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腔静脉内径呼吸变异度对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5
1
作者 董岩 杨立新 +2 位作者 梁伟 贾依娜尔 张莉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2期124-127,共4页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内径呼吸变异度评估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均经床旁超声检测下腔静脉内径呼吸变异度,行补液试验,将补液后每搏量≥10%者...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内径呼吸变异度评估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均经床旁超声检测下腔静脉内径呼吸变异度,行补液试验,将补液后每搏量≥10%者纳入反应组(21例),每搏量<10%者纳入无反应组(39例),监测补液前后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并判断患者的容量反应性。结果反应组患者下腔静脉内径呼吸变异度、收缩压变异度、脉压差变异度、每搏量变异度、心脏指数变异度均明显高于无反应组(P<0.05)。感染性休克患者下腔静脉内径呼吸变异度与收缩压变异度、脉压变异度、每博变异度、心脏指数变异度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下腔静脉内径呼吸变异度与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密切相关,可用于指导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液体复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腔静脉内径呼吸变异 休克 容量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静脉呼吸指数评价右心功能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卫亚利 于富军 +2 位作者 贺江勇 宁佩萸 杜静波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97-298,共2页
腔静脉呼吸指数评价右心功能的临床研究卫亚利,于富军,贺江勇,宁佩萸,杜静波050082石家庄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331.31下腔静脉(inferiorvenacava,IVC)直径及其随呼吸周... 腔静脉呼吸指数评价右心功能的临床研究卫亚利,于富军,贺江勇,宁佩萸,杜静波050082石家庄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331.31下腔静脉(inferiorvenacava,IVC)直径及其随呼吸周期性变化与右心血液动力学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呼吸指数 心脏功能 超声波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腔静脉呼吸变异度预测下肢驱血带引起容量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樊又嘉 董榕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64-1067,共4页
目的在全麻机械通气条件下运用下腔静脉呼吸变异度(VIVC)评估下肢骨科手术中上驱血带引起的容量变化。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7年10月拟在全麻联合神经阻滞下行单下肢lisfranc损伤手术患者37例,男19例,女18例,年龄25~50岁,BMI 20~30kg... 目的在全麻机械通气条件下运用下腔静脉呼吸变异度(VIVC)评估下肢骨科手术中上驱血带引起的容量变化。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7年10月拟在全麻联合神经阻滞下行单下肢lisfranc损伤手术患者37例,男19例,女18例,年龄25~50岁,BMI 20~30kg/m2,ASAⅠ或Ⅱ级。所有患者在全身麻醉联合神经阻滞下记录上驱血带前即刻和上驱血带后即刻HR、平均动脉压(MAP)、每搏量(SV)和上驱血带前即刻下腔静脉呼吸变异率(VIVC)。根据上驱血带前即刻和上驱血带后即刻SV增加百分比(ΔSV)是否≥13%将患者分为有反应组(ΔSV≥13%,R组)和无反应组(ΔSV<13%,NR组),R组18例,NR组19例。分析VIVC与ΔSV的相关性,绘制VIVC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VIVC评测使用上驱血带造成的容量变化的临床价值。结果R组上驱血带前即刻SV明显低于上驱血带后即刻(P<0.05)。上驱血带前即刻R组VIVC明显高于NR组(P<0.05)。VIVC与ΔSV呈线性正相关关系(r=0.627,P<0.001)。将诊断金标准定为ΔSV≥13%,进行VIVC的ROC曲线绘制,计算得出曲线下面积(AUC)是0.886(95%CI0.734~1.000,P <0.01)。VIVC判断容量变化的阈值是15.97%,灵敏度88.9%,特异度为93.3%。结论在下肢骨科手术中,上驱血带前VIVC与上驱血带引起的SV变化值呈线性正相关关系,使用超声测量的VIVC能对驱血引起的容量变化进行预测,当VIVC为15.97%时,其预测灵敏度88.9%,特异度为9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腔静脉呼吸变异 容量反应性 驱血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腔静脉扩张指数指导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彭晶 王骜 +5 位作者 章放香 马熠 曾德亮 何福娟 秦晨光 黄玲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4-129,共6页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扩张指数(IVC-DI)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对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3月到2021年8月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120例,男29例,女91例,年龄65~85岁,BMI 18~30 kg/m^(2),ASAⅠ—Ⅲ...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扩张指数(IVC-DI)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对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3月到2021年8月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120例,男29例,女91例,年龄65~85岁,BMI 18~30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三组:经胸IVC-DI监测组(I组)、每搏量变异度(SVV)监测组(S组)和血压监测组(C组),每组40例。I组IVC-DI>18%时,补充胶体液250 ml;若IVC-DI≤18%,而MAP低于基础值的80%,给予升压药物。S组SVV>13%时,补充胶体液250 ml;若SVV≤13%,而MAP低于基础值的80%,给予升压药物。C组MAP低于基础值的80%时,补充胶体液250 ml,当胶体液量达20 ml/kg时血压仍未改善,给予升压药物。记录麻醉药物用量、出血量、晶体和胶体输注量、总输注量、升压药物使用和输血情况。记录术后6 h、1、2、3 d活动(抬腿屈膝)时VAS疼痛评分。记录手术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48 h内镇痛泵总按压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恶心呕吐、切口感染、入ICU情况、术后住院时间。记录术后30 d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I组和S组晶体输注量明显增多(P<0.05),胶体输注量和总输注量明显减少(P<0.05),升压药物使用率明显升高(P<0.05)。与术后6 h比较,术后1、2、3 d三组活动时VAS疼痛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I组比较,术后3 d S组和C组活动时VAS疼痛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I组和S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缩短(P<0.05),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三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镇痛泵总按压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恶心呕吐、切口感染、入ICU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30 d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常规监测比较,IVC-DI指导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可通过减少术后并发症加快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下腔静脉扩张指数 每搏量变异 膝关节置换术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腔静脉塌陷指数预测机械通气患者容量反应的可行性
