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7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庆大霉素持续灌洗换药在下肢长骨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感染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孝凯 张燕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25期4666-4668,共3页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联合庆大霉素持续灌洗换药在下肢长骨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开封东原康复医院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88例下肢长骨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感染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联合庆大霉素持续灌洗换药在下肢长骨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开封东原康复医院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88例下肢长骨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感染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给予对照组手术清创后常规局部换药,给予观察组手术清创后VSD技术联合庆大霉素持续灌洗换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换药次数、创面闭合时间、创面上皮化时间、感染控制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表皮生长因子(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创面闭合时间、创面上皮化时间、感染控制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治疗后,两组血清EGF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EGF水平高于对照组,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复发率(2.38%)低于对照组(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SD技术联合庆大霉素持续灌洗换药可减轻炎症反应,加快感染控制,促进皮肤组织生长,缩短住院时间,术后感染复发率低,是治疗下肢长骨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感染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长骨骨折髓内钉固定术 庆大霉素持续灌洗 负压封闭引流 表皮生长因子 创面闭合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长骨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早期和迟发骨感染的护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陆娜 张洁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1年第9期1657-1660,共4页
下肢长骨骨折(Long bone fracture of lower limb,LBF-BL)术后早期和迟发骨感染是骨折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具有起病缓慢、隐匿的特点,容易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导致骨折延迟愈合、感染性骨不连或骨折不愈合,甚至引起终身残疾。髓内钉因具... 下肢长骨骨折(Long bone fracture of lower limb,LBF-BL)术后早期和迟发骨感染是骨折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具有起病缓慢、隐匿的特点,容易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导致骨折延迟愈合、感染性骨不连或骨折不愈合,甚至引起终身残疾。髓内钉因具有微创性和力学优势,是目前治疗长骨骨折的常用方法,但术后仍有一定的感染发生几率。髓内钉感染是骨伤科比较难解决的问题,在临床上尚无统一解决方案。现就临床上针对LBF-BL术后早期和迟发骨感染的处理和针对性护理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内 迟发骨感染 并发症 护理 下肢长骨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剪刀体位护理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3
作者 郭锦 杨超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7期117-119,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室剪刀体位护理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的5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 目的:探讨手术室剪刀体位护理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的5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n=29)与对照组(n=29),对照组采用常规截石位护理,研究组采用手术室剪刀体位护理。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情况、术后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摆放体位时间、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更早,住院时间更短(P<0.05)。术后1 d,两组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Harris评分升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手术室剪刀体位护理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改善手术指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改善髋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刀体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护理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王灵燕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9期117-119,共3页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运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将2021年9月—2023年8月于黄梅县第二人民医院外科行PFNA内固定术的79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参考组和研究组。参考组39例...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运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将2021年9月—2023年8月于黄梅县第二人民医院外科行PFNA内固定术的79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参考组和研究组。参考组39例,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40例,实施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切口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后24 h、术后72 h、术后7 d,研究组疼痛评分均较参考组低(P<0.05)。与参考组相比,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参考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运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PFNA内固定术患者中的效果确切,有助于减轻患者切口疼痛,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护理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固定 股骨粗隆间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车祸致胫腓骨骨折的效果及对骨折愈合时间、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5
作者 曲军 吴金海 胡润武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8期1427-1430,共4页
目的 探讨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车祸致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车祸致胫腓骨骨折患者资料,其中53例接受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 目的 探讨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车祸致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车祸致胫腓骨骨折患者资料,其中53例接受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A组),47例接受钢板内固定治疗(B组)。对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前后的疼痛数字评分(NRS)、踝关节功能评分、炎症因子水平及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B组相比,A组术后肿胀消退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骨痂出现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缩短(P<0.05);术后7 d,两组NRS评分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降低,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升高,且与B组相比,A组NRS评分及血清CRP、IL-6、TNF-α水平更低,AOFAS评分更高(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66%,与B组的12.7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带锁髓内钉固定术可有效治疗车祸致胫腓骨骨折,其在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减轻疼痛、改善踝关节功能、降低炎症反应方面较钢板内固定术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腓骨骨折 骨折固定 带锁髓内 愈合时间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挡螺钉技术在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下肢长骨干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王传宇 于远洋 +4 位作者 刘建泉 孟祥财 张辉 杨波 姜海军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35期41-43,共3页
