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联合血清HCY、β2-M在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何辉 沈洪晖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2019年第4期349-355,共7页
本文对CT联合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β2-微球蛋白(β2-M)在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选取上海市金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20例疑似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患者进行研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20例作为对照组,对... 本文对CT联合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β2-微球蛋白(β2-M)在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选取上海市金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20例疑似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患者进行研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20例作为对照组,对患者进行CT检查、血清HCY和β2-M水平检查,并比较了CT诊断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情况、两组患者血清HCY和β2-M水平,以明确CT、HCY、β2-M诊断价值及误诊率、漏诊率。结果显示,120例疑似患者中,CT检测出646节段病变血管,其中轻度狭窄155节段,中度狭窄257节段,重度狭窄143节段,血管完全闭塞91节段;研究组患者血清HCY、β2-M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的AUC为0.863,截断值>21.75(μmol/L),诊断敏感性为79.00%,特异性为80.00%,β2-M的AUC为0.837,截断值>2.98(μmol/mL),诊断敏感性为75.25%,特异性为65.21%;CT诊断阳性率为67.50%,HCY诊断阳性率为69.17%,β2-M诊断阳性率为67.50%,三者联合诊断阳性率为82.50%,联合诊断阳性率高于CT、HCY、β2-M单独诊断阳性率(P<0.05);CT、HCY、β2-M单一检测对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均有较高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度,但三者联合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度最高,误诊率、漏诊率最低。本文证实了采用CT联合血清HCY、β2-M诊断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度高,误诊率、漏诊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 CT 同型半胱氨酸 Β2-微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谱CTA的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支架效果显示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黄欣 丁宁宁 +5 位作者 周丽 赵文哲 李达亮 刘哲 杨健 金超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8-183,共6页
目的 探讨能谱CT单能量成像技术在提高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支架置入CT血管成像(CTA)图像质量及支架显示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接受下肢动脉能谱CTA检查的20例下肢动脉慢性闭塞性疾病支架植入患者的图像资料[年龄(65.61&#... 目的 探讨能谱CT单能量成像技术在提高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支架置入CT血管成像(CTA)图像质量及支架显示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接受下肢动脉能谱CTA检查的20例下肢动脉慢性闭塞性疾病支架植入患者的图像资料[年龄(65.61±9.65)岁;男/女:16/4]。原始图像重建为7组单能量图像(40~100 keV)、120 kVp、虚拟平扫(VUE)和去金属伪影(MAR)技术图像。图像经去骨处理后,以容积重建(V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曲面重建(CPR)显示支架,并进行客观和主观评估,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比较。结果 与其他重建组图像相比,80 keV和MAR图像评分最高(P<0.01)。结论 80 keV单能量成像技术和MAR提高了下肢动脉支架内腔和结构的图像质量,为临床医师提供了更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慢性闭塞性疾病 能谱CT血管成像 单能量成像 下肢动脉 动脉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消融在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孙顺吉 蹇兆成 +5 位作者 龙金凤 孙业全 王秀春 冯学强 赵凯 王鹏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85-86,共2页
目的评价超声消融疗法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7例下肢动脉完全闭塞(36支血管)的患者行超声消融治疗,其中32支血管行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观察血管开通率、临床疗效及术后3、6个月血管通畅情况。结果血管即刻开通率达... 目的评价超声消融疗法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7例下肢动脉完全闭塞(36支血管)的患者行超声消融治疗,其中32支血管行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观察血管开通率、临床疗效及术后3、6个月血管通畅情况。结果血管即刻开通率达到94.4%,总有效率为88.9%,术后再狭窄率为14.9%;对再狭窄病例均再次行超声消融治疗,血管再通。结论超声消融疗法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短期效果确切,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消融 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踝肱指数诊断终末期肾病患者下肢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的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付文成 叶朝阳 +2 位作者 张玉强 李德谦 梅长林 《中国血液净化》 2005年第4期197-200,共4页
目的 评价踝肱指数(ABI)在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下肢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PAOD)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选择73例ESRD患者,其中血液透析组4 2例,非透析组31例,采用HDI5 0 0 0超声仪和5~10MHz的超声探头依次探测患者双侧髂动脉... 目的 评价踝肱指数(ABI)在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下肢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PAOD)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选择73例ESRD患者,其中血液透析组4 2例,非透析组31例,采用HDI5 0 0 0超声仪和5~10MHz的超声探头依次探测患者双侧髂动脉、股动脉、胫后动脉、腓动脉和足背动脉的内膜、内径、收缩期峰速、舒张末期流速、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以及测定双侧肱动脉(造瘘者仅测非造瘘侧)、胫后动脉和足背动脉收缩压,计算ABI。根据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诊断患者下肢是否为PAOD ,以此为标准判断ABI诊断下肢PAOD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多普勒超声检测显示,5 0 .6 8% (37/ 73)ESRD患者下肢PAOD ,其中血液透析组5 0 % (2 1/ 4 2 ) ,非透析组5 1.6 1% (16 / 31)。以ABI≤0 .9为诊断下肢PAOD标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81.0 8%和97.2 2 % ,Kappa指数0 .78。结论 ESRD患者下肢PAOD非常常见,多数患者无临床症状,ABI是筛选ESRD患者下肢无症状PAOD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肱指数 终末期肾病 下肢 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 超声波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多节段动脉闭塞性疾病47例治疗分析
