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针灸联合腹针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瘫痪患者功能恢复及血清血管活性物质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朱苏生 虞美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9-182,共4页
目的研究温针灸联合腹针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瘫痪患者的功能恢复及血清血管活性物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期间接诊的120例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瘫痪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 目的研究温针灸联合腹针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瘫痪患者的功能恢复及血清血管活性物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期间接诊的120例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瘫痪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采用温针灸联合腹针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5周,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痉挛指数评分、10 m步行时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紧张素-1(Ang-1)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MA评分、MBI评分、BB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MA评分、MBI评分、BBS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痉挛指数评分、10 m步行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痉挛指数评分、10m步行时间均降低/缩短,且研究组低/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EGF、Ang-1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EGF、Ang-1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腹针能有效地促进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瘫痪患者的功能恢复,这可能与血清血管活性物质水平的升高有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下肢痉挛性瘫痪 温针灸 腹针 功能恢复 血清血管活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阳平衡法治疗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薛翠丽 郑健刚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20-621,共2页
目的:观察阴阳平衡法治疗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予一般常规处理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阴阳平衡法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 目的:观察阴阳平衡法治疗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予一般常规处理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阴阳平衡法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下肢痉挛程度、下肢运动功能、步行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结果:(1)治疗前两组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前后各项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两组各项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阴阳平衡法在缓解脑卒中患者的下肢痉挛程度,提高下肢运动功能、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明显优于传统针刺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平衡法 脑卒中 下肢痉挛性瘫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毒素-A注射治疗下肢痉挛性脑瘫患儿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凤仙 陈茵 +2 位作者 徐世元 曾繁荣 梁启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8期1271-1271,共1页
肉毒素-A(BTX-A)用于治疗痉挛性脑瘫患儿效果明显。在治疗过程中,其麻醉处理有别于一般门诊无痛诊疗的麻醉要求。本研究选取我院2005年1月至2006年10月行BTX—A局部注射治疗双下肢痉挛性脑瘫患儿160例.就其麻醉处理进行总结.以供... 肉毒素-A(BTX-A)用于治疗痉挛性脑瘫患儿效果明显。在治疗过程中,其麻醉处理有别于一般门诊无痛诊疗的麻醉要求。本研究选取我院2005年1月至2006年10月行BTX—A局部注射治疗双下肢痉挛性脑瘫患儿160例.就其麻醉处理进行总结.以供行此类治疗者商榷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注射治疗 下肢痉挛性 麻醉处理 脑瘫患儿 肉毒素 BT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骶脊神经后根选择性切断术治疗下肢痉挛性脑瘫
4
作者 廖可国 宁志杰 +3 位作者 李贵涛 孙磊 衷鸿宾 骆刚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47-148,共2页
腰骶脊神经后根选择性切断术治疗下肢痉挛性脑瘫271000泰安解放军第88医院廖可国宁志杰李贵涛孙磊衷鸿宾骆刚关键词脑疾病;外科,手术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682.2脑性瘫的治疗,80年代以前大多采用物理康复、药物或矫形... 腰骶脊神经后根选择性切断术治疗下肢痉挛性脑瘫271000泰安解放军第88医院廖可国宁志杰李贵涛孙磊衷鸿宾骆刚关键词脑疾病;外科,手术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682.2脑性瘫的治疗,80年代以前大多采用物理康复、药物或矫形手术(肌性、骨性)等方法,但远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性瘫痪 下肢痉挛性脑瘫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阳平衡针法联合靳三针治疗卒中后下肢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尹中懿 林宇煌 +1 位作者 李长君 陈伟 《辽宁中医杂志》 2023年第12期194-197,共4页
目的探讨阴阳平衡针法联合靳三针治疗卒中后下肢痉挛性偏瘫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三亚市中医院治疗的卒中后下肢痉挛性偏瘫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靳三针疗法)和观察组(56例,阴阳平衡针法联合靳三针疗法),对比... 目的探讨阴阳平衡针法联合靳三针治疗卒中后下肢痉挛性偏瘫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三亚市中医院治疗的卒中后下肢痉挛性偏瘫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靳三针疗法)和观察组(56例,阴阳平衡针法联合靳三针疗法),对比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Fugl-Meyer评测法(Fugl-Meyer assessment,FMA)评分、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评分和运动评估量表(motor assessment scale,MAS)、功能性步行量表(functional ambulation category,FAC)分级及血清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和谷氨酸(glutamate,Glu)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Glu和GABA水平、FAC分级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FMA评分、BB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M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前观察组疗效明显较高(P<0.05);两组在心悸、胸闷等总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阴阳平衡针法联合靳三针治疗卒中后下肢痉挛性偏瘫具有较好的疗效,可缓解下肢痉挛,改善下肢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平衡针法 靳三针 脑卒中 下肢痉挛性偏瘫 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典型性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临床分析
6
作者 高萍 钱传忠 恽文伟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469-470,共2页
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subacute combined degeneration of spin cord)是由于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神经系统退化、变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双侧下肢痉挛性瘫痪、深感觉减退、共济失调及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等。上述症状若同时伴恶性贫血、血... 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subacute combined degeneration of spin cord)是由于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神经系统退化、变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双侧下肢痉挛性瘫痪、深感觉减退、共济失调及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等。上述症状若同时伴恶性贫血、血清维生素B12含量下降,则诊断比较容易。但是由于维生素B12缺乏导致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临床上发现一些非典型病例,给疾病的早期诊断带来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 临床分析 非典型性 维生素B12缺乏 周围神经功能障碍 下肢痉挛性瘫痪 变性疾病 非典型病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