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介入治疗90岁及以上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
作者 高阳 刘端 +5 位作者 王飞 张帆 李杨 郭建明 郭连瑞 谷涌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8-370,共3页
目的探讨90岁以上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经皮下肢动脉腔内成形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18例,均采用下肢动脉腔内成形术进行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手术成功。16例患者... 目的探讨90岁以上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经皮下肢动脉腔内成形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18例,均采用下肢动脉腔内成形术进行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手术成功。16例患者手术前间歇性跛行距离为(125.56±119.77)m,手术后为(338.89±259.84)m(t=5.09,P<0.05);手术前踝肱指数为0.31±0.20,出院时踝肱指数为0.71±0.16(t=-11.52,P<0.05)。其中15例术后3个月Rutherford分级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血管治疗长度[(250.45±213.50)mm]与Rutherford分级提升无相关性(P=0.703),而术后血管恢复比值(0.82±0.17)与Rutherford分级提升存在相关性(P=0.022)。结论介入治疗90岁及以上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保留患者部分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成形术 下肢动脉闭塞症 90岁及以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周围血管检查与双功彩超评价下肢动脉闭塞症 被引量:5
2
作者 朱雯霞 陆信武 +1 位作者 徐科蓉 蒋米尔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1年第2期150-152,共3页
目的评价多功能周围血管检查 ( personalvascularlaboratory ,PVL)与双功彩超在检测下肢动脉闭塞症中的优缺点和相对适应征。 方法对 2 9例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 ,术前应用PVL、双功彩超和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的方法进行检测 ,并... 目的评价多功能周围血管检查 ( personalvascularlaboratory ,PVL)与双功彩超在检测下肢动脉闭塞症中的优缺点和相对适应征。 方法对 2 9例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 ,术前应用PVL、双功彩超和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的方法进行检测 ,并对检测结果作比较分析。 结果与动脉DSA相比 ,PVL检测下肢动脉闭塞症的符合率为 73 .9% ;双功彩超与动脉DSA检测下肢动脉闭塞症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PVL仍不失为诊断下肢动脉闭塞症的初步筛选方法 ;双功彩超可为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的治疗提供更为精确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容积描记 动脉节段测压 双功彩超 下肢动脉闭塞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动脉闭塞症的微创介入治疗 被引量:14
3
作者 汪忠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12期1057-1060,共4页
关键词 下肢动脉闭塞症 微创介入治疗 下肢缺血 动脉硬化 闭塞性疾病 间歇性跛行 肢端溃疡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健康信念模式对下肢动脉闭塞症介入治疗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田素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21-1323,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健康信念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对下肢动脉闭塞症(ASO)介入治疗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将80例ASO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应用健康信念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和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进行护理后列表统计分析。结... 目的:探讨应用健康信念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对下肢动脉闭塞症(ASO)介入治疗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将80例ASO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应用健康信念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和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进行护理后列表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基本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两种模式健康教育后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发生率有明显的差异(χ2=9.688,P<0.05)。结论:应用健康信念模式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减轻思想压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疾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闭塞症 健康信念模式 介入治疗 不良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健康宣教对下肢动脉闭塞症病人生活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杨 郭雅萍 陆欣欣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0年第S1期2-3,共2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对下肢动脉闭塞症病人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183例下肢动脉闭塞症病人在接受健康教育前后分别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下肢动脉闭塞症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间歇性跛行的行走训练、足... [目的]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对下肢动脉闭塞症病人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183例下肢动脉闭塞症病人在接受健康教育前后分别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下肢动脉闭塞症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间歇性跛行的行走训练、足部及患肢护理情况、服用抗凝药的注意事项及饮食、情绪方面的行为情况,并对健康教育前后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健康教育后183例下肢动脉闭塞症病人对疾病的认识明显提高,知道如何进行间歇性跛行的行走训练,知道服用抗凝药的注意事项,不良行为明显改变,心理状态有所改善,与健康教育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下肢动脉闭塞症病人进行健康教育,能促进病人形成健康意识和建立健康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闭塞症 健康宣教 生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景霞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22期30-31,共2页
