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行式循环流化床反应器气固传热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冯伟 罗保林 《炼油设计》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9-30,共2页
在并流下行式循环流化床反应器的气固传热模型基础上 ,采用稳态传热的实验方法 ,测定了并流下行式循环流化床反应器不同操作条件下的轴向颗粒温度分布及气固相进出反应器的温度 ,进而求得气固轴向截面传热系数及表观传热系数。实验结果... 在并流下行式循环流化床反应器的气固传热模型基础上 ,采用稳态传热的实验方法 ,测定了并流下行式循环流化床反应器不同操作条件下的轴向颗粒温度分布及气固相进出反应器的温度 ,进而求得气固轴向截面传热系数及表观传热系数。实验结果表明 ,对于一定的体系 ,表观气速ug 能明显地影响截面气固传热系数hx 和表观传热系数h ,而颗粒循环强度W对h和hx 的影响则比较复杂 ,它随表观气速u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行式循环流化床反应器 气固传热特性 研究 炼油设备 并流 传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循环气液固三相流化床处理炼油污水工艺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秦统福 沈本贤 +2 位作者 屈阳 周启欣 刘纪昌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10年第5期410-414,共5页
采用自行设计开发的气升式内循环气液固三相流化床反应器,并结合固定化包埋技术,连续处理炼油工业污水。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为9 h,固定化微生物颗粒填充率为5%的优化条件下,污水中化学需氧量(COD)及石油类化合物的平均去除率分别约... 采用自行设计开发的气升式内循环气液固三相流化床反应器,并结合固定化包埋技术,连续处理炼油工业污水。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为9 h,固定化微生物颗粒填充率为5%的优化条件下,污水中化学需氧量(COD)及石油类化合物的平均去除率分别约为87%,95%。该反应器的COD容积负荷可高达2.56 kg/(m3.d),具有很强的抗水力负荷冲击和抗COD容积负荷冲击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油污水 生物降解 微生物固定化 气升循环三相流化床反应器 化学需氧量 石油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停留时间分布与啤酒废水处理效率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永明 俞俊棠 +2 位作者 王建龙 施汉昌 钱易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8-130,共3页
通过对鼓泡塔式 ( BC)和内循环气升式 ( AL)生物流化床反应器水力停留时间分布的研究 ,发现用组合模型可以描述这两种生物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AL反应器的完全混合区比 BC大 2 .1 5% ,由于 AL强化了流体流动 ,因而比 BC减少了流体走... 通过对鼓泡塔式 ( BC)和内循环气升式 ( AL)生物流化床反应器水力停留时间分布的研究 ,发现用组合模型可以描述这两种生物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AL反应器的完全混合区比 BC大 2 .1 5% ,由于 AL强化了流体流动 ,因而比 BC减少了流体走短路的比例。用 AL和 BC分别处理啤酒废水时 ,AL比 BC的处理效率高。实验结果表明 ,增加内循环可以强化气 -液传质并改善停留时间分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 啤酒废水 流化床 循环 气升 废水处理 效率 停留时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