5
作者 齐加新 黄俊荣 +2 位作者 孙道玉 马珂 杨可欣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68-69,共2页
目的探讨下肢多节段动脉闭塞性疾病(MAID)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41例(47条患肢)MAID患者分别采用髂动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股—腘动脉旁路术及股、深动脉成形术治疗。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1个月(1~52个月)。术后踝肱指数(ABI)... 目的探讨下肢多节段动脉闭塞性疾病(MAID)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41例(47条患肢)MAID患者分别采用髂动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股—腘动脉旁路术及股、深动脉成形术治疗。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1个月(1~52个月)。术后踝肱指数(ABI)为0.53±0.17,显著高于术前的0.23±0.12(P〈0.05)。结论髂动脉腔内介入结合股—腘动脉旁路术、股深动脉成形术是治疗MAID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 外科手术 介入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涂球囊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禹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22期28-28,30,共2页
目的:探讨药涂球囊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140例(140条肢体),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100例(100条肢体)和对照组40例(40条肢体)。对照组给予传统球囊扩张(POBA)治疗,观察组给予药... 目的:探讨药涂球囊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140例(140条肢体),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100例(100条肢体)和对照组40例(40条肢体)。对照组给予传统球囊扩张(POBA)治疗,观察组给予药涂球囊成形术(DCB)治疗,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12个月晚期官腔丢失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和12个月踝肱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涂球囊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涂层球囊 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 紫杉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殷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03X期28-29,共2页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在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2例(24条肢体)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经导管动脉内溶栓、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及选择性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后的临床疗效。结果:除2例下肢动脉完全闭塞患者失败外,其余...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在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2例(24条肢体)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经导管动脉内溶栓、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及选择性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后的临床疗效。结果:除2例下肢动脉完全闭塞患者失败外,其余病例经综合介入治疗后均开通,临床症状消失或好转,踝/肱指数由0.17~0.72(平均0.41±0.15)上升为0.55~0.95(平均0.76±0.18),随访6个月~3年,6个月、1年、2年、3年累计初次开通率分别为95.0%、85.0%、75.0%、65.0%。结论:经导管动脉溶栓、PTA及选择性支架置入为主的综合介入治疗是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有效的治疗方法,但需严格掌握其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闭塞性疾病 下肢 放射学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诊断下肢动脉狭窄性疾病 被引量:8
8
作者 徐建红 李俊来 +1 位作者 林倩100853北京 唐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评价超声对下肢动脉狭窄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对30例下肢动脉狭窄患者行二维及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与血管造影对照。结果:30例下肢动脉狭窄患者中动脉粥样硬化22例,大动脉炎4例,血管闭塞性脉管炎2例,动脉血栓2例。超声检查... 目的:评价超声对下肢动脉狭窄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对30例下肢动脉狭窄患者行二维及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与血管造影对照。结果:30例下肢动脉狭窄患者中动脉粥样硬化22例,大动脉炎4例,血管闭塞性脉管炎2例,动脉血栓2例。超声检查可清晰显示下肢动脉狭窄部位及其血流、频谱变化特征,诊断准确率为90%(27/30),与血管造影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超声可以发现下肢动脉狭窄性病变,是一种快速、敏感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下肢 动脉狭窄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9
作者 郭红敏 戚玉龙 +3 位作者 刘阳 冯飞 黄小红 张娜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61-565,共5页