对3例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采用分离提取的自体骨髓造血干细胞悬液,在患肢进行肌内注射移植,10~20d后观察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并进行各项指标综合评估。结果移植术后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患肢动脉血液流速... 对3例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采用分离提取的自体骨髓造血干细胞悬液,在患肢进行肌内注射移植,10~20d后观察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并进行各项指标综合评估。结果移植术后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患肢动脉血液流速有所增快。提出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血糖的变化.进行患肢的观察及护理,严格控制感染及注意抗凝、扩管药物治疗的护理等措施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干细胞 自体移植 下肢动脉闭塞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尿激酶间歇股动脉内注射治疗老年慢性下肢动脉闭塞症疗效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小强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356-358,共3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尿激酶间歇股动脉内注射治疗老年慢性下肢动脉闭塞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12月收治的老年慢性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抗血小板、他汀类调脂药及抗动脉粥样硬化及相应伴发疾... 目的:探讨小剂量尿激酶间歇股动脉内注射治疗老年慢性下肢动脉闭塞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12月收治的老年慢性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抗血小板、他汀类调脂药及抗动脉粥样硬化及相应伴发疾病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小剂量尿激酶间歇股动脉内注射治疗10d,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踝肱指数(ABI)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间歇股动脉内注射治疗老年慢性下肢动脉闭塞症,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 动脉内注射 下肢动脉闭塞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炎症和氧化应激综合指标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相关性和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容 李国信 +5 位作者 李昀泽 梁丽喆 陆飞 党世竟 吴红江 刘晓颐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2234-2240,共7页
背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引起下肢动脉狭窄、闭塞,进而导致肢体慢性缺血而出现疼痛、跛行,甚至肢体缺血坏死的慢性疾病,炎症和脂质浸润在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目前尚缺乏相关... 背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引起下肢动脉狭窄、闭塞,进而导致肢体慢性缺血而出现疼痛、跛行,甚至肢体缺血坏死的慢性疾病,炎症和脂质浸润在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目前尚缺乏相关指标对其进行诊断和分析。目的通过收集ASO患者的病例资料,探究多种炎症和氧化应激综合指标与ASO的相关性,并评估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10月-2024年1月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600例ASO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Rutherford分期将患者分为轻度组(n=200)、中度组(n=200)和重度组(n=200)并随机筛选200例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门诊体检的健康人群为对照。收集患者基线资料,计算炎症和氧化应激综合指标[泛免疫炎症值(PIV)、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SIRI)、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NLR)、SIRI/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SIR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PIV/HDL-C、PIV×LDL-C]。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究综合指标与ASO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ASO发生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讨综合指标对ASO的诊断效能,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ASO患者单核细胞计数(MONO)、血小板计数(PLT)、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LDL-C、PIV、SIRI、SII、MHR、NLR、SIRI/HDL-C、SIRI×LDL-C、PIV/HDL-C、PIV×LDL-C高于正常人群,HDL-C低于正常人群(P<0.05)。不同Rutherford分期分组ASO患者资料比较结果显示,重度组男性占比、高血压、吸烟比例、MONO、NEUT、PIV、SIRI、SII、MHR、NLR、SIRI/HDL-C、SIRI×LDL-C、PIV/HDL-C、PIV×LDL-C高于轻度组、中度组(P<0.05),LYMP、HDL-C低于轻度组、中度组(P<0.05),年龄高于中度组(P<0.05),LDL-C低于轻度组(P<0.05);中度组高血压比例、MONO、NEUT、PIV、SIRI、SII、MHR、NLR、SIRI/HDL-C、SIRI×LDL-C、PIV/HDL-C、PIV×LDL-C高于轻度组(P<0.05),HDL-C低于轻度组(P<0.05);轻度组饮酒比例低于中度组和重度组(P<0.05)、轻度组PLT低于中度组、重度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IV、SIRI、SII、MHR、NLR、SIRI/HDL-C、SIRI×LDL-C、PIV/HDL-C、PIV×LDL-C与ASO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IRI是ASO发生的保护因素(OR=0.009,95%CI=0.000~0.181,P=0.009),SIRI×LDL-C(OR=1.665,95%CI=1.260~2.201,P=0.001)、PIV/HDL-C(OR=1.014,95%CI=1.003~1.024,P=0.005)是ASO发生的危险因素。