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
12
1
作者
邵岚
白定群
+3 位作者
余和平
王大武
李小宏
陈大为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54-658,共5页
目的:观察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将住院治疗的52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患者(损伤平面T10—L1,ASIA分级C级)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两组...
目的:观察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将住院治疗的52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患者(损伤平面T10—L1,ASIA分级C级)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站立床训练。在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分别用ASIA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ASIA-LEMS),Berg平衡量表(BBS),脊髓损伤步行指数Ⅱ(WISCI-Ⅱ)及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对两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方面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ASIA-LEMS评分、Berg平衡功能评分、WISCI-Ⅱ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治疗组ASIA-LEMS评分、Berg平衡功能评分、WISCI-Ⅱ评分高于电动起立床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改良Barthel指数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不完全性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下肢运动能力恢复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
脊髓损伤
电动起立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与电动起立床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影响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
13
2
作者
陈佩顺
黄臻
+2 位作者
谭碧东
张婉容
郭桦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73-574,共2页
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和电动起立床是当前常用的康复医疗设备,对上述设备应用的报道多倾向于能够改善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提高下肢运动功能和ADL能力.但是,两者的运用有何区别?如何合理运用上述设备?相关报道尚少.现将本研究结果报...
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和电动起立床是当前常用的康复医疗设备,对上述设备应用的报道多倾向于能够改善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提高下肢运动功能和ADL能力.但是,两者的运用有何区别?如何合理运用上述设备?相关报道尚少.现将本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
功能
训练
系统
脑卒中患者
电动
反馈
康复医疗设备
体位性低血压
下肢
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早期下肢智能反馈康复训练系统对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
2
3
作者
张朝阳
张裴景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238-241,264,共5页
目的观察早期下肢智能反馈康复训练系统对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纳入发病时间<1个月的首次卒中后偏瘫患者40例,按入院编号的奇偶数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于病情稳定48 h后开始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试...
目的观察早期下肢智能反馈康复训练系统对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纳入发病时间<1个月的首次卒中后偏瘫患者40例,按入院编号的奇偶数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于病情稳定48 h后开始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下肢智能反馈康复训练系统进行步行能力训练。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下肢部分,FMA-L)、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评估患者的下肢运动及步行能力;采用表面肌电评估胫前肌、腓肠肌的肌张力、肌力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的FMA-L评分、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评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试验组和对照组的FMA-L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两组治疗前后差值分别为(20.0±6.2)、(5.1±1.6)分,试验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Holden步行功能分级仅试验组较治疗前改善(P<0.01)。两组治疗前胫前肌和腓肠肌的肌力、肌张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两组均较治疗前好转(P<0.01),其中试验组胫前肌肌力、肌张力治疗前后的差值分别为(20±7)、(12±4)μV,对照组分别为(12±4)、(9±3)μV;试验组腓肠肌肌力、肌张力治疗前后的差值分别为(25±8)、(19±6)μV,对照组分别为(10±3)、(11±2)μV。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下肢智能反馈康复训练系统的治疗能显著改善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步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偏瘫
下肢
智能
反馈
康复
训练
系统
步行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
12
1
作者
邵岚
白定群
余和平
王大武
李小宏
陈大为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
出处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54-658,共5页
基金
重庆市集成示范项目(cstc2015jcsf10012)
文摘
目的:观察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将住院治疗的52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患者(损伤平面T10—L1,ASIA分级C级)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站立床训练。在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分别用ASIA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ASIA-LEMS),Berg平衡量表(BBS),脊髓损伤步行指数Ⅱ(WISCI-Ⅱ)及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对两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方面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ASIA-LEMS评分、Berg平衡功能评分、WISCI-Ⅱ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治疗组ASIA-LEMS评分、Berg平衡功能评分、WISCI-Ⅱ评分高于电动起立床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改良Barthel指数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不完全性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下肢运动能力恢复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
脊髓损伤
电动起立床
Keywords
limb intelligent feedback training system
spinal cord injury
electric standing bed
分类号
R651.2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与电动起立床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影响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
13
2
作者
陈佩顺
黄臻
谭碧东
张婉容
郭桦
机构
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
出处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73-574,共2页
文摘
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和电动起立床是当前常用的康复医疗设备,对上述设备应用的报道多倾向于能够改善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提高下肢运动功能和ADL能力.但是,两者的运用有何区别?如何合理运用上述设备?相关报道尚少.现将本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下肢
功能
训练
系统
脑卒中患者
电动
反馈
康复医疗设备
体位性低血压
下肢
运动功能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早期下肢智能反馈康复训练系统对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
2
3
作者
张朝阳
张裴景
机构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康复中心
出处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238-241,264,共5页
文摘
目的观察早期下肢智能反馈康复训练系统对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纳入发病时间<1个月的首次卒中后偏瘫患者40例,按入院编号的奇偶数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于病情稳定48 h后开始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下肢智能反馈康复训练系统进行步行能力训练。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下肢部分,FMA-L)、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评估患者的下肢运动及步行能力;采用表面肌电评估胫前肌、腓肠肌的肌张力、肌力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的FMA-L评分、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评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试验组和对照组的FMA-L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两组治疗前后差值分别为(20.0±6.2)、(5.1±1.6)分,试验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Holden步行功能分级仅试验组较治疗前改善(P<0.01)。两组治疗前胫前肌和腓肠肌的肌力、肌张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两组均较治疗前好转(P<0.01),其中试验组胫前肌肌力、肌张力治疗前后的差值分别为(20±7)、(12±4)μV,对照组分别为(12±4)、(9±3)μV;试验组腓肠肌肌力、肌张力治疗前后的差值分别为(25±8)、(19±6)μV,对照组分别为(10±3)、(11±2)μV。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下肢智能反馈康复训练系统的治疗能显著改善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步行能力。
关键词
卒中
偏瘫
下肢
智能
反馈
康复
训练
系统
步行能力
Keywords
Stroke
Hemiplegia
Lower extremity
Intellectual feedback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system
Walking ability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邵岚
白定群
余和平
王大武
李小宏
陈大为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与电动起立床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影响的对照研究
陈佩顺
黄臻
谭碧东
张婉容
郭桦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早期下肢智能反馈康复训练系统对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张朝阳
张裴景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