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减复脉汤对阴虚血瘀型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1
作者 魏宇 郭屹霖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61-1865,共5页
目的 探讨加减复脉汤对阴虚血瘀型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5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6例,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减复脉汤,疗程8周。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凝血功... 目的 探讨加减复脉汤对阴虚血瘀型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5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6例,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减复脉汤,疗程8周。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凝血功能指标(PT、APTT、TT、FIB)、血栓弹力图参数(R、K、MA、α角)、血管炎症因子(hs-CRP、TNF-α、IL-6、IL-1β)、血管内皮功能指标(VEGF、ET-1、NO、NT-proBNP)、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FIB、血管炎症因子、MA、α角、ET-1、NT-proBNP降低(P<0.05),PT、APTT、TT延长(P<0.05),R、K、VEGF、NO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减复脉汤可安全有效地调节阴虚血瘀型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凝血功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脉汤 前列地尔注射液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阴虚血瘀 凝血功能 血栓弹力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rem自护模式联合肌肉放松功能训练对老年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血流动力学及预后的影响
2
作者 王晴晴 董红粉 +5 位作者 史晓宁 张慧敏 王丹凤 白永娟 尚菲菲 秦庆祝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65-669,共5页
目的:研究Orem自护模式联合肌肉放松功能训练对老年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患者血流动力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下肢ASO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与试验组(62例)。对照组应用... 目的:研究Orem自护模式联合肌肉放松功能训练对老年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患者血流动力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下肢ASO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与试验组(62例)。对照组应用肌肉放松功能训练,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Orem自护模式,包括认知提升、能力提升、心理疏导、日常生活指导、特殊人群支持,动态评估、康复行为持续督导、症状督查,持续支持-教育护理,护理评价。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测定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足背动脉最大血流速度、血流量,干预前后进行患者生活质量、自护能力评分,观察干预后遵医行为及干预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干预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下降程度,足背动脉最大血流速度、血流量、躯体评分、物质评分、社会评分、心理评分、自我意识、自护技能、健康认知、自护观念评分升高程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试验组总遵从率高于对照组(95.16%vs 79.31%,P=0.009)。干预期间试验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22%vs 15.52%,P=0.020)。结论:Orem自护模式联合肌肉放松功能训练有利于改善老年下肢ASO患者血流动力学,优化遵医行为及自护能力,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EM自护模式 肌肉放松功能训练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血流动力学 预后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联合腔内支架置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被引量:2
3
作者 胡明 易占波 洪云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3期180-181,共2页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支架置入治疗 联合 手术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血栓闭塞脉管炎 下肢动脉硬化 腔内 高脂血 不同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前列腺素钠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疗效 被引量:8
4
作者 殷敏毅 黄新天 +7 位作者 陆民 陆信武 黄英 李维敏 刘晓兵 赵海光 施慧华 蒋米尔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3-85,共3页
目的观察贝前列腺素钠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的疗效。方法选择下肢ASO患者35例,口服贝前列腺素钠24周,前4周服用60μg/d,后20周120μg/d。观察患肢服药前和服药后4、12、24周踝肱指数、初始步行距离、绝对步行距离的变化以及临... 目的观察贝前列腺素钠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的疗效。方法选择下肢ASO患者35例,口服贝前列腺素钠24周,前4周服用60μg/d,后20周120μg/d。观察患肢服药前和服药后4、12、24周踝肱指数、初始步行距离、绝对步行距离的变化以及临床症状、行走距离、行走速度、走楼梯层数变化的主观判断,服药前和服药后24周行实验室检查,每4周检测心率和血压,记录任何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结果有效观察病例29例。患肢服药前和服药后4、12、24周踝肱指数、初始步行距离和绝对步行距离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后患者自觉临床症状逐渐改善(P<0.05),行走距离、行走速度、走楼梯层数服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前后各实验室检查指标、心率和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后出现的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有心律失常(n=1)、心功能衰竭(n=1)、胃肠道反应(n=2)和头痛(n=2)。