SIRI×LDL-C预测ASO发生的AUC为0.710,灵敏度为0.442,特异度为0.890,PIV/HDL-C预测ASO发生的AUC为0.761,灵敏度为0.505,特异度为0.975。结论本研究纳入的综合指标,包括PIV、SIRI、SII、MHR、NLR、SIRI/HDL-C、SIRI×LDL-C、PIV/HDL-C、PIV×LDL-C和ASO的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SIRI是ASO发生的保护因素,SIRI×LDL-C、PIV/HDL-C是ASO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ASO的发生具有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塞动脉硬化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泛免疫炎 系统性炎反应指数 和氧化应激综合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行腔内血运重建术前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术后1年不良结局的关系
9
作者 杜媛媛 吴清凤 +4 位作者 李兰 鲁聪 王婧璇 张军波 赵庆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3-471,共9页
目的探究术前血浆纤维蛋白原与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行腔内血运重建术后1年不良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5月至2022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次诊断糖尿病合并LEASO行腔内血运重建的289例患者术前临... 目的探究术前血浆纤维蛋白原与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行腔内血运重建术后1年不良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5月至2022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次诊断糖尿病合并LEASO行腔内血运重建的289例患者术前临床资料,术后对患者进行13~24个月的随访,随访内容包括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包括全因死亡、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卒中)和主要不良下肢事件(MALEs)(包括下肢静息痛、溃疡或皮肤缺损、坏疽、再闭塞、截肢)发生情况。根据术后是否发生MACEs和MALEs进行分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队列患者术后1年发生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纤维蛋白原对终点事件的预测效能和最佳临界值,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采用敏感性分析评估纤维蛋白原在各亚组间对终点事件的影响差异。结果共纳入289例患者(MACEs组55例,无MACEs组234例;MALEs组68例,无MALEs组221例),平均年龄(67.6±9.3)岁,男性215例。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升高的纤维蛋白原是队列患者术后1年发生MACEs(HR=1.250,95%CI:1.053~1.484,P=0.011)和全因死亡(HR=1.297,95%CI:1.030~1.633,P=0.027)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对MALEs发生无显著影响(P=0.625)。基线纤维蛋白原≥4.32 g/L是预测术后1年发生MACEs(灵敏度=0.673,95%CI:0.582~0.767;特异度=0.688,95%CI:0.562~0.775)及全因死亡(灵敏度=0.679,95%CI:0.483~0.880;特异度=0.651,95%CI:0.465~0.755)的最佳临界值。纤维蛋白原预测术后1年MACEs和全因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52(95%CI:0.5642~0.7391)和0.619(95%CI:0.507~0.733)。经过中位随访时间14.03个月,术前纤维蛋白原≥4.32 g/L组MACEs及全因死亡发生风险均显著高于术前纤维蛋白原<4.32 g/L组(P<0.001),且在不同亚组包括性别(男/女,交互P=0.836)、年龄(<65岁/≥65岁,交互P=0.211)、吸烟状态(从不吸烟/目前或曾经吸烟,交互P=0.779)、慢性肾脏病(是/否,交互P=0.360)和心力衰竭(是/否,交互P=0.114)中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术前血浆纤维蛋白原≥4.32 g/L是预测糖尿病合并LEASO行腔内血运重建术后发生MACEs及全因死亡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LEASO) 糖尿病 腔内血运重建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护士食疗理论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病人中的实证研究
10
作者 贾雅甜 王慧 +4 位作者 牛青梅 范文 朱瑞芳 韩世范 张倩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687-2693,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家庭护士食疗理论的家庭护士食疗方案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病人的效果。方法:选取2024年3月—2024年10月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的56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 目的:探讨基于家庭护士食疗理论的家庭护士食疗方案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病人的效果。方法:选取2024年3月—2024年10月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的56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干预,干预组给予家庭护士食疗方案。比较两组干预30 d后的踝肱指数(ABI)、血脂水平、C反应蛋白水平、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体重及体质指数。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组干预30 d后踝肱指数、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反应蛋白以及同型半胱氨酸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0 d后,干预组踝肱指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对照组,体质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护士食疗方案对改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病人的外周动脉血流具有积极作用,验证了家庭护士食疗理论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护士食疗理论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非营养素 血脂 C反应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参数、血流动力学参数联合血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预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支架植入术后1年内支架内再狭窄
11