5
作者 栗亚茹 姜陆洋 +4 位作者 王璐 窦豆 海艇 张冉 冯艺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19-723,共5页
目的探索上腔静脉塌陷指数(SVC-CI)对机械通气患者容量反应的预测效果。方法选择择期气管插管全麻机械通气下行腹部手术患者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18~64岁,ASAⅠ或Ⅱ级,NYHAⅠ或Ⅱ级。所有患者在全麻诱导后至手术开始前,快速输注复方... 目的探索上腔静脉塌陷指数(SVC-CI)对机械通气患者容量反应的预测效果。方法选择择期气管插管全麻机械通气下行腹部手术患者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18~64岁,ASAⅠ或Ⅱ级,NYHAⅠ或Ⅱ级。所有患者在全麻诱导后至手术开始前,快速输注复方乳酸钠10 ml/kg,输注时间10~15 min。记录补液前后MAP、HR、CVP、心脏指数(CI)、每搏量变异度(SVV),利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测量上腔静脉(SVC)内径,并计算补液前后CI的变化值(ΔCI)以及SVC-CI。根据ΔCI将患者分为容量反应组(R组,ΔCI≥15%)和非容量反应组(NR组,ΔCI<15%)。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SVC-CI和SVV预测容量反应的效能。结果有20例(56%)患者出现容量反应。R组SVC-CI明显高于NR组(P<0.05)。SVC-CI预测容量反应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6(95%CI 0.673~0.958),敏感性85%,特异性75%。SVV预测容量反应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31(95%CI 0.567~0.895),敏感性55%,特异性88%。结论SVC-CI和SVV均可预测机械通气患者容量反应,而SVC-CI的预测效能优于SV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塌陷指数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容量反应 每搏量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腔静脉扩张指数指导液体管理改善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患者早期预后 被引量:6
6
作者 段纷雨 赵志斌 +3 位作者 张小宝 张艳珂 王云 朱梦雪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84-488,共5页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扩张指数(dIVC)指导液体管理对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患者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1月至2020年9月择期全麻下行TURP的男性患者80例,年龄60~80岁,BMI 18~30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扩张指数(dIVC)指导液体管理对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患者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1月至2020年9月择期全麻下行TURP的男性患者80例,年龄60~80岁,BMI 18~30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dIVC指导液体管理组(G组)和传统液体管理组(C组),每组40例。G组采用dIVC指导液体管理,术中维持dIVC≤18%;C组采用传统“4-2-1”补液法则进行液体管理。记录术前、术后1 h血乳酸浓度和血钠浓度。记录术中晶体液输入量、术中去甲肾上腺素使用率、手术时间、PACU内留观时间、术后住院时间、PACU内呼吸系统不良事件和苏醒期谵妄、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1 h G组血乳酸浓度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G组PACU内留观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1 h血乳酸浓度明显降低(P<0.05),术中晶体液输入量明显减少(P<0.05),术中去甲肾上腺素使用率明显升高(P<0.05),PACU内呼吸系统不良事件和苏醒期谵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TURP采用dIVC指导液体管理可以减少患者术中晶体液输入量,减少PACU内呼吸系统不良事件和苏醒期谵妄发生,改善患者早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腔静脉扩张指数 液体管理 前列腺切除术 呼吸系统不良事件 苏醒期谵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腔静脉超声监测下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揭红英 黄培培 +3 位作者 孙昊 叶纪录 濮雪华 张劲松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29-1432,1444,共5页
目的:评价下腔静脉超声监测下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oal-directed fluid therapy,GDFT)对重症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20例(男82例,女38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下... 目的:评价下腔静脉超声监测下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oal-directed fluid therapy,GDFT)对重症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20例(男82例,女38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下腔静脉超声监测的GDFT 72 h,B组采用重症急性胰腺炎常规液体治疗72 h,比较两组患者生命体征、血流动力学参数和实验室检查等。结果:A组和B组患者72 h复苏液体总量分别为(14 500±920)m L、(12 500±815)m 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液体复苏后下腔静脉呼吸变异度[(19.00±4.75)%]明显小于治疗前[(60.66±10.10)%,P<0.01];治疗后A组腹内压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的APACHEⅡ评分低于B组(P<0.05);A组血乳酸、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C-反应蛋白较B组均低(P<0.05);A组患者ICU住院日、需要手术减压率均低于B组(P<0.05)。但两组患者ICU病死率、28 d生存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下腔静脉超声监测下GDFT能达到较好的液体复苏效果,改善患者的循环状态、减轻炎症反应,降低腹腔内高压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超声监测 下腔静脉呼吸变异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