结论贝前列腺素钠在治疗下肢ASO患者缺血症状的早期疗效上有一定局限性,在减少心血管意外发生中的有效性和作用机制仍待进一步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闭塞 贝前列腺素钠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蔡崧 姜洪 +2 位作者 崔兴宇 王大维 孙永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022-1025,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同时接受16层CT血管成像和传统血管造影检查的27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MSCTA重建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T)、曲面重建(CPR)、仿真内镜(VE)等多...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同时接受16层CT血管成像和传统血管造影检查的27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MSCTA重建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T)、曲面重建(CPR)、仿真内镜(VE)等多种后处理方法。以DSA为“金标准”,评价MSCTA诊断的准确性。结果MSCTA诊断下肢动脉狭窄的敏感性为99.58%,特异性为96.85%,准确率为97.81%,阳性预测值为94.48%,阴性预测值为99.77%。MSCTA对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下肢动脉狭窄(血管狭窄程度≥50%)的检出敏感性为97.54%,特异性为98.12%,准确率97.98%。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可部分替代DSA检查,为患者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诊断方法,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动脉硬化闭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6
6
作者 刘历 吴景全 +4 位作者 李信友 欧阳羽 吕发金 文明 李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2136-2138,共3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rteriosclerotic occlusive disease,ASO)诊断中的技术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对59例临床疑有ASO的患者行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将数据在AW4.1工作站行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rteriosclerotic occlusive disease,ASO)诊断中的技术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对59例临床疑有ASO的患者行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将数据在AW4.1工作站行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及其反转像(Inverse-MIP)、曲面重建(curved planar reformation,CPR)及高级血管分析(advanced vessel analysis,AVA)等多种后处理并结合原始图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59例的血管重建图像显示良好,正常4例,55例存在不同程度的阻塞,呈节段性或跳跃性,闭塞动脉周围较多代偿侧支血管。结论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可清楚地观察下肢动脉的血管形态及管壁的钙化斑块,了解下肢动脉狭窄程度及闭塞情况,对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性病变的术前评价、诊断和筛选有较大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像 动脉硬化闭塞 64层螺旋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58例 被引量:4
7
作者 侯连成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148-149,共2页
中医分虚寒、瘀滞、热毒、气血两亏 4型进行辨证论治 ,各示主方。西药用低分子右旋糖酐等常规扩容止痛疗法治疗 ,共观察 5 8例 。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术后心血管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被引量:2
8
作者 倪信乐 蒋惠 麻朋艳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年第11A期39-40,共2页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患者术后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1月至2007年1月收住的72例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患者术后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为34.7%(25/72),其与疾病...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患者术后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1月至2007年1月收住的72例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患者术后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为34.7%(25/72),其与疾病自身、术前合并心血管病史、麻醉药物影响、手术创伤、疼痛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术前全面评估患者全身重要器官的功能状况,有效控制合并症,提高其对手术的耐受力;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并心电监护,加强术后呼吸道和输液管理,充分供氧,有效镇痛是预防和减少术后心血管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心血管并发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护理 被引量:6
9
作者 董淑敏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20期29-31,共3页
对15例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进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结果14例治疗1~3个月后疼痛减轻,皮色改善,溃疡面渐愈合;1例移植后15d由于左外踝上10cm肢体坏死行左下肢截肢术。提出术前充分准备,包括心理护理,采集干细胞护理;术中密切配... 对15例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进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结果14例治疗1~3个月后疼痛减轻,皮色改善,溃疡面渐愈合;1例移植后15d由于左外踝上10cm肢体坏死行左下肢截肢术。提出术前充分准备,包括心理护理,采集干细胞护理;术中密切配合,严格无菌操作;术后严密观察术肢情况,预防并发症,给予合理的出院指导,定期随访观察,保证了移植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干细胞采集 干细胞移植 下肢 动脉硬化闭塞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炎症和氧化应激综合指标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相关性和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容 李国信 +5 位作者 李昀泽 梁丽喆 陆飞 党世竟 吴红江 刘晓颐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2234-2240,共7页