作者 张联庆 王超 +1 位作者 周起嘉 刘振兴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41-646,共6页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参数、血流动力学参数联合血纤维蛋白原/白蛋白(FAR)比值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患者支架植入术后1年内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搜集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于天津市人民医院就诊并首次接受治疗的8...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参数、血流动力学参数联合血纤维蛋白原/白蛋白(FAR)比值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患者支架植入术后1年内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搜集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于天津市人民医院就诊并首次接受治疗的84例LEASO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均进行足部CT灌注成像及下肢CT血管成像(CTA)检查,记录灌注参数,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达峰时间(TTP);检测患者足背动脉的血管内径及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Vs)。对患者采用支架植入术进行治疗,术后1年内定期随访并评估支架内再狭窄情况。结果:84例LEASO患者中,1年内再狭窄者39例,畅通者45例。与畅通组患者相比,再狭窄组患者的BF、BV、足背动脉血管内径显著降低,Tmax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狭窄组LEASO患者的术前血FAR为1.21±0.21,显著高于畅通组患者(1.03±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43,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BF、BV、足背动脉血管内径、Tmax、FAR联合预测LEASO患者支架植入术后1年内支架内再狭窄的AUC为0.920(0.852~0.988),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2%和91.1%。结论:CT灌注成像参数、血流动力学参数联合血FAR比值与LEASO患者支架植入术后1年内支架内再狭窄有关,联合应用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支架内再狭窄 CT灌注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流动力学参数 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减复脉汤对阴虚血瘀型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12
作者 魏宇 郭屹霖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61-1865,共5页
目的 探讨加减复脉汤对阴虚血瘀型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5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6例,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减复脉汤,疗程8周。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凝血功... 目的 探讨加减复脉汤对阴虚血瘀型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5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6例,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减复脉汤,疗程8周。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凝血功能指标(PT、APTT、TT、FIB)、血栓弹力图参数(R、K、MA、α角)、血管炎症因子(hs-CRP、TNF-α、IL-6、IL-1β)、血管内皮功能指标(VEGF、ET-1、NO、NT-proBNP)、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FIB、血管炎症因子、MA、α角、ET-1、NT-proBNP降低(P<0.05),PT、APTT、TT延长(P<0.05),R、K、VEGF、NO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减复脉汤可安全有效地调节阴虚血瘀型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凝血功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脉汤 前列地尔注射液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 阴虚血瘀 凝血功能 血栓弹力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后患者运动管理的证据总结
13
作者 权小艳 刘小宇 +4 位作者 宋攀 陈勤 杨曦 卢红宇 石镁虹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4-260,共7页
目的:检索、评价并汇总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介入术后患者运动管理的相关证据,为临床决策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检索国内外相关网站和数据库中关于LEASO介入术后患者运动管理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7月31日。由循证护理研究... 目的:检索、评价并汇总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介入术后患者运动管理的相关证据,为临床决策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检索国内外相关网站和数据库中关于LEASO介入术后患者运动管理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7月31日。由循证护理研究背景的研究者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证据提取、整理汇总及分类。结果:最终纳入32篇文献,形成32条相关的运动管理证据,包括多学科管理、运动时机、运动场所等10个方面。结论:本研究汇总的LEASO介入术后患者运动管理证据较为科学、全面,可为医护人员指导介入术后患者运动管理提供循证依据,帮助患者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介入术 运动管理 证据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Flow彩色血流编码成像技术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4
作者 龙海灯 殷世武 +3 位作者 潘升权 项廷淼 宋均飞 王元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623-2628,共6页