目的前瞻性评估非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NCE-MRA)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狭窄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45例糖尿病患者拟行下肢动脉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E-MRA),使用1.5TMRI对患者小腿动脉行NCE-MRA。以CE-MRA为标准,由2名观察者对NCE-MRA的图像质... 目的前瞻性评估非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NCE-MRA)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狭窄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45例糖尿病患者拟行下肢动脉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E-MRA),使用1.5TMRI对患者小腿动脉行NCE-MRA。以CE-MRA为标准,由2名观察者对NCE-MRA的图像质量和诊断显著性狭窄(≥50%)的准确度进行评估。结果 3支小腿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和腓动脉)中,NCE-MRA具有诊断价值的动脉节段数有258个,图像质量评分为(3.3±0.6)分;CE-MRA具有诊断价值的动脉节段数有260个,图像质量评分为(3.5±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24,P<0.01)。NCE-MRA诊断下肢动脉显著性狭窄(≥50%)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73%、96.72%、96.73%、90.08%、98.97%,2名观察者对小腿动脉狭窄的诊断一致性较好(Kappa=0.95)。结论 NCE-MRA在显示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狭窄方面与CE-MRA具有相近的图像质量和诊断准确度,可以作为糖尿病肾功能不全患者下肢动脉磁共振造影的替代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并发症 动脉闭塞性疾病 下肢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24
10
作者 庄金满 李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9期839-843,共5页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 , ASO)是在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发生的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是外周动脉疾病(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PAD)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造成下肢缺血的主要原因,可导致间歇性跛...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 , ASO)是在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发生的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是外周动脉疾病(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PAD)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造成下肢缺血的主要原因,可导致间歇性跛行、静息痛、肢端溃疡和肢体坏疽,且该病多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治疗风险大,致残率及致死率高。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龄化的趋势,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生率逐年上升,且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7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到15%~33.8%[1,2]。对于PAD的治疗,目前有较多的方法。选择恰当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减少致残率、致死率,对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意义重大。现将该病的治疗方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治疗方法 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 ARTERIAL 动脉粥样硬化 外周动脉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 间歇性跛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作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军 段俊红 张建强 《临床荟萃》 CAS 2012年第22期1985-1986,共2页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是一种由周围血管硬化所导致的动脉狭窄、闭塞所引起的下肢缺血性疾病,以患肢末端发冷、麻木及间歇性跛行、静息疼痛为主要表现,严重者伴有坏死感染[1]。早期干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动脉闭塞性疾病 下肢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血流速度 中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扎格雷钠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建华 赵晓玲 +1 位作者 金明磊 刘坤杰 《临床荟萃》 CAS 2010年第13期1166-1167,共2页
关键词 动脉闭塞性疾病 下肢 奥扎格雷钠 踝肱指数 血流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割球囊处理下肢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少伯 李玉明 +3 位作者 JANG YS 赵季红 梁国庆 姜铁民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5-167,共3页
目的观察切割球囊处理下肢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临床效果,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对28例下肢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患者,选择对侧股动脉穿刺或同侧股动脉逆行穿刺,在导引钢丝通过病变后,根据血管大小选择合适切割球囊10~14atm扩张再... 目的观察切割球囊处理下肢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临床效果,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对28例下肢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患者,选择对侧股动脉穿刺或同侧股动脉逆行穿刺,在导引钢丝通过病变后,根据血管大小选择合适切割球囊10~14atm扩张再狭窄病变1—3次,术后及6个月随访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28例患者,27例(96,42%)患者手术成功,除1例(3,57%)患者出现假性动脉瘤外,无严重并发症发生。6个月随访,24倒(85.71%)患者缺血症状明显改善,22例(81.48%)血管处于开放状态,7例(25.92%)患者切割球囊术后狭窄。结论切割球囊处理下肢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安全、可靠、再狭窄率较低,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闭塞性疾病 支架 冠状动脉狭窄 血管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纠误挽治手术病例报告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谦 叶志东 +1 位作者 刘鹏 田宇 《临床误诊误治》 2014年第3期63-67,共5页
目的分析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teriosclerosis obliterers,ASO)的误治原因,并探讨纠误挽治的手术方法。方法对1例下肢ASO行纠误挽治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间歇性跛行及静息痛10年余,静息痛加重1月余入院。因双侧... 目的分析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teriosclerosis obliterers,ASO)的误治原因,并探讨纠误挽治的手术方法。方法对1例下肢ASO行纠误挽治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间歇性跛行及静息痛10年余,静息痛加重1月余入院。因双侧股浅动脉闭塞曾在外院先后行右股动脉-左腘动脉人工血管加大隐静脉转流术、右股浅动脉支架置入术,症状未见缓解。入我院后行计算机断层X线血管造影(CTA)检查示双侧髂动脉、股动脉、腘动脉近端及人工血管闭塞,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行腋动脉-双侧股深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加双侧股深动脉成形术,术后复查CTA示:左下肢股深动脉、右下肢股深动脉分支及腋-双股人工血管内血流通畅,膝下血流代偿充盈。症状亦明显改善。结论手术方式的选择对下肢ASO患者的预后尤为重要,提示临床应结合患者病史、医技检查结果等仔细分析讨论,以选择最佳术式,使患者获得最大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闭塞性疾病 下肢 误诊 误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动脉闭塞症的微创介入治疗 被引量:14