目的:观察应用阻挡螺钉技术在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下肢长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27例下肢长骨干骨折患者,股骨干骨折10例、胫骨干骨折16例,采用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术中应用阻挡螺钉技术辅助复位,观察其骨折... 目的:观察应用阻挡螺钉技术在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下肢长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27例下肢长骨干骨折患者,股骨干骨折10例、胫骨干骨折16例,采用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术中应用阻挡螺钉技术辅助复位,观察其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患者随访时间为6~26个月、平均12.5个月,术后骨折均一期愈合,无明显成角等畸形,无内固定物折断、脱落。结论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下肢长骨干骨折时应用阻挡螺钉技术能有效辅助复位,骨折固定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干骨折 胫骨干骨折 阻挡螺 髓内 骨折固定 闭合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髓内钉内固定术在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黄玉鹏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493-496,共4页
目的 比较不同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濮阳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80例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各40例。A组接受逆行髓内钉内固定术,B组接受交锁... 目的 比较不同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濮阳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80例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各40例。A组接受逆行髓内钉内固定术,B组接受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踝关节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3个月的临床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踝后足功能评分(AOFAS)评分均升高,但B组低于A组(P<0.05)。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A组(P<0.05)。结论 逆行髓内钉与交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均可获得理想疗效,且应用逆行髓内钉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并能够加速踝关节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 逆行髓内固定 交锁髓内固定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集束化护理对预防股骨粗隆间骨折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作用
8
作者 杭钰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9期141-144,共4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预防股骨粗隆间骨折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PFNA)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2023年在江苏省第二中医院进行PFNA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预防股骨粗隆间骨折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PFNA)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2023年在江苏省第二中医院进行PFNA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集束化护理。结果:对照组的住院时间为(9.78±2.25)d、下床活动时间为(12.42±1.62)h;观察组住院时间为(6.02±1.52)d、下床活动时间为(9.25±1.01)h,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为30%;观察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为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均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对进行PFNA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可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缩短康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 股骨粗隆间骨折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固定 下肢深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内钉内固定术对胫骨干创伤性骨折应用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何营 张刚建 《华夏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95-100,共6页
目的分析髓内钉内固定术对胫骨干创伤性骨折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10例胫骨干创伤性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将采用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 目的分析髓内钉内固定术对胫骨干创伤性骨折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10例胫骨干创伤性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将采用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随访期间的骨关节功能、结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骨折线消失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的胫骨角、胫骨内侧平台后倾角、外侧平台后倾角均大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6个月,观察组的膝关节Lysholm评分、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干创伤性骨折,可增强治疗效果,手术安全性较好,对促进患者骨关节结构、功能恢复均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干创伤性骨折 髓内 固定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下肢长骨骨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明鲜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7期125-126,共2页
目的:探讨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下肢长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在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进行手术的60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弧形髓内钉内固定术,观察组患者接受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 目的:探讨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下肢长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在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进行手术的60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弧形髓内钉内固定术,观察组患者接受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的效果。结果:手术后,观察组患者患侧踝关节功能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其术毕至骨折部位愈合的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P <0.05),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评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下肢长骨骨折的效果较为理想,可缓解其疼痛症状,恢复其患肢踝关节的功能,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锁髓内固定 弧形髓内固定 下肢长骨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下肢骨折致迟发感染6例治疗体会