背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引起下肢动脉狭窄、闭塞,进而导致肢体慢性缺血而出现疼痛、跛行,甚至肢体缺血坏死的慢性疾病,炎症和脂质浸润在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目前尚缺乏相关... 背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引起下肢动脉狭窄、闭塞,进而导致肢体慢性缺血而出现疼痛、跛行,甚至肢体缺血坏死的慢性疾病,炎症和脂质浸润在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目前尚缺乏相关指标对其进行诊断和分析。目的通过收集ASO患者的病例资料,探究多种炎症和氧化应激综合指标与ASO的相关性,并评估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10月-2024年1月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600例ASO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Rutherford分期将患者分为轻度组(n=200)、中度组(n=200)和重度组(n=200)并随机筛选200例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门诊体检的健康人群为对照。收集患者基线资料,计算炎症和氧化应激综合指标[泛免疫炎症值(PIV)、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SIRI)、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NLR)、SIRI/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SIR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PIV/HDL-C、PIV×LDL-C]。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究综合指标与ASO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ASO发生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讨综合指标对ASO的诊断效能,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ASO患者单核细胞计数(MONO)、血小板计数(PLT)、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LDL-C、PIV、SIRI、SII、MHR、NLR、SIRI/HDL-C、SIRI×LDL-C、PIV/HDL-C、PIV×LDL-C高于正常人群,HDL-C低于正常人群(P<0.05)。不同Rutherford分期分组ASO患者资料比较结果显示,重度组男性占比、高血压、吸烟比例、MONO、NEUT、PIV、SIRI、SII、MHR、NLR、SIRI/HDL-C、SIRI×LDL-C、PIV/HDL-C、PIV×LDL-C高于轻度组、中度组(P<0.05),LYMP、HDL-C低于轻度组、中度组(P<0.05),年龄高于中度组(P<0.05),LDL-C低于轻度组(P<0.05);中度组高血压比例、MONO、NEUT、PIV、SIRI、SII、MHR、NLR、SIRI/HDL-C、SIRI×LDL-C、PIV/HDL-C、PIV×LDL-C高于轻度组(P<0.05),HDL-C低于轻度组(P<0.05);轻度组饮酒比例低于中度组和重度组(P<0.05)、轻度组PLT低于中度组、重度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IV、SIRI、SII、MHR、NLR、SIRI/HDL-C、SIRI×LDL-C、PIV/HDL-C、PIV×LDL-C与ASO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IRI是ASO发生的保护因素(OR=0.009,95%CI=0.000~0.181,P=0.009),SIRI×LDL-C(OR=1.665,95%CI=1.260~2.201,P=0.001)、PIV/HDL-C(OR=1.014,95%CI=1.003~1.024,P=0.005)是ASO发生的危险因素。SIRI×LDL-C预测ASO发生的AUC为0.710,灵敏度为0.442,特异度为0.890,PIV/HDL-C预测ASO发生的AUC为0.761,灵敏度为0.505,特异度为0.975。结论本研究纳入的综合指标,包括PIV、SIRI、SII、MHR、NLR、SIRI/HDL-C、SIRI×LDL-C、PIV/HDL-C、PIV×LDL-C和ASO的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SIRI是ASO发生的保护因素,SIRI×LDL-C、PIV/HDL-C是ASO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ASO的发生具有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塞动脉硬化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泛免疫炎 系统反应指数 和氧化应激综合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比值联合C反应蛋白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
11
作者 林雪烽 黄挺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3078-3082,共5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比值(NPR)联合C反应蛋白(CRP)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4年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重症医学科收治的209例下肢ASO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本次...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比值(NPR)联合C反应蛋白(CRP)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4年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重症医学科收治的209例下肢ASO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本次住院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计算入重症医学科当天的NPR并收集该日的CRP,比较两组NPR、CRP及NPR联合CRP的差异。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NPR、CRP及NPR联合CRP对下肢ASO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根据NPR联合CRP的ROC曲线的截断值将患者分成两组,使用Kaplan-Meier法对两组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生存组患者的NPR、CRP、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肌酐、B型钠尿肽、肌钙蛋白、降钙素原及合并肾脏病比例明显低于死亡组(P<0.05);白蛋白明显高于死亡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PR、CRP、NPR联合CRP、合并肾脏病比例是影响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NPR、CRP、NPR联合CRP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8、0.812、0.828,其中CRP、NPR联合CRP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独NPR或CRP对比,NPR联合CRP具有更好的预测价值。