目的研究iFlow彩色血流编码成像技术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10月期间确诊的106例LEASO患者作为本研究的LEASO组,以一般资料与LEASO组匹配且无动脉病变的80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受... 目的研究iFlow彩色血流编码成像技术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10月期间确诊的106例LEASO患者作为本研究的LEASO组,以一般资料与LEASO组匹配且无动脉病变的80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受试者均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并采用iFlow彩色血流编码成像技术检测股骨头区域和踝关节区域达峰时间(TTP)、计算踝关节区域与股骨头区域TTP的差值,测量踝肱指数(ABI)。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股骨头区域TTP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EASO组踝关节区域TTP及TTP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EASO组中不同Rutherford分类患者股骨头区域TTP的比较以及左侧病变患者与右侧病变患者股骨头区域TTP、踝关节区域TTP、TTP差值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utherford分类越高,踝关节区域TTP及TTP差值越低(P<0.05);经Pearson检验,LEASO患者的踝关节区域TTP、TTP差值与ABI呈负相关(P<0.05);经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踝关节区域TTP、TTP差值对LEASO具有诊断效能;经Delong检验,TTP差值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高于踝关节区域TTP(P<0.05)。结论iFlow彩色血流编码成像技术测定踝关节区TTP及TTP差值是诊断LEASO的量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iFlow彩色血流编码成像技术 达峰时间 踝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列线图模型建立及验证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鸿君 洪磊 +2 位作者 刘丹 万立松 丁锐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80-784,共5页
目的 建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介入治疗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列线图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方法 以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日本血管外科学会建立的肢端缺血患者数据库(JCLIMB)中接受腔内治疗的LEASO患者434例为建模组,... 目的 建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介入治疗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列线图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方法 以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日本血管外科学会建立的肢端缺血患者数据库(JCLIMB)中接受腔内治疗的LEASO患者434例为建模组,以本院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接受介入治疗的LEASO患者60例为验证组。通过电子病历系统获取患者性别、年龄、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体质量指数(BMI)、Fontaine分期、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APTT)、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等临床资料。使用R软件建立列线图模型,并以校准曲线、决策曲线(DCA)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预测模型。结果 建模组发生DVT与未发生DVT患者BMI、Fontaine分期、D-二聚体、PLR和NL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发现,BMI、Fontaine分期、D-二聚体、PLR和NLR是LEASO患者并发DVT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基于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建立列线图模型,经校准曲线分析显示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基本一致,表明该列线图模型有较好的准确度。以净收益为纵坐标,以阈值为横坐标,None线代表所有LEASO患者均不会发生DVT,Nomogram model表示DVT实际发生曲线,阈值范围0.09~1.00,表明以该模型进行决策有较好的临床收益,具备临床实用性。ROC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建立的列线图模型预测建模组、验证组LEASO患者发生DVT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2和0.834,灵敏度分别为96.50和和99.20,特异度分别为76.60和66.70。结论 以BMI、Fontaine分期、D-二聚体、PLR和NLR建立的LEASO患者并发DVT预测模型对于DVT发生有较好的预测价值,适宜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介入治疗 下肢深静脉血栓 列线图模型 决策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微血管成像技术评估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术后再狭窄 被引量:9
16
作者 赫兰 杨少玲 +2 位作者 张颖 张春爽 钟晓妍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4-378,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微血管成像(SMI)技术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支架术后再狭窄评估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LEASO支架植入术后25根血管(20例患者)的常规血管超声、SMI和数字减影... 目的探讨超声微血管成像(SMI)技术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支架术后再狭窄评估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LEASO支架植入术后25根血管(20例患者)的常规血管超声、SMI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并进行一致性检验;以DSA为“金标准”,观察SMI对LEASO的诊断价值。结果再狭窄程度评估:DSA显示闭塞7枚(28.0%),重度狭窄14枚(56.0%),中度狭窄4枚(16.0%);常规血管超声显示闭塞13枚(52.0%),重度狭窄9枚(36.0%),中度狭窄3枚(12.0%);SMI显示闭塞9枚(36.0%),重度狭窄12枚(48.0%),中度狭窄4枚(16.0%)。一致性分析:常规血管超声与DSA一致性强度中等(Kappa=0.558),SMI与DSA一致性强度高(Kappa=0.868),SMI与常规血管超声一致性强度中等(Kappa=0.4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MI评估再狭窄程度与DSA的一致性强,且优于常规血管超声,或可成为LEASO支架术后随访、判断支架内再狭窄的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超声检查 血管造影术 超声微血管成像 支架内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老年肌少症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预测价值及多种组合运动训练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17
作者 初丽敏 马丽霞 +3 位作者 魏唯 王欢欢 黄芩 解琳琳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7-113,共7页