11
作者 宋永周 马维 +1 位作者 史正亮 关键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9期99-100,共2页
关键词 固定治疗 交锁髓内 迟发感染 下肢骨折 感染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粗隆间骨折实施髓内钉固定技术的疗效分析
12
作者 苏少俊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4期34-38,共5页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实施髓内钉固定技术的疗效。方法10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研究组、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在内固定材料选择时,对照组选择锁定钢板,研究组选择髓...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实施髓内钉固定技术的疗效。方法10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研究组、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在内固定材料选择时,对照组选择锁定钢板,研究组选择髓内钉。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时间,血清炎症因子指标,疼痛评分、髋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手术耗时(74.98±12.15)min较对照组的(92.73±15.62)min短(P<0.05),研究组术中失血量(153.12±31.08)ml少于对照组的(216.69±40.34)ml(P<0.05)。研究组术后初次离床活动、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天数分别为(4.91±1.03)d、(11.63±1.45)周、(10.04±1.98)d,均较对照组的(6.30±1.24)d、(14.07±1.91)周、(12.89±2.60)d短(P<0.05)。术后1 d,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增高,而研究组血清C反应蛋白(5.89±1.06)mg/L和白细胞介素-6(25.46±3.75)pg/ml均比对照组的(7.02±1.27)mg/L、(29.69±3.83)pg/ml低(P<0.05)。术后3个月,两组疼痛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髋关节功能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显著增高,而研究组疼痛评分(2.63±0.61)分较对照组的(3.49±0.72)分低、髋关节功能评分(90.65±7.02)分则较对照组的(81.42±7.38)分高(P<0.05)。术后3个月,两组生活质量中生理、心理、环境、社会关系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显著增高,而研究组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时选择髓内钉作为内固定物可取得比锁定钢板更好的手术效果,髓内钉固定不仅可减轻手术创伤,减少术后炎性因子渗出,还可加快患者术后康复进程,促使其骨折更快愈合,有利于更好地改善髋关节功能,减轻疼痛感,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 锁定钢板 髓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效果分析
13
作者 栾尊一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35期36-38,共3页
目的:分析带锁髓内钉(LMIN)内固定术治疗四肢创伤骨折(TF)后骨不连的效果。方法:以潍坊高新尊一骨科医院2020年1月至12月收治的58例四肢TF后骨不连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加压钢板(LCP)组(29例,给予LCP内固定术)和LMIN组... 目的:分析带锁髓内钉(LMIN)内固定术治疗四肢创伤骨折(TF)后骨不连的效果。方法:以潍坊高新尊一骨科医院2020年1月至12月收治的58例四肢TF后骨不连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加压钢板(LCP)组(29例,给予LCP内固定术)和LMIN组(29例,给予LMIN内固定术),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骨代谢指标、疼痛程度、四肢活动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LMIN组术中输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长、术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优于LCP组(P<0.05)。术后,LMIN组各项骨代谢指标均显著优于LCP组(P<0.05)。术后4周,LMIN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显著低于LCP组,四肢活动量表评分显著高于LCP组(P<0.05)。LMIN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LCP组低(P<0.05)。结论:四肢TF后骨不连患者采用LMIN内固定术治疗疗效确切,能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锁髓内固定 四肢创伤骨折 骨不连 加压钢板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中滑动加压技术的应用效果研究
14
作者 张彬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30期15-18,共4页
目的:分析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中滑动加压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21年3月至2023年9月贵州省赫章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利用随机投掷法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n=25)和研究组(n=25)。两组均采用PFNA内... 目的:分析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中滑动加压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21年3月至2023年9月贵州省赫章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利用随机投掷法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n=25)和研究组(n=25)。两组均采用PFNA内固定术治疗,术中研究组采用滑动加压技术,对照组未采用滑动加压技术,对比两组的围术期指标、髋关节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为(5.25±0.95)w,短于对照组的(6.76±1.12)w(P<0.05)。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6个月,两组Harris髋关节量表(Harri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Harris评分为(72.75±11.5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06±13.05)分(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PFNA内固定术中,应用滑动加压技术可加速骨折愈合,改善髋关节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固定 滑动加压技 并发症 髋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下可吸收髓内钉内固定术对老年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15
作者 李建兴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6期47-49,共3页
目的:探究胸腔镜下可吸收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效果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择冠县新华医院2022年1月—2023年3月收治的老年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68例,按住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内固定组,各34... 目的:探究胸腔镜下可吸收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效果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择冠县新华医院2022年1月—2023年3月收治的老年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68例,按住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内固定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内固定组采用胸腔镜下可吸收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住院时间、术后自主下床时间及疼痛程度.结果:内固定组治疗优良率97.06%(33/34),高于对照组的79.41%(27/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1秒用力呼气容积、最大自主通气量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内固定组最大自主通气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秒用力呼气容积差异较小(P>0.05).内固定组住院时间、术后自主下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72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下可吸收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多发性肋骨骨折疗效显著,术后患者疼痛轻、康复快、肺功能恢复良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下可吸收髓内固定 老年多发性肋骨骨折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和加长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分析
