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监测下腔静脉塌陷率在评估老年患者气管插管前容量状态中的价值 被引量:5
1
作者 王胤中 黄益盼 +2 位作者 潘卫东 马继民 孙亮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83-885,889,共4页
目的:对需要气管插管的老年患者在麻醉诱导前按照血压常规输液,或在经胸超声监测下腔静脉塌陷率(IVC-CI)指导下行液体治疗,比较两组在低血压、氧代谢障碍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方法: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 目的:对需要气管插管的老年患者在麻醉诱导前按照血压常规输液,或在经胸超声监测下腔静脉塌陷率(IVC-CI)指导下行液体治疗,比较两组在低血压、氧代谢障碍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方法: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插管诱导前均记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氧合指数(P/F)、中心静脉氧饱和度(ScvO_2)、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_2)。对照组在MAP<65 mmHg时给予500 mL平衡盐溶液15 min内快速静脉滴注;在MAP≥65 mmHg时不给予液体输注。实验组彩超测量下腔静脉直径(dIVC),根据公式计算IVC-CI,在IVC-CI≥50%给予500 mL平衡盐溶液15 min内快速静脉滴注;IVC-CI<50%,不给予液体输注。麻醉诱导后均再次记录HR、MAP、CVP、P/F、ScvO_2、Pcv-aCO_2。结果:实验组患者血压在诱导前后没有明显变化(P>0.05),但是患者的心率降低,CVP、P/F、ScvO_2增高(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诱导后血压降低、P/F增高(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HR、CVP、ScvO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论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Pcv-aCO_2虽然都有下降,但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监测下腔静脉塌陷率评估容量相对于传统的容量评估方法,具有快速、准确、不增加患者风险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气管插管 麻醉诱导 超声 下腔静脉塌陷率 容量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腔静脉塌陷指数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高龄患者髋部手术中低血压的影响
2
作者 王荣荣 樊佳威 +3 位作者 白雪 张愫艺 苗娜娜 张二飞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64-369,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监测下腔静脉塌陷指数(IVC-CI)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对高龄患者髋部手术低血压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腰-硬联合阻滞下行髋部手术的高龄患者100例,男34例,女66例,年龄75~90岁,ASAⅡ或Ⅲ级。将患者随机分... 目的探讨超声监测下腔静脉塌陷指数(IVC-CI)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对高龄患者髋部手术低血压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腰-硬联合阻滞下行髋部手术的高龄患者100例,男34例,女66例,年龄75~90岁,ASAⅡ或Ⅲ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超声监测IVC-CI指导的GDFT组(GF组)和常规液体治疗组(CF组),每组50例。GF组由麻醉科医师通过超声监测IVC-CI评估容量状态,对患者进行GDFT,直至下腔静脉直径>1 cm且IVC-CI<42%;CF组由麻醉科医师依照生理需要量、术前丢失量、术中出血量及尿量给予经验性补液治疗。记录术中低血压发生情况,术后24 h内低血压发生情况,术中和术后24 h内出入量包括液体总入量、输液量、血制品输入情况、尿量,术后新发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肺水肿、急性肾损伤、恶心呕吐、伤口延迟愈合等发生情况,心脑血管事件包括硬膜下血肿、心力衰竭、脑梗死、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发生情况。结果与CF组比较,GF组术中低血压发生率和术后24 h内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中液体总入量、输液量明显增多(P<0.05),术后液体总入量、输液量明显减少(P<0.05)。两组术中和术后血制品输入情况、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肺部感染、肺水肿、急性肾损伤、恶心呕吐、伤口延迟愈合、硬膜下血肿、心力衰竭、脑梗死、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常规液体治疗比较,通过超声监测下腔静脉塌陷指数进行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能降低高龄患者髋部手术患者术中及术后24 h内低血压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手术 老年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下腔静脉塌陷率 低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