根据NPR联合CRP的ROC曲线,通过最大约登指数确定截断值为0.029,依据截断值将患者分为高NPR+CRP组和低NPR+CRP组。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对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生存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低NPR+CRP组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高NPR+CRP组(P=0.001)。结论NPR联合CRP与下肢ASO患者预后相关,可作为下肢ASO患者预后的有效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血小板比值 C反应蛋白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久坐行为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彭菲津 王淑贞 +5 位作者 杨玉金 郑春艳 邹转芳 白李平 王芸娇 李睿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3179-3183,共5页
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久坐行为现状、危害、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制定针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久坐行为的干预方案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久坐行为 影响因素 干预措施 护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行腔内血运重建术前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术后1年不良结局的关系
13
作者 杜媛媛 吴清凤 +4 位作者 李兰 鲁聪 王婧璇 张军波 赵庆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3-471,共9页
目的探究术前血浆纤维蛋白原与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行腔内血运重建术后1年不良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5月至2022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次诊断糖尿病合并LEASO行腔内血运重建的289例患者术前临... 目的探究术前血浆纤维蛋白原与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行腔内血运重建术后1年不良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5月至2022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次诊断糖尿病合并LEASO行腔内血运重建的289例患者术前临床资料,术后对患者进行13~24个月的随访,随访内容包括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包括全因死亡、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卒中)和主要不良下肢事件(MALEs)(包括下肢静息痛、溃疡或皮肤缺损、坏疽、再闭塞、截肢)发生情况。根据术后是否发生MACEs和MALEs进行分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队列患者术后1年发生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纤维蛋白原对终点事件的预测效能和最佳临界值,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采用敏感性分析评估纤维蛋白原在各亚组间对终点事件的影响差异。结果共纳入289例患者(MACEs组55例,无MACEs组234例;MALEs组68例,无MALEs组221例),平均年龄(67.6±9.3)岁,男性215例。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升高的纤维蛋白原是队列患者术后1年发生MACEs(HR=1.250,95%CI:1.053~1.484,P=0.011)和全因死亡(HR=1.297,95%CI:1.030~1.633,P=0.027)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对MALEs发生无显著影响(P=0.625)。基线纤维蛋白原≥4.32 g/L是预测术后1年发生MACEs(灵敏度=0.673,95%CI:0.582~0.767;特异度=0.688,95%CI:0.562~0.775)及全因死亡(灵敏度=0.679,95%CI:0.483~0.880;特异度=0.651,95%CI:0.465~0.755)的最佳临界值。纤维蛋白原预测术后1年MACEs和全因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52(95%CI:0.5642~0.7391)和0.619(95%CI:0.507~0.733)。经过中位随访时间14.03个月,术前纤维蛋白原≥4.32 g/L组MACEs及全因死亡发生风险均显著高于术前纤维蛋白原<4.32 g/L组(P<0.001),且在不同亚组包括性别(男/女,交互P=0.836)、年龄(<65岁/≥65岁,交互P=0.211)、吸烟状态(从不吸烟/目前或曾经吸烟,交互P=0.779)、慢性肾脏病(是/否,交互P=0.360)和心力衰竭(是/否,交互P=0.114)中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术前血浆纤维蛋白原≥4.32 g/L是预测糖尿病合并LEASO行腔内血运重建术后发生MACEs及全因死亡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LEASO) 糖尿病 腔内血运重建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后患者运动管理的证据总结 被引量:1
14
作者 权小艳 刘小宇 +4 位作者 宋攀 陈勤 杨曦 卢红宇 石镁虹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4-260,共7页
目的:检索、评价并汇总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介入术后患者运动管理的相关证据,为临床决策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检索国内外相关网站和数据库中关于LEASO介入术后患者运动管理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7月31日。由循证护理研究... 目的:检索、评价并汇总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介入术后患者运动管理的相关证据,为临床决策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检索国内外相关网站和数据库中关于LEASO介入术后患者运动管理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7月31日。由循证护理研究背景的研究者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证据提取、整理汇总及分类。结果:最终纳入32篇文献,形成32条相关的运动管理证据,包括多学科管理、运动时机、运动场所等10个方面。结论:本研究汇总的LEASO介入术后患者运动管理证据较为科学、全面,可为医护人员指导介入术后患者运动管理提供循证依据,帮助患者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介入术 运动管理 证据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标的管腔预处理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药物洗脱支架12个月一期通畅率的影响
15
作者 刘翔宇 邹雨池 +2 位作者 李鑫奕 童强 成军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2097-2105,共9页
