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治疗脑卒中下肢肌张力增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1
作者 沈甜 《中医药学刊》 2005年第11期2089-2090,共2页
目的探讨针刺对脑卒中下肢肌张力增高的康复作用。方法将40例脑卒中下肢肌张力增高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针刺治疗,对照组应用康复运动疗法,两组病例数及用药均相同。在临床上观察肌张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CNS)... 目的探讨针刺对脑卒中下肢肌张力增高的康复作用。方法将40例脑卒中下肢肌张力增高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针刺治疗,对照组应用康复运动疗法,两组病例数及用药均相同。在临床上观察肌张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CN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积分(即巴氏指数MBI)、下肢运动功能积分(Fugle-Meyer)的变化来评定疗效。结果针刺对脑卒中下肢肌张力增高是有效的,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对脑卒中下肢肌张力增高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下肢运动功能等方面的改善亦是有效的,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效果无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是治疗脑卒中下肢肌张力增高的有效方法之一。其疗效与康复运动疗法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针刺拮抗肌治疗脑卒中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外周刺激,反射性诱发拮抗肌肌张力的产生和增强,以抑制主动肌过高的肌张力,使二者趋于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脑卒中 下肢肌张力增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现实训练对唐氏综合征青少年平衡和下肢肌力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于浩 杨晓东 +3 位作者 王疆娜 宋祺鹏 张翠 孙威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7-240,共4页
根据中国优生协会提供的统计数据,中国每年2000万新生儿中约有2.66万婴儿出生时患有唐氏综合征(Down’s syndrome,DS)高于全球平均发病率1.17‰[1],是导致中度到重度精神发育迟缓和严重运动障碍的残疾之一[2—3]。DS青少年肌肉无力、下... 根据中国优生协会提供的统计数据,中国每年2000万新生儿中约有2.66万婴儿出生时患有唐氏综合征(Down’s syndrome,DS)高于全球平均发病率1.17‰[1],是导致中度到重度精神发育迟缓和严重运动障碍的残疾之一[2—3]。DS青少年肌肉无力、下肢肌张力降低及平衡能力的缺陷,从而导致运动障碍[4]。学校体育课程对学龄期青少年身心素质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由于DS青少年存在智力障碍,从事体育活动的主观能动性严重受阻。因此,DS青少年通常多以静坐少动的生活方式为主,身体活动时间、活动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力障碍 精神发育迟缓 唐氏综合征 学校体育课程 运动障碍 活动强度 下肢肌张力 统计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EB病毒脑炎4例病例报告
3
作者 江一志 孟岩 +4 位作者 张璐颖 雷小英 刘奇慧 于洁 窦颖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07-310,共4页
1病例资料例1,女,2岁时确诊β地中海贫血(重型),于5岁1月龄行无关供者外周干细胞移植(供受者HLA 10/10相合),患儿血型A/RH+,供者血型O/RH+。移植后第22天出现阵发性头痛,以前额及左侧颞部为主,数小时后出现惊厥发作,表现为双目凝视、呼... 1病例资料例1,女,2岁时确诊β地中海贫血(重型),于5岁1月龄行无关供者外周干细胞移植(供受者HLA 10/10相合),患儿血型A/RH+,供者血型O/RH+。移植后第22天出现阵发性头痛,以前额及左侧颞部为主,数小时后出现惊厥发作,表现为双目凝视、呼之不应,予咪达唑仑6 mg静推、吸氧等对症处理约2 min后惊厥发作停止;约6 h后出现第2次惊厥,表现为双目凝视、呼之不应、双足内收、双下肢肌张力升高,无明显抖动,予咪达唑仑4 mg止痉、甘露醇降颅压后仍持续浅昏迷,伴眼球转动及嘴部抽动,发作后有阵发性腹痛、发热(热峰38.4℃)。2次惊厥发作缓解后无神萎嗜睡,发作间歇期无意识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惊厥发作 阵发性腹痛 发作间歇期 咪达唑仑 阵发性头痛 眼球转动 下肢肌张力 对症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的肺栓塞一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张超 牛坤 +2 位作者 贾彩云 董艳红 李玲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02-1102,共1页
1临床资料 患者男,65岁,主因发作性意识不清、四肢抽搐8 h入院。患者于入院前8h在睡眠中突然出现意识不清,头歪向一侧,双眼球向上翻,牙关紧闭,四肢强直抽搐,约5 min抽搐停止,随后再次抽搐发作2次,症状与前大致相同,医院救护... 1临床资料 患者男,65岁,主因发作性意识不清、四肢抽搐8 h入院。患者于入院前8h在睡眠中突然出现意识不清,头歪向一侧,双眼球向上翻,牙关紧闭,四肢强直抽搐,约5 min抽搐停止,随后再次抽搐发作2次,症状与前大致相同,医院救护车到达患者家后,医师给予地西泮肌肉注射,甘露醇静脉滴注。急诊查头颅CT 示:双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心电图示:窦性心律、S T段广泛压低。入院查体:体温37.8℃,心率82/min ,呼吸20/min ,血压136/84 mm Hg (1 mm Hg=0.133 kPa),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底可闻及湿啰音,心律齐,未闻及杂音。神经系统检查:嗜睡,反应迟钝,唤醒患者可见双上肢肌张力增高,肌力5级,双下肢肌张力减低,肌力4级,双侧病理征阴性。以“癫痫发作原因待查”收入院。