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跆拳道运动员后踢动作时下肢双侧生物力学差异性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子喆 马勇 +4 位作者 贾孟尧 刘林 季欣 蔺世杰 郑伟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2期13726-13735,共10页
探讨跆拳道后踢技术动作时下肢优势侧和非优势侧的运动生物力学特征,对影响后踢技术完成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用VICON三维动作捕捉系统和KISTLER三维测力台同步采集12名武汉体育学院优秀跆拳道运动员完成后踢动作下肢的运动学和动... 探讨跆拳道后踢技术动作时下肢优势侧和非优势侧的运动生物力学特征,对影响后踢技术完成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用VICON三维动作捕捉系统和KISTLER三维测力台同步采集12名武汉体育学院优秀跆拳道运动员完成后踢动作下肢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后踢动作优势侧和非优势侧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进攻腿髋关节屈曲力矩峰值(P=0.000)、功率峰值(P=0.006)非优势侧大于优势侧,外展最大角速度(P=0.014)优势侧大于非优势侧;支撑腿髋关节屈曲最大角速度(P=0.001)、伸展功率峰值(P=0.037)优势侧大于非优势侧,屈曲力矩峰值(P=0.022)非优势侧大于优势侧。进攻腿膝关节屈曲最大角度(P=0.003)、伸展功率峰值(P=0.044)优势侧大于非优势侧;支撑腿膝关节屈曲最大角度(P=0.006)、角速度(P=0.018)优势侧大于非优势侧,伸展最大角速度(P=0.022)非优势侧大于优势侧。支撑腿踝关节跖屈最大角速度(P=0.005)、功率峰值(P=0.035)、力矩峰值(P=0.005)优势侧大于非优势侧。进攻腿击打速度(P=0.002)、电子护具力度值(P=0.015)优势侧大于非优势侧。可见在提膝阶段,优势侧提膝时间更短,优势侧踝关节跖屈和非优势侧屈髋产生的能量输出更多;在踢击阶段,优势侧伸髋和伸膝的功率峰值较大,能有效提高击打速度;优势侧击打速度和击打力度值大于非优势侧,选择优势侧踢击可以提高后踢技术得分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踢 下肢不对称 角速度 力矩 地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性神经肌肉训练对听障乒乓球运动员下肢功能性不对称与平衡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4
2
作者 雷正方 张瑛秋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8-38,97,共12页
目的:通过训练干预前、后测试比较,了解整合性神经肌肉训练对中国听障乒乓球运动员下肢功能性不对称表现和平衡能力的影响,研究假设整合性神经肌肉训练可以显著降低中国听障乒乓球运动员下肢功能性不对称表现(单脚纵跳高度、单脚侧跳和... 目的:通过训练干预前、后测试比较,了解整合性神经肌肉训练对中国听障乒乓球运动员下肢功能性不对称表现和平衡能力的影响,研究假设整合性神经肌肉训练可以显著降低中国听障乒乓球运动员下肢功能性不对称表现(单脚纵跳高度、单脚侧跳和单脚前跳距离与爆发力不对称指数)和提高平衡能力(X和Y轴的移动速度、平均移动距离、移动总距离与最大位移)。方法:将16名受试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人,实验组完成连续8周的整合性神经肌肉训练干预,对照组完成一般力量训练,实验前、后分别利用Myotest测试仪等对两组受试者进行单脚纵跳、侧跳和前跳测试,利用GoodBalance平衡测试仪完成单足平衡能力测试,并对组内前、后测试结果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处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运动员的单脚纵跳、前跳爆发力不对称指数存在非常显著性下降(P<0.01),纵跳高度、侧跳距离、前跳距离以及侧跳爆发力不对称指数均存在显著性下降(P<0.05),对照组无显著性变化;平衡能力测试中除左脚X轴移动速度、Y轴最大位移和右脚Y轴移动总距离有显著性下降以外(P<0.05),其他指标存在非常显著性下降(P<0.01),对照组无显著性变化。结论:整合性神经肌肉训练方法可有效改善听障乒乓球运动员的下肢功能性不对称表现和提高平衡能力。建议:实践中应注重听障乒乓球运动员或听障人群下肢功能性不对称的改善,可将整合性神经肌肉训练作为其提高下肢运动表现、改善下肢功能性不对称以及促进平衡能力等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性神经肌肉训练 下肢功能性不对称 平衡能力 乒乓球 听障运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