目的探究达标的管腔预处理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患者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s,DES)12个月一期通畅率的影响,并分析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预测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纳入2022年4月至... 目的探究达标的管腔预处理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患者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s,DES)12个月一期通畅率的影响,并分析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预测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纳入2022年4月至2024年4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接受DES治疗的141例ASO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后血管夹层分级(国家心肺血液研究所,C型及以上为严重夹层)及残余狭窄率(≥30%为重度狭窄),将不存在严重夹层和重度残余狭窄的患者纳入达标组(n=59),其余患者纳入未达标组(n=82)。采用彩色多普勒血管超声或血管造影评估DES 12个月一期通畅率,通畅的标准定义为血管超声收缩期峰值流速比≤2.4或血管造影狭窄<50%。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组间DES通畅率及无临床驱动的靶病变血运重建(clinically driven target lesion revascularization,CD-TLR)率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DES再狭窄的危险和保护因素,评估PTA后夹层和残余狭窄对DES再狭窄的风险贡献度。结果PTA后94.3%(133/141)的患肢出现血管夹层,其中42.1%(56/133)为严重夹层;44.0%(62/141)存在重度管腔残余狭窄。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达标组DES 12个月一期通畅率显著高于未达标组(HR=0.322,95%CI:0.132~0.789,P=0.013),而无CD-TLR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0.608,95%CI:0.187~1.937,P=0.40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达标的管腔预处理(OR=0.228,95%CI:0.069~0.747,P=0.015)和Rutherford分类2~3类(OR=0.205,95%CI:0.058~0.725,P=0.014)是DES再狭窄的独立保护因素。严重夹层与重度残余狭窄共存组的DES通畅率显著低于无并发症组(P<0.001),且再狭窄风险达无并发症组的7.067倍(P<0.001)。结论达标的管腔预处理可有效改善DES 12个月一期通畅率,并与Rutherford分类2~3类为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保护因素,术中应竭力避免同时出现严重夹层与重度残余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球囊血管成形术 药物洗脱支架 夹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护士食疗理论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病人中的实证研究
16
作者 贾雅甜 王慧 +4 位作者 牛青梅 范文 朱瑞芳 韩世范 张倩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687-2693,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家庭护士食疗理论的家庭护士食疗方案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病人的效果。方法:选取2024年3月—2024年10月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的56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 目的:探讨基于家庭护士食疗理论的家庭护士食疗方案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病人的效果。方法:选取2024年3月—2024年10月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的56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干预,干预组给予家庭护士食疗方案。比较两组干预30 d后的踝肱指数(ABI)、血脂水平、C反应蛋白水平、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体重及体质指数。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组干预30 d后踝肱指数、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反应蛋白以及同型半胱氨酸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0 d后,干预组踝肱指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对照组,体质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护士食疗方案对改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病人的外周动脉血流具有积极作用,验证了家庭护士食疗理论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护士食疗理论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非营养素 血脂 C反应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络宁口服液改善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体外药效与机制
17
作者 来兴兆 范玲玲 +3 位作者 黄素清 黄聪聪 李剑 谭宁华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98,共8页
以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建立体外炎症模型,探究脉络宁口服液改善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cclusion,ASO)的体外药效与机制。通过MTT法检测RAW264.7细胞活力;Griess试剂法检测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 以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建立体外炎症模型,探究脉络宁口服液改善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cclusion,ASO)的体外药效与机制。通过MTT法检测RAW264.7细胞活力;Griess试剂法检测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浓度;Q-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NFAT5/NLRP3信号通路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细胞转染NFAT5-siRNA联合Western blot法探究NFAT5与NLRP3的关系;免疫荧光法检测NFAT5核转位。结果显示:脉络宁口服液减少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NO释放,下调NFAT5、NLRP3、caspase1、IL-18和MMP9的mRNA水平,抑制NFAT5、NLRP3、cleaved-caspase1(p20)的蛋白表达量以及NF-κB-P65磷酸化水平;NFAT5-siRNA显著逆转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中NLRP3的蛋白表达增加;脉络宁口服液与KRN2(NFAT5抑制剂)均能够抑制NFAT5表达与核转位。综上所述,脉络宁口服液在体外通过抑制NFAT5/NLRP3信号通路发挥显著抗炎作用,并且NFAT5可能参与调控NLRP3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闭塞 脉络宁口服液 RAW264.7巨噬细胞 NFAT5/NLRP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参数、血流动力学参数联合血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预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支架植入术后1年内支架内再狭窄
