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型下行式循环流化床反应器颗粒浓度分布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张明辉 钱震 +1 位作者 魏飞 金涌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21-625,共5页
采用双光路光纤密度探头研究了内径418mm,高18m大型下行式循环流化床(其中下行床部分长度6.5m)反应器中的颗粒浓度分布,结果表明大直径下行床中颗粒浓度沿径向呈现中心均匀、近壁处存在高浓环形区的分布,这类似于小直径反应器中的结果... 采用双光路光纤密度探头研究了内径418mm,高18m大型下行式循环流化床(其中下行床部分长度6.5m)反应器中的颗粒浓度分布,结果表明大直径下行床中颗粒浓度沿径向呈现中心均匀、近壁处存在高浓环形区的分布,这类似于小直径反应器中的结果。随着反应器直径的增加,颗粒浓度分布最大值的径向位置向边壁方向移动,即: 当下行床放大时,中心颗粒浓度均匀分布区的面积占整个床层截面积的比例增大。在一种特殊设计的下行床边壁结构中测量了颗粒浓度沿径向的分布,实验结果说明边壁效应对下行床近壁区颗粒浓环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研究结果将有助于了解下行床反应器的放大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下行循环流化床反应器 颗粒浓度分布 边壁效应 放大特性 传热 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化催化裂化反应器的技术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王龙延 杨伯伦 +1 位作者 刘现锋 邓先梁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14,共4页
介绍并讨论了近期开发的流化催化裂化反应器,包括两段串联反应器、双提升管反应器、下行式反应器、多段进料反应器以及新型提升管反应器端口结构技术。以新型反应器为核心技术的各种催化裂化新工艺可以有效地提高催化裂化反应的转化率... 介绍并讨论了近期开发的流化催化裂化反应器,包括两段串联反应器、双提升管反应器、下行式反应器、多段进料反应器以及新型提升管反应器端口结构技术。以新型反应器为核心技术的各种催化裂化新工艺可以有效地提高催化裂化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减少非理想产品产率,也可以改善产品质量,生产环境友好的清洁燃料油品。此外新型提升管反应器端口结构还可以抑制设备结焦,延长流化催化裂化(FCC)装置的开工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化催化裂化反应器 技术进展 重质石油烃 流化催化裂化 两段串联反应器 双提升管反应器 下行式反应器 多段进料反应器 端口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短接触时间催化裂化反应器的开发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许克家 龙军 +2 位作者 侯栓弟 朱丙田 张占柱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8-34,共7页
根据超短接触时间催化裂化工艺的特点,开发了具有新型原料雾化和剂、油接触方式的下行式反应器。冷模实验结果表明,该反应器的剂、油初始接触区具有较高的催化剂质量浓度;通过在催化剂提升区设置开孔板形内构件,可以改善催化剂提升区床... 根据超短接触时间催化裂化工艺的特点,开发了具有新型原料雾化和剂、油接触方式的下行式反应器。冷模实验结果表明,该反应器的剂、油初始接触区具有较高的催化剂质量浓度;通过在催化剂提升区设置开孔板形内构件,可以改善催化剂提升区床层上部催化剂的流化状态,从而有效地抑制催化剂返混。下行管内催化剂的速度和浓度分布的均匀性均明显优于提升管;降低下行管表观气速或加大催化剂循环强度有利于提高下行管内催化剂质量浓度,但同时也会增加催化剂在下行管内分布的不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短接触时间 催化裂化 下行式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