15
作者 汪忠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12期1057-1060,共4页
关键词 下肢动脉闭塞 微创介入治疗 重症下肢缺血 动脉硬化 闭塞性疾病 间歇性跛行 肢端溃疡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动脉闭塞症48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永杰 霍鑫 刘兵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0年第4期273-273,共1页
随着社会老龄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我院2002年5月—2009年5月收治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48例,报告如下。
关键词 下肢动脉闭塞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社会老龄化 闭塞性疾病 2009年 生活水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血管内超声溶栓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17
作者 陈东风 贾振忠 +3 位作者 高东升 李清贤 张传焕 宫霞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1年第4期232-234,共3页
目的 :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技术作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超声溶栓治疗监视引导手段的可行性。方法 :15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行血管内超声溶栓治疗 ,应用超声显像技术观察全过程 ,记录超声显像术中所见。结果 :超声显像清晰显示下... 目的 :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技术作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超声溶栓治疗监视引导手段的可行性。方法 :15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行血管内超声溶栓治疗 ,应用超声显像技术观察全过程 ,记录超声显像术中所见。结果 :超声显像清晰显示下肢动脉血管壁、血栓、硬化斑块与血管内血流动力学状态 ,动态实时显示溶栓术中导管、导丝、溶栓探头等器械的结构、位置及工作状态 ,可靠监视引导溶栓术的实施。 15例患肢闭塞动脉均实现了再通重建。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超声疗法 血栓溶解疗法 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成纤维细胞因子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内皮祖细胞的影响
18
作者 黎成金 李金海 +2 位作者 王烈 陈常军 王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21-424,共4页
目的探讨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D)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选择LEASD患者36例,取外周血20 ml,获取单个核细胞,培养7d,细胞传至第3代,分为对照组,加aFGF 1、2和5μg/L,依次为... 目的探讨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D)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选择LEASD患者36例,取外周血20 ml,获取单个核细胞,培养7d,细胞传至第3代,分为对照组,加aFGF 1、2和5μg/L,依次为低、中、高浓度组,每组9例,各组干预6、12、24和48 h。CCK-8试剂盒测EPCs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测细胞凋亡率,RT-PCR测Bcl-2 mRNA表达,Western blot测Bcl-2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低、中和高浓度组EPCs增殖、迁移及黏附能力明显增强,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Bcl-2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5);aFGF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改善EPCs的生物学功能。结论 aFGF改善LEASD患者外周血EPCs的黏附、迁移和增殖能力,并通过上调Bcl-2发挥抑制EPCs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 下肢 动脉闭塞性疾病 内皮细胞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前循环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影像学危险因素分析评估
19
作者 张辉 裴献光 +3 位作者 周星 常谨 王涛 王友明 《浙江临床医学》 2013年第9期1415-1416,共2页
目前,闭塞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演变日益危害着人类的健康,近年来,在闭塞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领域已有很大的突破,具体表现在:危险因素的不断被发现和努力控制;早期时间窗内的溶栓治疗及介入技术;脑保护剂的应用;恢复期的神经康... 目前,闭塞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演变日益危害着人类的健康,近年来,在闭塞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领域已有很大的突破,具体表现在:危险因素的不断被发现和努力控制;早期时间窗内的溶栓治疗及介入技术;脑保护剂的应用;恢复期的神经康复等。然而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由于中老年人机体状况的差异,脑血管病血管受累程度不同,临床症状较多,预后差别较大,目前国内相当一部分治疗仍存在很大的误区,这就需要我们尽早的从影像方面结合临床做出多元化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塞性脑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影像学 动脉狭窄 评估 前循环 颅脑 溶栓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骨横向骨搬移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机制及相关应用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思稳 贾中伟 +2 位作者 郭钊 张祥祥 罗茜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91-95,共5页
胫骨横向骨搬移(TTT)是一项改良的Ilizarov技术,通过局部持久恒定的力学刺激,激发组织再生潜力,促使血管、骨骼、肌肉、神经及皮肤的稳定再生,有助于治疗循环障碍导致的一系列缺血性疾病。TTT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可能的机制为:胫骨开窗... 胫骨横向骨搬移(TTT)是一项改良的Ilizarov技术,通过局部持久恒定的力学刺激,激发组织再生潜力,促使血管、骨骼、肌肉、神经及皮肤的稳定再生,有助于治疗循环障碍导致的一系列缺血性疾病。TTT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可能的机制为:胫骨开窗减压与骨搬移骨块的弹性压力刺激;大量新生血管形成;平衡巨噬细胞极化并减轻炎症反应;启动跨皮质血管循环系统与干细胞动员。TTT与其他技术联合应用的疗效优于单纯TTT治疗,未来的TTT治疗向微创化、个体化、简便化发展,针对于不同分级的糖尿病足将有不同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横向骨搬移 ILIZAROV技术 下肢缺血性疾病 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糖尿病足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