16
作者 马国栋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7期35-37,共3页
目的:分析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和加长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5月微山县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分析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和加长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5月微山县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PFNA内固定术,研究组实施加长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时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髋关节功能。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Harris评分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PFNA内固定术和加长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均较好,选择PFNA内固定术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选择加长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能够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建议临床根据患者需求选择手术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固定 加长柄人工髋关节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加侧方钢板手术对下肢骨折行髓内钉内固定术后骨不连患者的影响
17
作者 董方亮 闫伟 李广贤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4期684-687,共4页
目的探讨附加侧方钢板手术(ALPS)对下肢骨折行髓内钉内固定术(INF)后骨不连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于安阳地区医院因下肢骨折行INF后骨不连患者150例。将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LPS组和髓内钉置换术(INR)组,各75例。... 目的探讨附加侧方钢板手术(ALPS)对下肢骨折行髓内钉内固定术(INF)后骨不连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于安阳地区医院因下肢骨折行INF后骨不连患者150例。将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LPS组和髓内钉置换术(INR)组,各75例。INR组接受INR治疗,ALPS组接受ALPS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不连愈合时间)、术后恢复情况、膝关节功能(Johner-Wuhs评分)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74)]。结果与INR组比较,ALPS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不连愈合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P<0.05);ALPS组下肢缩短畸形率[2.67%(2/75)]、成角畸形率(0)较INR组[22.67%(17/75)、21.33%(16/75)]低,骨不连愈合率[97.33%(73/75)]较INR组[56.00%(42/75)]高(P<0.05);ALPS组Johner-Wuhs评分结果优良率[84.00%(63/75)]较INR组[62.67%(47/75)]高(P<0.05);ALPS组并发症发生率[1.33%(1/75)]较INR组[10.67%(8/75)]低(P<0.05)。术后6个月,ALPS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较INR组高(P<0.05)。结论ALPS应用于下肢骨折行INF后骨不连患者中可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减轻手术创伤,加快骨不连愈合,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临床应用效果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骨折 髓内固定 附加侧方钢板手 骨不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肿祛瘀散对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肢体肿胀、疼痛的影响
18
作者 沈明东 李立 邓小见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22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消肿祛瘀散对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股骨粗隆间骨折(IFF)患者术后肢体肿胀、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行PFNA内固定术术后出现疼痛、肿胀的IF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中药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 目的:探讨消肿祛瘀散对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股骨粗隆间骨折(IFF)患者术后肢体肿胀、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行PFNA内固定术术后出现疼痛、肿胀的IF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中药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中药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消肿祛瘀散外敷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肿胀值、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为80.00%(24/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0%(15/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4日,两组患者VAS评分、肿胀值均较术后第1日低,且中药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CRP、IL-6、TNF-α水平均较术后第1日低,且中药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肿祛瘀散可显著改善IFF患者术后肢体肿胀、疼痛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固定 消肿祛瘀散 肿胀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及对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龚劲纯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20期67-68,共2页
目的探究胫腓骨骨折患者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及对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11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行外固定支架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比... 目的探究胫腓骨骨折患者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及对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11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行外固定支架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骨折恢复情况和下肢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优良率为92.73%,高于对照组的7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9.09%,低于对照组的2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患者骨折愈合时间(13.31±2.26)周、骨痂出现时间(35.43±3.35)d及负重时间(15.24±2.34)d均短于对照组的(20.15±2.34)周、(50.16±4.27)d、(19.35±3.14)d,下肢FMA评分(30.65±4.12)分高于对照组的(24.15±3.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腓骨骨折具有良好的疗效,安全性较高,可有效促进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因此该疗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锁髓内固定 固定支架 胫腓骨骨折 下肢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骨骨折术中瞄准失败对策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青忠 姚志宏 +3 位作者 沈伦强 王君 朱跃明 杨华 《浙江临床医学》 2007年第2期191-191,共1页
关键词 交锁髓内治疗 下肢长骨 骨折 长骨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