目的探讨老年肌少症患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的影响因素及多种组合运动训练的疗效观察。方法将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在石家庄市第三医院接受治疗的326例老年肌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合... 目的探讨老年肌少症患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的影响因素及多种组合运动训练的疗效观察。方法将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在石家庄市第三医院接受治疗的326例老年肌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合并ASO,分为ASO组(136例)和非ASO组(190例)。筛选老年肌少症患者合并ASO的影响因素。建立合并ASO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将ASO组中接受常规训练的患者设为对照组(74例);在常规训练基础上接受多种组合运动训练的患者设为观察组(62例)。匹配后,比较两组训练前后的6 min总步行距离、跛行距离、踝肱指数和改良Barthel指数。结果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肾功能不全、糖化血红蛋白A1c(hemoglobin A1c,HbA1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是患者合并ASO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校准曲线结果均显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性。训练后,观察组患者6 min总步行距离、跛行距离、踝肱指数和改良Barthel指数改善明显。结论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肾功能不全、HbA1c和LDL-C水平是老年肌少症患者合并ASO的独立危险因素。多种组合运动训练疗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肌少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多种组合运动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管接触式溶栓与经皮机械血栓清除术治疗下肢动脉长段闭塞合并血栓形成的疗效分析
18
作者 刘耀辉 龚元川 吴泽涛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07-511,共5页
目的 探讨分析导管接触式溶栓(catheter-directed intra-arterial thrombolysis, CDT)和经皮机械血栓清除术(percutaneous mechanical thrombectomy, PMT)在治疗下肢动脉长段闭塞合并血栓形成的疗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宁波市... 目的 探讨分析导管接触式溶栓(catheter-directed intra-arterial thrombolysis, CDT)和经皮机械血栓清除术(percutaneous mechanical thrombectomy, PMT)在治疗下肢动脉长段闭塞合并血栓形成的疗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2021年1月至2024年6月收治的21例下肢动脉长段闭塞合并血栓形成的患者病历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CDT组(n=10)和PMT组(n=11)。采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术中情况、术后短期内并发症、平均住院日、尿激酶使用量等观察指标,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在治疗下肢动脉长段闭塞合并血栓形成的患者过程中,CDT组和PMT组在手术成功率、围手术期出血、缺血再灌注损伤、术中血栓脱落栓塞、手术时间、住院日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T组相较于PMT组住院期间使用的尿激酶总量明显偏高(P<0.05)。结论 CDT和PMT对于治疗下肢动脉长段闭塞合并血栓形成都是不错的血栓清除方案。但是CDT所需要的尿激酶总量偏高,对于凝血功能异常或者出血风险较高的患者风险偏大,是临床医生决策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血栓形成 溶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久坐行为干预方案的构建与实施 被引量:1
19
作者 彭菲津 王淑贞 +5 位作者 杨玉金 郑春艳 邹转芳 白李平 王芸娇 李睿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98-102,共5页
目的 构建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久坐行为干预方案,并探讨其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3年3-8月68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将2023年9月至2024年2月67例患者作为干预组,构建并... 目的 构建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久坐行为干预方案,并探讨其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3年3-8月68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将2023年9月至2024年2月67例患者作为干预组,构建并实施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久坐行为干预方案。干预3个月后评估两组效果。结果 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两组久坐行为总时间、久坐行为最长持续时间、6 min步行试验、无痛行走距离、简易体能测试、血管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久坐行为干预方案的实施可有效降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久坐行为水平,增加身体活动,提高步行能力、下肢功能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久坐行为 静坐行为 健康行为改变 整合理论 身体活动 肢体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恐动症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笑笑 尚菲菲 +4 位作者 陈晨 史晓宁 王晓玉 王丹凤 史云霞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8-41,共4页
目的调查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恐动症现状及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恐动症Tampa评分表、视觉模拟评分、简易体能测试和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对血管外科住院的136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进行调... 目的调查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恐动症现状及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恐动症Tampa评分表、视觉模拟评分、简易体能测试和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对血管外科住院的136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患者恐动症得分为41.95±11.66,恐动症发生率为55.1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视觉模拟评分、下肢功能和医学应对方式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恐动症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恐动症发生率较高,医护人员应结合相应影响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降低患者恐动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恐动 疼痛 下肢功能 应对方式 影响因素 血管外科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