 骨性Ⅲ类错[牙合] 下颌关节 髁突 锥形束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BSSRO)后退术对下颌角区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杜青香 侯敏 +1 位作者 杨佑成 肖玲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1期65-67,71,共4页
目的:研究BSSRO后退术后下颌角区形态的变化。方法:通过38例骨性下颌前突患者BSSRO后退手术前后头颅定位正侧位片及口腔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CBCT)片对硬组织结构定点测量。结果:2种测量均显示术后下颌角角度较术前减小,下颌升支坡度亦减... 目的:研究BSSRO后退术后下颌角区形态的变化。方法:通过38例骨性下颌前突患者BSSRO后退手术前后头颅定位正侧位片及口腔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CBCT)片对硬组织结构定点测量。结果:2种测量均显示术后下颌角角度较术前减小,下颌升支坡度亦减小;下颌骨的宽度将增加。结论:BSSRO术后下颌角变小,下颌骨宽度增加;将使患者的面貌变宽,咬合功能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下颌劈开截骨 下颌前突 下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后下颌骨短期稳定性的三维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焦星琦 李阳 伊彪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31-935,共5页
目的:本研究利用三维测量方法分析下颌骨在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后短期内的复发趋势。方法:收集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接受正颌-正畸联合治疗并行下颌升支矢状截骨手术的患者共49例,分为下颌前徙患者22例,下颌后退患者27例,收集术前4 d(... 目的:本研究利用三维测量方法分析下颌骨在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后短期内的复发趋势。方法:收集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接受正颌-正畸联合治疗并行下颌升支矢状截骨手术的患者共49例,分为下颌前徙患者22例,下颌后退患者27例,收集术前4 d(T0)、术后4 d(T1)、术后4~6周(T2)、3个月(T3)的CBCT数据,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Pro Plan进行三维头颅重建,建立坐标系并测量下颌骨相关指标。利用SPSS 20.0软件对T1、T2时的测量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在接受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的患者中,下颌前徙患者的下颌骨在B点、Pg点存在水平向的复发趋势,下颌平面存在顺时针旋转的倾向。下颌后退患者的下颌骨在B点存在水平向的复发趋势,Pg点存在水平向和垂直向的复发趋势。结论: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后术后下颌骨在短期内存在复发倾向,但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劈开截骨 下颌 三维分析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9
6
作者 屈振宇 王茜 +3 位作者 丰鑫 绳兰兰 马卫东 曲卫国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04-508,共5页
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制作的截骨导板在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BSSO)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32例(男17例,女15例,年龄19~35岁,平均23.5岁)下颌发育不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BSSO(Hunsuck模式,64侧),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锥形... 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制作的截骨导板在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BSSO)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32例(男17例,女15例,年龄19~35岁,平均23.5岁)下颌发育不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BSSO(Hunsuck模式,64侧),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锥形束CT(CBCT)扫描并建立下颌骨3D模型,使用3D打印技术制作下颌骨升支内侧水平骨切口截骨导板。64侧手术分别由年轻主治医师或具有丰富正颌手术经验的专家(主任医师)使用或不使用截骨导板来完成,对各组完成下颌升支内侧水平骨切口的时间进行计时。术后复查CBCT并按照LSS(lingual split scale)分类来评估手术效果。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口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严重并发症。各组完成下颌升支内侧水平骨切口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059,P0.05)。尽管所有64侧手术均按照标准方式进行,仅有59.38%(38/64)的骨折线遵循标准Hunsuck骨劈开线,21.88%(14/64)骨折线累及下颌神经管,其余18.75%(12/64)是其他方式。经列联表分析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发现,截骨导板的使用影响舌侧骨劈开线的方式(P〈0.05)。结论 3D打印技术制作的截骨导板能够帮助年轻医师更快更好地完成BSS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 双侧下颌劈开截骨 锥形束CT 快速成型技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SSRO)和上颌骨LefortI型前移术对颞下颌关节(TMJ)的受力影响
7
作者 李沛涵 滕海东 +1 位作者 邵冰莓 刘展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321-321,共1页
目的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SSRO)配合上颌骨Lefort I型截骨术是目前用于矫正治疗咬合畸形的常见术式之一,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面型和咀嚼功能。然而文献表示,此类手术会对颞下颌关节(TMJ)同时产生多种影响。本课题分析在前牙切咬下的有... 目的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SSRO)配合上颌骨Lefort I型截骨术是目前用于矫正治疗咬合畸形的常见术式之一,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面型和咀嚼功能。然而文献表示,此类手术会对颞下颌关节(TMJ)同时产生多种影响。本课题分析在前牙切咬下的有限元结果,定量地描述下颌后缩患者SSRO+LefortI手术前后TMJ的应力大小和分布变化以及与正常人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矫正治疗 下颌后缩 前后 下颌劈开截骨 上颌骨 前牙 咀嚼功能 TMJ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前突Ⅲ类的术前和术后正畸疗效比较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袁文钧 张壁 +1 位作者 叶翁三杰 吴中兴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35-736,739,共3页
目的:总结外科-正畸联合矫治下颌前突Ⅲ类错的疗效观察。方法:2004~2008年按照术前正畸→正颌手术→术后正畸序列,治疗下颌前突Ⅲ类错80例。全组病例中男性44例、女性36例,年龄27~43岁。全部选用了以SSRO为主体的手术方案。结果:8... 目的:总结外科-正畸联合矫治下颌前突Ⅲ类错的疗效观察。方法:2004~2008年按照术前正畸→正颌手术→术后正畸序列,治疗下颌前突Ⅲ类错80例。全组病例中男性44例、女性36例,年龄27~43岁。全部选用了以SSRO为主体的手术方案。结果:80例患者均取得较为满意的面形改善和咬关系重建效果。全组病例中坚持完成矫治程序的占97.3%(75/80)。而由于患者居住地址远离城市和其它原因未能完成术后正畸的占6.3%(5/80)。前者关系稳定性优于后者,防止了复发。结论:从医患两方面仍需加强对外科-正畸联合矫治的认识,坚持做到每一例患者完成术前术后正畸,对提高正颌手术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前突Ⅲ类(牙合)后正畸 下颌劈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