患者既往有脑梗死,无癫痫发作病史。入院后第2天行头颅M RI示:双侧基底节区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缺血性改变;右侧上颌窦炎。入院后第3天下午患者在家人扶持站起数秒钟后,突然出现意识不清、呼吸困难,口唇发绀、小便失禁,未发生抽搐。立即给予吸氧,并行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电监测,血压96/63 mm Hg ,心率97/min ,呼吸29/min ,血氧饱和度79%。心电图示:S T段广泛压低,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约10 min后患者意识恢复,呼之能应,诉胸闷,血压逐渐升至105/77 mm Hg。吸氧后,血氧饱和度86%~95%。立即请心内科会诊,会诊期间患者突然出现心率增快(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心率最快达160~170/min ,给予去乙酰毛花苷静脉注射,并急查心肌酶、血气分析、肌钙蛋白、D-二聚体等。结果D-二聚体增高(4 mg/L ),心脏彩色超声示:左心室前壁运动略减低,右心室轻度扩张,肺动脉压增高。紧急行CT肺动脉造影显示:两侧肺动脉及大部分分支栓塞(图1)。立即转入心内科溶栓治疗。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及肝素抗凝治疗,溶栓后患者症状较前好转,病情得到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发症状 癫痫发作 肺栓塞 腔隙性脑梗死 频发室性期前收缩 血氧饱和度 下肢肌张力减低 四肢抽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联合推拿辅助治疗小儿脑瘫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王维 杜盈盈 +2 位作者 刘志明 曹从品 李博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159-161,共3页
目的分析针刺联合推拿辅助治疗小儿脑瘫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7月—2018年6月收治的脑瘫患儿24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综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联合推拿辅助治疗,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针刺联合推拿辅助治疗小儿脑瘫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7月—2018年6月收治的脑瘫患儿24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综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联合推拿辅助治疗,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83%,109/120)高于对照组(76.67%,92/1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发育商(DQ)值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DQ值(79.89±9.07)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TNF-α、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下肢肌张力整体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推拿辅助治疗小儿脑瘫可提高患儿发育商,调节IL-10、TNF-α、VEGF的表达水平,改善下肢肌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推拿 小儿脑瘫 发育商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肢肌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心圆硬化1例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彧青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0期1698-1698,共1页
患者男,40岁。于1999年2月3日出现左上下肢活动欠灵活,以左下肢为重,伴头昏,做头部CT示额、颞、顶叶多个低密度灶,在当地按“脑血栓形成”治疗半个月效果不显著。15d后突然出现左上下肢无力加重,即给予“地塞米松针15mg”及甘露... 患者男,40岁。于1999年2月3日出现左上下肢活动欠灵活,以左下肢为重,伴头昏,做头部CT示额、颞、顶叶多个低密度灶,在当地按“脑血栓形成”治疗半个月效果不显著。15d后突然出现左上下肢无力加重,即给予“地塞米松针15mg”及甘露醇等药静滴治疗4d,左上下肢无力改善,1999年2月23日入院查体:内科检查无异常。神经系统:意识清。左鼻唇沟略浅,伸舌不偏,左上下肢肌张力增高,左侧腱反射活跃,左上下肢肌力分别为Ⅳ-和Ⅲ级,左病理征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心圆硬化 下肢肌张力增高 下肢无力 静滴治疗 脑血栓形成 地塞米松针 腱反射活跃 病理征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骶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1例报导
7
作者 方顺来 时季成 刘实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2年第4期76-77,共2页
患者女,22岁,右臀部及腿痛一年半,加重半年就诊。一年前,病人无明显诱因感右臀右腿疼,初不影响生活,二月后走路,弯腰,阴雨天及来月经均疼痛加重。查体:青年女性,发育营养正常。臀部皮肤感觉正常,骶骨有7×7厘米大面积压疼。肛诊:肛... 患者女,22岁,右臀部及腿痛一年半,加重半年就诊。一年前,病人无明显诱因感右臀右腿疼,初不影响生活,二月后走路,弯腰,阴雨天及来月经均疼痛加重。查体:青年女性,发育营养正常。臀部皮肤感觉正常,骶骨有7×7厘米大面积压疼。肛诊:肛内5厘米即可触及瘤体,瘤体圆滑平坦,质硬,与骶骨成锐角,直径约10厘米.推之不移动,与直肠壁,子宫不粘连。双下肢肌张力略低,右下肢明显。右髌腱、跟腱反射略低,右大腿后侧及足底疼痛降低。右足1—5趾.跖趾关节背伸过度,趾间关节屈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跖趾关节 关节屈曲 下肢肌张力 髌腱 右臀部 臀部皮肤 直肠壁 感觉正常 趾间 跟腱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