18
作者 张联庆 王超 +1 位作者 周起嘉 刘振兴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41-646,共6页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参数、血流动力学参数联合血纤维蛋白原/白蛋白(FAR)比值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患者支架植入术后1年内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搜集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于天津市人民医院就诊并首次接受治疗的8...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参数、血流动力学参数联合血纤维蛋白原/白蛋白(FAR)比值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患者支架植入术后1年内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搜集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于天津市人民医院就诊并首次接受治疗的84例LEASO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均进行足部CT灌注成像及下肢CT血管成像(CTA)检查,记录灌注参数,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达峰时间(TTP);检测患者足背动脉的血管内径及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Vs)。对患者采用支架植入术进行治疗,术后1年内定期随访并评估支架内再狭窄情况。结果:84例LEASO患者中,1年内再狭窄者39例,畅通者45例。与畅通组患者相比,再狭窄组患者的BF、BV、足背动脉血管内径显著降低,Tmax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狭窄组LEASO患者的术前血FAR为1.21±0.21,显著高于畅通组患者(1.03±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43,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BF、BV、足背动脉血管内径、Tmax、FAR联合预测LEASO患者支架植入术后1年内支架内再狭窄的AUC为0.920(0.852~0.988),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2%和91.1%。结论:CT灌注成像参数、血流动力学参数联合血FAR比值与LEASO患者支架植入术后1年内支架内再狭窄有关,联合应用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支架内再狭窄 CT灌注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流动力学参数 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少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再干预研究进展
19
作者 魏畅 孙自强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030-1036,共7页
近年来,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有关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方式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包括药物治疗、腔内治疗、复合手术治疗等。其中腔内治疗已成为主流的治疗方式,但对控制术后再干预的发生率仍不理想,患者的预后也不... 近年来,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有关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方式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包括药物治疗、腔内治疗、复合手术治疗等。其中腔内治疗已成为主流的治疗方式,但对控制术后再干预的发生率仍不理想,患者的预后也不令人满意。同时,与术后再狭窄相关的生物标志物研究层出不穷,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也不断涌现。该文通过分析近年文献,探讨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及相关生物标志物,比较不同治疗方式发生的再干预风险,并展望未来新的治疗方式和良好的预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支架内再狭窄 腔内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双联抗栓方案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韩舟 张业鹏 +2 位作者 倪环宇 李晓强 王宝彦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91-1996,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抗血小板药物联合利伐沙班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2月南京鼓楼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有症状并接受手术治疗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 目的探讨不同抗血小板药物联合利伐沙班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2月南京鼓楼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有症状并接受手术治疗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种类,分为阿司匹林组、氯吡格雷组以及西洛他唑组,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对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不同组患者严重不良心血管事件、严重不良肢体事件以及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共纳入患者632例,采用逆概率加权法平衡不同组间的基线数据后不同组之间严重不良心血管事件、严重不良肢体事件、大出血以及临床相关非大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的结果基本与总体研究结果一致。结论氯吡格雷和西洛他唑分别与利伐沙班联用能够成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双联抗栓治疗方案的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西洛他唑 利伐沙班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双联抗栓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